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

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江城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23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61951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04
字数:300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获近百家媒体一致推荐为“中国近代史十佳读物”!
  继《明朝那些事儿》后,又一部值得你拥有的趣说正史巨作!
  第1部“晚清”出版仅2周,便入选“微博2014很好读物”;
  出版仅2月,便狂销10万册!
  百度1亿个与本书相关的搜索结果!
  天涯1,000,000网友的鼎力热推!
  社科院10位专家联袂审阅!
  一部幽默解读1840~1945百年历史的彪悍之作!

  1、 内容全面,且尊重史实。想了解中国近代100年,买这一套书就够了。
  2、 文风非常之幽默有趣,比当年明月有过之而无不及。
  获人民日报记者、全国政协委员詹国枢、央视著名主持人阿忆等人一致好评。
  3、第1部“晚清”出版仅2周,便入选“微博2014很好读物”;
  出版仅2月,便狂销10万册!
  4、第1部“晚清”获近百家媒体一致推荐为“中国近代史十佳读物”!
  5、 百度搜索本书原名《历史最跩是民国》可以发现,搜索结果已经达到了1.2亿!!!而搜索现书名《历史深处的民国》(新书名9月初才第1次出现在网络上)也达到了330万次的搜索结果!
  6、 迄今为止,仅有一本全面解读1840~1945百年历史的彪悍之作!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民国历史,而是 “必须人手一本的优秀历史普及读物”!
  7、 这本书的封面用图系国内一线插画师三万的作品,值得插画爱好者收藏。

内容简介

  《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是一套关于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1套全面解读晚清、共和、抗战的长篇历史力作。
  作者在精研民国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行笔,全新讲述了1840~1945这一百年间的一些我们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事……
  第二部《共和》着重描述了1911到1925年前后,以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为代表的北洋势力和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首的革命势力为推动中国走向何方而先合作后斗争的故事。
  重点关注了辛亥革命为什么可以成功、宋教仁被刺案的真相、推动清王朝倒掉的北洋势力从内斗走向灭亡以及革命派为理想中的共和国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不同群体在那个时代的不同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作者简介

  江城,工科硕士,资深软件工程师,历史爱好者。
  自幼便喜历史,尤对民国史特别感兴趣。多年来研读国内外民国史名家著作无数,对民国史颇有独到见解和解析。
  曾赴美国硅谷工作多年,在此期间,开始在业余时间写作《历史深处的民国》。作品在完成第1部之后,便在美国同事之间传阅,得到了大部分美籍华人的高度赞赏。尤其是美国知名软件公司TechExcel的CEO周铁人博士,对这个作品十分喜爱,积极劝说笔者争取出版。
  回国后,笔者不断对作品内容进行打磨,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三本作品。
  作者曾在天涯论坛试着连载该作品,未曾想,引起极大反响。

精彩书评

  ★这本书,很有意思。
  ——央视著名主持人阿忆

  ★以别样的视角读一读这样的书,或许,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平静我们的心灵,会有好处。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记者詹国枢

  ★本书历史材料非常丰富,对历史事件的反映客观充分,并且对不少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做了梳理、研究和探讨。
  ——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副总编杨跃进博士

  ★此书内容丰富,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明了,足见作者花费了很大功夫。
  ——社科院专家马平安博士

目录

走向共和
第一章 十月围城,谁放的第一枪 
第二章 水陆两栖的"带头大哥"黎元洪 
第三章 是谁在革清朝的命 
第四章 最大公约数 
第五章 战争与和平 
第六章 欢呼吧,为了民国 
第七章 孙中山与袁世凯大斗法 
第八章 最美丽的时光 
第九章 一个耳光换来国民党,国会大选不如村长海选 
第十章 民国第一疑案 
第十一章 "二次革命"那点事 
第十二章 将独裁进行到底 
第十三章 "诈尸"前的宁静 
第十四章 必须做皇帝 
北洋称雄
第一章 孙中山召开战败总结大会 
第二章 武林大会 
第三章 皖系当国 
第四章 大家一起来护法 
第五章 五四狂飙 
第六章 直皖大战烽烟起 
第七章 广东风云 
第八章 乱战中国 
第九章 孙文寻枪,国民党起 
第十章 黄埔!黄埔 
第十一章 创纪录的惨烈--直奉大决战 
第十二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精彩书摘

