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每個單元都會有個200字左右的導語,大體上闡述瞭單元組閤的意圖,每篇選文設定瞭4個目標,以疑問句的形式提齣來,放在正文的上方,提示讀者閱讀本篇選文主要關注的問題。這裏的問題絕不是高考現代文閱讀中的題目,之所以用疑問句而不是用陳述句的形式寫齣來,是不想先入為主,不想預設閱讀的成果,從而剝奪瞭讀者獨立思考的權利。所以這些問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連參考答案都沒有,隻是起到一個導引的作用。
根據每篇選文性質的不同以及相關資料的多寡,在每篇選文之後,都附有2-4則拓展閱讀,以供學有餘力的讀者,如有深入研讀的興趣,可以有所選擇地讀起相關著作來。選文本身反而有點“導讀”的意味瞭。不過這正是公民閱讀手冊想要達成的目標之一,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遠比“刷題”要重要得多。
作者簡介
黃玉峰:1946年12月生於浙江紹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華東師大中文係碩士生導師,上海市寫作學會副會長和上海作傢協會會員。著有《教學生活得像個”人“》《說蘇軾》《說李白》《說杜甫》等。
王召強:1981年10月生於山東臨沂。上海市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曾獲上海市第十屆教科研評比二等奬,上海市中青年教學評比一等奬,上海市寫作教學評比一等奬,全國部分省市教學評比一等奬,上海市第三期名師基地黃玉峰黃榮華名師基地學術秘書。上海市楊浦區骨乾教師。
目錄
第一單元 憂生者王國維和求真者陳寅恪
第一課 01A 王國維的生命絕唱
第二課 02B 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第二單元 播種者鬍適和反抗者魯迅
第三課 02A播種者鬍適
第四課02 B魯迅的反抗哲學及其運命
第三單元 篤行者梁漱溟和深思者馮友蘭
第五課 03A“仲尼燕居”
第六課 03B嚮曆史訴說
第四單元 鯁直者鬍風和骨鯁者雷震
第七課 04A風雨中的雕像
第八課 04B萬山不許一溪奔
第五單元 05A自由者殷海光和 傲骨者顧準
第九課 05A愛情、鮮花、夢想的莊園
第十課 05B走近顧準
第六單元 認真者李叔同和嚴肅者錢穆
第十一課 06A 懷念李叔同先生
第十二課 06B猶記風吹水上鱗
第七單元 07A捨身者老捨和固執者傅雷
第十三課 07A父親最後的兩天
第十四課 07B傅雷精神再思考
第八單元 堅韌者瀋從文和率真者汪曾祺
第十五課 08A 午城門下的瀋從文
第十六課 08B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第九單元 高尚者遇羅剋和 不屈者張誌新
第十七課 09A我和遇羅剋的一傢
第十八課 09B任仲夷與張誌新冤案的平凡
第十單元 高潔者林昭和純粹者海子
第十九課10A北大往事和林昭之死
第二十課 10B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精彩書摘
06A 懷念李叔同先生
——豐子愷《豐子愷文集》
認真者李叔同
目標導引
1.作者用“溫而厲”來描寫李叔同先生,暗用瞭孔子的典故,你覺得這樣寫是否得當?
2. 為什麼作者說“在彆的學校裏,這三門功課(英文、國文和算學)的教師最有權威;而在我們這師範學校裏,音樂教師最有權威”呢?
3.作者說李叔同先生最大的特點就是“認真”,在文中找齣其主要錶現在哪些方麵?
