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理夏德是大学教师,从事代数的研究。理夏德对不确定性有着几乎本能的厌恶,这主要源于童年时期其父难以捉摸的性格和行为所带来的压抑感,并由此导致其逆向发展为对数学确定的追求。整篇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描述一般限于理夏德的家庭、同事、情感、工作,令人意外的情节就是其小弟的突然自杀。但小说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张力,即对活生生的生活和无比清晰而令人眩晕的宇宙之间的冲突。理夏德对自己的生活不感兴趣,专注于清晰完美的数学世界,而理夏德父亲的难以捉摸如同黑夜,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与理夏德所追求的稳定明确符号世界的否证。而小弟的自杀则将理夏德重新带回了现实世界。
布洛赫的小说不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也相对松散自由,往往杂糅多种文体,但处处透出强大的哲学和思想背景,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对现代人及其社会的存在本身的探究。米兰·昆德拉对布洛赫极为推崇,认为他是中欧小说传统中最重要的作家,同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博尔赫斯也曾评论过这部中篇小说。
赫尔曼·布洛赫,1886年生于奥地利,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因受纳粹迫害,后流亡美国。1951年在美国去世。长篇小说《梦游人》全景式地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社会的价值崩溃和转变。《维吉尔之死》则糅合梦幻与现实、诗歌与小说,以自己的方式重现罗马诗人维吉尔的最后时刻。
★布洛赫生命的线路(circuit)和创造力,他的工作场域,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圆;相反,它更像一个三角形,其每一边都能被准确地标识出来:文学-知识-行动。惟有他,才能以其独特性充满这个三角地带。
——汉娜·阿伦特
★我对赫尔曼·布洛赫怀有崇高的敬意。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优秀的诗人。他的《梦游人》是一部令人钦佩的作品,而且我认为他的《维吉尔之死》是迄今人们运用小说这个灵活的手段所进行的最独特和最透彻的尝试之一。
——托马斯·曼
★赫尔曼·布洛赫是继乔伊斯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维吉尔之死》是继《尤利西斯》之后小说艺术真正的突破。
——乔治·斯坦纳
★赫尔曼·布洛赫的《梦游人》是我反复称赞的一部作品,它包含了后普鲁斯特小说所有可能性的萌芽。
——米兰·昆德拉
毕竟转译的,就不能要求太多了
评分在书单里一直想买,不过内容不属于特吸引自己的那种
评分年轻的我们总是向往远方,那些不可触及的未来,仿佛觉得那样的生活才是我们的人生。每次一想到旅行,血液就沸腾,天灵盖都感觉的到鲜活血液的撞击。
评分我们将完全不同的才能,分别归属于三种有根本区别的人类活动:艺术、科学和政治。然而,布洛赫却总是带着这样一种要求来接近这个世界,这种要求从来没有被他显白地表达过,而总是潜藏的和内在的:在尘世生活中,人们必须使这三种才能相互协调并且合一。他要求文学必须具有与科学同样的强制效力;要求科学能聚集起“一个世界整体”《对音乐中的认识问题的思考》(GedankenzumProblemderErkenntnisinderMusik),载赫尔曼·布洛赫:《文集》(Essays)(苏黎世,1955),Ⅱ,第100页。除特别标明外,本章注释中的《文集》均指布洛赫的《文集》。,正如艺术作品的“任务是对世界进行不断的重新创造”《霍夫曼斯塔尔与他的时代》(HofmannsthalundseineZeit),同上书,Ⅰ,第140页。;他想让这两种关联汇在一起,艺术融入到知识之中,而知识在获得眼光的同时又领会和包含了所有实践的、日常的人类活动。
评分京东的东西是真的好,好书好品质,服务也很好。
评分这带来了某种非常显著的实际后果。无论何时,只要某位熟识之人(不仅包括那些懂得保持合理界线的朋友,而是任何熟人)处在不幸中,无论他是病了、没有钱还是濒于死亡,布洛赫都要去无微不至地照看他。(当然,在一个很大程度上构成了避难所的朋友和熟人圈子里,这种不幸是非常普遍的。)人们不假思索地就认为布洛赫会进行所有的帮助,而他却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承担这些责任不可避免地扩大了他的熟人圈子,并因此对他的时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当他自己也住进医院(有时会引起别人的幸灾乐祸),并因此暂时获得休息时(在摔断手或脚时就不得不休息),他才可以免于承担这些责任。
评分……………………
评分 评分618再次批量购入几十本书,买书就喜欢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