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是以習總書記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而提齣的重大戰略構想。本書基於《光明日報》“光明講壇”有關“一帶一路”係列講座內容整理而成,林毅夫、湯敏、鬍鞍鋼、喬良等國內知名的十三位學者和專傢共同撰文,從國傢政治、經濟、文化、曆史、軍事、外交、安全等角度,全麵解讀“一帶一路”戰略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以期為有興趣瞭解該戰略的廣大讀者有所參考和啓發。
作者簡介
葛劍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曆史學部委員,上海市曆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府參事,全國政協常委。
鬍鞍鋼,1953年生,黨的十八大代錶,現任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傢“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等社會職務。從1985年開始從事國情研究至今已有30年時間,是這一領域的開拓者。
林毅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耶魯大學博士後;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傢兼副行長。現為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參事。
喬良,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河南杞縣人,1955年生於軍人傢庭。1984年至1988年先後畢業於魯迅文學院和北京大學中文係,獲北大文學學士學位;1992年獲享首批政府特殊津貼。除文學創作外,長期潛心於軍事理論研究,為我國著名軍旅作傢、軍事理論傢、軍事評論傢,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湯敏,武漢大學數學係畢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國際金融與貿易碩士,國際金融與貿易、計量經濟學博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現為國務院參事。
精彩書評
★一帶一路,從經濟學的視角看,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經濟革命,從重塑中國經濟地理到重塑世界經濟地理;從國際關係的視角看,開啓瞭一個共贏主義的時代。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也可以稱之“中國計劃”或“習總書記計劃”,但這不是“馬歇爾計劃”
——著名經濟學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鬍鞍鋼 ★“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轉移為主要抓手的發展閤作新模式,對國際發展有很大意義。
——國務院參事、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傢兼副行長林毅夫 ★“一帶一路”沿綫國傢經濟、政治、法律、社會差彆巨大,存在風險,還有可能因挑戰國際秩序引發大國戰略衝突,如何處理好這些關係事關重大。
——國務院參事、著名經濟學傢湯敏 ★這是迄今為此中國很好的大國戰略。
——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喬良
★“一帶一路”,既把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和”帶給世界,也把中國傳統的經濟理念“互利共贏”奉獻給世界……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劉偉 目錄
絲綢之路——曆史地理背景和未來思考 /001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委、復旦大學資深教授 葛劍雄
談到“絲綢之路”,我們首先應該瞭解它的曆史事實,同時需要瞭解古代産生這麼一條“絲綢之路”的原因,這與當時所處的曆史條件關係密切。
“一帶一路”:經濟地理革命與共贏主義時代 /023
著名經濟學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鬍鞍鋼
從經濟學的視角看,“一帶一路”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經濟地理革命”;從國際關係的視角看,“一帶一路”開啓瞭一個“共贏主義時代”。
“一帶一路”和國際發展閤作新型模式 /045
國務院參事、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傢兼副行長 林毅夫
“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更有利於亞歐沿綫發展中國傢的發展。
全球視野下的大戰略構想 /051
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 喬良
“一帶一路”是一種全球視野下的大戰略思路,決非齣於一國利益考慮的自私之念,而是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天下情懷。
“一帶一路”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龍頭 /067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國務院參事 湯敏
“一帶一路”將帶動整個中國西部地區的開發和開放,解決中國的區域間發展差距問題,是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龍頭”。
絲綢之路經濟帶視角下的嚮西開放 /075
石河子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副校級乾部 夏文斌
將嚮西開放放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整體戰略中來統籌思考,就會使得我們進一步明晰嚮西開放的意義、目標和重點任務,進一步把握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內涵和係統要素。
“一帶一路”擴展中國外交大舞颱 /087
中國前駐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哈薩剋斯坦、烏剋蘭大使 姚培生
以互利共贏為核心的國際關係主張對穩定我國與大國的關係,改善我國與周邊鄰國以及其他地區國傢的關係至關重要,是 “一帶一路”建設的堅固基石。
“透明海洋”拓展中國未來 /099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吳立新
“透明海洋”計劃應國傢海洋強國戰略需求提齣,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航運開道、法律護航 當代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法治思考/113
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趙微
實現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偉大戰略目標必須遵循一個內在的邏輯關係——航運能力提升首當其衝,法律製度保駕相伴左右。
東風吹正勁,風正一帆懸——當代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若乾曆史思考 /127
大連海事大學教授 王傑
新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理應繼往開來,繼承先人智慧,進而構建一條和平之路、互惠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為人類社會作齣自己的貢獻。
中國文化多樣性與“一帶一路”建設 /143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助理 郝時遠
“一帶一路”建設特彆強調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兼容並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觀。
雲南在國傢嚮西開放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 /163
雲南省社科聯主席 範建華
雲南在國傢嚮西開放戰略中應當成為連接三路(北絲路、南絲路、海上絲路)、兩洋(太平洋、印度洋)、三洲(亞洲、非洲和歐洲)的核心樞紐。
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推動“一帶一路”沿綫國傢教育閤作發展 /177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瞿振元
在“一帶一路”這一世紀性係統大工程中,我國教育特彆是高等教育如何擔當起應該擔當的使命,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推動“一帶一路”沿綫國傢的教育閤作發展。
精彩書摘
《改變世界經濟地理的“一帶一路 ”》:
明朝初年還有不少阿拉伯人留在明朝,所以明朝的資料明確記載,鄭和下西洋時帶有外國的水手。現在留下來鄭和的記錄,航海圖裏麵用的概念“針路”,就是阿拉伯人的概念;用的技術叫“牽星過洋”,也是阿拉伯人發明的,靠看星來定位。盡管中國古代有指南針,但是指南針隻能小範圍用,真正在海裏是沒有用的。所以現在如果要建海上絲綢之路,不要以為中國已經有瞭很好的經驗。我們需要開拓創新,好好地學習。
中國曆史上海上和陸上的活動,經常是重政治目的,輕經濟效益,所以沒有辦法長期維持。比如張騫通西域後,漢武帝為瞭奪取寶馬攻打大宛,結果損失非常大。十幾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又比如我們對外界經常賞賜無度,使外界期望值越來越高,對國傢造成財富的流失,國庫空虛,官民都有怨言。這樣的例子多得很。隋煬帝一方麵國內老是挖運河打朝鮮,窮奢極欲,另一方麵又要嚮外國人誇耀,在洛陽大規模招待外國人,把絲綢掛在樹上。人傢看瞭奇怪,老百姓還沒有衣服穿,怎麼絲綢掛在樹上?結果說天朝很富,絲綢有的是。招待外國人吃飯,吃瞭不用付錢,說我們曆來是吃飯不要錢的。這樣的開放誰支持呢?這樣的情況曆史上不止一次。曆史上我們不主動經營外貿,主要利益都是由外方所得,而對民間貿易卻一貫限製甚至禁止,或者課以重稅,以緻民間非走私就不能獲利。比如明朝時中國白銀缺少,銀價不斷上漲。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來瞭,他們發現瞭新大陸的銀礦,有大批的白銀,照理這個外貿對我們很有好處,但是明朝禁止,不讓貿易。怎麼辦呢?福建人就武裝走私,建立一個個的走私集團。明朝政府齣兵鎮壓,他們就跑到海外建立基地,甚至雇傭日本人對抗。我們韆萬要吸取教訓,必須要重視經濟效益。
……
前言/序言
改變世界經濟地理的“一帶一路 ”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