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手册

热浸镀锌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彼得.梅斯 著,彼得.梅斯 编,王胜民 译
图书标签:
  • 热浸镀锌
  • 镀锌工艺
  • 金属表面处理
  • 防腐蚀
  • 材料工程
  • 工业技术
  • 手册
  • 金属材料
  • 表面工程
  • 镀锌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387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413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际制造业先进技术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热浸镀锌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者,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和研究人员

《热浸镀锌手册》一书德国版在德国被用作职业培训的参考标准。内容经典,实用性强!

《热浸镀锌手册》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热浸镀锌工艺。读者在书中可以学习到镀锌层的腐蚀特征、镀层的形成,以及与热浸镀锌技术息息相关的工艺、设备方面内容;还能学习到热浸镀锌质量优化对工件的要求,以及热浸镀锌工件的后续保护涂层等相关内容。

《热浸镀锌手册》一书单独列出章节介绍了热浸镀锌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分析和质量管理。书中列举了200多个实例,进行了循序渐进的讲解,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可供从事热浸镀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者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热浸镀锌是一种钢铁工件表面镀覆锌保护层的方法,热浸镀锌层能够增强材料的耐蚀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许多现代化的建筑物如火车站、桥梁、金属屋顶等都是由大量的钢结构组成,这些建筑物需要在不利的影响因素下安全屹立几十年——热浸镀锌钢是其材质的最佳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以目前欧洲热浸镀锌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导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热浸镀锌技术。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腐蚀与防护、热浸镀锌的发展历史、表面预处理、热浸镀锌工艺原理、热浸镀锌工艺及设备、热浸镀锌厂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热浸镀锌工件的设计和制造、热浸镀锌企业的质量管理、镀锌层的腐蚀行为、热浸镀锌+涂装双重体系、热浸镀锌的经济效益、应用实例、热浸镀锌及镀锌层的缺陷。本书从工艺技术的环境友好型要求和先进性角度介绍了一些可实践的表面预处理方法、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批量热浸镀锌生产线及车间布局,并基于未来防腐需求的角度考虑,介绍了热浸镀锌+涂装双重体系。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可供从事热浸镀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者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Peter Maass 德国专业防腐工程师,经济学博士。他领导德国热浸镀锌中央事务所达20年之久,后任德国热浸镀锌协会东北分会的主任。他作为主编的三版德国版热浸镀锌手册成了职业培训的参考标准。

