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互聯網與國傢治理現代化》運用社會學、政治哲學、傳播學的理論框架,結閤管理部門的方針政策和地方實際,從互聯網對中國政治和社會治理的影響以及互聯網運用的角度,梳理和探討互聯網社會治理創新問題。書中多方麵探討瞭互聯網與國傢治理現代化之間的關係,揭示瞭目前中國互聯網存在的種種問題,介紹瞭互聯網治理方麵的一些案例和經驗,特彆是介紹瞭深圳的一些情況,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性。
作者簡介
鍾海帆,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文學碩士。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和輿情分析研究工作。當過知青、老師,研究過媒體改革問題。2001年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學習,訪問過美國主要廣電媒體總部和多名媒體研究學者,1998年齣版瞭思想評論集《人文的天空》,2002年齣版研究報告《走進美國廣電傳媒》。
目錄
導 論/001
一 互聯網對當代中國社會提齣的問題/001
二 本書要討論的問題/004
第一章 “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互聯網的關係/006
一 第五個現代化/007
二 從管理到治理/008
三 法治、民生與創新/011
四 “國傢治理”與“現代化”/012
五 “政通”:政府治理/015
六 “人和”:社會治理/019
七 激發活力與有序可控: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治理的共同問題/124
第二章 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雙嚮影響/026
一 社會結構的多元化和人的主體性的提高/026
二 多元社會結構使多元的思想反映到互聯網上/033
三 互聯網發展靠市場的活躍和全民的參與/034
四 互聯網思維對社會的影響/038
第三章 網絡應用和錶達/046
一 消費主義背景下的網絡應用/046
二 流行文化背景下的網絡錶達/049
三 網絡錶達的民間色彩/054
四 互聯網上的思想錶達/057
五 逐漸清朗起來的網絡空間/060
六 有關調查數據/064
第四章 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069
一 公民與網民/069
二 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的關係/074
三 社會團體和網上群組/078
四 社交媒體對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的影響/080
五 網上公共領域和意見市場/085
六 深圳百公裏徒步,一個經典的網絡社會自組織的案例/088
第五章 互聯網條件下的政府治理/095
一 互聯網在限製公權力濫用中發揮瞭重要作用/095
二 輿情與民意/100
三 信息公開/104
四 從電子政務、政府網站到新媒體運用/114
五 政府與公眾互動:從綫下到綫上/122
第六章 大數據、移動化的挑戰和社會治理創新/131
一 大數據運用/131
二 打通信息孤島:以“織網工程”為例/137
三 互聯網平颱為社會參與公益善舉提供瞭渠道/139
四 企業以“互聯網思維”參與公共服務的可能性/143
五 智慧城市和“最後一公裏”/149
第七章 探索中國特色政治傳播/152
一 國外近年政治傳播學的研究和實踐/152
二 中國主流媒體的探索:改變話語方式/163
三 “學習小組”:中央新聞單位的新媒體實踐/165
第八章 網絡風險與亂象/174
一 作為雙刃劍的互聯網:一種世界現象/174
二 中國互聯網運用和管理特有的問題/180
三 社會失控的風險/184
四 公序良俗缺失/186
五 一度不受控的網絡媒體/191
六 網絡安全/194
七 網絡犯罪/197
第九章 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199
一 涉及信息內容的互聯網法製建設曆程/200
二 互聯網信息內容的執法、司法現狀/212
三 對互聯網信息內容立法的幾點思考/215
第十章 國傢治理和互聯網治理的中國模式/236
一 網絡強國:國傢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統一/237
二 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網絡空間起決定性作用/239
三 減少社會戾氣/242
四 引導全社會將互聯網學習教育的功能發揮到最大/254
五 政府和社會共建共享良好網絡環境/255
六 爭奪全球互聯網治理的中國話語權/261
附錄:深圳政務微博發布廳工作案例/267
參考文獻/301
後 記/303
前言/序言
序
張誌安
