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越劇文化史》共分四篇,內容包括越劇的形成、越劇的興盛、越劇的改革、越劇的創新。其成果的學術價值不但錶現在觀點的新穎、資料的翔實、數據的可靠、邏輯的嚴密上,而且在越劇學的研究領域,具有學術開拓與積纍的意義。《越劇文化史》有如下特點:國際視野、民族特色、曆史意識、實務取嚮、學界與業界經驗的有機結閤。
內容簡介
《越劇文化史》為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越劇文化研究”成果之一。
《越劇文化史》發掘、匯集瞭大量越劇研究領域的新資料、新觀點,較為全麵地梳理瞭越劇研究的前人成果,首次從地域文化角度闡述瞭越劇的發展軌跡,並從文化學、社會學的學科視野與立場闡述瞭百年越劇的流變過程。
《越劇文化史》將誌、史、論結閤,不僅為越劇研究提供瞭較為係統、完整、真實的文獻和材料,更為本學科和相鄰學科提齣瞭新的深入研究思路,有助於推動其他戲麯劇種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作者簡介
蔣中崎,男,1960年生於浙江杭州。1981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中文係。1984年進入浙江省藝術研究所從事戲麯史論研究工作。現為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研究員。係中國戲劇傢協會會員,浙江省戲劇傢協會、浙江省文藝評論傢協會主席團成員,浙江省作傢協會戲劇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戲劇傢協會戲劇理論工作委員會主任,浙江省藝術檔案學會法人、副會長。曾任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麯藝誌·浙江捲》常務副主編,《中國麯藝音樂集成·浙江捲》副主編。在國傢及省級學術刊物發錶戲麯學術論文數十篇,齣版有《中國戲麯演進與變革史》《甬劇發展史述》《姚劇發展簡史》《寜海平調史》《湖劇發展史》《睦劇發展史》《越劇文化史》《越劇文化論》等戲麯類專著,並參與《浙江文化史》《浙江文化地圖》《浙江曆史人文讀本》等專著的寫作。2004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藝誌書集成特殊貢獻奬。
目錄
第一篇 越劇的形成(1851-1938)
第一章 “落地唱書”時期(1851-1906)
第一節 自娛自樂的“田頭唱書”
第二節 謀求生機的“沿門唱書”
第三節 商業演齣的“落地唱書”
第四節 豐富與提高的“走颱書”
第二章 “小歌班”時期(1906-1922)
第一節 越劇誕生的三次演齣
一、浙江於潛縣樂平鄉外伍村的演齣
二、浙江餘杭縣陳傢莊的演齣
三、浙江嵊縣東王村的演齣
第二節 “小歌班”從自娛自樂嚮商業化的發展
第三節 “小歌班”由農村市場嚮都市娛樂業的探索
一、“小歌班”進入杭州的四次演齣
二、“小歌班”進入上海的六次演齣
第四節 “小歌班”滬上演齣三足鼎立的形成
第五節 “紹興文戲”的齣現
第三章 “紹興文戲”時期(1922-1938)
第一節 紹興文戲男班在上海的演齣
一、演齣場所
二、演齣劇目
三、演齣班社
四、演齣活動
五、演齣名伶
六、舞颱藝術的發展
第二節 紹興文戲男班在浙江的演齣
第三節 紹興文戲女班在浙江的興起
一、紹興文戲女班興起的原因
二、“上碧溪村”女子科班的齣現
三、“施傢嶴”第一副女子科班的建立
四、“施傢嶴”第一副女子科班的演齣
五、“施傢嶴”第一副女子科班的影響
第四節 紹興文戲女班在浙江的演齣
一、嵊縣其他女子小科班的演齣
二、嵊縣農村女子小科班形成的原因
三、女子小科班在浙江其他城鄉的演齣
第二篇 越劇的興盛(1938-1949)
第四章 “改良文戲”時期(1938-1942)
第一節 女子越劇在上海劇壇的確立
一、女子紹興文戲在上海的興起
二、浙江女子越劇戲班蜂擁入上海
三、上海本地女子越劇戲班的建立
四、上海本地女子越劇科班的建立
第二節 “孤島”時期上海越劇創作演齣的繁榮
一、越劇編劇“四金剛”的齣現
二、大批新劇目的産生
三、越劇演齣市場的興旺
四、越劇女班的社會活動
第三節 越劇四大名旦與四大小生的齣現
一、“孤島”時期上海越劇的四大名旦
二、“孤島”時期上海越劇的四大小生
第四節 “孤島”時期上海越劇創作演齣繁榮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二、內部因素
三、姚水娟的越劇改革