目录

译丛序
译者序
英文版致谢
德文版第3版前言
德文版第2版前言

第1章腐蚀与防护1
1��1腐蚀1
1��1��1腐蚀的原因1
1��1��2腐蚀的类型2
1��1��3腐蚀现象2
1��1��4腐蚀环境2
1��2防腐蚀5
1��2��1方法5
1��2��2商业意义12
1��2��3腐蚀防护和环境保护13
1��3钢结构腐蚀防护的基本标准13
第2章热浸镀锌的发展历史15
参考文献20
第3章表面预处理22
3��1交付状态23
3��1��1基体材料23
3��1��2表面精整23
3��1��3钢的表面粗糙度27
3��2机械表面清理方法27
3��2��1喷砂(或喷丸)处理27
3��2��2滚筒抛光清理28
3��3化学清洗与脱脂29
3��3��1碱液清洗剂31
3��3��2生物清洗37
3��3��3酸洗脱脂38
3��3��4其他清洗方法40
3��4工件的漂洗40
3��4��1残留液41
3��4��2漂洗过程的计算42
3��4��3漂洗水的再循环利用44
3��5酸洗45
3��5��1基体材料及表面状态46
3��5��2盐酸酸洗48
3��5��3铸件的预处理63
3��5��4脱锌64
3��6热浸镀锌的助镀剂65
3��6��1ZnCl2、NH4Cl复盐助镀剂65
3��6��2ZnCl2、NaCl、KCl复盐助镀剂67
3��6��3助镀剂残留67
参考文献68
第4章热浸镀锌工艺原理74
4��1工艺的区别74
4��1��1带钢或钢丝的连续镀锌74
4��1��2批量镀锌76
4��1��3特殊的工艺79
4��2435~620℃区间热浸镀锌层的形成79
4��2��1基本概述79
4��2��2锌浴温度和浸镀时间对镀层厚度的影响82
4��2��3钢的热处理对镀锌(镀层生长)的影响85
4��2��4530℃以上的高温镀锌87
4��2��5镀层的结构分析87
4��2��6形层的整体理论92
4��2��7锌浴中合金元素对镀层形成的影响94
4��3液态金属致脆性(LME)97
参考文献98
第5章热浸镀锌工艺及设备101
5��1初步规划101
5��1��1初步研究101
5��1��2细化设计101
5��1��3报批的申请文件101
5��2车间布局102
5��2��1直线式布局102
5��2��2U形布局102
5��2��3操作空间106
5��2��4挂架、挂具、辅助装置107
5��2��5自动化批量热浸镀锌车间110
5��3预处理车间111
5��3��1预处理单元111
5��3��2酸洗间111
5��3��3预处理槽的供热113
5��3��4处理液槽罩盖115
5��4干燥炉115
5��5热浸镀锌炉117
5��5��1浸入式燃烧器(用于锌或锌-铝合金的陶瓷锅加热)117
5��5��2循环加热的热浸镀锌炉118
5��5��3表面加热的热浸镀锌炉118
5��5��4脉冲燃烧器加热的热浸镀锌炉118
5��5��5感应加热的热浸镀锌炉119
5��5��6电阻加热的热浸镀锌炉119
5��5��7通道感应加热的热浸镀锌炉121
5��5��8服务规划(锌锅)121
5��6锌锅124
5��7锌浴罩124
5��7��1固定式横向布置的锌浴罩125
5��7��2横向布置的锌浴罩(通过行车移动)126
5��7��3纵向布置的锌浴罩127
5��8后处理127
5��9卸载区128
5��10挂具返回系统128
5��11起重单元128
5��11��1热浸镀锌用起吊系统的调整、维护129
5��11��2设备概述129
5��12过滤设备131
5��13小件半自动化热浸镀锌生产线133
5��14采用陶瓷锅的热浸镀锌炉133
5��15用于小件的自动化热浸镀锌生产线135
5��15��1高精度螺栓的全自动热浸镀锌生产线135
5��15��2自动化机器人离心处理的小件热浸镀锌生产线137
5��16管材热浸镀锌生产线138
5��17振动器的应用138
5��18能量平衡140
5��19锌锅的运行、停止、更换和操作方法141
5��19��1锌锅和镀锌炉141
5��19��2锌锅的运行142
5��19��3最佳的操作143
5��19��4高效率的能耗和锌锅的服役寿命144
5��19��5停工145
5��19��6锌锅的失效146
参考文献146
第6章热浸镀锌厂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147
6��1控制大气污染的规则和方法147
6��1��1规则147
6��1��2批准148
6��2热浸镀锌企业的通风设备149
6��3测量系统168
6��3��1排放的检测168
6��3��2工作区的检测168
6��3��3趋势测量168
6��4废弃物和残留物168
6��4��1一般注意事项168
6��4��2脱脂工序产生的含油废弃物、残留物170
6��4��3酸洗废液170
6��4��4废助镀液、助镀液处理残留物171
6��4��5浸镀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残留物171
6��4��6其他废弃物或残留物172
6��5噪声172
6��5��1一般注意事项172
6��5��2热浸镀锌厂的噪声防护174
6��6职业安全174
6��6��1一般注意事项174
6��6��2热浸镀锌厂的配备176
6��6��3操作规程、通用规程178
6��6��4个人防护装置178
6��6��5个人行为规则178
6��6��6有害物质的处理181
6��6��7工作场所的安全标志182
6��6��8法人代表的环境和劳动保护责任182
6��7环境保护的实际措施184
参考文献187
第7章热浸镀锌工件的设计和制造191
7��1一般注意事项191
7��2基体材料的表面质量要求192
7��2��1一般注意事项192
7��2��2不同类覆盖层的去除192
7��2��3表面粗糙度194
7��2��4壳层、鳞片、折叠层194
7��3待镀件的尺寸和重量195
7��3��1一般注意事项195
