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加] 露西·蒙哥马利 著,姚锦镕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1024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712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20
字数:233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推荐一
  名著名译名家推荐名社重点出版
  新课标必读书目中小学生必读书教育部推荐书目
  推荐二
  《绿山墙的安妮》在英语国家畅销一个世纪而不衰,被译成数十种文字,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作品,被誉“女孩成长必读”。
  推荐三
  《绿山墙的安妮》曾赋予青年时代的希拉里·克林顿以勇气,点亮了J·K·罗琳的创作灵感。安妮的纯真打破了国籍和年龄的界限,感动了整个世界。
  美国《时代周刊》

内容简介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是一部甜蜜的儿童小说,描写了孩子们充满梦想、勇往直前的天真生活,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颂歌,可以让家长和孩子都有所收获的心灵读物。作者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孤儿小安妮被绿山墙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领养,最后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的故事。该书问世至今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被誉“女孩成长必读”,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

作者简介

  露西·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生于爱德华王子岛,以《绿山墙的安妮》等作品享誉世界。马克 吐温也是其忠实读者,盛赞“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zui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这几部以成长中的安妮为主角的小说,形成了著名的“绿山墙的安妮系列”,被誉为“世界上zui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不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舞台剧等,在全球拥有难以计数的“安妮迷”,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

  姚锦镕,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大学外语系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大学任教,并从事英、俄语文学翻译工作。主意翻译作品有屠格涅夫、普希金、夏洛特?勃朗特等的中短篇,托尔金的《魔戒》第二部《双塔奇兵》,狄更斯的《巴纳比?拉奇》与《远大前程》、伯内特夫人的《小公主》、马克 吐温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尔 费恩历险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别莱尔曼的《趣味物理学》,比安基的《森林报》等长篇。