  第一章十月围城,谁放的第一枪
  不一样的同盟会
  前面说过,章太炎因为孙中山“贪污案”闹分家,最后率领他的浙江派脱离同盟会,重新用起他们原来的名字光复会。而孙中山、汪精卫、胡汉民则率领他们的广东派去了南洋,并在那里成立了同盟会总部。
  虽然黄兴的湖南派站在孙中山这边,湖南派与广东派都叫同盟会,但事实上互不隶属,各干各的,互不知会。直到无比悲壮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开始前不久,黄兴才与孙中山重新走到一起。
  同盟会除了分裂为上述几个大的派别,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由长江中下游各省同盟会会员组成的派别。这个派别是怎么来的?
  当时,孙中山坚持要搞“边角革命”,即在远离中央政府、天高皇帝远的边角地带进行暴动、起义,利用此处朝廷统治薄弱的机会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搞武装割据,然后慢慢扩展到全国。
  一来孙中山的想法比较符合历代农民起义的模式。
  二来孙中山选择的“边角地带”,如两广和云南,或临海,或与异国接壤,非常便于接受国外的物资支援。
  因此之前的大多数行动都是按照孙中山的方略进行的。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孙中山的“边角革命”并不成功。
  有鉴于此,一些人提出了不同于孙中山的观点,他们说:正确的方式是搞中心开花,应该在中国的腹心——长江中下游各省进行起义,一旦成功,可以直接割裂清朝与南方各省的联系,迅速推翻清朝。
  坚持这种想法的同盟会会员因观点一致而结成了一个新的派别。当然,这些人大多来自长江中下游各省,尤以湖北、湖南为最。
  “共进会”和“文学社”
  湖北处于中国中部,其省会武汉交通十分发达,号称“九省通衢”。
  因此,武汉不仅仅是朝廷一直重点控制的要地,也是西方列强争夺的地盘。狂流激荡之下,各种思潮在此交集。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张之洞同志留下的两样遗产——武昌的新军、汉阳兵工厂的枪炮,实在是滋生革命的好土壤。
  在同盟会分裂的大背景下,1907年之后,湖北也出现了两个革命团体。这两个团体的历史沿革十分复杂,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这两个团体的前身同为“科学补习所”和“日知会”,而且这两个前身跟同盟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共进会”。
  共进会,分裂自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为来自湖北的孙武、刘公、居正,以及来自湖南的焦达峰,他们几乎都是留日学生出身。他们跳出来单干的原因很简单:不爽同盟会的工作方式。他们有三条强大的理由。
  一、同盟会不知道用“深化合作、创新发展”来驱动革命事业发展,只知道埋头四处搞暴动,联系会党的工作已经多年没有取得新的进展。
  二、同盟会目光短浅,不敢解放思想,认定新军那里是革命死角,不敢在清军内部发展革命力量。
  三、同盟会喜欢搞地域歧视,只重华南一隅,从没想过在长江流域开展革命活动。
  因此,共进会的行动指南就是八个字——号召会党,运动新军。
  尽管共进会偶尔打着同盟会的旗号占些便宜,譬如利用同盟会的渠道购买武器,但他们的会旗不是青天白日旗,而是自己研发的红黑两色的九角十八星旗,意指十八省共襄盛举,该旗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铁血十八星。
  黄兴对共进会另立门户的行为不是很高兴,曾质问共进会的头头之一焦达峰先生:“为何脱离组织单干?”
  面对黄兴的质问,焦达峰镇定自若:“同盟会行动迟缓,我们只是急革命所急,并非内心有异。”
  黄兴接着问:“咱们两家闹革命,革命成功后,谁听谁的?”
  这个问题可难不倒焦达峰,只是他的回答有些“山大王”的口气:“还没起兵您就提这个,为时过早。等哪天革命成功了,如果那时您功劳大,我们听您的;要是我们功劳大,您就听我们的。”