7��3��2锌锅尺寸、待镀件单件重量195
7��3��3体积庞大件、大尺寸件196
7��3��4悬挂197
7��4容器和管类结构件(中空件)197
7��4��1一般注意事项197
7��4��2管类构件198
7��4��3管件和容器类构件的外表面镀锌199
7��4��4容器199
7��5钢结构件200
7��5��1基材、基材厚度、应力200
7��5��2表面准备201
7��5��3搭接201
7��5��4自由孔和流孔202
7��6钢板和钢丝203
7��6��1钢板制品203
7��6��2钢丝制品205
7��7热浸镀锌钢构件半成品205
7��7��1要求206
7��7��2处理207
7��8扭曲和裂纹的避免207
7��8��1协调性207
7��8��2预防和补救208
7��8��3减小大型钢构件的扭曲和开裂209
7��9热浸镀锌前后的焊接211
7��9��1热浸镀锌之前的焊接211
7��9��2热浸镀锌之后的焊接213
7��10小件的热浸镀锌215
7��10��1方法215
7��10��2哪些零件是小件216
7��10��3外观和表面质量216
7��10��4产品216
7��11镀件的返工和镀锌层的修补217
7��11��1锌瘤、流痕217
7��11��2螺栓和铰链218
7��11��3缺陷和损伤218
7��12铸件的热浸镀锌219
7��13不镀锌部位的防护220
7��14标准和指南221
7��14��1DIN EN ISO 1461及其补充1(注释)221
7��14��2DIN EN ISO 14713223
7��14��3其他标准223
7��15缺陷及其避免224
7��15��1外部锈蚀224
7��15��2磨削火花224
7��15��3工件的开裂225
7��15��4钢基体表面的杂质层226
7��15��5热影响226
7��15��6矫正时发生的损坏226
7��15��7夹杂空气造成的镀锌层缺陷227
7��15��8未进行防腐处理的紧固件227
参考文献228
第8章热浸镀锌企业的质量管理230
8��1质量管理的必要性230
8��2重要的标准231
8��3按DIN EN ISO 9001/2000规定的QM体系结构233
8��4QM要素第4~8部分的简单描述233
8��4��1文件要求(第4部分)233
8��4��2管理的职责(第5部分)234
8��4��3资源管理(第6部分)234
8��4��4产品实现(第7部分)234
8��4��5测量、分析和改进(第8部分)235
8��5QM体系的简介238
8��6发展趋势239
致谢239
参考文献239
第9章镀锌层的腐蚀行为240
9��1腐蚀—化学性质240
9��1��1一般注意事项240
9��1��2水中腐蚀的基本原理241
9��1��3热力学基础244
9��1��4双金属腐蚀246
9��1��5耐热性247
9��1��6力学性能248
9��2大气环境下的腐蚀249
9��2��1一般事项249
9��2��2自然天气条件下的腐蚀250
9��2��3室内腐蚀254
9��2��4白锈的生成255
9��2��5排水引发的腐蚀257
9��3水中的腐蚀257
9��3��1饮用水257
9��3��2游泳池水258
9��3��3开放式水冷却系统259
9��3��4封闭的加热或冷却系统259
9��3��5废水259
9��3��6海水260
9��4土壤中的腐蚀262
9��4��1自腐蚀过程262
9��4��2电位和腐蚀速率之间的关系263
9��4��3原电池的形成和杂散电流的影响265
9��4��4交流电的影响265
9��5混凝土的防腐蚀265
9��6农业设施和农产品引起的腐蚀268
9��6��1建筑和仓棚设备268
9��6��2储存和运输268
9��6��3食品269
9��7非水介质中的腐蚀269
9��8缺陷位置的腐蚀防护措施270
9��8��1一般注意事项270
ⅩⅦ9��8��2修复方法271
9��9耐蚀性检测和质量测试272
9��9��1外观272
9��9��2镀锌层厚度272
9��9��3附着强度273
参考文献273
第10章热浸镀锌+涂装双重体系279
10��1基本规则、主要的应用领域279
10��2名词解释281
10��3双重体系的保护周期281
10��4工件结构设计的特殊性282
10��5保护涂层对镀锌层的质量要求283
10��6保护性涂层涂装时热浸镀锌层的表面预处理 284
10��6��1镀锌层表面的污染物284
10��6��2表面预处理方法284
10��6��3实际应用的表面预处理方法285
10��6��4双重体系工艺中表面预处理和保护涂层的分类288
10��7涂层材料、保护性涂层体系291
参考文献293
第11章热浸镀锌的经济效益296
参考文献300
第12章应用实例301
12��1建筑结构302
12��2市政工程305
12��3交通运输工程306
12��4运动与休闲设施308
12��5厂房建筑工程310
12��6采矿业311
12��7能源供给312
12��8农业领域313
12��9零部件与紧固件314
12��10环境保护领域315
12��11手工艺品315
12��12艺术品317
12��13带钢的连续热浸镀锌318
12��14结论318
第13章热浸镀锌及镀锌层的缺陷319
13��1镀锌层要求319
13��1��1设计319
13��1��2工件的属性319
13��1��3镀锌层的特征319
13��1��4镀锌层的厚度320
13��1��5修复320
13��1��6结合强度320
13��2钢结构表面镀锌层的评价标准320
13��3镀锌层或镀件的主要缺陷321
13��3��1工件的设计所引起的缺陷321
13��3��2工件表面覆盖物引起的缺陷323
13��3��3热浸镀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324
13��3��4运输、储存和组装引起的缺陷325
13��3��5热浸镀锌工件的处理与组装327

