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富論》將經濟學、哲學、曆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綜閤在一起,總結瞭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做瞭係統的描述。
《國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第一部係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一經發錶馬上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時至今日,許多國傢製定政策時仍以《國富論》的基本觀點作為依據。無論是對經濟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還是專傢學者,都可以從《國富論》中獲得啓發和閱讀的快感。
《國富論(上)》為該書的上冊部分。
內容簡介
《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初版於1776年。《國富論》是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被譽為“第一部係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書中總結瞭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並在批判吸收瞭當時有關重要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就整個國民經濟運動過程作瞭較係統、較明白的描述。《國富論》對於經濟學領域的創立有極大貢獻,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典藏:國富論(上)》為該書的上冊部分。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8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傢和倫理學傢。1723年齣生於蘇格蘭法夫郡(CountyFife)的寇剋卡迪(Kirkcaldy)。1723-1740年間,亞當·斯密在傢鄉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ofGlasgow)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37年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1740-1746年間,赴牛津大學(CollegesatOxford)求學,但在牛津並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獲是大量閱讀許多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授。還兼負責學校行政事務。這一時期,亞當·斯密於1759年齣版的《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極高評價。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1773年時認為《國富論》己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飾此書,1776年3月此書齣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瞭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1778-1790年間亞當·斯密與母親和阿姨在愛丁堡定居,1787年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也被任命為蘇格蘭的海關和鹽稅專員。1784年斯密齣席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任命儀式,因亞當·斯密之母於1785年5月去世所以遲未上任。1787年他纔擔任校長職位至1789年。亞當斯密在去世前將自己的手稿全數銷毀,於1790年7月17日與世長辭。享年67歲。
目錄
第一篇 論勞動生産力進步的原因,並論勞動産品自然而然地分配給不同階級人民的順序
第一章 論分工
第二章 論造成分工的緣由
第三章 論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製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即用勞動錶示的商品價格與用貨幣錶示的商品價格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第八章 論勞動工資
第九章 論資本利潤
第十章 論工資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節 起因於職業本身性質的不平等
第二節 起因於歐洲政策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論地租
第一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産品
第二節 論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産品
第三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産品與有時提供有時不提供地租的産品這兩者價值比例的變化
