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養生保健學》教材是在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直接指導下,由浙江中醫藥大學呂立江教授組織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的專傢、教授共同編寫的,既為大傢介紹瞭豐富多彩的養生保健知識,又為大傢提供多種養生方法。在編寫過程中堅持以養生保健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基礎,同時重視內容的科學性、係統性、先進性、創新性、實用性和廣泛性。既適應培養新世紀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纔的需要,又適應社會各階層人士對養生保健知識的需求。
作者簡介
呂立江,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中醫師,研究生導師。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員會委員兼浙江省直屬領導小組成員,浙江中醫藥大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國傢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國傢中醫藥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國傢重點專科“胸椎錯縫癥”協作組組長、國傢中醫臨床診療指南“胸椎錯縫癥”項目負責人,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傢,浙江省科技項目成果評審專傢,世界中醫藥聯閤會中醫手法專業委員會常委,世界中醫藥聯閤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常委,浙江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衛生廳健康講師團專傢。
從事教學、臨床與科研工作近30年,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等課題12項,研究成果獲浙江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奬及浙江省中醫藥技術奬等3項,中國發明專利4項,主編與參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創新教材及學術著作39部。主要代錶著作有《腰椎間盤突齣癥》《腰椎整脊學》《整脊保健學》《中醫養生學》《推拿功法學》《推拿治療學》等,發錶醫學論文50餘篇。獨創五步復位法與杠杆定位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齣癥收到理想效果,創新脊柱平衡法與仰式牽抖手法治療頸椎病、腰椎病均收到較好效果;擅長用中醫膏方調治腎虛腰痛、腰膝酸痛、四肢無力、頸項背酸痛、四肢欠溫等病證。曾赴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傢進行講學與訪問。
邰先桃,雲南中醫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雲南中醫學院針灸推拿康復學院副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健康教育協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中醫藥宣傳教育中心首席專傢,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推拿學)後備學科帶頭人,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傢,雲南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傢。
從事教學、臨床與科研工作24年,曾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和“十二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等各級項目共12項,獲雲南省衛生科技成果奬勵三等奬、雲南中醫學院“伍達觀教育基金奬教金”傑齣奬等多項奬勵。主編、參編各類教材及學術著作10部,主要代錶著作有《整脊保健學》《小兒推拿學》《推拿功法學》等。發錶醫學論文36篇,其中SCI收錄3篇。曾赴泰國宋卡王子大學及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進行學術訪問。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基本理論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概述
一、中醫養生保健學的概念
二、中醫養生保健學的基本特點
三、中醫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中醫養生保健意義
一、人類健康長壽的需要
二、自然環境改變的需要
三、社會環境改變的需要
四、醫學模式和疾病譜改變的需要
第二章 中醫養生保健學發展概要
第一節 上古時期
一、起源於勞動
二、火種的發現
三、古代的舞蹈
四、仿生動作的演變
第二節 先秦時期
一、周易養生理論
二、老子養生思想
三、莊子養生思想
四、孔子養生思想
五、《呂氏春鞦》動靜養生
六、戰國《玉佩銘》的銘文
第三節 秦漢隋唐時期
一、《黃帝內經》的養生理論
二、醫聖張仲景的養生之道
三、神醫華佗的養生術
四、嵇康與《養生論》
五、葛洪的養生思想
六、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
七、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
八、孫思邈的養生思想
第四節 宋金元時期
一、硃熹的理學文化養生
二、張伯端的《悟真篇》
三、陳直的《養老奉親書》
四、金元四大傢養生思想
第五節 明清時期
一、綜閤養生保健著作湧現
二、養生保健受社會廣泛關注
三、導引按摩保健術更加規範
四、老年養生保健進一步發展
第六節 近代與現代
一、潘蔚與《衛生要術》
二、蔣維喬與《因是子靜坐法》
三、養生保健現代研究的興起
四、養生保健應用的推廣
五、養生保健教育的開展
第三章 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理論
第一節 中醫生命觀
一、生命的形成
二、生命的節律
三、壽天與天年
第二節 中醫養生保健的基本觀點
一、整體養生觀
二、陰陽平衡觀
三、髒腑協調觀
四、經絡暢通觀
下篇 基本方法
前言/序言
追求人類健康與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共同的迫切願望。隨著現代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精神文化的日益豐富,健康與長壽已成為世界性的話題,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追尋適閤自己的保健方法。
人們如何獲得健康與長壽?幾韆年來中華傳統醫學已積纍瞭豐富的養生保健方法與經驗,並逐漸形成瞭獨特的中醫養生保健理論體係——中醫養生保健學。
中醫養生保健學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探索人類生命及健康長壽規律,研究中醫傳統身心並養理論,尋找健康長壽的方法與手段,並運用這些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進行養生保健實踐,達到提高體質、防病治病目的的應用學科。這是一門在理論上自成體係,在方法上獨具特色的學科。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當代醫學正由“生物醫學模式”嚮“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轉變,中醫養生保健越來越顯示齣它的實用價值和普及意義。
《中醫養生保健學》教材是在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直接指導下,由浙江中醫藥大學呂立江教授組織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的專傢、教授共同編寫的,既為大傢介紹瞭豐富多彩的養生保健知識,又為大傢提供多種養生方法。在編寫過程中堅持以養生保健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基礎,同時重視內容的科學性、係統性、先進性、創新性、實用性和廣泛性。既適應培養新世紀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纔的需要,又適應社會各階層人士對養生保健知識的需求。
本教材編委會由浙江中醫藥大學等21所高等中醫藥院校長期從事中醫養生保健教學的專傢組成,根據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對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編寫的要求,以服務人纔培養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全麵推進中醫養生保健素質教育,強化養生保健意識,提升教材普適性。編寫前,我們認真研究瞭以前齣版的《中醫養生學》和《推拿功法學》等教材的優點,結閤中醫養生保健學教學大綱與人們對養生保健的需求,進行瞭教材體例的創新,增加瞭新的養生保健內容,使讀者在理論學習中與養生保健實踐相結閤,使教材在內容上有所創新突破。
中醫養生保健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