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 (1)
0.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 (3)
0.3 基本内容与学科体系 (5)
0.4 集成电路与应用技术的进展 (7)
练习题 (9)
第1章 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述 (10)
1.1 物理学基础 (10)
1.1.1 固体物理学 (10)
1.1.2 半导体物理学 (12)
1.1.3 纳米电子学 (12)
1.1.4 量子力学 (14)
1.2 基本电磁理论 (14)
1.3 半导体材料 (16)
1.4 工程中的电子器件 (17)
1.4.1 有源器件 (18)
1.4.2 无源电子器件 (23)
1.5 电子器件与系统 (25)
1.5.1 电子系统的器件概念 (25)
1.5.2 系统与器件的关系 (26)
1.5.3 绿色电子器件与系统的
基本概念 (27)
1.6 应用电子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28)
1.6.1 建模与分析的概念 (28)
1.6.2 电路分析的应用概念 (29)
1.6.3 系统分析 (34)
本章小结 (35)
练习题 (36)
第2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 (37)
2.1 半导体物理学的基本内容 (37)
2.1.1 半导体晶体材料的基本
结构 (37)
2.1.2 半导体晶体 (39)
2.2 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概念与分析
方法 (40)
2.2.1 基本半导体类型 (40)
2.2.2 半导体物理中的量子分析
理论 (42)
2.2.3 半导体器件结构分析
方法 (42)
2.3 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征 (43)
本章小结 (44)
练习题 (44)
第3章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数学
工具 (45)
3.1 数学分析 (45)
3.2 微分方程 (47)
3.3 场论 (48)
3.4 线性代数 (49)
3.5 积分变换 (50)
3.6 复变函数 (52)
3.7 数理统计与概率论 (53)
3.8 数学工具的应用方法 (53)
本章小结 (55)
练习题 (55)
第4章 基本半导体器件 (57)
4.1 二极管 (57)
4.1.1 二极管基本结构与技术
特性 (58)
4.1.2 二极管分类 (59)
4.2 双极三极管 (60)
4.3 MOS场效应管与CMOS
技术 (66)
4.4 结型场效应管 (71)
4.5 晶闸管 (73)
4.6 半导体电阻 (74)
4.7 半导体电容 (75)
4.8 半导体器件的模型概念 (76)
本章小结 (77)
练习题 (77)
第5章 电子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与
EDA工具 (79)
5.1 概述 (79)
5.1.1 电子系统中的模型
概念 (79)
5.1.2 电子科学与技术分析中的宏
模型 (84)
5.1.3 电子系统常用EDA工具
简介 (85)
5.2 电子系统工程分析的目标与
内容 (89)
5.2.1 电子系统分析的目标 (89)
5.2.2 电子系统分析的基本
内容 (92)
5.2.3 电子系统分析的基本
方法 (92)
5.3 电子系统仿真基本原理 (93)
5.3.1 电路的描述 (94)
5.3.2 电路综合 (96)
5.4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工具 (96)
5.4.1 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
特征 (97)
5.4.2 VHDL语言 (102)
5.4.3 Verilog HDL语言 (104)
5.5 电子系统测试技术概念 (107)
5.6 绿色电子系统设计基本
概念 (109)
本章小结 (109)
练习题 (110)
第6章 应用技术概述 (111)
6.1 系统实现技术 (111)
6.2 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112)
6.2.1 应用电路结构设计与
建模 (112)
6.2.2 电路仿真模型与参数的
设计 (114)
6.2.3 分析和设计工具的应用
特征 (115)
6.2.4 电子电路测试设计与
分析 (117)
6.2.5 电子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与分析 (120)
6.3 典型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121)
6.3.1 放大器电路 (121)
6.3.2 信号发生器电路 (123)
6.3.3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125)
6.3.4 滤波电路 (128)
6.3.5 模拟信号的变换电路 (131)
6.4 典型数字逻辑信号处理电路 (133)
6.4.1 组合逻辑电路 (133)
6.4.2 同步时序电路 (135)
6.5 绿色电子系统分析基本
概念 (136)
本章小结 (137)
练习题 (137)
第7章 集成电路 (138)
7.1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 (139)
7.1.1 集成电路的基本特征 (139)
7.1.2 集成电路分类 (140)
7.2 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141)
7.2.1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
结构 (141)
7.2.2 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
结构 (142)
7.3 集成电路中的基本电路模块 (142)
7.3.1 模拟集成电子技术中的
基本电路模块 (143)
7.3.2 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
模块 (145)
7.4 存储器集成电路 (149)
7.4.1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
概念 (149)
7.4.2 存储单元的基本结构 (151)
7.5 FPGA与CPLD器件 (153)
7.5.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
概念 (153)
7.5.2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
结构 (154)
7.5.3 CPLD器件的基本
结构 (156)
7.5.4 FPGA器件的基本
结构 (157)
7.6 包含CPU的集成电路 (158)
7.6.1 微处理器 (159)
7.6.2 移动通信设备专用
处理器 (161)
7.6.3 单片机 (162)
7.6.4 数字信号处理器件 (163)
7.6.5 微处理器系统 (164)
本章小结 (165)
练习题 (165)
第8章 电路制造工艺 (166)
8.1 电子产品制造的基本概念 (166)
8.1.1 电子制造工艺 (166)
8.1.2 电子元器件的工艺
特征 (168)
8.1.3 工艺设计与管理 (169)