目录

1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吃了一惊
9 第二章 马修·卡思伯特吃了一惊
22 第三章 玛丽拉·卡思伯特吃了一惊
29 第四章 绿山墙的早晨
36 第五章 安妮的身世
42 第六章 玛丽拉痛下决心
48 第七章 安妮做祷告
52 第八章 开始调教安妮
60 第九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坏了
68 第十章 安妮认错
76 第十一章 主日学校印象
82 第十二章 山盟海誓
88 第十三章 期盼中的喜悦
93 第十四章 安妮招认
102 第十五章 小学校里的大风波
117 第十六章 戴安娜醉酒
128 第十七章 新的生活乐趣
135 第十八章 安妮出手相救
145 第十九章 乐极生悲的音乐会
157 第二十章 绚丽想象结出来的苦果
164 第二十一章 香精风波
174 第二十二章 安妮应邀吃茶点
178 第二十三章 事关荣誉
185 第二十四章 师生音乐会
190 第二十五章 马修坚持做灯笼袖
200 第二十六章 成立了故事俱乐部
208 第二十七章 虚荣心的惩罚
215 第二十八章 蒙难的百合少女
223 第二十九章 值得纪念的日子
232 第三十章 成立了“女王班”
243 第三十一章 小溪和江河汇合处
250 第三十二章 发榜了
258 第三十三章 酒店音乐会
268 第三十四章 女王学院的女生
275 第三十五章 女王学院的冬天
280 第三十六章 荣誉与梦想
286 第三十七章 收获者的名字叫死亡
293 第三十八章 峰回路转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吃了一惊
  雷切尔·林德太太住在一座小山谷里。一条大道蜿蜒而下,斜穿过山谷,路两旁密密地长着桤树,树上果实累累,活像女人头上的耳坠。一条小溪横穿过路面。小溪发源自远处古老的卡思伯特家的树林。小溪的上游流经树林时,蜿蜒起伏,急流汹涌,水潭、瀑布幽深神秘,颇具特色。可是小溪到了雷切尔太太所住的山谷时,已变成水流平缓、循规蹈矩的小河了。这是因为任你是什么事物,若不顾及一定的体面和礼节,是通不过雷切尔·林德太太家门的,即使是小溪也不例外。小溪之所以这般规规矩矩也许是它也意识到,这时候雷切尔·林德太太就坐在窗前,目光紧紧注视着窗外经过的一切,不管是小溪,还是过来的小孩,一概都不放过。要是见到有什么怪异或觉得不对劲的事物,她非要盘根问底,搞它个水落石出不可,否则决不罢休。
  阿丰利村里村外有许多人,他们对左邻右舍的事盯得紧紧的,可对自己村里的事却不顾不问,而雷切尔·林德太太跟那些大能人一样,自家的事不但能安排得顺顺当当,他人的事也处理得妥妥帖帖。她是位了不起的家庭主妇。她有忙不完的活要干,而且都干得十分出色。村里缝缝补补的事她要“管”,主日学校她也要插一手。她是教会劝助会和外国布道后援团最有力的支持者。可是即使这般忙碌,她还有充裕的时间坐在厨房的窗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手不停地缝着棉被子——据阿丰利主妇说,她已缝了十六条这样的被子,说这话时她们的声音充满了敬畏——而两眼紧盯着那条穿过山谷、蜿蜒而上远处陡峭红色山坡的大道。由于阿丰利地处一个小三角型半岛上,伸入圣劳伦斯湾,两面临水,但凡出入该地的人无不经过这条山道,谁也逃不过雷切尔太太那双藏而不露的火眼金睛。
  六月初的一个下午,雷切尔太太又坐在那儿了。暖洋洋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亮堂堂的。房子下方斜坡上的果园盛开着白中透着粉红色的花儿,那是新娘脸颊的一抹红晕,花上成群结队的蜜蜂在嗡暡叫着。托马斯·林德——阿丰利的人管他叫“雷切尔·林德的男人”——是位温顺而矮小的男子,正在牲口棚后山坡地里播撒晚萝卜籽儿。这时候马修·卡思伯特也该在远处的绿山墙外那一片溪边的红色地里播种自己的萝卜籽吧。因为头天晚上,她听他在卡莫迪那边的威廉·J。布莱尔的店里对彼得·莫里森说过:第二天下午他要播种萝卜了。彼得自然是事先问过马修·卡思伯特的,因为马修·卡思伯特这辈子从未主动跟人说事儿。
  这一天正是大忙的日子,可马修·卡思伯特却在下午三点钟的时候跑到这儿来了。你看他不慌不忙地驾着车穿过山谷,往山坡上来呢。更何况他还戴上一条白领子,穿上一套最好的衣服,这一切明显表明他要离开阿丰利外出了。他赶着栗色母马拉的轻便马车,显而易见,他这是要走远路了。可马修·卡思伯特这是上哪儿去呢?干吗去呢?