前言/序言

德文版第3版前言
自1993年德文版《热浸镀锌手册》第2版出版以来已有一段时间,对其进行修订并出版第3版成为必要。在第3版出版之际,我们衷心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包括一些新作者。
与第2版相比,在对第3版进行修订时做了以下的更改和补充:
1) 采用了最新版本的欧洲和国际标准,尤其是采用了最新的DIN EN ISO 1461。
2)在表面预处理章节中,基于环境友好型要求的发展趋势补充了新技术内容。
3) 基于德累斯顿腐蚀保护研究所和莱比锡钢结构工程研究所的研究结果,以全新的基础解释了镀锌层的形成过程,并包含了高温镀锌的相关内容。
4) 对符合热浸镀锌要求以及职业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工艺装备、设计、制造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5) 在热浸镀锌的后处理部分补充了粉末涂层及其商业的重要性。
6) 所有的章节都考虑了扩大热浸镀锌产品的应用范围,如应用于车架。
7)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金属工人产业协会之间历经八年的激烈讨论,最终决定于2005年8月起将热浸镀锌作为一个整体划归为表面涂镀专业。所以,德国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热浸镀锌专家认证协会。
我们希望德文版《热浸镀锌手册》第3版能继续满足专业人士的需求,并对热浸镀锌企业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欢迎广大读者对本书内容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最后,我们衷心地感谢Wiley-VCH出版公司,尤其是Ottmar博士和Münz博士对本书的修订与出版工作给予很大的鼓舞和支持,并仔细地承担了一些编辑工作。

Leipzig,2007年12月
Peter Maaβ
Peter Peiβker


德文版第2版前言
1742年法国化学家Paul Jacques Malouin发明了热浸镀锌工艺,但直到1836年法国工程师Stanislas Sorel申请专利授权并实施后,热浸镀锌技术才首次应用于实践。几十年来,在冶炼和化学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热浸镀锌工艺已发展成为高效的、现代化的工业技术。
结构工程的日益增加及其广泛应用,以及腐蚀防护领域的低维护或无维护成本要求,推动了热浸镀锌技术的发展和装备进步。
有关热浸镀锌技术的主要基础理论在1941年出版的Bablik教授(热镀锌工艺技术的知名专家)的经典著作《热浸镀锌》中已经详述。《热浸镀锌手册》一书的德文第1版由本文作者编写并于1970年出版,在第2版中将致力于让读者和从业者更多地了解热浸镀锌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技术进展,希望有助于促进它的实践应用。
因为腐蚀是由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所以腐蚀及其防护尤其是热浸镀锌技术,目前已成为产品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热浸镀锌技术作为抑制和防止腐蚀的最佳选择,它的主要作用是:
1)保护自然资源。
2)节约成本。
3) 提高生活质量。
4)提高安全性。
一些参考书籍在过去可能是由单独的作者独立撰写的,但考虑到热浸镀锌工艺、设备的复杂性,本书由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完成。欢迎广大读者对本书内容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最后,我们衷心地感谢给予我们各方面帮助的出版商。

