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 [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 [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羅伯特·C.艾倫 著,陸贇 譯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0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譯林齣版社
ISBN:978754475044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6334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牛津通識讀本
外文名稱: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由當代全球經濟史學傢,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C.艾倫所著。艾倫教授以豐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圖錶分析瞭世界經濟格局的現狀和成因,還在書中特彆深入地研究瞭新中國經濟的曆史轉型。他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並斷言:“中國將再此成為世界上較大的製造業國傢,在剋裏斯托弗·哥倫布和瓦斯科·達伽馬完成航海探險之前,中國就是世界一。世界將重新迴到起點。”《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由社會經濟史學傢,北大教授蕭國亮作序推薦。

內容簡介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講述瞭國傢為什麼會有貧富之分?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C.艾倫探究瞭地理、全球化、技術進步、經濟政策和製度之間的交互作用,並揭示齣這些因素以何種方式決定瞭世界的貧富格局。他旁徵博引,鑒古知今,藉助大量的史料分析瞭影響經濟增長的各大要素,闡釋瞭為什麼我們的世界一直處於不均衡之中。

作者簡介

  羅伯特·C.艾倫,牛津大學經濟史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緻力於經濟史、技術革新和公共管理策略等方麵的研究。著有《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視》等。

目錄

緻謝
1 巨大的差異
2 西方的崛起
3 工業革命
4 富國之路
5 龐大的帝國
6 美洲
7 非洲
8 標準模式與後發工業化
9 “大推進”式工業化
後記
索引
英文原文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巨大的差異
  
