编辑推荐
该书从现代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角度,从设备管理的术语、作用与意义、设备的前期管理、资产管理、使用维护与润滑管理、技术状态管理、维修及管理、常用维修技术、备件管理、设备改造与更新等基本内容,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设备管理的新发展,并介绍了相关案例。包含了作者长期从事设备管理的经验和技术,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性。
内容简介
《设备管理与维修》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理与维修术语、设备管理的作用与意义、国内外设备管理简介、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状态管理、备件管理、特种设备管理、设备维修技术、机械零件装配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现代化管理方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及案例。
《设备管理与维修》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设备使用、过程装备、管理与维修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更新、维护、修理、抢修、在线服务等工程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设备管理与维修术语简介
第二节 设备管理标准识读
一、标准简述
二、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三、设备标准
第三节 设备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一、设备管理的作用
二、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我国设备管理的沿革
一、经验管理阶段(1949~1952年)
二、科学管理阶段(1953年~20世纪70年代)
三、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五节 我国的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条例》的特点
二、设备管理的方针
三、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五、设备综合管理
六、设备管理现代化
七、《设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八、《安全法》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六节 国外设备管理简介
一、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
二、美国的后勤工程学
三、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四、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五、瑞典设备管理概述
六、意大利的设备工程与管理实践
七、德国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概述
第二章 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一节 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 设备前期管理工作内容与分工
第三节 设备规划的制定
一、设备规划定义
二、设备规划的依据
三、设备规划的内容
四、设备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五、设备规划的制定
第四节 外购设备的选型与购置
一、设备的选型和购置
二、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三、设备选型考虑的主要因素
四、设备选型的程序
五、设备的订货、购置
六、设备的招标采购
七、设备的到货验收
第五节 自制设备管理
一、自制设备管理范围
二、自制设备的主要作用
三、设备自行设计与制造的原则
四、自行设计与制造的实施管理
第六节 国外设备的订货管理
一、进口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进口设备的前期管理
三、进口设备原始资料的翻译与档案管理工作
四、建立进口设备维修制度
五、进口设备备品配件管理与国产化工作
第七节 设备的借用与租赁
一、设备租赁的特点
二、设备租赁的优越性
第八节 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与使用初期管理
一、设备开箱检查
二、设备的安装
三、设备的试运转与验收
四、设备的安装验收与移交
五、设备使用初期管理
第三章 设备资产管理
……
第四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
第五章 设备的状态管理
第六章 备件管理
第七章 特种设备管理
第八章 设备维修技术
第九章 机械零件装配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
第十章 现代化管理方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及案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设备管理与维修》:
三、进口设备原始资料的翻译与档案管理工作
原始资料对于进口设备的管理、维护及人员的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台进口设备的随机资料都要移交到设备资料管理处,并组织人员翻译,在认真筛选后归档,然后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同时还要组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出国验收人员一起将译稿进行校对,将不规范的地方都更改过来,并将因外商工作疏漏或有意设障而错漏的控制原理图、故障分析等补齐、更正,这对今后设备维护保养、备件选购等都很重要。
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对进口设备的全寿命管理至关重要。对每台进口设备建立设备台账、卡片与备、配件清单,把设备的使用和故障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就能为以后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能对分析设备运行情况、研究改进进口设备管理与维修对策提供方便。四、建立进口设备维修制度
我国传统的维修体系是集中维修体系,由设备部门负责全厂的设备维护,这种体系易发生互相推诿现象,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影响维修效率。建立同(包括润滑)、电、仪、操作人员四位一体的新的维修体系易于解决这一问题,在这种新体系下,机、电、仪、操作人员成立班组,隶属于生产车间领导,这样,由于各工种同属一个部门形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就迫使各工种对进口设备进行钻研,吃透各技术细节,迅速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能密切配合,在进口设备出现问题时快速判断并迅速解决,把故障停机率降到最低。同时着眼于“强保养,零等候”,以“强保养”为前提,制定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各项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基础,保证进口设备的故障及时处理。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体系,搜集丰富的数据资料,组织设备维修需求的RCM分析与改进分析决策,通过优化设备的使用、维修、改进、更新各个环节,以最低的费用实现进口设备的维修与改造。
五、进口设备备品配件管理与国产化工作
备品配件的供应是保证进口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但这些备品配件往往国内不易购到,很多还须进口,而进口备品配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等,这也是很多进口设备长期停机的原因。所以做好备品配件的管理与国产化,对于降低成本、保证进口设备正常生产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备品配件的计划管理建立集中管理的备品配件仓库,维修人员与管理人员要互通情况,实行专人专项管理。根据历年的消耗情况,实行“3A管理”,即按照设备、部件和零件在生产流程、工艺流程及运动方式上承载的负荷多少、运动频率的高低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程度的大小,即按照其重要性、关键性而确定的一种等级排序,最关键的即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据此,我们把进口设备分为A、B、C三类,然后再把部件分为A、B、C三类,最后再把备品配件分为A、B、C三类。这样就划分出从AAA到CCC共27类具有不同关键性等级的备品配件,实现关键的备件不短缺,不重要的备件零库存,使备品配件管理逐步进入一个规范化、动态的良性循环。
(2)备品配件国产化途径对于本企业能够加工制造的,组织攻关组进行研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备品配件的国产化。对于自己不能制造,而国内其他厂家能制造的,组织人员全面考察这些厂家的产品类型、生产规模、技术力量、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等,从中选取合适的厂家进行协作配套。
……
前言/序言
设备管理与维修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