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郑州文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文庙的研究资料。
《郑州文庙》系统地将文庙的历史及文庙建筑历史、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展示,尤其是郑州文庙大成殿仍然保留着清代建筑的原貌,具有明显的清代中原地方建筑特征,是研究中原古代建筑地方建筑手法重要的实物资料。
目录
序
第一章 先师孔子与文庙建筑
第一节 先师孔子
第二节 文庙建筑渊源
第三节 文庙建筑规制
第二章 郑州文庙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早期之文庙
第二节 明代之文庙
第三节 清代之文庙
第四节 近现代之文庙
第三章 郑州文庙建筑群与儒学圣域
第一节 文庙概述
第二节 第一进院落
第三节 第二进院落
第四节 第三进院落
第四章 郑州文庙大成殿建筑艺术
第一节 大成殿概述
第二节 平面
第三节 立面
第四节 材架尺寸
第五节 梁架结构
第六节 细部分析
第五章 郑州文庙泥塑、木雕与砖雕艺术
第一节 泥塑艺术
第二节 砖雕艺术
第三节 木雕艺术
第六章 郑州文庙碑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记文碑文
第七章 郑州文庙的匾额和楹联
第一节 匾额楹联渊源
第二节 匾额
第三节 楹联
后记
精彩书摘
《郑州文庙》:
家庙、官庙不仅名称有别,在功能上也有区别。“天下文庙,推伦传道以列位次;阙里家庙,宜正父子以叙彝伦。”家庙主要侧重于对祖先的祭祀。由于孔庙是以孔子为主要祭祀对象,因此按儒家的伦理及礼的思想,只祭祀其先祖五代,但在建筑布局上仍突出了孔子的地位,主要体现于大成殿建筑的等级、体量上。如清代曲阜孔庙按皇家宫室之制,中轴线上共有九进院落,从大成门起分三路,中路有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是祭祀孔子及先儒、先贤的地方,这也是曲阜孔庙建筑群的主体部分;东路是祭祀孔子五代祖先的地方;西路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衢州孔庙布局大体类似,只是规格要低得多。
官庙自唐以来即形成庙堂与学馆相结合的布局,将祭拜孔子与国家培养人才之所合一,除祭祀孔子外还兼有学校教育之功能,因此唐以来凡“县必有学,学必有庙”渐成定式。文庙与学宫布局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左庙右学、左学右庙、前庙后学等几种形式。“庙学合一”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重大教育制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从历史演进来看,文庙建筑布局,经历了一个由简陋到成统,由阙里到京畿、再到地方的过程,而文庙建筑群布局的最终定式化大约是在明代。从春秋时期至清代,文庙建筑群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作为地方官庙之一的郑州文庙,其早期的建筑布局及建筑形制以及文庙布局、结构的演进历程,由于文献的缺失,我们难窥一斑。只有了解我国文庙建筑布局的历史演变,从侧面解读郑州文庙的演进。
春秋时期,鲁哀公在孔子旧宅设立的祭拜孔子的祭祠,只是孔子的三间故居。汉唐以来,孔子与周公并祀于辟雍、国子监、国学,但其具体对于孔庙的布局、殿庑规格、结构布局等文焉不详。根据史载推测,唐以前孔子与周公并祀国学之一室,且周公为主位,为先圣,孔子从祀,为先师。唐开元年间,由于周公迁出国学,另立庙宇祭祀,孔子地位遂上升。两京国子监中,辟专殿祀孔子,殿内以孔子为主,颜回配坐,十哲弟子列像庙堂,而七十子列于壁画之上。随后,又诏孔子南面而坐,十哲等东西而列,文庙坐北朝南成为定式,并诏天下遵行。可见唐时的孔庙为一座单独的殿堂,并有坐侍及殿堂布局的定式。
赵宋以降,伴随孔子追谥的增高,孔庙建筑的规格也随之升高,出现“庙庭”和专祀孔子的“文宣王殿”,意说孔庙建筑不再是单体的庙堂,而是一组建筑,这组建筑包括棂星门、戟门、两庑、文宣王殿等建筑。这时官庙的布局是统一的,其规格、规模都有最高统治者亲自过问并颁布天下遵行。到明清之际,孔庙建筑、布局渐趋完备,形成四合院式、多进院落的结构布局,如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新建的京师孔庙,由北向南分别为棂星门、牺牲厨、祭器库、大成门、两庑、大成殿。洪武三十年(1397年),又将大成殿、大成门各改为六楹,棂星门三楹,两庑七十六楹(其内应为塑像)。
启圣殿(崇圣祠)是文庙建筑群最后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一月幸曲阜谒文宣王庙,追封叔梁纥为齐国公,颜氏鲁国太夫人。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封叔梁纥为启圣王,鲁国太夫人颜氏启圣王夫人,在大成殿西创殿即启圣殿拜祀。将儒家礼教中的“父子”观念纳入祭祀范畴,实则是将家庙的部分融合于官庙。明正统二年(1437年),有人认为官庙中颜子、曾子、子思配享殿庭,而其父无繇、子咙、伯鱼从祀廊庑,名分不正,倾将无繇等具配大成殿西侧的启圣殿,与孔子父同祀一室。嘉靖九年(1530年)在重制孔子祀典时,张璁建议“于大成殿后另立一堂祀叔梁纥,而以颜路、曾皙、孔鲤配之”,改启圣王为启圣公,形成以崇圣祠为中心的一进院落。次年国子监建启圣祠,后地方庙学亦建启圣祠。雍正元年(1723年),以“五伦为百行之本”,追封孔子五代王爵:锡木金父公日肇圣,祈父公日裕圣,防叔公日诒圣,伯夏公昌圣,叔梁公日启圣,将启圣祠更名为崇圣祠,以肇圣居中,按左昭右穆的顺序,裕圣左,诒圣右,昌圣次左,启圣次右,设木主祭祀,木主均南向。颜回父无繇等配享。殿前的东、西配殿则从祀周辅成(周敦颐父)、程垧(程颢、程颐父)、蔡元定(蔡沈父)、朱松(朱熹父)等先儒。
明洪武二年(1369年)诏令天下学校皆建祠祀贤牧和乡贤,即名宦祠和乡贤祠,将本州、县杰出官员、人物列祀,供人们拜祭,乡贤祠和名宦祠成为文庙的附属建筑,一般对称分布于第一进院落。
明代晚期以后(大概为嘉靖对孔庙祭礼改制后)直到清代,文庙的布局基本成为定式:坐北朝南,形成以大成殿为中心,一般由前后三进院落组成的四合院式的布局结构,四周有垣墙,大成门、大成殿等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神库、神厨、宰牲亭、井亭、东西庑、配殿等次要建筑对称分布于中轴线的两翼。
……
前言/序言
郑州文庙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