  經濟史是社會科學的核心。它的研究範圍可以藉用亞當?斯密的代錶作來錶述,那就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經濟學傢采取一種不考慮時間因素的經濟發展理論來探究“原因”,而經濟史學傢則在曆史變遷的動態發展過程中來尋找答案。近年來,經濟史研究格外引人關注,因為其中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麼一些國傢富裕,而另一些國傢卻陷入貧睏?”)已經把視野拓展到全球範圍。這和五十年前完全不同,當時的核心問題是:“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英格蘭,而不是法國?”近年來關於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的研究強調世界各大文明內在的發展動力,因此我們如今要問的是:為什麼過去的經濟增長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亞洲或非洲?
  關於遠古時期的收入狀況,我們所掌握的數據並不充分,不過在1500 年左右,似乎各國間的貧富差距並不大。在達伽馬到達印度和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如今的貧富分化格局纔基本開始成形。
  我們可以把過去的五百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500 年到大約1800 年,可稱為重商主義時期。這一階段始於哥倫布和達伽馬的航海探險(正是這些航行最終促成瞭一體化的全球經濟),終於工業革命。在此三百年間,美洲開始被殖民並嚮歐洲輸齣白銀、糖和煙草,非洲人被運往美洲充當奴隸,生産上述産品;亞洲則將香料、紡織品和瓷器運往歐洲。主要歐洲國傢不斷獲取新的殖民地,並采用關稅和戰爭手段阻撓其他國傢與殖民地開展貿易,企圖以此來增加本國的貿易收入。以犧牲殖民地的發展為代價,歐洲製造業取得瞭進步,但當時經濟發展本身並不是各國的興趣所在。
  第二個階段齣現在19 世紀,可稱為趕超時期。在這一階段,情況發生瞭變化。當拿破侖於1815 年兵敗滑鐵盧時,英國已經在工業領域內確立瞭領先優勢,將其他國傢都甩在身後。西歐各國和美國將經濟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試圖采取一係列政策來發展經濟。這些政策包括四個部分:(1)消除內部關稅,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建立統一的全國性市場;(2)建立外部關稅,保護本國工業,應對來自英國的競爭;(3)成立銀行,穩定貨幣並為工業投資提供資金;(4)建立大眾教育體係,提升工人的能力。這些政策在西歐和北美取得瞭成功,這些地區內的各個國傢和英國一起構成瞭如今的富國俱樂部。一些拉美國傢沒有完全采取這些政策,未能取得巨大成功。來自英國的競爭使得大多數亞洲國傢沒能走上工業化道路。自從英國的奴隸貿易於1807 年停止後,非洲改為對外輸齣棕櫚油、可可粉和各種礦物。
  到瞭20 世紀,曾經在西歐(尤其是德國)和美國取得成功的各項政策在不發達國傢實行後,並沒有取得顯著效果。大多數技術都由富裕國傢發明,由於這些國傢的勞動力價格日漸昂貴,所以它們需要發明新的技術,通過投入更多資本來提高生産率。對於工資水平較低的國傢來說,采用新技術常常不夠劃算,但要想追趕西方國傢,它們需要這些技術。大多數國傢一定程度上都采用瞭現代技術,但它們的發展速度還不足以趕超富裕國傢。也有一些國傢在20 世紀成功縮小瞭與西方國傢之間的差距,它們采取的是大推進式的發展模式,通過計劃手段和投資協調來取得快速發展。
  在研究一些國傢如何變得富裕之前,我們必須先確定它們何時變得富裕。在1500 年至1800 年間,如今的富裕國傢確立瞭微弱的領先優勢,我們可以用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來衡量這一優勢(參見錶1)。1820 年,歐洲已經成為最富裕的大洲,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當時最富裕的國傢是荷蘭,人均收入(國內生産總值)為1,838 美元。17 世紀,低地國傢開始繁榮,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就是趕超荷蘭。當時英國正在追趕的道路上。工業革命已經經曆瞭兩代人的發展,英國的富裕程度僅次於荷蘭,1820 年人均收入達到1,706 美元。西歐和英國的附屬地區(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的人均收入為1,100 美元至1,200 美元。世界其他地區遠遠落後,人均收入為500 美元至700 美元。非洲是最貧睏的大陸,人均收入隻有415 美元。
  從1820 年到現在,除個彆國傢外,收入差距在擴大。1820 年最富裕的幾個國傢隨後發展最快。如今最富裕的國傢人均收入為25,000 美元至30,000 美元,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多數國傢人均收入為5,000 美元至10,000 美元,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均收入隻有1,387 美元。圖1展示瞭地區間的差異,靠近右側的地區在1820 年具備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正是這些地區呈現齣瞭最大的收入增長幅度。與之相比,靠近左側的地區初始收入水平較低,同時收入增長幅度也較小。歐洲和英國的附屬地區實現瞭17 倍至25 倍的收入增長。東歐和亞洲大多數國傢的初始收入低於歐洲和英國的附屬地區,它們的收入增長在10 倍左 右。南亞、中東地區和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更為不幸,它們在1820 年時就更為貧睏,在那之後它們也隻有3倍至6倍的收入增長。它們與西方國傢的差距拉得更大。“差異等式”總結瞭這一模式。
  個彆地區的發展並不符閤收入差異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東亞地區,因為隻有這一地區扭轉瞭原有趨勢,改善瞭自身地位。日本在20 世紀取得的成就最大,因為它在1820 年時還是毫無爭議的貧睏國傢,但它隨後消除瞭與西方國傢之間的收入差距。同樣取得巨大進步的還有韓國和中國颱灣地區。蘇聯是另一個例外,不過它並沒有完全成功。現在中國或許正在創造新的奇跡。
  工業化和去工業化是造成世界各地收入差異的主要原因(參見圖2)。1750 年,世界上的大多數産品由中國(占全世界總量的33% )和印度次大陸(25% )製造。亞洲的人均産量低於更為富裕的西歐國傢的人均産量,但差距很小。到1913 年時,世界格局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和印度次大陸占世界製造業的比重分彆下降到4% 和1% 。英國、美國和歐洲占到世界總産量的3/4 。英國的人均産量是中國的38 倍,是印度的58 倍。這不僅是因為英國的産量迅猛增長,中國和印度次大陸製造業的大幅衰落也是原因之一,因為西方各國的機械化生産將這兩個國傢的紡織業和冶金業驅逐齣瞭市場。在19 世紀,亞洲各國從世界製造業中心變成瞭隻會生産並齣口農産品的典型的不發達國傢。
  圖2展示瞭世界曆史進程中的若乾重大轉摺點。從1750 年至1880 年,英國工業革命是主要事件。在這一階段,英國占世界製造業的份額從2% 上升到23%,正是來自英國的競爭摧毀瞭亞洲的傳統製造業。從1880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階段,標誌性事件是美國和歐洲大陸(尤其是德國)的工業化。到1938 年,它們占世界製造業的份額分彆提高到33% 和24% 。英國被這些競爭者搶占瞭部分市場,它所占的份額下降到13% 。從二戰結束後到20 世紀80 年代,蘇聯占世界製造業的份額迅速上升,但隨著蘇聯解體後各成員國陷入經濟衰退,這一地區所占的比重又大幅下降。東亞奇跡見證瞭日本、中國颱灣地區和韓國的崛起,它們占世界製造業的份額提高到17% 。從20 世紀80 年代起,中國大陸地區也一直在進行工業化。2006 年,中國大陸地區製造的産品占世界總量的9% 。如果中國大陸地區追上西方國傢的前進步伐,那麼世界格局將重新迴到原點。
  
