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曾在搜集、研究了一百多种、近千册明清八股文刻本、几百篇明清学者撰写的八股文集序言、专论后撰写了《明代八股文史探》一书。应当说,那是目前据有最多史料的研究成果。作者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明代八股文史》。
该书结合明代政治、文化、文学、经济等时代背景,考察八股文的发展规律,将明代八股文的衍生发展分为八大阶段进行研究,较为详尽地勾勒出了八股文的发展历程,对八股文的文体特征、文化内涵、文学价值、经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既有八股文史的宏观观照,又有对八股文名家名篇的个案分析。
该书对八股文的产生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对其文体的特点、功用,尤其是其中文学化倾向对经学性的削弱、时代变化对经学性的颠覆等论述,都有自己创新之见。对明代八股文发展的分期是合理的,符合该文体在明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对各时期八股文发展状况的叙述与研究中,更多阐幽发微,言前人所未言,或纠正前贤成说中偏颇,或对前辈成果提供新的论证。同时该书用丰富的例证与细心的体认,对明代统治者提倡八股文的动机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推证与概括,对明代八股文发展的脉络做了较为细致的勾勒,基本贯彻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有助于后人正确认识八股文这一特殊文体,正确认识八股文与其他文体发展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深化细化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该书描述详尽,材料丰富,分析细致,对八股文发展历史作出了新的整理和系统描述,总结提炼出了若干带规律性的认识,全书记叙深刻,言之有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明代八股文的研究,并深化了明代文学史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价值,是其他八股文史研究者所罕见,是当代八股文研究的新创获。
内容简介
八股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具有功利性、文学性、工具性、规范性、与时俱变等多种功能,是明清两代用于科举取士、有着特殊规范的一种解经专用文体, 在明清科举制度中起着灵魂作用。作者多年浸淫于八股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言权,对明代八股文的历史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他将明代八股文的发展演变分 为七个时期来表述,即“洪武:为科举选才而创制八股文”,“从建文到天顺:明经义向八股文的演进期”,“成化与弘治:八股文的成熟期”,“正德到嘉靖:明 代八股文的繁盛时期”,“隆庆和万历:明代八股文的变革期”,“万历末与天启:八股文衰颓与变革相抗争的时期”,“崇祯:明代八股文的起衰振兴时期”,较 为系统地阐述了明代八股文的创建、发展、成熟、繁盛、衰颓、振兴的过程,并对八股文的内容和体式的主要特征、明代各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八股文的名家名作、 流派风格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是一部较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龚笃清,湖南出版集团编审,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著有《色癫》、《黑白朱元璋》等小说,《冯梦龙新论》、《明代八股文史探》、《八股文鉴赏》、《八股文百题》等学术著作。
目录
引言 八股文经学性的消长构成了明、清八股文史的主要脉络
第一节 经学性是八股文的灵魂
第二节 八股文小题的出现对其经学性的瓦解
第三节 八股文的文学化倾向对其经学性的削弱
第四节 时代的变化对八股文经学性的颠覆
第五节 小结
第一章 洪武:为科举选才而创制八股文
第一节 荐举制弊端引发的改革决心
第二节 首开科举的失望引发对科举文体的思考
第三节 再行荐举的无奈改变了朱元璋的人才理念
第四节 儒家思想的独尊为八股文的经学化奠定了基础
第五节 重开科举定下“科举成式”
第六节 为科举取士而创制的八股文及其特点
第七节 朱元璋创制八股文之目的,在于传输程朱理学以治心
第八节 洪武年间八股文体式的功用
第九节 八股文的创始者考析
第二章 从建文到天顺:明经义向八股文演进的时期
第一节 八股文演进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势态
第二节 八股文演进的轨迹
第三节 演进期八股文概述
第四节 明代前期的八股文与科举
第五节 明代前期八股文对文学的影响
第六节 明代前期的八股文名家及名作
第三章 成化与弘治:八股文的成熟期
第一节 八股文成熟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势态
第二节 成熟期八股文的状况
第三节 定型后的八股文格式
第四节 走向全面成熟时的八股文对社会的影响
第五节 明代中期最受推崇的八股文大家王鏊
第六节 与王鏊齐名的八股文大家钱福
第七节 成化、弘治时的八股文名家及名作
第四章 正德到嘉靖:明代八股文的繁盛时期
第一节 正德、嘉靖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态势及其对八股文的影响
第二节 正德、嘉靖八股文的形态
第三节 以古文为时文的理念与作法开创了八股文写作的新局面
第四节 八股文在嘉靖中、后期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第五节 正德、嘉靖时八股文与科举的关系