  要是换了阿丰利村别的什么人,而不是马修·卡思伯特,雷切尔·林德太太凭着自己的机灵劲,把事物彼此联系起来,上述两个疑问一猜就准。可是马修这人一向就难得外出,这一次准有什么紧迫而不寻常的事逼着他去办。说来世上数他最羞怯,他就是不愿在陌生人的圈子里出入,不愿到可能与人搭讪的地方去。马修既然戴上了白领子,赶着马车,准是发生了非同寻常的事了。雷切尔太太苦思冥想起来,可就是想不出道道来,这一个下午的兴致就这样被一扫而光了。
  “吃过茶点我这就去绿山墙一趟,问问玛丽拉,他这是上哪儿去,干吗去。”这位可敬女人终于打定了主意,“一般地说,一年里这样大忙的日子里他是决不会上镇上去的,也不会走门串户的;要是他的萝卜籽用光了,他也用不着戴着白领子,穿上最好的衣服,驾着马车去添购;他不紧不慢地驾着车,不像是去请大夫;他这一趟外出说明昨晚一准是发生什么事了。我这下可给彻底搞糊涂了。倒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搞它个水落石出,弄清是什么事使得马修·卡思伯特今天离开阿丰利,我的心就得不到片刻的安宁,良心也会不安的。”
  于是,吃过茶点,雷切尔太太自然就出门了。这一段路不长,卡思伯特家就在大道的那一边,离林德居住的山谷不到四分之一英里。那是一所很大的房子,四周草木丛生,果树成片。说实在的,那段小路走起来倒觉得挺远的。马修·卡思伯特的父亲跟自己的儿子一样,也是个羞怯而不爱说话的主儿,想当年创建这家宅子时,他想方设法尽量不跟乡亲往来,便把房子远远地造到林子里去。这绿山墙就建在开辟出来的土地的边缘,时至今日,从大道上几乎看不到房子的影子。而阿丰利的其他居民的房子都一户挨一户建在大道的两边。雷切尔·林德太太认为,住在这样的地方过的日子简直算不上是生活。
  “那只能算是待在那儿,”她脚下的小道留有深深车辙印,小草青青,两旁长着野玫瑰丛。她边走边说道,“独自待在这样孤僻的地方,马修和玛丽拉两个人有点怪怪的也就不足为奇了。树木可不是什么好伙伴,不过老天知道,要是树木果真是好伙伴,那倒有的是。我倒是愿意多观察观察人。说实在的,他们看来还挺心满意足哩。不过据我想来,他们多半是习以为常了。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无不变得习以为常的,那个爱尔兰人说什么来着:即使是被吊起来,久了,也会习惯的。”
  雷切尔太太想着,想着,不觉离开了小路,进入绿山墙的后院。院子的一边长着一棵棵年长的柳树,另一边是古板的伦巴第树,整个院子显得整洁干净,绿意盎然。丝毫见不到散落的树枝或碎石子儿,不然的话是逃不过雷切尔太太那双眼睛的。她暗自思量,认为玛丽拉打扫起院子来,其勤快的程度不亚于她打扫房子。即使在那儿吃上一顿饭,地上也一尘不染。
  雷切尔太太轻声地敲了敲厨房的门,得到允许后走了进去。绿山墙的厨房可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确切地说,要不是整理得过分干净,看起来简直就是一间空着不用的客厅,那是何等的赏心悦目。厨房的窗子都是朝东和朝西开的,而朝西的那扇窗对着后院,窗口里一束六月柔和的阳光直射进来。从朝东的那扇窗子望出去,一眼就看到果园左边一株株开着雪白花朵的樱桃树,以及小溪边山谷下摇曳生姿的修长的桦树。这扇窗的窗口上方悬挂着虬枝盘结的葡萄藤,把窗口染成一片翠绿。玛丽拉·卡思伯特要坐就坐在这窗前,她对阳光有点儿信不过,似乎在这世道,阳光是不是太轻佻和太不负责任了,而现今的世道应该是要认真对待的。这时候她就坐在这儿,做着针线活,身后的桌上摆着晚餐用的饭菜。
  雷切尔太太刚关好房门,就把桌上的东西看了一遍,牢牢印在脑海中。只见桌子上放着三只碟子,足见玛丽拉在等马修跟另一个人来吃晚饭。但碟子里只是一些酸苹果酱和饼子一类的家常食品,看来来人并非什么特殊人物。可马修戴上白领子,套上那匹栗色的母马又为的哪般?雷切尔太太面对这静悄悄而寻常的绿山墙里这些不寻常的蹊跷事儿,百思不得其解。
  “晚上好,雷切尔,”玛丽拉欢快地说,“今儿晚上可真叫好,是不是?请坐吧,家里人可好?”
  玛丽拉·卡思伯特和雷切尔太太之间过去和现在的关系只能用“友好”两字来形容,虽然两人之间存有差异,但也许正因为存在差异,才保持住这种友谊。
  玛丽拉长得高高的、瘦瘦的。她棱角分明,却缺少女性的曲线,乌黑的头发已染上些许白霜,用两只金属发夹牢牢地盘在脑后,煞是令人注目。看上去她是个阅历不深且古板的女子,事实上确是这样。不过,如果她的嘴巴四周的线条稍加发展,她那古板的神色就可改观,也许被认为是个带有幽默感的人了。
