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介绍中医“四诊”“八纲”、7种辩证方法、21种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辨证和病案,以及辨证论治在30种常见疾病中的实际应用。
目录
第一周
一、绪论
中医诊断学发展概要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原则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二、四诊
望诊(一)
望诊(二)
望诊(三)
一周复习
第二周
闻诊
问诊(一)
问诊(二)
切诊(一)
切诊(二)
一周复习
第三周
三、八纲
什么叫八纲
表证与里证
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
寒热、表里、虚实的关系
阴证与阳证
一周复习
第四周
四、辨证
(一)什么是辨证
(二)病因辨证
六淫
疫疠
七情
饮食劳逸
房室所伤
外伤
(三)气血津液辨证
气病辨证
血病辨证
气血同病辨证
津液病辨证
一周复习
一百天学中医诊断
第五周
(四)脏腑辨证
心与小肠病辨证
肺与大肠病辨证(一)
肺与大肠病辨证(二)
脾与胃病辨证(一)
脾与胃病辨证(二)
一周复习
第六周
肝与胆病辨证(一)
肝与胆病辨证(二)
肾与膀胱病辨证
脏腑兼证(一)
脏腑兼证(二)
一周复习
第七周
(五)经络辨证
十二经脉辨证(一)
十二经脉辨证(二)
奇经八脉辨证
(六)六经辨证
太阳病辨证
阳明病辨证
少阳病辨证
太阴病辨证
少阴病辨证
厥阴病辨证
合病
并病
两感
一周复习
第八周
(七)卫气营血辨证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心包证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八)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小结
五、常见症状的鉴别
发热
出汗
咳嗽
气喘
出血
第九周
疼痛
呕吐
泄泻
便秘
小便不利
水肿
黄疸
眩晕
心悸
不寐
抽搐
昏迷
噎膈
积聚
臌胀
痿蹙
第十周
六、辨证与病案
(一)辨证
(二)病案
七、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呼吸系统常见病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第十一周
(二)消化系统常见病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
胆囊炎、胆石症
肝硬化
(三)循环系统常见病
高血压病
第十二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毒性心肌炎
(四)泌尿系统常见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泌尿系统结石
(五)造血系统常见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十三周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六)神经系统常见病
偏头痛
(七)新陈代谢疾病
糖尿病
痛风
(八)内分泌系统常见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四周
(九)常见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肺结核病
(十)癌症
肺癌
胃癌
原发性肝癌
精彩书摘
《一百天学中医诊断(第三版)》:
主要临床表现:气虚证加下陷证。即头晕眼花,少气倦怠,并见久泄久痢,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内脏组织下垂为审证关键。本证多由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故见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脾气不升,清阳下陷,则久泄久痢;正气不足,升举无力,则导致内脏组织下垂,临床常见脱肛、子宫脱垂等症;舌淡苔白,脉弱皆为气虚之象。
气滞证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组织,某一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舒,邪气内阻,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因素造成。
主要临床表现:以闷胀、疼痛为主症,疼痛特点是攻窜或阵阵发作。
病机分析:本证以闷胀、疼痛为辨证要点。人体气机以畅顺为贵,如有郁滞,轻则闷胀,重则疼痛,且常呈攻窜发作。无论脏腑经络肌肉关节,都能反映这一特点。引起气滞的原因很多,胀、痛出现的部位状态也不同。因此必须辨因辨位相结合,如食积胃脘,以致胃气郁滞,故引起脘腹胀闷疼痛;肝气郁滞则以胁肋窜痛;胸痛以心肺病变为多;四肢关节痛,大多见于经络病等。
……
前言/序言
一百天学中医诊断(第三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