  焦达峰两句话就把黄兴给顶了回去。当然了,焦达峰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同盟会跟共进会已无隶属关系,而黄兴与他焦达峰的关系再也不是领导与下属的上下级关系,黄兴轻易拿他没办法。
  在武汉,共进会主要的组织者是孙武,大致相当于“共进会公司”的武汉大区经理。孙武,光听名字很像是孙文的弟弟,事实上他和孙文先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此人原名孙葆仁,后改名孙武,在名字上确实故意山寨了“孙文”一把。
  孙武还有一个得力的助手,财务经理张振武。
  共进会成立之后的几年间,由刘公牵头弄钱,孙武和张振武负责执行,居正负责维持同盟会与共进会的关系,共进会在武汉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不仅吸纳了不少帮会成员,还在武汉新军之中发展了一千余会员,实力相当不错。
  不过,若跟另外一个革命团体“文学社”相比,共进会的硬实力还是逊色不少。
  文学社,一个小清新的名字,看上去好像是个文艺青年发起的组织,其实恰恰相反,它非但不文艺还很暴力,完全是以新军士兵为主体的军中革命组织。
  文学社之所以另立门户,主要是因为他们喜欢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不想受制于同盟会“轻军事、重政治”的偏好,他们甚至连政治纲领都没有,因为懒得去弄。
  文学社的核心领导是出身贫寒的蒋翊武、刘复基。蒋翊武只是个班长,而刘复基只是一个普通士兵。
  与别的组织由上而下发展不同,文学社的同志们更加擅长基层工作。他们扎根于士兵中间,埋头苦干,一个人一个人地努力争取。他们在新军中长期忍耐,不断积蓄力量,实乃革命界的真良心!
  他们的辛勤努力自然不会白费,至1911年初夏,武昌新军中的文学社会员,已有约三千人。由此看来,文学社不仅是当时武汉毋庸置疑的最强革命势力,而且其兵力之盛显然甩开了同盟会好几条街。
  虽然文学社如此给力,但他们与共进会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先天缺陷:领导人没有名气。没有名气就没有号召力,没有号召力就不利于拉人入伙和募集经费。
  像蒋翊武、孙武和刘公等人在当时都没有太高的威望,几乎属于无名之辈。这些人就像不起眼的野草,似乎谁都可以任意践踏,但这些野草一旦燃起,其势必可燎原。
  文学社和共进会自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积蓄着力量,时刻等待着造反的机会。文学社和共进会都明白,单靠自己的力量,起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大敌当前,他们选择联合。
  但联合之初,双方都想当老大,谁都不服谁。
  蒋翊武觉得文学社人多拳头硬,两个组织联合后应该以文学社为主。
  孙武当即反对,他说共进会牌子更响、钱也多——刘公从自己老爸那里骗了五千两白银充作革命经费。
  关键时刻,老牌革命党谭人凤出面斡旋,力劝双方保持清醒的头脑,少打自己的小算盘,以大局为重。终于使得双方高层各退一步,选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领导班子: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孙武为军政部长,刘公为总理。
  好了,介绍完革命的一方,再来看看他们的对手。
  两个草包
  湖北清军这边的最高领导是两个草包:湖广总督瑞澄和湖北提督张彪。
  第一个草包瑞澄的家族背景很牛,他是皇族子弟。
  他爷爷琦善是个人物,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谈判中擅自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人。他自己也是个人物,作为一名优秀的八旗纨绔,斗蟋蟀、抽大烟、养宠物,样样精通,安民、打仗等正经事样样稀松。