本章結論
第二篇 論錢財物資的性質以及儲存積聚和用途
序言
第一章 論錢財物資的劃分
第二章 論作為社會總錢財物資的一個部門或作為維持國民資本費用的貨幣
第三章 論資本積纍,並論生産性和非生産性勞動
第四章 論貸齣取息的錢財物資
第五章 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傢財富的不同發展
第一章 論財富的自然發展
第二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農業在歐洲舊狀態下所遭受的阻礙
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城市的蓬勃興起與進步
第四章 城市商業對農村改良的貢獻
精彩書摘
《典藏:國富論(上)》:
勞動生産力上最大的進步,以及運用勞動時所錶現的更大的熟練度、技能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
為便於讀者理解社會一般業務分工所産生的結果,我現在來討論個彆製造業分工狀況。人們一般認為,在一些並不重要的製造業中勞動分工相比重要製造業最完全、更周密。但是,在那些為少數人小量需要服務的不重要製造業,所雇用的勞動者人數必定不多,而各部門工作的工人,往往可集閤在同一個工廠內,使觀察者能一覽無遺。相反,那些大製造業要供給大多數人的大量需要,所以,各工作部門都雇有許許多多勞動者,很難把這麼多勞動者集閤在同一個廠內,也幾乎不可能同時同地看見所有部門的工人。所以這種大製造業的工作,盡管實際上比小製造業部門劃分更多,但因為這種劃分不能像小製造業的劃分那麼明顯,所以很少被人注意到。
根據上述說法,我們舉一個關於扣針製造業的例子,這個行業可以說是極微小的瞭,其分工往往不被人注意。製扣針業的一個勞動者,如果對於這職業(分工的結果,使扣針製造成為一種專門職業)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又不熟悉製針機械的操作(恐怕也是由於分工的結果纔導緻這種機器的發明),那麼即使再努力工作,也許一天也造不齣1枚扣針,更彆說要做20枚。但按照現在經營的方法,不但這種全部工作已經成為專門行業,而且其中有大多數部門也同樣成為專門行業。一個人抽鐵綫,一個人拉直,一個人切截,一個人削尖綫的一端,一個人磨另一端以便裝上針頭。要做針頭就需要有兩三種不同的操作。裝針頭,把針刷白,甚至包裝都是專門職業。
這樣,扣針的製造分為18道工序。有些工廠,這18道工序分由18個專門工人擔任。當然,有時一人也兼任兩三道工序。我見過一個這種小工廠,隻雇用10個工人,因此在這一個工廠中,有幾個工人必須擔任兩三道工序。
這樣,一個小工廠的工人,雖然窮睏,必要機械設備也很簡陋,但他們如果勤奮,每天也能成針12英鎊。從每英鎊有中等針近4000枚,這10個工人每天就可製針48000枚,即每人每天可製針4800枚。如果他們各自獨立工作,沒有人受過專門訓練,所有人一天連20枚針都造不齣來,或許一天連1枚針也製造不齣來。他們不但不能製齣今天由於適當分工閤作的聯閤而所完成數量的1/240,就連1/4800恐怕也製造不齣來。
就其他各種工藝和製造業來說,雖然有許多行業難以細分,各項工序也不能變得如此簡單,但分工的效果都是一樣的。任何工藝,一經采用勞動分工製,便相應地提升勞動生産力。各種行業之所以各自分立,似乎也是齣於分工有這種好處。一個國傢的産業與勞動生産力的增長程度如果很高,那麼其各種行業的分工細化程度也一定極高。野蠻社會中一人從事的工作,在進步的社會中,一般都是分配給幾個人共事。在所有進步的社會,農民一般隻是農民,製造者隻是製造者。而且生産一種完全製造品所需的勞動,也往往分由許多勞動者閤作。以麻織業和毛織業為例,從亞麻及羊毛的生産,到麻布的漂白和燙平,或呢絨的染色和整理都有不同人擔任。
當然農業的性質,不同於製造業那樣細密的分工,各項工作也不能像製造業那樣獨立分開。木匠與鐵匠的職業,通常是截然分開的,但畜牧者和種稻者的業務,卻不能像前者那樣完全分開。紡工和織工,幾乎都是由不同人分擔,而鋤耕、耙地、播種和收割,卻常由一個人兼任。農業上種種勞動隨季節而重復,一個人不可能隻從事一種勞動。所以,農業上勞動生産力的進步總跟不上製造業上勞動生産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也許就在於農業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製度。現在最富裕的國傢,自然在農業和製造業上都優於鄰國,而製造業方麵的優越程度,必定遠超農業。富國的土地一般都耕耘得較好,投入在土地上的勞動和費用也比較多,農産品也與土地麵積和肥沃程度成正比。但是,這樣較大的生産量,很少在比例上會遠超其所花的較大勞動量和費用。在農業方麵,富國勞動生産力雖然比貧國勞動生産力高得多,至少不像製造業方麵那樣懸殊。所以,如果品質同樣優良,富國小麥在市場上的售價未必就比貧國低廉。就富裕和進步的程度來說,法國遠勝波蘭,但波蘭小麥的價格與品質同等優良的法國小麥相同。與英格蘭比較,論富裕和進步程度,法國都可能稍遜,但法國齣産的小麥,其品質優良程度和價格幾乎和英格蘭小麥相同。可是,英格蘭的麥田耕種得比法國好,而法國的麥田耕種得比波蘭好得多。貧國的農業耕作盡管不及富國,但生産的小麥,在品質優良及售價方麵卻能在相當程度上與富國競爭。但是,貧國在製造業上不能和富國競爭;至少在富國土壤氣候位置都適宜於製造業的前提下,貧國無法和富國競爭。法國綢之所以比英國綢又好又便宜,就是因為織綢業——至少在今天原絲進口稅很高的條件下——更適閤於法國氣候,而不十分適閤於英格蘭。但英國的鐵器和粗毛織物卻遠勝法國,而且品質相同的情況下,英格蘭貨在價格上比法國低廉。據說,波蘭除瞭少數國傢生存所必需的粗糙傢庭製造業外,幾乎沒有什麼製造業。
……
典藏:國富論(上)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