4. 作者在文中寫道“法師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三變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一生轉變四次,是否給人一種多變之感?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歲的時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裏見到李叔同先生,即後來的弘一法師。那時我是預科生,他是我們的音樂教師。我們上他的音樂課時,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嚴肅。搖過預備鈴,我們走嚮音樂教室,推進門去,先吃一驚: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講颱上。以為先生總要遲到而嘴裏隨便唱著、喊著、或笑著、罵著而推進門去的同學,吃驚更是不小。他們的唱聲、喊聲、笑聲、罵聲以門檻為界限而忽然消滅。接著是低著頭,紅著臉,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裏。端坐在自己的位子裏偷偷地抑起頭來看看,看見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著整潔的黑布馬褂,露齣在講桌上,寬廣得可以走馬的前額,細長的鳳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嚴的錶情。扁平而闊的嘴唇兩端常有深渦,顯示和藹的錶情。這副相貌,用“溫而厲”三個字來描寫,大概差不多瞭。講桌上放著點名簿、講義,以及他的教課筆記簿、粉筆。鋼琴衣解開著,琴蓋開著,譜錶擺著,琴頭上又放著一隻時錶,閃閃的金光直射到我們的眼中。黑闆(是上下兩塊可以推動的)上早已清楚地寫好本課內所應寫的東西(兩塊都寫好,上塊蓋著下塊,用下塊時把上塊推開)。在這樣布置的講颱上,李先生端坐著。坐到上課鈴響齣(後來我們知道他這脾氣,上音樂課必早到。故上課鈴響時,同學早已到齊),他站起身來,深深地一鞠躬,課就開始瞭。這樣地上課,空氣嚴肅得很。
有一個人上音樂課時不唱歌而看彆的書,有一個人上音樂時吐痰在地闆上,以為李先生不看見的,其實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責備,等到下課後,他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鄭重地說:“某某等一等齣去。”於是這位某某同學隻得站著。等到彆的同學都齣去瞭,他又用輕而嚴肅的聲音嚮這某某同學和氣地說:“下次上課時不要看彆的書。”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闆上。”說過之後他微微一鞠躬,錶示“你齣去罷。”齣來的人大都臉上發紅。
又有一次下音樂課,最後齣去的人無心把門一拉,碰得太重,發齣很大的聲音。他走瞭數十步之後,李先生走齣門來,滿麵和氣地叫他轉來。等他到瞭,李先生又叫他進教室來。進瞭教室,李先生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嚮他和氣地說:“下次走齣教室,輕輕地關門。”就對他一鞠躬,送他齣門,自己輕輕地把門關瞭。
最不易忘卻的,是有一次上彈琴課的時候。我們是師範生,每人都要學彈琴,全校有五六十架風琴及兩架鋼琴。風琴每室兩架,給學生練習用;鋼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裏,一架放在彈琴教室裏。上彈琴課時,十數人為一組,環立在琴旁,看李先生範奏。有一次正在範奏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放一個屁,沒有聲音,卻是很臭。鋼琴及李先生十數同學全部沉浸在亞莫尼亞氣體中。同學大都掩鼻或發齣討厭的聲音。李先生眉頭一皺,管自彈琴(我想他一定屏息著)。彈到後來,亞莫尼亞氣散光瞭,他的眉頭方纔舒展。教完以後,下課鈴響瞭。李先生立起來一鞠躬,錶示散課。散課以後,同學還未齣門,李先生又鄭重地宣告:“大傢等一等去,還有一句話。”大傢又肅立瞭。李先生又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和氣地說:“以後放屁,到門外去,不要放在室內。”接著又一鞠躬,錶示叫我們齣去。同學都忍著笑,一齣門來,大傢快跑,跑到遠處去大笑一頓。
李先生用這樣的態度來教我們音樂,因此我們上音樂課時,覺得比上其他一切課更嚴肅。同時對於音樂教師李叔同先生,比對其他教師更敬仰。那時的學校,首重的是所謂“英、國、算”,即英文、國文和算學。在彆的學校裏,這三門功課的教師最有權威;而在我們這師範學校裏,音樂教師最有權威,因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原故。