Leipzig,1993年7月
Peter Maaβ
Peter Peiβker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解析》 本书是一部全面、深入探讨金属表面处理关键技术的专业参考书,旨在为工程师、技术人员、设计师以及对材料科学和工业制造有深入了解需求的读者提供详实的技术指导与理论支持。本书不侧重于单一的特定工艺,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系统性地梳理和阐述了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内多种核心工艺的原理、应用、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 内容概述: 本书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聚焦于一个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并进行细致的分解和阐述。 第一部分:表面准备与清洗技术 在任何表面处理工艺中,有效的表面准备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各种金属基材在进行表面处理前所需的清洗和预处理方法。 化学清洗: 详细介绍酸洗、碱洗、溶剂清洗、超声波清洗等不同化学清洗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清洗剂的成分与选择、工艺参数(温度、时间、浓度)的控制要点,以及对不同类型污染物(油污、氧化皮、焊渣、锈蚀等)的去除效率。特别会探讨不同金属合金对特定化学清洗剂的反应性,以及如何避免对基材造成损害。 机械清洗: 涵盖喷砂、抛丸、打磨、拉丝等机械清理技术。分析不同磨料(如砂粒、钢丸、玻璃珠)的材质、粒径、形状对表面粗糙度、清洁度以及后续涂层附着力的影响。讨论不同设备的选型、操作参数的优化,以及如何针对复杂形状的工件进行有效清理。 电化学清洗: 阐述电化学脱脂、电化学酸洗等工艺的机理,分析电流密度、电解液成分、处理时间等关键因素如何影响清洗效果,并讨论其在精细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物理气相沉积 (PVD) 技术 PVD 技术是一类在真空环境下,通过物理方法在基材表面形成薄膜的工艺。本书将深入剖析几种主流的 PVD 技术。 真空蒸发镀膜: 介绍电阻加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等方法,讲解其工作原理、设备构成、蒸发源材料的选择,以及如何控制膜厚、均匀性和密度。 溅射镀膜: 详细阐述直流溅射、射频溅射、磁控溅射等技术的原理,分析靶材的种类、溅射气体(如氩气)的作用、等离子体的形成与特性、偏压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获得所需性能的薄膜(如硬质合金、氮化钛、氧化物等)。 离子镀(IP)与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 阐述这些技术的独特之处,例如如何利用离子轰击增强膜的致密性、附着力以及改变化学计量比,并讨论其在制备高附加值功能性薄膜中的应用。 PVD 薄膜的性能与应用: 讨论 PVD 薄膜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装饰性、导电性、光学特性等,并列举其在工具、模具、电子器件、光学元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第三部分:化学气相沉积 (CVD) 技术 CVD 技术是利用气相反应物在基材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薄膜的工艺。本书将深入讲解 CVD 的核心原理与应用。 CVD 工作原理与机理: 详细解析气相反应物在基材表面的吸附、扩散、反应、脱附等过程,以及热力学和动力学在薄膜生长中的作用。 主流 CVD 工艺: 重点介绍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大气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技术的特点、设备配置、工艺流程以及适用的反应气体。 CVD 薄膜材料与性能: 探讨 CVD 技术能够沉积的各类薄膜材料,如碳化物(如SiC)、氮化物(如SiN)、氧化物(如SiO2)以及纯金属或合金薄膜。分析其薄膜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以及由此带来的优异性能,如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半导体特性等。 CVD 应用领域: 深入阐述 CVD 在半导体制造(如绝缘层、沟槽填充)、硬质涂层(如刀具、模具)、耐高温涂层、光纤制造、防腐蚀涂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四部分:电化学沉积(电镀)技术 电镀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在导电基材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膜的技术。本书将全面覆盖电镀的方方面面。 电镀基本原理: 讲解电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密度、电位、极化等基本概念。 常见电镀工艺: 详细介绍镀镍、镀铬、镀铜、镀锌、镀锡、镀银、镀金等不同金属的电镀原理、镀液的组成(主盐、导电盐、光泽剂、添加剂等)、工艺参数(温度、pH值、电流密度、搅拌)的控制,以及针对不同基材的预处理要求。 合金电镀: 探讨多种合金电镀的可能性,例如镀锌镍合金、镀镍铬合金等,分析合金成分的控制、镀层性能的提升以及其在特定工业领域(如汽车、电子)的应用。 无氰电镀: 介绍环保型无氰电镀液的开发与应用,分析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功能性电镀: 讨论具有特殊功能的电镀层,如耐磨镀层、防腐蚀镀层、导电镀层、装饰性镀层等,并分析其性能特点和应用。 电镀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强调镀层厚度、均匀性、附着力、孔隙率、硬度、耐腐蚀性等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与标准。 第五部分:有机涂层与转化膜技术 除了金属涂层,有机涂层和转化膜也是重要的表面处理方式。 有机涂层: 介绍各种类型的有机涂料(如粉末涂料、液态涂料),讲解其成膜原理、性能特点(如耐候性、耐化学品性、装饰性),以及喷涂、浸涂、辊涂等施工方法。 转化膜: 重点阐述磷化处理(磷酸盐转化膜)和铬酸盐转化膜的原理、工艺流程、不同类型的转化膜(如锌系磷化、铁系磷化、无铬转化膜)的特点,以及其在提高涂层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方面的作用。 阳极氧化处理: 针对铝及铝合金,详细介绍阳极氧化(硬质氧化、彩色氧化)的原理、工艺流程、电解液的选择、氧化膜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其在装饰、防护和功能性方面的应用。 第六部分:表面处理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升级的背景下,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关注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环保型表面处理技术: 探讨水性涂料、低VOC涂料、无氰电镀、低能耗的清洗方法等环保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与自动化: 讨论如何利用自动化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优化表面处理过程,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材料与新工艺: 简要介绍纳米涂层、陶瓷涂层、激光熔覆等前沿技术在表面处理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本书特点: 系统性强: 涵盖金属表面处理的多个重要技术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深入浅出: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包含丰富的实践操作指导,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内容详实: 对各项工艺的原理、参数、应用、优缺点等进行详细阐述,力求全面。 面向应用: 强调技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前瞻性: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介绍绿色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工业设计、制造工程等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员、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对提高金属制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升产品附加值感兴趣的专业人士。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金属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热浸镀锌手册》这本书的评价是:专业、全面、易懂。我曾经购买过几本关于金属表面处理的书籍,但大多内容比较零散,或者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而这本《热浸镀锌手册》则完全不同。它从最基础的锌的性质、合金化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热浸镀锌的各个工艺环节。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镀层性能检测”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结果的判定标准,例如镀层测厚仪的使用、附着力测试、耐腐蚀性测试(如盐雾试验)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进行产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非常有帮助,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手册中还对一些常见的镀锌缺陷,如麻点、夹锌、漏镀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纠正措施。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定位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术概念,也能做到深入浅出,非常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评分