第六节 明代中叶的文学与八股文
第七节 以古文为时文的开创者唐顺之
第八节 在八股文写作与理论研究上均有建树的茅坤
第九节 明代八股文四大名家之一的瞿景淳
第十节 以古文为时文的大师归有光
第十一节 嘉靖时的八股文名家及名作
第五章 隆庆和万历:明代八股文的变革期
第一节 隆庆、万历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八股文的文学化变革
第二节 隆庆、万历时八股文与科举的关系
第三节 王阳明学说对隆庆、万历八股文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四节 隆庆、万历八股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第五节 贯串隆庆、万历时期的传统派八股文
第六节 隆庆、万历时各类八股文的特征
第七节 隆庆、万历年间古文与八股文的融合趋势
第八节 隆庆、万历时八股文选评的兴盛
第九节 隆庆时的八股文大家胡友信
第十节 才子型的八股文名家汤显祖
第十一节 讲机法,以“九字诀”传世的八股文名家董其昌
第十二节 为人谑浪却为文高洁的王思任及其新奇之小题文
第十三节 隆庆、万历时的八股文名家及名作
第六章 万历末与天启:八股文的全面去经学化时期
第一节 全面去经学化的原因
第二节 “空疏庸腐,稚拙鄙陋”与文切时事,慷慨悲歌并峙的天启八股文
第三节 以善于融会旨趣、发挥理奥而雄踞于天启八股文坛的章世纯
第四节 被后世称为“文章最高,忠义最烈”的天启八股文大师金声
第五节 因投降李自成而受到唾骂的八股文名家项煜
第六节 天启时的八股文名家及名作
第七章 崇祯:明代八股文的起衰振兴时期
第一节 在国家危殆之际回归经学化的崇祯八股文
第二节 慷慨悲歌、理实恢奇与靡丽空疏之风相对峙的崇祯八股文坛
第三节 八股取士对明末科举的破坏
第四节 晚明八股文与文学的关系
第五节 以振兴八股文为己任的艾南英
第六节 才气横溢的八股文高手陈际泰
第七节 身名并烈的八股文名家黄淳耀
第八节 欲以复兴古学来振兴八股文的陈子龙
第九节 崇祯时的八股文名家及名作
重要征引参考书目
后记 也玩一把表扬与自我表扬
精彩书摘
《明代八股文史》:
这是因为朱元璋尚未将儒学定为其统治思想,而孔孟之道与村野田夫的日常生活关系太少;《四书》、《五经》并非布帛菽粟,与寻常百姓家距离太远。既然以什么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尚未确定,朱元璋便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去探讨寻求将程朱理学与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勾连的纽带,儒家思想便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化育士子。
在各级学校,特别是国子监,尽管朱元璋以利禄来诱使学生认真向学,成绩优异者,“岁贡易得美官”,但朱元璋此时提倡学校生员要学习实际本领,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而没有设法将生员们的前程与《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的学习好坏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天下生员越来越多,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国子监的生员总数达到八干一百二十四名,但在洪武前期真正认真攻读《四书》、《五经》,并以程朱理学规范自己言行者寥寥无几。这些人人仕为官后,大多政绩平平,残害百姓、贪污受贿者不乏其人。
朱元璋有着对现实的深刻把握能力,当他看到了这些问题后,便尽力去探寻把对程朱理学学习的优劣与士人的功名利禄结合起来的办法。但最初的探索是不成功的,因为在洪武初年尚杂用佛、道之教,没有把儒家思想确立为自己的统治思想,这就妨碍他去考虑如何才能创制一种能将士人们牢牢拴在《四书》、《五经》之上的考试文体。洪武三年庚戌(1370),他颁诏决定开科取士。他把科举考试分为三场,据顾炎武所述:“初场《四书》疑问,本经义及《四书》义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一道。中式者,后十日,复以五事试之,曰骑、射、书、算、律。
……
前言/序言
明代八股文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制艺的题目,按规定只取自四书。考官任取四书的某一句或一段,这就是题目了,显然,接下去的正文自然就是考察学子们对该段经义的理解了。因而按规定,制艺的正文第一句必须是所谓的“破题”,破题,通俗的理解就是分析题目:本文主要讲些什么。八股文的破题,规定只用两句。也有三句的,多半是有一个长句中有略顿处,像是三句的。这两句主要是概括题义、解释题义,但又不能直说题义,作得好的,常是既透彻又概括。很长很复杂的题目,要用简单的两句把它点明;短到一两个字的题目,也要用比题字多几倍字数的两句话把它说透。破题是作时文的首要,好的破题,往往有一种只可意会的妙处,如以“子曰”二字为题,破题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是不露题目一字而把“子”(孔子,至圣先师)、“曰”(孔子所说,至理名言)二字说得不但非常透彻,而且绝对不能移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最标准的破题了。破题之后是承题,承题就是承接破题要点,再加以补充说明,使论点更加明暸、圆满。如题目“不以规矩”,破题云:“规矩而不以也,惟持此明与巧矣。”其承题则云:“夫规也、距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持此明与巧矣。”。承题一般以三句为标准。
评分
☆☆☆☆☆
京东活动期间购买京东活动期间购买
评分
☆☆☆☆☆
还不错,,,,,很好
评分
☆☆☆☆☆
东西不错,挺好的,会再次购买。
评分
☆☆☆☆☆
嶽麓出版社咋搞的,《明代八股文史》能用簡體字印刷?!!!!!!