  “我们家里人都挺好,”雷切尔太太答道,“可是今天看见马修出门的样子,我倒是担心你的身体哩。我还以为他这是可能去请大夫了。”
  玛丽拉会心地一笑。她已料到雷切尔太太准会过来的。她知道,一见马修这样非同寻常地外出,必然会引起这位邻居的好奇心。
  “哦,不,我身体好好的,只是昨天头痛得挺厉害。”她说,“马修是到布赖特河那边去。我们要从新瓦斯科舍的一家孤儿院领回一个小男孩,他坐今晚的火车来。”
  要是玛丽拉说,马修去布赖特河车站去接一只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雷切尔太太也不会比这时更惊讶的了。她听了足足呆了五秒钟说不出一个字来。雷切尔太太想,玛丽拉决不会寻她的开心,可雷切尔太太还是差点认为是在寻她的开心。
  “你这话可是认真的,玛丽拉?”她回过神来,问道。
  “是这回事,当然是。”玛丽拉答道,听那口气仿佛从新瓦斯科舍孤儿院领回男孩是阿丰利每个治理有方的农家春季寻常的活儿,而不是什么前所未闻的新鲜事。
  雷切尔太太感到自己的精神受到严重的震撼。她思考着,满脑子是惊叹号。一个男孩!不是别人,却是玛丽拉和马修·卡思伯特领养一个男孩!孤儿院领回的!这不是天翻地覆了嘛!此后再也没有什么事让她吃惊了!再也不会有了!
  “你脑子怎么会出现这么个主意?”她说,听口气她很不赞成。
  事先没请教她,讨个主意,就干出这样的事来,她自然是不赞成的。
  “说起来我们寻思好一阵子了——实际上,整整一个冬天我们都捉摸着这事儿。”玛丽拉答道,“圣诞节前,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有一天上这儿来,她说打算春天到霍普敦的孤儿院去领养一个小女孩。她的表妹就住在那儿。斯潘塞太太去看过她,对那边的情况很熟悉。所以马修和我时不时就说起这事儿。我们想领个男孩子。眼看马修岁数一年年大了。你知道,他都六十岁了,手脚再不像从前那样灵便了。他的心脏折磨得他好苦。你也知道,雇人来帮忙该有多难。除了那些个笨头笨脑的未成年的法国小男孩,谁也请不动。可是当你真的让法国男孩跟你干活儿,教他些本领,他翅膀硬了,不是跑到龙虾罐头厂去,就是到美国去了。开始时马修建议领个巴纳多孩子,我一口反对。‘这样的孩子也许都挺不错——我可没说他们不行——伦敦街头的那些流浪儿可不合我的意,’我说,‘要领起码领个本地的孩子。不问我们领来个什么样的孩子,到底是件冒风险的事儿。不过我觉得,领个加拿大的孩子心里踏实些,晚上也睡得安稳些。’所以最后我们决定请斯潘塞太太领她的女孩时帮我们也挑一个回来。上星期听她说要去那边了,就让住在卡莫迪的人为我们捎个信给理查德·斯潘塞太太,请她为我们捎带个十岁到十一岁的机灵而又可靠的男孩来。我们认为这样岁数的孩子最适合——这样的岁数不算太小,能派上用场,干点杂活什么的;也算不上太大,可以调教调教。我们打算让他有个家,还要送他去读书。今天我们收到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的电报——邮差从车站捎来的——说他们坐今晚五点半的火车到,所以马修去布赖特河车站去接他们。斯潘塞太太会把那孩子留在那儿。她自己呢,自然继续坐车去白沙站。”
  雷切尔太太一向为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感到得意。眼下,她的精神状态已调整好了,足以适应这个惊人的消息,她又能发表自己的高见了。
  “我说,玛丽拉,我这就直截了当跟你说吧,我认为你这是在干一件天大的傻事——一件冒风险的事儿。你不知道这会闹出什么结果来。你要把一个陌生的孩子领到家里来,可你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不了解他的性情,也不了解他有怎么样的爹娘,他将来可能会成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也没有底。不是吗,就是上星期我在报上看到,岛的西部,就有一对夫妻从孤儿院领回一个男孩,半夜里那孩子放火烧了这家人的房子——是有意放的火,玛丽拉——趁他们睡着的时候差点没把他们烧成了灰。我还知道另一件事。一个领养来的孩子有吸生鸡蛋的恶习惯——他们没法让他改掉这习惯。要是你事前问我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可你没问,玛丽拉——我的回答是,老天有眼,这种事想也别想,就这话。”
  这番安慰的话只能给对方带来痛苦,但玛丽拉听了既不感到生气,也没被吓住。她继续不紧不忙地编织着毛线。
  ……