《热浸镀锌手册》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我平时的工作需要经常与镀锌厂打交道,但很多时候,我们与厂家的沟通都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一些项目的镀锌质量不尽如人意。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不仅详细介绍了镀锌的工艺流程,还对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了强调,这使得我在与镀锌厂沟通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要求,并且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其工艺是否规范。手册中关于镀层厚度、均匀性、附着力等检测方法的介绍,也让我能够更科学地评估产品的质量。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环保与安全”章节的内容,详细介绍了在热浸镀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这对于我们公司在选择供应商和进行项目管理时,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至于过于晦涩,很多地方都配有生动的图示,使得复杂的技术问题变得易于理解。我强烈推荐所有在相关行业工作的人员,都应该认真阅读这本书。

评分

《热浸镀锌手册》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真正体现了“匠心”之作。从书的装帧设计到内容编排,无不透露出编著者对热浸镀锌工艺的深刻理解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锌的回收与再利用”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在热浸镀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锌渣、废液等如何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这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体现了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手册中还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热浸镀锌标准进行了对比介绍,这对于我们进行国际贸易和产品出口非常有帮助,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满足不同市场的技术要求。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智能化热浸镀锌生产线”的介绍,这让我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技术升级和设备选型提供了参考。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报告,它让我看到了热浸镀锌工艺的无限可能。

评分

刚拿到这本《热浸镀锌手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简洁明了,透着一股专业和厚重感。翻开它,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氛围,但又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里面穿插了不少实际应用的案例和精美的图表,这对我这个刚入行不久的技术新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之前在一些项目现场接触到热浸镀锌的工艺,但很多细节和背后的原理都一知半解,这次终于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手册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镀锌原理、材料选择,到具体的工艺流程、设备介绍,再到质量控制、性能检测,几乎涵盖了热浸镀锌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关于锌液成分的控制、浸锌时间的影响、冷却方式的选择等等,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和数据支持。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章节,很多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相似的案例和有效的应对方法,感觉就像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指导一样。而且,书中对不同行业应用的热浸镀锌技术也做了分类介绍,比如在建筑、桥梁、电力、交通等领域,都有针对性的讲解,这让我能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快速找到最相关的内容。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行业内的百科全书,是每一个从事热浸镀锌相关工作的人都应该拥有的案头必备。