评分
☆☆☆☆☆
我们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友善的共同义务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崇尚美德,尊重高尚行为,受到善待则感恩不尽,我们还时常减少我们自己的利益来增加某些人的荣耀和利益,因为我们热爱这些人,他们也值得我们热爱,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在国人中发现一个稀罕人物,此人在维护民众利益时总是表现出远见卓识,在捍卫他们生命时又勇往直前,在统治他们时则无微不至,如果他们由此在不知不觉当中习惯性地服从他、信任他,直至赋予他某些特权,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明智,因为这相当于把他从为善之处调往他可能作恶之地。然而,善待那个给我们带来如此众多好处的人,而不是恐惧他可能使我们遭致不幸,这实在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理智的。 啊,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们如何称呼这种邪恶,这一可怕的邪恶?无数人不仅唯命是从,而且奴颜婢膝;他们没有被统治,而是被残暴地虐待;他们没有财产,没有父母,没有儿女,甚至连他们的生命也不属于自己。此外他们还深受掠夺、敲诈勒索、暴行的折磨。他们身受的种种折磨并非来自一支军队,也不是来自一伙蛮人——若要对付军队和蛮人,每个人都应该不惜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来捍卫其生命,而是来自某一个人;而这个人也并非海格立斯那样的大力士,①也不是参孙,②他只是人群中一介侏儒,③通常是一国之内最胆怯、最卑鄙、最软弱无力之辈,不要说他从未闻过战场的硝烟,就连比武场的沙子都很少碰过;不要说他完全不适合领导众人,他甚至无法使一个懦弱女人获得满足!看着众人如此行事,这难道不可耻?我们还能说这是懦弱吗?众人屈服于一个如此怯懦的侏儒,我们还能说他们卑鄙无耻、胆小如鼠吗?如果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屈服于一个人,这很奇怪,但毕竟有此可能,也许可以不无道理地说:因为他们缺乏勇气。但如果一百人、一千人听任一人的压迫,还能说他们是因为胆怯,他们不敢招惹是非,或者他们出于蔑视和傲慢,不想和他对抗?可以再进一步,如果不是一百人,也不是一千人,而是成百的国家、上千的城镇、百万民众,他们没有进攻一人,没有把一人碾碎,而此人却肆无忌惮地对待众人;在他看来,众人不过是一大群农奴和奴隶而已。我们应该如何称呼这种现象?这还是怯懦吗?世界上固然有各种邪恶,但也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两个人,甚至十个人,他们都可能会害怕一人,但一千人、百万人、上千城镇难道也不能对付一人?!天哪,这可不是什么怯懦的问题,再怯懦也不至于此;相反,勇敢也并不要求一个人攀登城堡,独自攻打一支军队,并征服一个王国!我们在此论及的邪恶,怯懦绝对不足以说明问题,也没有任何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这一现象;自然拒绝承认,语言也拒绝称呼。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邪恶? 我们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友善的共同义务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崇尚美德,尊重高尚行为,受到善待则感恩不尽,我们还时常减少我们自己的利益来增加某些人的荣耀和利益,因为我们热爱这些人,他们也值得我们热爱,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在国人中发现一个稀罕人物,此人在维护民众利益时总是表现出远见卓识,在捍卫他们生命时又勇往直前,在统治他们时则无微不至,如果他们由此在不知不觉当中习惯性地服从他、信任他,直至赋予他某些特权,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明智,因为这相当于把他从为善之处调往他可能作恶之地。然而,善待那个给我们带来如此众多好处的人,而不是恐惧他可能使我们遭致不幸,这实在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理智的。 啊,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们如何称呼这种邪恶,这一可怕的邪恶?无数人不仅唯命是从,而且奴颜婢膝;他们没有被统治,而是被残暴地虐待;他们没有财产,没有父母,没有儿女,甚至连他们的生命也不属于自己。此外他们还深受掠夺、敲诈勒索、暴行的折磨。他们身受的种种折磨并非来自一支军队,也不是来自一伙蛮人——若要对付军队和蛮人,每个人都应该不惜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来捍卫其生命,而是来自某一个人;而这个人也并非海格立斯那样的大力士,①也不是参孙,②他只是人群中一介侏儒,③通常是一国之内最胆怯、最卑鄙、最软弱无力之辈,不要说他从未闻过战场的硝烟,就连比武场的沙子都很少碰过;不要说他完全不适合领导众人,他甚至无法使一个懦弱女人获得满足!看着众人如此行事,这难道不可耻?我们还能说这是懦弱吗?众人屈服于一个如此怯懦的侏儒,我们还能说他们卑鄙无耻、胆小如鼠吗?如果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屈服于一个人,这很奇怪,但毕竟有此可能,也许可以不无道理地说:因为他们缺乏勇气。
评分
☆☆☆☆☆
该书结合明代政治、文化、文学、经济等时代背景,考察八股文的发展规律,将明代八股文的衍生发展分为八大阶段进行研究,较为详尽地勾勒出了八股文的发展历程,对八股文的文体特征、文化内涵、文学价值、经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既有八股文史的宏观观照,又有对八股文名家名篇的个案分析。
评分
☆☆☆☆☆
书不错,喜欢文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评分
☆☆☆☆☆
还可以吧。写得比较详尽。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