在我眼中,鍾海帆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官員。他在傳媒運營、網絡治理領域,既有一綫的操作經驗,又有深刻的理論思考。2001年,他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學習,拜訪瞭美國主要的廣電傳媒和知名學者,迴來後齣版瞭《走進美國廣電傳媒》一書,我讀過此書後就對作者思維的專業性和視野的前沿性留下印象。不過,我跟他真正打交道並結緣,主要還是2011年從復旦大學轉至中山大學任教後,通過對深圳網絡治理模式、經驗和案例的瞭解,逐步加深印象、建立認同。
深圳是一個以改革和創新為靈魂的城市,這種精神也體現在互聯網應用和治理方麵。在利用互聯網進行社會治理創新方麵,齣現瞭羅湖社區傢園網的典型經驗;在有效應對網絡輿情方麵,創造過“5·26飆車案”發生後信息及時公開的優秀案例;在城市網絡治理模式方麵,一直堅持以網絡媒體協會為主體,推進共建共享共治機製的形成。
2013年7月,深圳市網信辦邀我主持瞭一個名叫“@深圳,在一起”的活動。活動中,深圳市政務微博發布廳和50多個成員單位,與全國各地的網友進行瞭交流。深圳雖然不是最早建立政務微博的城市,但在利用政務微博進行信息公開、與網友展開互動方麵進行瞭很多積極的探索。鍾海帆先生以深圳網信辦主任的角色,在颱上與我互動時,說瞭一些實在的大白話,其大意是:綫下決定綫上,實情決定輿情;黨委政府隻有把工作做好,坦誠與公眾溝通,纔能真正做好互聯網工作。從這些話中,可以看齣他的務實、開明和專業。
今年,鍾海帆先生把他在工作中的思考,寫成瞭一本新書,囑我作序。看到書名《互聯網與國傢治理現代化》,感覺主題比較宏大,寫起來應該很有挑戰性。目前,與互聯網有關的圖書,可謂汗牛充棟,但大部分是從行業和技術角度切入,涉及信息內容的書主要以政府輿情分析和應對為主。
目前涉及互聯網與中國當代社會影響、互聯網條件下的政府治理創新的書籍和論文還相對比較少。互聯網與國傢治理現代化肯定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和轉型中的一個重要命題,但要把這個話題闡釋清楚,絕非易事。那麼,作者對這個題材是怎樣處理的呢?
從書稿上看,作者首先著力,把這兩者之間的基本關係說清楚。作者從“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術語切入,梳理瞭“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創新”概念的形成過程,與學術上的“治理”“善治”等概念進行瞭對比,提齣瞭“激發活力與有序可控是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治理的共同問題”的觀點。通過政府治理、社會治理、媒體改革、依法管網等角度逐步展開問題的論述,最後匯集到“探索國傢治理和互聯網治理的中國模式”的結論。作者認為,“國傢治理現代化和互聯網治理現代化,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治理目標是一體化的”。
如何解讀“國傢治理現代化”?作者巧妙藉用古人“政通人和”的框架,來錶達自己的獨到見解。“政通”就是政府治理,“人和”就是社會治理。具體來說,“政通,就是在後現代社會、信息化社會中,適應全球互聯互通的新條件,通過完善立法、執法、守法,大力改革政府運作,限製政府公權力的使用,及時迴應群眾關切”“人和,就是政府和社會共同營造和諧的環境,在良好的社會政策下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年輕人有上升通道期許。同時,依法行使參與權、監督權和錶達權,尤其是通過網上平颱”。
比較可貴的是鍾海帆先生對理論的興趣和思索。在本書中,他在很多概念的論述上都習慣於援引學術專業用語,力求分析清楚一些概念的起源、本義和流變。比如,治理、公共治理的定義,公民的本質要求,現代政府的基本要素,政治傳播學的基本概念等。這在公務員或官員寫作的書中是比較少見的。
此外,作者的一些觀察視角和觀點錶達也有其思考的獨特性。比如,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對中國人權利意識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怎麼通過網絡平颱錶達齣來;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對互聯網激活社會活力重要性的論述,以及政府如何適應些經濟和社會變化;大數據、移動化、協同經濟等新概念,對網絡治理和國傢治理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還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探討瞭中國在全球互聯網治理中的角色問題。
與學術界的寫作不同,鍾海帆先生的思考更多地來自對現實一綫的觀察,因此書中有不少深圳網絡治理的典型案例和豐富材料,例如深圳百公裏徒步的網絡組織、織網工程的創新、政務微博迴應實例等,由此,使該書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既可以給網絡治理領域的學者提供諸多啓發,更可以給各級政府官員帶來前沿知識。
(作者為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互聯網與國傢治理現代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