评分

不得不说,《热浸镀锌手册》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我之前对热浸镀锌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把钢材放进融化的锌液里镀一下”这样一个非常表面的理解。拿到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这门工艺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厚的学问。手册从最基础的锌的物理化学性质,到钢材与锌的合金反应机理,再到整个镀锌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浓度等关键参数的控制,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特别是关于“锌锅”的结构、材料选择、加热方式等章节,让我对设备运行的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书中还对不同类型的钢材进行热浸镀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如有些钢材容易出现“过锌”现象,导致锌层过厚且不均匀,而手册中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还特别关注了关于镀层表面形态的研究,书中对“雾状锌”、“流泪锌”、“锌瘤”等不同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理解和评价镀锌产品质量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严谨性和全面性,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热浸镀锌的“圣经”,是行业内的权威参考。

评分

在我看来,《热浸镀锌手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我之前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热浸镀锌工艺的问题,但总是找不到一个权威的、全面的解答。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我解答了所有关于热浸镀锌的疑问。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锌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详细介绍,例如熔点、沸点、密度、蒸气压等,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热浸镀锌的工艺过程至关重要。手册中还对锌的晶体结构、合金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对镀锌层内部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热浸镀锌的经济性分析”的章节,详细阐述了热浸镀锌相比于其他防腐蚀方法的成本优势,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足以满足所有对热浸镀锌感兴趣的读者。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相信你们也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在工程项目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热浸镀锌手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次与行业内顶尖专家进行知识对话的绝佳机会。我尤其欣赏本书在图文结合上的功力,那些精细到每一处细节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剖视图,以及不同缺陷形态的照片,都让我对复杂的工艺过程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我曾遇到过一些锌层起皮、脱落的质量问题,在书中查找相关章节时,发现书中对这类常见缺陷的成因分析得头头是道,并且给出了详细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让我豁然开朗,也为我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手册中关于腐蚀防护原理的章节,也让我对热浸镀锌的优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锌,而是通过电化学保护的机制,实现了长效的防腐蚀效果。书中对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选择合适的镀锌层厚度和后处理方式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本书的语言风格既专业又不失可读性,即使是对于一些相对晦涩的技术概念,作者也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这使得我这样的普通技术人员也能轻松地掌握其中的精髓。

评分

《热浸镀锌手册》这本书的到来,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平时接触到的技术资料不少,但真正能让我感到“干货满满”的书却不多。这本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它并没有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热浸镀锌工艺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在讨论表面预处理时,手册详细介绍了酸洗、水洗、助镀等各个环节的关键参数控制,以及这些参数如何影响镀层质量。我尤其对关于“锌渣”的形成和控制的章节印象深刻,这确实是实际生产中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可行的改进方案,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此外,手册中关于镀层厚度均匀性、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也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对于我们进行质量把控和产品认证至关重要。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这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最让我惊喜的是,手册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新兴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比如新型锌合金的研发、自动化镀锌生产线的应用等,这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这本书是一份沉甸甸的知识馈赠,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热浸镀锌手册》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杰作。我之前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而这本书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它不仅深入讲解了热浸镀锌的各项原理,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这些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镀锌前处理”的章节,详细阐述了脱脂、酸洗、助镀等工艺步骤对最终镀层质量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这些步骤的影响。例如,酸洗液的浓度、温度、浸泡时间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工件表面的清洁度,进而影响锌的附着力。手册中还对不同类型的酸洗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优缺点,这对我选择合适的酸洗方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书中对“锌锅维护”的详细介绍,也让我了解了如何通过监测锌液的成分、温度以及及时清除锌渣,来保证镀锌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拿到《热浸镀锌手册》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严谨的编排。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到具体的工艺操作,再到质量控制和应用拓展,层层递进,条理分明。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热浸镀锌的化学反应机理”的章节,详细解释了铁与锌的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来优化合金层的形成。这让我对镀锌层不仅仅是锌的附着,而是形成了具有优异防腐性能的合金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手册中关于“锌液的净化与维护”的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如何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控制杂质含量等方法,来改善锌液的流动性、镀层表面质量以及提高镀锌效率。这部分内容对于我实际指导生产非常有帮助,能够有效解决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生产难题。而且,书中对不同类型钢材(如碳钢、低合金钢)在热浸镀锌时的特性差异也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我选择合适的钢材和工艺参数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本书的深度和专业性,绝对是同类书籍中的佼佼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