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走出去,一带一路,亚投行。。。。。。下一步,中国会怎样?
一本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的全民阅读手册
李君如、龙永图、时殷弘、乔良等联袂推荐
本书给读者的价值
中国崛起背后的奥秘
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原因与趋势
中国以及中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所处的位置
中国有哪些机遇可以利用
我怎样才能利用国家、企业的力量融入全球竞争,获取优势
内容简介
中国的经济奇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外资、外贸和外汇政策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中国获得的经济资源如何通过和平手段转变为国际影响力?就上述问题,借助对“三外路线”的归纳与阐述,翟东升博士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第2版)》从跨学科和整体性视角解读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并为读者勾勒出未来的政策演进趋势。
作者简介
翟东升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货币所研究员、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自1994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学习、任教。其间曾在法国巴黎高政(Science-Po)、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波士顿大学(BU)布鲁塞尔分校等处任访问学者或兼职讲师。2015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任访问学者。
精彩书评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能够在弱肉强食的世界迅速崛起? 一个长期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怎么样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中心舞台的? 一个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我们面前这部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著作,对我们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大有裨益。
——李君如 11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用“地球村里的山姆大叔号”银行的经营来说明美元霸权的逻辑基础;用国家大剧院门口的贵重物品保存柜台的功能来类比中国外汇储备同外资之间的内在关系;用金庸小说中段誉的武功来类比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实力和潜能。深入浅出,读者眼前的这本书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龙永图 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 ★从中国历史进入现代以来,中国面对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从未比现在更有利于中国地位的腾升……作为应对和探索这真正重大的历史性局势的一项智识努力,这本书值得阅读,值得审视,值得引作一项可贵的思想资材。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世事如棋,世界经济亦如棋,当局者迷,观弈者清,欲解迷局,读此书裨有助益。
——乔良 中国政策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 空军少将 目录
推荐序一(龙永图)
推荐序二(时殷弘)
前言 从北冥神功到六脉神剑
第1章
世界市场体系的中央与外围
当代世界市场体系的构造
世界市场体系的基本特点
作为中央国家的收益、代价与条件
外围国家发展道路上的常见陷阱
注释
第2章
中国在体系中的足迹
中国的辉煌、危机与涅槃
当代中国在体系中的地位变迁
“三外路线”的利弊
对“三外路线”的修正
“三外路线”在中国何以实现
“三外路线”的兴衰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注释
第3章
“三外路线”下的对外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轨迹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动能
鼓励出口的政策组合
贸易、产业与地缘政治经济
注释
第4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经济安全
“三外路线”下的外资政策及其效果
关于外资的争论:“恐外症”“崇外症”及其本质
中国外资政策的未来趋势及其政治和战略潜力
产业升级与资本形式
注释
第5章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人民币汇率的政治经济学
人民币汇率变动背后的政治
人民币的国际化
国际化的条件和战略
注释
第6章
外汇管理政策与外汇储备
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储备的形成
外汇储备的经济含义
外汇储备与“中国-美国”
储备多元化及其政策后果
注释
第7章
中国对外资本输出
从对外资本输出看中国在世界市场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政府的“走出去”政策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机与挑战
自主品牌的国际推广过程为中国的国际公关提供政策杠杆
中国资本输出的现状与未来
注释
第8章
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权争夺
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及其投资规则之争
国际投资法与中国的选择
注释
第9章
超越“能源安全”
能源问题的若干基本常识
中国的能源安全
高油价有利于中国崛起
注释
第10章
原材料市场中国的定价权
原材料市场的三个关键问题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中国粮食安全
疯狂的石头:铁矿石进口及其谈判
稀土
注释
第11章
中国的对外援助
中国援外的历史与现实
构建“中国特色援外理论”
干涉与良治:援助中的主权问题
改进中国的援外政策
注释
第12章
结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潜能与风险
关于两组关系的探讨
“三外路线”是否可以向外围国家推广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
未来10年对外经济的几个可能风险
注释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从北冥神功到六脉神剑
中国到底有没有前途?在不同层面上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大不相同。
从宏观来看,30多年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民财富都有了惊人的增长,国际地位也大有提升,相对于其他所有大国而言,中国国势的上升是最快最猛的。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意味着中国这些年肯定做对了某些至关重要的事情。
但是,在微观层面上,作为普通中国人,生活中的各种困境把我们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房价太高,工作难找,环境恶化,竞争太激烈……各种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在身边时有发生。这样的中国难道也有前途?