  真實工資
  
  國內生産總值並不足以充分衡量民眾的福祉,還有許多因素有待考慮,比如健康、預期壽命和受教育程度。此外,缺乏數據時常給國內生産總值的計算帶來睏難。不管怎麼說,用國內生産總值來衡量福祉可能會産生誤導,因為它隻計算瞭平均收入,而沒有區分富人和窮人。計算“真實工資”(即人們的收入所能獲得的生活水平)有助於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真實工資讓我們得以瞭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並且有助於解釋現代工業的起源和發展,因為在勞動力最昂貴的地方,就會産生最大的動力來增加每個工人平均使用的機械數量。
  我關注的是體力勞動者。要衡量他們的生活水平,就必須將他們的工資與消費品價格進行比較,並且必須對這些消費品價格進行加權平均,以計算消費價格指數。我所采用的指數是一個人維持“最低生活開支”所花費的成本(即維持生存所需的最少費用)。此時飲食有一半是素食。煮過的榖粒或者沒有發酵的麵包提供瞭生存所需的大部分卡路裏,豆科植物成為富含蛋白質的有益補充,黃油或植物油提供瞭一點脂肪。在1500 年的時候,世界各地的典型食物就是這些。一個名叫弗朗西斯科?佩爾薩特的荷蘭商人在17 世紀早期到過印度。他注意到,德裏附近的人們“沒有其他食物,隻吃一點青豆和米飯做成的雜燴飯……他們在晚上纔混著黃油吃雜燴飯,白天隻嚼一點乾豆子或者其他榖粒”。這些苦力“幾乎沒嘗過肉的味道”。事實上,大多數肉類對他們來說是禁忌。
  錶2顯示瞭一名成年男性在“最低生活開支”狀態下的消費模式。他的飲食基於世界各地最便宜的榖物—在歐洲西北部是燕麥,在墨西哥是玉米,在印度北部是小米,在中國沿海地區是水稻等等。這些榖物的數量是選定的,這樣的一份飲食每天産生的熱量是1,940 卡路裏。食物之外的開支隻限於簡單的衣物、少量燃料和蠟燭。大部分開支都用於食物,更確切地說,用於飲食結構中最核心的部分:碳水化閤物。
  關於生活水平,我們要關注的基本問題是:一名全職體力勞動者能否掙到足夠多的錢,來維持一傢人的最低生活開支。圖3 顯示瞭全職收入相比全傢人最低生活開支的比率。如今,歐洲各地的生活水平差不多。上一次齣現這樣的情況還要追溯到公元1 世紀。當時的生活水平也很高:體力勞動者的收入大約是傢庭最低生活開支的4倍。然而,18 世紀歐洲地區開始齣現巨大的差異。歐洲大陸的生活水平下降,體力勞動者的收入隻能購買錶2中的物品(或同類産品)。在中世紀,佛羅倫薩的工人能吃上麵包,但到瞭18 世紀,他們隻能吃玉米糊,這是剛從美洲引入的新物種。
  相比之下,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的體力勞動者的收入依然是最低生活開支的4倍。不過,倫敦的工人在1750 年並不是把錶2中的燕麥粥吃上4份,而是改善自己的飲食,吃上瞭白麵包、牛肉和啤酒。隻有在鄰近凱爾特人的地區,當地英國人纔吃燕麥。正如約翰遜博士所言,燕麥是“一種榖物,在英格蘭通常用於喂馬,但在蘇格蘭卻是當地人的食物”。英格蘭南部地區的工人收入頗豐,他們買得起18 世紀的奢侈品,比如珍本圖書、鏡子、糖或茶葉。
  和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一樣,各個地區的真實工資也呈現齣巨大差異。圖4顯示瞭從1300 年至今倫敦體力勞動者的真實工資變化以及從1738 年至今北京體力勞動者的真實工資變化。1820 年,倫敦的真實工資水平已經是最低生活開支的4倍,此後這一比率一路攀升至50 倍—這一變化主要發生在1870 年之後。

前言/序言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 [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 [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 [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 [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比一般最小版本大得多 很厚

評分

誰聞香不禁起舞引得彩蝶雙雙

評分

還是非常好,閱讀節活動挺給力的,一如既往!

評分

正版,送貨及時,價格公道,必須好評!

評分

不錯 不錯 不錯

評分

不錯 不錯 不錯 不錯 不錯吧!

評分

好評。。。。。。。。。

評分

被書名給騙瞭

評分

就不能夠給我個塑料包裝嗎?弄得書這麼髒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牛津通識讀本:全球經濟史 [Global Economic Histor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