  瑞澄最招牌的事情发生在他当公子爷的时候,当时他带着小弟岑春煊和劳子乔埋伏在京城最著名的韩家潭(“八大胡同”之一)附近,趁来此寻开心的官员们不注意,抢夺他们的顶戴花翎,以此为乐。
  后来三人再接再厉,越发放荡不羁,名气越玩越大,并据此博得一个非常生猛的联名绰号“京城三恶少”。有意思的是,“京城三恶少”
  中的老大瑞澄后来比他的小弟岑春煊混得差了好几个档次。
  第二个草包张彪,他曾经救过张之洞一命,但这不是他上位的必然条件。
  张彪先生不仅擅长贪污、带兵打仗的本事差,而且气量十分狭隘,在工作中十分不注意团结同事。
  张彪曾因为妒忌编练湖北新军立下汗马功劳的蓝天蔚,便找了一个靠谱的借口:蓝天蔚同情革命党,一脚踢开了这个能力威胁到他屁股下那张椅子的人。
  既然张彪的条件如此之差,又怎能坐上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的位置?
  原因不复杂,张之洞当年选择湖北提督一职的标准就是“不求能力,但求放心”,而张彪则是满分人选。
  一来他拥有愚忠这个最闪亮的优点,令张之洞比较放心。
  二来他娶了张之洞最心爱的丫鬟,据说这名丫鬟跟张之洞的关系十分暧昧,张之洞因此对他更加放心。由于张彪靠老婆蹿红,所以他有一个是男人就不愿接受的“非荣誉称号”:“丫姑爷”。
  上面所讲的这两个近似草包的人物所掌握的主要军力,正是张之洞练成的新军“自强军”,也是被革命党深度渗透的湖北新军:第八镇和二十一混成协。
  新军原本共有官兵一万六千人左右,除去载沣交与端方调往四川的两个标(标大概相当于团),再除去瑞澄派往各地加强防守的驻军,武汉只剩下约一万新军。其中,纯粹的革命党人近四千,坚决“反革命”的只有一个旗人标,大概一千人,其余基本属于摇摆分子,看风向办事。
  也就是说,此时的革命士兵人数已占了新军总人数的一小半,情况十分有利。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接下来,共进会和文学社的头头们开了一个碰头会,会议速战速决,定下来三件事。
  第一件,决定起义时间为1911年10月6日,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为何选在八月十五?从元末以来,中国一直有句传言“农历八月十五杀鞑子”,他们选中这一天就是为了利用传言的威力,讨一个彩头。
  第二件,主要领导分工。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孙武担任副手,主抓装备和后勤业务,副手也不好当,劳心劳力还不一定讨好。
  第三件,安排好了作战计划。比如,战斗目标、行军路线、如何协同配合等。
  开完会以后,大家各归其位,联络相关人等,静待10月6日的到来。
  时机选得很好,责任也明确到人,对地形又再熟悉不过,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似乎一切都向着完美的方向前进。
  ……

前言/序言


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最开始买的第一本,终于等到2/3册了。

评分

文字很通俗,把从晚清到民国的主要事件像讲故事一样叙述了一遍

评分

终于又碰到京东做活动了,又到了囤书的好时候,各种满减后算下来才4折左右,看着满柜子书就很有满足感,书的质量很好。书太棒了,经典,8分以上。

评分

挺好的历史书籍,非常不错

评分

质量也很不错 是正版 值得购买

评分

书不错,单独封装的。感觉像正版。印刷质量还可以。

评分

终于又碰到京东做活动了,又到了囤书的好时候,各种满减后算下来才4折左右,看着满柜子书就很有满足感,书的质量很好。书太棒了,经典,8分以上。

评分

用纸 胶版纸

评分

双十一活动买的,这书前两部是两年前看的了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时间买来看这次如愿以偿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史深处的民国2 共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