李叔同先生為甚麼能有這種權威呢?不僅為瞭他學問好,不僅為瞭他音樂好,主要的還是為瞭他態度認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點是“認真”。他對於一件事,不做則已,要做就非做得徹底不可。
他齣身於富裕之傢,他的父親是天津有名的銀行傢。他是第五位姨太太所生。他父親生他時,年已七十二歲。他墮地後就遭父喪,又逢傢庭之變,青年時就陪瞭他的生母南遷上海。在上海南洋公學讀書奉母時,他是一個翩翩公子。當時上海文壇有著名的滬學會,李先生應滬學會徵文,名字屢列第一。從此他就為滬上名人所器重,而交遊日廣,終以“纔子”馳名於當時的上海。所以後來他母親死瞭,他赴日本留學的時候,作一首《金縷麯》,詞曰:“披發佯狂走。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於酒。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年絮飄萍泊,遮難迴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西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讀這首詞,可想見他當時豪氣滿胸,愛國熱情熾盛。他齣傢時把過去的照片統統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見過當時在上海的他:司絨碗帽,正中綴一方白玉,麯襟背心,花緞袍子,後麵掛著胖辮子,底下緞帶紮腳管,雙梁厚底鞋子,頭抬得很高,英俊之氣,流露於眉目間。真是當時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這是最初錶示他的特性:凡事認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徹底地做一個翩翩公子。
後來他到日本,看見明治維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棄瞭翩翩公子的態度,改做一個留學生。他入東京美術學校,同時又入音樂學校。這些學校都是模仿西洋的,所教的都是西洋畫和西洋音樂。李先生在南洋公學時英文學得很好;到瞭日本,就買瞭許多西洋文學書。他齣傢時曾送我一部殘缺的原本《莎士比亞全集》,他對我說:“這書我從前細讀過,有許多筆記在上麵,雖然不全,也是紀念物。”由此可想見他在日本時,對於西洋藝術全麵進攻,繪畫、音樂、文學、戲劇都研究。後來他在日本創辦春柳劇社,糾集留學同誌,並演當時西洋著名的悲劇《茶花女》(小仲馬著)。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場。這照片,他齣傢時也送給我,一嚮歸我保藏;直到抗戰時為兵火所毀。現在我還記得這照片:捲發,白的上衣,白的長裙拖著地麵,腰身小到一把,兩手舉起托著後頭,頭嚮右歪側,眉峰緊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傷命薄的神情。另外還有許多演劇的照片,不可勝記。這春柳劇社後來迂迴中國,李先生就脫齣,由另一班人去辦,便是中國最初的“話劇”社。由此可以想見,李先生在日本時,是徹頭徹尾的一個留學生。我見過他當時的照片:高帽子、硬領、硬袖、燕尾服、史的剋、尖頭皮鞋,加之長身、高鼻,沒有腳的眼鏡夾在鼻梁上,竟活象一個西洋人。這是第二次錶示他的特性:凡事認真。學一樣,象一樣。要做留學生,就徹底地做一個留學生。
他迴國後,在上海太平洋報社當編輯。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師範請去教圖畫、音樂。後來又應杭州師範之聘,同時兼任兩個學校的課,每月中半個月住南京,半個月住杭州。兩校都請助教,他不在時由助教代課。我就是杭州師範的學生。這時候,李先生已由留學生變為“教師”。這一變,變得真徹底:漂亮的洋裝不穿瞭,卻換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馬褂、布底鞋子。金絲邊眼鏡也換瞭黑的鋼絲邊眼鏡。他是一個修養很深的美術傢,所以對於儀錶很講究。雖然布衣,卻很稱身,常常整潔。他穿布衣,全無窮相,而另具一種樸素的美。你可想見,他是扮過茶花女的,身材生得非常窈窕。穿瞭布衣,仍是一個美男子。“淡妝濃沫總相宜”,這詩句原是描寫西子的,但拿來形容我們的李先生的儀錶,也很適用。今人侈談“生活藝術化”,大都好奇立異,非藝術的。李先生的服裝,纔真可稱為生活的藝術化。他一時代的服裝,錶齣著一時代的思想與生活。各時代的思想與生活判然不同,各時代的服裝也判然不同。布衣布鞋的李先生,與洋裝時代的李先生、麯襟背心時代的李先生,判若三人。這是第三次錶示他的特性:認真。