前言/序言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更是一曲展示人性真、善、美的颂歌。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一个偏僻的农村阿丰利的一所叫绿山墙的农家。农家的主人是一对孤身的卡思伯特兄妹,哥哥叫马修,妹妹叫玛丽拉。由于年事日高,他俩想从孤儿院收养一名男孩,既可为这寂寞的农家增添生活的乐趣,也多一名帮手,以减轻马修的负担。可是阴差阳错,人家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个小姑娘——安妮。绿山墙的这位新成员长着一头红头发,满脸的雀斑。她虽然从小丧失爹娘,经历种种生活磨难,却生性活泼乐观,极富想象力,她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原本闭塞的绿山墙;她的善良和率真博得了同学和乡亲真挚的友情和关爱;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顺利地考取女王学院,一年后不但取得一级教师证书,并获得大学奖学金。但她不忍失去与之朝夕相处温馨亲切的绿山墙,更为了照顾为自己付出心血而影只形单的玛丽拉,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大学深造的大好机会。即使“她脚下的小路是狭窄的,她知道,这一路上仍然开放着恬静的幸福之花。真诚的工作带来的欢乐,有价值的追求,志趣相投的友情都将属于她。任何东西都无法夺走她那与生俱来的想象权利和梦幻的理想世界。总有峰回路转之时”。
  安妮最突出的特点的是坚强的生命力。她爱幻想,处处闪烁着爱和梦想的火花,少年儿童最普遍的性格特征在她身上得到最鲜明的体现。她善于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汲取无穷的乐趣,在平凡中发现绚丽的人性美和自然美。一个普普通通的湖,在她的眼中,成了“闪光的湖”,一所小池塘被她称为“柳池”,一株开花的树,她认为那是“白雪王后”……当然,她的幻想也给她带来烦恼,甚至痛苦,闯了祸,闹出不少笑话。安妮之所以爱想象,是因为她不安于平庸的生活,是她追求美的率真表现,是她的善良本性的流露。她爱自然,尽情领略生命的乐趣。
  安妮另一个令人感动的地方是她的善良,这种善良源自她天性的纯净。她的生命是一条虽然激荡却依然澄澈的溪流,仿佛直接从源头涌出,既积蓄了很大的能量,又尚未受到任何污染。她的善良实际上是一种感恩,是享受生命而产生的对生命的感激之情。怀着这种感激之情,她善待一切帮助过她乃至伤害过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善良。
  作者在《绿山墙的安妮》中除了重墨浓彩揭示安妮那美丽而善良的心灵之外,还塑造出多个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他们对安妮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绿山墙里的主人马修和玛丽拉。这两兄妹性格迥异,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俩具有劳动人民特有的朴实真诚,对安妮关怀备至,但方法截然不同:马修是安妮忧乐的倾诉者和忠实的听众,他与安妮的情感息息相通。可以说没有马修,就没有绿山墙的安妮;玛丽拉也深深关爱这位乐天的小姑娘,但她的爱只默默地表现在行动上,不但忌讳在言语上流露出来,而且表面看来对安妮有时还过于挑剔和严厉。如果说马修兄妹在物质上保证了安妮的成长,那么牧师妻子阿伦太太和斯塔西小姐在精神上对安妮予以指导和影响,她们的言行几乎成了安妮前进道路上的榜样。
  本书作者露西·马德·蒙哥马利1874年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两岁时,母亲克拉拉·伍尔纳·麦克内尔·蒙哥马利死于肺结核,作为商人的父亲休·约翰·蒙哥马利不久便再婚并搬离了爱德华王子岛,后定居于加拿大的西部地区,小露西则交由外祖父母抚养。露西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所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自幼喜爱文学的她,九岁时开始写诗,十五岁时写的一篇作文获全加作文竞赛三等奖,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在1902年,在外多年的露西为了照顾外祖母,再度回到卡文迪许。在这段时间开始写下她的第一部著作——《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处女作在遭到五次退稿后,终于在1908年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相中,并一跃成为畅销书,一年中重印六次,第二年英国版也印刷了十五次。此后屡销不衰,几乎成了欧美家喻户晓的作品。小说问世百年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
  露西的小说处女作《绿山墙的安妮》俘虏了众多女孩子的心,千百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里,希望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有趣的是,大文豪马克·吐温也给蒙哥马利写信,说安妮的故事为他凄凉的的晚年苦境带来了光明。他激动快乐地写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在读者的鼓励和支持下,蒙哥马利认真地一本一本地把安妮的故事写成了系列。除《绿山墙的安妮》外,还包括了《阿丰利安妮》、《小岛安妮》、《风吹白杨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等八部小说,分别描述了不同时期安妮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
  作为妻子和母亲的露西,除了负责一切家务事外,还担当起牧师太太的所有“社会工作”,如主日学校、圣诞演出、与各种各样的人谈心……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她每天还坚持挤出几个小时来阅读与写作,一辈子耕耘成果累累,共创作了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诗歌、自传,还有十卷尚未出齐的私人日记。包括没有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正版,实惠。。。。。。。。。。。。。。。。。。。。。。。。。。。。。。。。。。。。。。。。。。。。。。。。。。。

评分

很经典的名著适合小朋友阅读的水孩子/小书虫读经典(青少版)

评分

好好好 一次买了好多 给娃买的 书?质量还是信赖京东自营的!

评分

确确实实地说,书本身质量没问题,唯一的遗憾是拼音太小了。

评分

买东西就喜欢来京东,又快又好,方便。

评分

好书,正版,实惠。。。。。。。。。。。。。。。。。。。。。。。。。。。。。。。。。。。。。。。。。。。。。。。。。。。

评分

阅读是很好的习惯

评分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里德斯

评分

买的几本书儿子天天上学带在身边,跟同学一起阅读,氛围很好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