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版)》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版)》编写体例得当,内容翔实,观点正确,语言文字流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版)》可作为现代远程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教材使用,也可作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用书,也能作为其他有关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认知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思考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思考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思考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思考题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十三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十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
精彩书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版)》: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曾提出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问题。1979年3月,他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同年10月,他第一次提出要修改原先确定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同年12月,他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
1981年4月,邓小平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充分体现了党对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认识的深化。
1997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20世纪末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出发,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又提出了比十六大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的10年,我国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长远的奋斗目标。
……
前言/序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