我二年級時,圖畫歸李先生教。他教我們木炭石膏模型寫生。同學一嚮描慣臨畫,起初無從著手。四十餘人中,竟沒有一個人描得象樣的。後來他範畫給我們看。畫畢把範畫揭在黑闆上。同學們大都看著黑闆臨摹。隻有我和少數同學,依他的方法從石膏模型寫生。我對於寫生,從這時候開始發生興味。我到此時,恍然大悟:那些粉本原是彆人看瞭實物而寫生齣來的。我們也應該直接從實物寫生入手,何必臨摹他人,依樣畫葫蘆呢?於是我的畫進步起來。此後李先生與我接近的機會更多。因為我常去請他教畫,又教日本文,以後的李先生的生活,我所知道的較為詳細。他本來常讀性理的書,後來忽然信瞭道教,案頭常常放著道藏。那時我還是一個毛頭青年,談不到宗教。李先生除繪事外,並不對我談道。但我發見他的生活日漸收斂起來,仿佛一個人就要動身赴遠方時的模樣。他常把自己不用的東西送給我。他的朋友日本畫傢大野隆德、河閤新藏、三宅剋己等到西湖來寫生時,他帶瞭我去請他們吃一次飯,以後就把這些日本人交給我,叫我引導他們(我當時已能講普通應酬的日本話)。他自己就關起房門來研究道學。有一天,他決定入大慈山去斷食,我有課事,不能陪去,由校工聞玉陪去。數日之後,我去望他。見他躺在床上,麵容消瘦,但精神很好,對我講話,同平時差不多。他斷食共十七日,由聞玉扶起來,攝一個影,影片上端由聞玉題字:“李息翁先生斷食後之像,侍子聞玉題。”這照片後來製成明信片分送朋友。像的下麵用鉛字排印著:“某年月日,入大慈山斷食十七日,身心靈化,歡樂康強——欣欣道人記。”李先生這時候已由“教師”一變而為“道人”瞭。學道就斷食十七日,也是他凡事“認真”的錶示。
但他學道的時候很短。斷食以後,不久他就學佛。他自己對我說,他的學佛是受馬一浮先生指示的。齣傢前數日,他同我到西湖玉泉去看一位程中和先生。這程先生原來是當軍人的,現在退伍,住在玉泉,正想齣傢為僧。李先生同他談得很久。此後不久,我陪大野隆德到玉泉去投宿,看見一個和尚坐著,正是這位程先生。我想稱他“程先生”,覺得不閤。想稱他法師,又不知道他的法名(後來知道是弘傘)。一時周章得很。我迴去對李先生講瞭,李先生告訴我,他不久也要齣傢為僧,就做弘傘的師弟。我愕然不知所對。過瞭幾天,他果然辭職,要去齣傢。齣傢的前晚,他叫我和同學葉天瑞、李增庸三人到他的房間裏,把房間裏所有的東西送給我們三人。第二天,我們三人送他到虎跑。我們迴來分得瞭他的“遺産”,再去望他時,他已光著頭皮,穿著僧衣,儼然一位清臒的法師瞭。我從此改口,稱他為“法師”。法師的僧臘二十四年。這二十四年中,我顛沛流離,他一貫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進愈深。當初修淨土宗,後來又修律宗。律宗是講究戒律的,一舉一動,都有規律,嚴肅認真之極。這是佛門中最難修的一宗。數百年來,傳統斷絕,直到弘一法師方纔復興,所以佛門中稱他為“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他的生活非常認真。舉一例說:有一次我寄一捲宣紙去,請弘一法師寫佛號。宣紙多瞭些,他就來信問我,餘多的宣紙如何處置?又有一次,我寄迴件郵票去,多瞭幾分。他把多的幾分寄還我。以後我寄紙或郵票,就預先聲明:餘多的送與法師。有一次他到我傢。我請他藤椅子裏坐。他把藤椅子輕輕搖動,然後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問。後來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啓問。法師迴答我說:“這椅子裏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突然坐下去,要把它們壓死,所以先搖動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讓它們走避。”讀者聽到這話,也許要笑。但這正是做人極度認真的錶示。
如上所述,弘一法師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三變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每做一種人,都做得十分象樣。好比全能的優伶:起青衣象個青衣,起老生象個老生,起大麵又象個大麵……都是“認真”的原故。
現在弘一法師在福建泉州圓寂瞭。噩耗傳到貴州遵義的時候,我正在束裝,將遷居重慶。我發願到重慶後替法師畫像一百幀,分送各地信善,刻石供養。現在畫像已經如願瞭。我和李先生在世間的師弟塵緣已經結束,然而他的遺訓——認真——永遠銘刻在我心頭。
……
前言/序言
中學生人生教育叢書:閱讀人格二十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