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海抗日战争史通论》介绍了上海抗日战争前夕的社会历史状况、上海抗日战争的特点、发展阶段及其规律,上海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上海抗日战争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上海抗日战争前夕的社会历史状况
第一节 繁荣的国际大都会
一 海滩渔村变成通商口岸
二 九十春秋塑造国际名城
三 上海抗战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日本侵沪的缘起
一 日本侵略中国是推行军国主义的必然
二 上海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战略目标
第二章 上海抗日战争的特点、发展阶段及其规律
第一节 淞沪抗战的首要问题
一 日军夜袭上海闸北,挑起第一次淞沪战争
二 日军大举进攻中国守军,挑起第二次淞沪战争
第二节 上海抗日战争的特点
一 上海抗战的激烈性与残酷性
二 上海抗战的艰险性与持久性
三 上海抗战的全民性与多样性
第三节 上海抗日战争的发展阶段及其规律
一 第一阶段 抗日救亡运动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形成第一次鬲湖
二 第二阶段 抗日救亡运动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高压下受挫低沉
三 第三阶段 抗日救亡运动在华北事变后中兴勃起
四 第四阶段 抗日救亡斗争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达到第二次高潮
五 第五阶段 抗日救亡斗争在孤岛复杂环境下曲折发展
六 第六阶段 抗日救亡斗争在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下转入隐蔽斗争
七 第七阶段 抗日救亡斗争在迎接胜利中再次推向高涨
八 上海抗日救亡斗争的一波三折、螺旋上升的发展规律
第三章 上海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上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前期中心
一 第一次救亡风云从上海兴起
二 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三 上海救国会运动推动了抗日救亡的第二次大潮
四 八一三淞沪抗战,上海成为第三次抗日救亡高潮的中心
第二节 上海——抗日战争的战略要地
一 上海是敌我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
二 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争夺及其战略意义
三 八一三淞沪抗战的争夺及其战略意义
第三节 上海——抗战文化的发源地
一 抗战文化在上海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
二 抗战文化在上海抗日战火中繁荣发展
三 抗战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节 上海——抗日战争的特殊后勤基地
一 上海人财物的大迁移,支持全国长期抗战
二 日本对上海与华中的经济掠夺
三 上海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支援
四 上海向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支援
第五节 上海——联结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纽带
第四章 上海抗日战争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七七一八一三中国全面抗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一 欧洲中心论的史学观已经过时
二 划分世界大战主要标准的界定
三 1937年中日战争与1939年英法德战争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日本对南京的大屠杀是从上海开始
一 日本在淞沪战争中的暴行
二 日本对金山地区的大屠杀
三 日本对宝山地区的大屠杀
四 日本对上海市区的大屠杀
五 日军从上海一路杀向南京
六 中国人民对日索赔的合理合法
第三节 上海抗战中的中犹情结
一 上海既是外国冒险家的乐园,又是外国难民的庇护所
二 欧洲犹太难民逃往欧美的冷酷遭遇
三 上海向犹太难民伸出温暖之手
四 日本当局奇怪的思维逻辑
五 中犹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四节 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 中国抗日战争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二 中国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北进”的计划,挫败了
三、德夹击苏联的阴谋
四 中国抗日战争迟滞了日本的“南进”计划,粉碎了德、日的全球战略
五 中国抗日战争是打败日本最主要的原因,苏联出兵东北和美国掷原子弹是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第五节 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附 上海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精彩书摘
《上海抗日战争史通论》:
日本军国主义对整个上海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迫使上海抗日救亡运动不能公开合法的进行,即使是地下的活动亦遭到敌人的破坏,如1942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文委书记唐守愚被捕;6月印刷系统11名中共党员被捕;9月秘密电台工作人员李白被捕等等。再加上人民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得不到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处在饥寒交迫的境地。这些不利因素,使救亡运动日渐走向低潮。但是也要看到,中日矛盾随着日本加强殖民统治而加深,上海人民抗日爱国之心并没有泯灭,而是暗暗地在燃烧着,而且认识到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英美的对日宣战,使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日本又多了英美等大国的对手,这是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从而增强了抗日战争终将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而且日本方面的矛盾亦日益加剧,如日本与其盟友德、法两国亦有矛盾,在法国政府投降德国后,德国就把上海法租界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当日本进驻租界时,德国就出面提出维持租界原状,以保持上海国际都市的面貌,日本没有进入法租界,心犹不甘。日本与汉奸之间亦有矛盾,日本既为了集中力量进行战争,又决定实施“以华制华”的方针,在扶植汪精卫建立伪中央政府后,为了欺骗中国人民,表示日中亲善,出台对华新政策,表演了把“上海租界交还”、由汪伪接管“物资统制”工作等等把戏,但仍大权独揽,幕后操纵,汪伪因无实权,心中不满,时有摩擦。而日本内部的陆军、海军、外务省之间也矛盾不断,在作战方向上、在经济掠夺上、在情报工作上经常争吵不休,如海军看到陆军运用铁路、公路掠夺钱财,他们就借用德国轮船去抗日根据地进行贸易,大发横财。这些因素,使上海各界人士得以利用以求生存与发展,中共上海党组织亦可以利用以隐蔽精干、保存实力、开展地下工作、积聚与壮大人民抗日力量。可见,这些因素有利于上海抗日救亡斗争的坚持开展,有利于敌我力量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这阶段的抗日救亡运动虽然走人低潮,但是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就能把抗日救亡斗争坚持下去,不断积蓄与壮大人民的力量,以迎接黎明的到来。
(2)中共肩负重任,转变救亡策略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上海人民究竟怎么办?上海人民向何处去?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及其在沪的党政军财等机构与人员已西撤到武汉、重庆,八一三淞沪抗战后留下的一点力量,在上海城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和军统不发动群众、不依靠群众,单搞恐怖活动,结果于1940年被日汪76号特工总部搞垮;在上海郊区的国民党江浙别动队,后改名为忠义救国军,只知招兵买马,扩大地盘,搜括钱财,不主动打击日军,却积极对付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到了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针政策后,就打着“曲线救国”的幌子投降日伪,成为反共反人民的伪军;只剩下蒋介石驻沪代表蒋伯诚在上海潜伏不动。尤其在1942年汪伪要员周佛海暗中与重庆国民党勾结,向蒋介石表“忠诚”,国民党就不再在上海地区进行抗日救亡活动,而是通过设在伪财政部驻沪办事处的秘密电台进行联络。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上海各界人士心目中的领导者地位已经动摇,实际上国民党已不可能领导、也不敢领导上海人民在如此险恶环境下坚持抗日救亡斗争,这一严重的历史使命不得不落在坚持在上海斗争的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这也是上海抗日救亡运动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
……
前言/序言
上海抗日战争史通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