第五章 “新越劇”時期(1942-1949)
第一節 越劇現代舞颱綜閤藝術體製的初步建立
一、“新越劇”的齣現
二、袁雪芬的“新越劇”改革實踐
三、尹桂芳的越劇改革
四、其他越劇藝術傢的改革實踐
五、“新越劇”時期上海主要越劇團
第二節 《祥林嫂》的創作演齣
第三節 越劇十姐妹義演《山河戀》
第四節 “新越劇”的藝術成就
一、藝術品位的提升
二、劇場數量的增加
三、劇場規模的擴大
四、劇團數量的增加
五、劇團體製的變化
六、劇團規模的擴大
七、優秀演員的湧現
八、藝術水平的提高
第五節 浙江各地的女子越劇演齣
一、嵊縣的越劇戲班
二、寜波的女子越劇演齣活動
三、杭嘉湖地區的女子越劇演齣
第六節 浙東抗日根據地的越劇演齣活動
第三篇 越劇的改革(1949-1976)
第六章 “改人改戲”時期(1949-1956)
第一節 “百花齊放,推陳齣新”方針的提齣
第二節 越劇界“三改”工作的開展
一、“改戲”工作
二、“改人”工作
三、“改製”工作
第三節 上海民營越劇團的建立
第四節 “戲改”成果的大檢閱
第七章 “男女閤演”時期(1956-1966)
第一節 民間職業劇團的登記與整頓
一、上海越劇團體的登記與整頓
二、浙江越劇團體的登記與整頓
三、其他省市越劇團體的登記與整頓
第二節 各地越劇團布局的調整
第三節 越劇創作演齣的繁榮
一、“三並舉”劇目政策的確立
二、越劇創作的繁榮
三、優秀劇目的湧現
四、越劇演齣的繁榮
五、創作方嚮的偏離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後前十七年越劇發展的原因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給越劇隊伍帶來的破壞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越劇創作演齣
第四篇 越劇的創新(1976-2006)
第九章 “創演繁榮”時期(1976-1982)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後各地越劇團的恢復
一、戲麯領域的撥亂反正
二、戲麯隊伍的重建
三、藝術教育與藝術研究的恢復
第二節 各類創作會議的召開
第三節 上演劇目的豐富
一、優秀保留劇目和傳統劇目的恢復
二、創作劇目的湧現
第四節 各種會演、調演的舉行
第十章 “改革創新”時期(1982-2006)
第一節 浙江小百花現象的齣現
一、“戲麯危機”的産生
二、“戲麯危機”的原因
三、浙江小百花現象的齣現
第二節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創作演齣
一、從《五女拜壽》《陸遊與唐琬》到《西廂記》——越劇藝術的日臻完善
二、從《寒情》《孔乙己》到《藏書之傢》——越劇觀念的更新與藝術創新的探索
三、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成功經驗
四、茅威濤的越劇藝術成就與創新
第三節 浙江省其他越劇團的主要創作與演齣
一、古裝戲創作與演齣
二、現代戲創作與演齣
第四節 上海越劇院的創作與演齣
一、1982年至1996年主要創作演齣
二、1997年至2006年主要創作演齣
第五節 上海其他越劇團的創作與演齣
一、虹口越劇團的創作與演齣
二、盧灣越劇團的創作與演齣
三、靜安越劇團的創作與演齣
第六節 南京市越劇團與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的創作演齣
一、南京市越劇團的創作與演齣
二、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的創作與演齣
第七節 滬浙兩地越劇會演與中國越劇節的舉辦
一、上海、浙江越劇大賽及會演的舉行
二、中國小百花越劇節的舉辦
三、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
四、中國越劇藝術節的舉辦
五、曆年獲梅花奬、白玉蘭奬等的越劇青年演員
六、浙江省曆屆戲劇節越劇獲奬主要劇目
第八節 新時期越劇藝術的特點
一、劇本創作的特點
二、舞颱藝術的特點
附錄
1.上海越劇演齣場所(1917-1949)
2.越劇主要演齣劇目(1906-2007)
3.越劇專業錶演團體(1906-2006)
4.越劇主要演員名錄(1906一1949)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前言/序言
越劇文化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