于是,我们身处这样一种悖论之中:看整体国势,中国好像很有前途;看自己身边,中国却又好像问题很大。
我这本书,就是要为读者解答上述悖论。办法就是打通宏观和微观,打通政治和经济,把中国人的生存环境放在全球市场体系的背景中去解释。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我的读者,为什么做一个21世纪的中国人,是艰辛却又令人骄傲的。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世人揭示中国道路背后的辛酸曲折、惊人智慧与光明前途。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的中上阶层家庭意识到,把你们的儿女用一纸绿卡变成外国人,将是一种不明智的、自我淘汰的做法。
说清楚中国为什么有前途,我只需要向读者指出一些基本事实和历史轨迹。这些事实包括:世界历史演进的趋势、当代中国体制的特质以及中国已经具备的巨大潜能。
首先,500年来全人类的命运的主题,就是全球市场体系一步步吞没并整合体系外围的人口和地域,这一主题需要借助某几个霸权国家的商业或者武力扩张来实现。500年来的国际权势变迁,显示出一个清晰的演进逻辑:创新和扩散之间的辩证法。一个小国通过创新,包括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模式和战争手段等各类创新,可以获得击败大帝国的神奇力量,迅速崛起为主导全球市场体系的新贵。但是当他们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模式扩散到邻国或者友邦时,模仿者和原创者在同一个技术层次上竞争,于是规模重新变得重要。正因为这种创新和扩散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看到最初是葡萄牙、荷兰等百万人口级别的商业帝国突然崛起,然后天命转移到了他们的邻居:千万人口级的英、法、德身上,然后又转移到后者的亲戚身上:亿人口级的美国和苏联。创新与扩散导致的权势转移轨迹仍在继续,并且由于信息时代知识扩散的加速,十亿人口级的国家将更快地登上历史舞台。21、22世纪谁将主导全球市场体系?中国虽然不是这个天命的唯一候选人,却是最有潜力的竞争者。
其次,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物种,在性质上大不同于此前的所有类型。进入大众政治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出两大类现代体制模式:一类是英、法、美等国的自由民主体制;另一类是德、意等国的全能主义体制。两类体制各擅胜场,前者利于动员国民从事财富创造,后者擅长动员国民力量。1949年以来的中国,前30年学苏联,后30年学美国;未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将是上述两大类体制的杂交品种,是一个把全能主义的动员功能与自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整合在一起的新物种。新物种的诞生过程是痛苦的,因为两类基因之间需要磨合。我们今天讨论得很多的治理问题,比如腐败现象,就是两类基因在体内共存却又暂未充分共融的产物。我们作为普通中国人,在享受两种体制的优势的同时,又要忍受两种体制的弊端,也是源于中国体制基因中的双重性。但是必须牢记:这是新生命降世所伴随的阵痛。
最后,中国的经济成就,已经具备了巨大的战略潜能,引而未发,意在高远。通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和坚忍持久的积累,中国已经具备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实力。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暂时还不太擅长利用这种实力来追求其国际抱负。如果要用故事人物来形容今天的中国,窃以为非金庸小说中的那位段誉莫属:由于北冥神功的作用他获得了惊人内力,却因为六脉神剑缺乏临敌发力的技巧而险象环生;其峥嵘虽然只是偶然一露,就已经让对手胆战心惊。按照我的估算,中国的四万多亿外汇储备和巨额出口盈余,基本上是通过“北冥神功”式的招商引资政策与强制结汇制度实现的,而反过来这些金融资源又可以成为重要的对外政策杠杆。但是目前阶段,由于国内体制仍未完全理顺,所以经脉不通,发力不畅。我的这本书,核心内容就是讨论中国该如何打通经脉,发力制敌。
