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音樂史論問題研究(續編)》是筆者繼1986年至2003年間齣版的三本論文集之後的第四本論文集,
其內容分為三類:一類所涉及的主要仍然是音樂史學和音樂美學的有關問題;第二類則是兩篇訪談錄;第三類則是若乾篇為友人們的音樂論著和音樂作品撰寫的序言。
一類的前三篇是未曾發錶過的文字,其中《音樂創作和鑒賞中的主客體關係問題探討》是1995年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班所作的學術講座;《對音樂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問題綱要》是2007年為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所做的學術講座;而《試從中國的“意境”理論看西方音樂》則是筆者早在2003年撰寫的一篇專題論文,之後未曾發錶。以上三篇文字均是首次發錶。其餘幾篇則都是在不同音樂刊物上發錶過的,其中《關於音樂學研究的若乾問題思考》《談音樂分析學的多元化建構》《談音樂學視域下的和聲、對位教學問題》先後刊載於《人民音樂》的2009年1期、2010年2期和2011年4期上;《(悲情肖邦)學術研討會上的終結發言稿》將刊載於即將由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齣版的一部專題論文集中;《八十述懷》一文則載入2012年中央音樂學院齣版社齣版的《慶祝於潤洋教授八十華誕學術文集》中。
目錄
音樂創造和鑒賞中的主客體關係問題探討
對音樂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問題綱要
關於音樂學研究的若乾問題思考
《悲情肖邦》學術研討會上的終結發言稿
談音樂分析學的多元化建構
談音樂學視域下的和聲、對位教學問題
對音樂學研究中“跨學科”問題的認識
試從中國的“意境”理論看西方音樂
不朽的音樂偉大的悲情——紀念肖邦誕辰200周年訪談
音樂學的領軍人物——於潤洋
八十述懷
在艱辛的探索中走自己的路——寫於徐振民五部管弦樂作品付梓之際
戴定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閤唱麯選》序言
黃海澄《藝術美學》序言
鄭中《梅西安鋼琴獨奏作品研究》序言
《毛宇寬音樂文集》序言
《20世紀西方音樂學名著譯叢》序言
薑永興《中國音樂圖像》序言
列維斯·洛剋伍德《貝多芬:音樂與人生》中譯本序言
《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第二版中國版序言
後記
精彩書摘
《音樂史論問題研究(續編)》:
今年迎來瞭改革開放新時期的30周年。這30年,我國在各個領域都發生瞭令世界矚目的巨大變化。與經濟領域突飛猛進的發展相適應,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巨大推動力。正是在這種情境和條件下,作為我國音樂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音樂學學科,與音樂領域中的其他部門相比,取得瞭毫不遜色的重大進展。
人類對自身創造的音樂文化的人文思考,在東西方都已經有幾韆年的曆史,我國古代曾産生過不遜於古希臘音樂思想的《樂記》《聲無哀樂論》等這樣輝煌的音樂思想成果。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音樂學作為近代意義上的一門獨立的學科,至今也不過隻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它的學科雛形肇始於德國,之後隨著歐洲哲學一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這門學科在歐美得到瞭相當迅速、長足的發展。由於種種復雜的曆史原因,在這個領域曾有過輝煌曆史的我國,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卻未能得到更具創新性的持續發展,終於滯後於西方;而在我國這門獨立的人文學科它的真正起步和發展,已經是接近上個世紀的中葉瞭。一旦起步之後,它的步伐便逐漸加快。特彆是改革開放30年來,其發展勢頭呈現齣前所未有的局麵,這體現在:在高等音樂院校先後建立的音樂學專業的內部分支學科已趨嚮相對齊全.培養瞭相當一批高學曆的音樂學專門人纔;齣現瞭數量可觀的音樂學術刊物;齣版瞭一批有相當學術質量的專著和論文;音樂學界先後成立瞭一係列的專業學會,有力地推動著學科的發展。30年來,我有幸親眼目睹和參與瞭這個過程。
關於音樂學這門學科的學術內涵和定位,近年來音樂學界的同仁們有過不少有益的論述和學科發展的設想。在我看來,作為人文學科的一個門類,音樂學這門學科的基本內涵可以概括地錶述為:從曆史和理論這兩個層麵上對音樂這門藝術進行全方位、多側麵的、基礎理論性的探究。我的這個看法比較接近19世紀末德國音樂學傢阿德勒的看法,不過他將這兩個層麵稱之為曆史的音樂學和體係的(或係統的)音樂學,而其具體內涵自然已無法與當代相提並論瞭。20世紀中期在美國的音樂學術界,為瞭強調民族音樂學的重要性,常常將音樂學與民族音樂學二者並列,而將音樂學的對象主要局限在音樂史領域,這在概念上造成瞭一定的混亂,因此似乎並不十分可取。
關於從事音樂學事業和音樂學研究,我在2000年和2002年先後發錶的兩篇談論關於音樂學工作者的心境、方法和學風問題,以及我國音樂學學科建設問題的文章中,①談過自己的一些認識和想法。這裏,我想再結閤自己五十年來在音樂學領域裏的學習和工作體會,進一步談談我對從事音樂學研究過程中若乾問題的一些思考。為瞭有一個比較完整的錶述,其中有些內容是我在上述兩篇文章中談到過的,請恕我在一些地方不得不做一點必要的復述,敬請讀者予以諒解。
……
前言/序言
音樂史論問題研究(續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