如果读者只对国家经济手段的战略运用感兴趣,可以直接阅读本书各章的后半部分,因为那里探讨了各类“招数”;如果愿意了解这些“招数”背后的理论依据,不妨重点阅读第1章、第2章和第12章;如果想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对外经济关系,那么通读全书也无妨;如果想对本书内容做出反馈,虽然是以大众读得懂的方式写作,本书毕竟还是一本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出版物。质疑、探讨、学术批判皆欢迎,至于扣帽子和贴标签就免了。
推荐序一
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那么,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对这个问题,东升同志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迁轨迹,提出了他自己的解释。
从方法论角度看,这本书的特点,我想可以用“三个结合”来概括。
第一个结合是政治和经济的结合。正如作者自己已经指出的那样,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状态,而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分明的“中央—外围”关系,两种格局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世界经济问题中总是夹杂着大量的政治因素,诸如汇率问题、贸易保护争端、跨国资本流动、原料和能源的开发与运输,这些问题都很容易被政治化。因此,要理解国际经济问题,就有必要将政治和经济结合起来,做跨学科的研究。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比纯政治学者更懂经济,又比纯经济学者更懂政治;他们对中国人大谈国际规则,又对西方听众大侃中国特色。但是读了翟东升博士的书之后,我意识到这群学者的过人之处:他们既要经得起政治学同行的批判,又要受得了经济学同行的挑剔。唯如此,他们的学术成果才能在国际和国内都获得认可。
第二个结合是局部分析与整体视野的结合。中国经济已经深入而全面地融入了世界市场体系,也就是说成为世界市场这个整体之一隅。要理解这个局部,就必须将整体纳入考虑。战略思想家的一种必备素质,是“必须有囊括一切的眼光,将起始与终结、整体与各部分展现为一个久驻心中的瞬间的印象”。东升同志的研究便能贯彻这样一个原则,他讨论的几乎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能自觉地放在全球整体的大框架中去分析。比如,能源价格的高企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利弊,人们往往是从局部的单向角度去讨论,但是他的书中却是放在全球财富再分配的背景下去讨论的,所得出的结论出人意表却又合乎辩证哲学的逻辑。
第三个结合是将学术的严谨性同面向大众的可读性相结合。这是一本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学术专著,但是却具有畅销书般的可读性。
说它是严肃的学术专著,不仅是因为它遵守完整的学术规范,有文献回顾、引文注释、图表示例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着明确而系统的理论基储推理逻辑和原创性观点。仔细读来,每一章都是同第1章的理论框架隐隐挂钩的,而每个部分都贯彻着全书的基本思想观点。
说它具有畅销书般的可读性,是因为此书不像大部分学术专著那样晦涩复杂,拒人于千里之外。为了解释复杂的经济政治现象和机理,作者往往使用一些贴近普通读者生活的比喻和类比。比方说,用“地球村里的山姆大叔号”银行的经营来说明美元霸权的逻辑基础,用国家大剧院门口的贵重物品保存柜台的功能来类比中国外汇储备同外资之间的内在关系,用金庸小说中段誉的武功来类比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实力和潜能。通过这些类比,原本复杂的政治经济和金融现象就变得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了。我们常说“深入浅出”,不妨把“深入”理解为“浅出”的前提:只有讲述者对问题真正理解透了,才能够用浅显的语言让外行都弄明白。读者眼前的这本书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正是由于以上所列举的三个结合,东升同志的这本书才能够系统、深刻而又浅显地阐述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龙永图
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