8.2 PCB制造 (170)
8.2.1 PCB技术概念 (170)
8.2.2 PCB制造工艺 (171)
8.2.3 PCB电路制造工艺 (173)
8.3 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技术 (174)
8.3.1 晶圆处理技术 (176)
8.3.2 掩膜技术 (177)
8.3.3 刻蚀技术 (178)
8.3.4 沉积技术 (179)
8.3.5 掺杂技术 (180)
8.3.6 外延技术 (181)
8.3.7 集成电路测试 (181)
8.4 制造工艺对设计的影响 (182)
本章小结 (182)
练习题 (183)
第9章 SoC技术 (184)
9.1 SoC技术的基本概念 (184)
9.1.1 SoC技术的基本定义 (184)
9.1.2 SoC技术的基本内容 (185)
9.1.3 SoC技术的应用 (188)
9.1.4 SoC技术应用要点 (190)
9.2 SoC器件分析 (191)
9.2.1 SoC器件的基本结构 (191)
9.2.2 SoC的CPU内核 (192)
9.2.3 SoC器件分析的基本
内容 (192)
9.3 SoC器件设计方法与技术 (194)
9.3.1 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194)
9.3.2 交互式设计模式 (194)
9.4 IP核技术 (195)
9.4.1 IP核设计 (195)
9.4.2 EDA技术和相关
工具 (196)
9.4.3 可复用IP核的验证
技术 (197)
9.5 混合信号SoC器件 (197)
9.5.1 混合信号SoC器件中的
模拟电路特征 (198)
9.5.2 混合信号SoC器件中的
数字电路特征 (199)
9.5.3 混合信号SoC器件的
设计技术 (200)
9.6 SoC应用设计概念 (201)
9.6.1 通信技术中的SoC
设计 (201)
9.6.2 控制技术中的SoC
设计 (203)
9.6.3 虚拟系统中的SoC
设计 (205)
本章小结 (205)
练习题 (205)
第10章 电子信息系统 (207)
10.1 电子信息系统概述 (207)
10.1.1 电子系统与信息处理
系统 (207)
10.1.2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9)
10.1.3 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
技术 (209)
10.2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基本结构 (210)
10.2.1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
组成 (211)
10.2.2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
逻辑结构 (213)
10.2.3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
物理结构 (214)
10.3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中的软件
工程 (215)
10.3.1 软件工程的基本
概念 (215)
10.3.2 基本算法及其概念 (216)
10.3.3 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软件
设计 (218)
10.4 绿色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
与应用 (219)
本章小结 (220)
练习题 (220)
参考文献
我对电子产品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不是专业背景,但总是喜欢拆解研究一些小玩意儿,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一直想系统地学习一下电子科学的基础知识,但很多书都太枯燥了,读几页就看不下去了。这次偶然看到这本《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第3版)》,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书那样,一开始就摆出一堆公式,而是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讲起,比如我们手机里的芯片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需要电信号来传输信息等等。这种方式让我觉得很亲切,也更容易理解。书中的插图也很丰富,很多都画得很精美,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多了,比如那个讲解半导体PN结的图,我看了好几遍,感觉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一些基础元器件的时候,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比如把电容比作小水库,把电阻比作管道的粗细,这样一下子就把原理记住了,不像以前死记硬背公式那么痛苦。虽然我还只是在初步了解阶段,但这本书已经让我对电子科学不再感到畏惧,反而觉得它充满了魅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学习下去,去了解更多关于电子世界的奥秘。
评分我是一名在电子产品开发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接触过不少不同领域和不同深度的技术书籍。说实话,市面上很多“导论”类的书,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理论化,很难做到既能系统性地介绍知识,又能触及到实际应用的痛点。我拿到这本《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第3版)》后,其实是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去翻阅的。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概念的引入上,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而是从一些大家熟知的电子设备入手,比如我们每天都在用的手机、电脑,然后层层剥茧,引出背后的电子科学原理。这种“由表及里”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种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师来说,非常有代入感。书中一些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的章节,虽然我之前有所涉猎,但这次的解读让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它对一些关键工艺和设计思路的讲解,非常到位。另外,我注意到书中还提到了当下热门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电子技术应用,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时效性很强,没有落伍。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干货满满”的感觉,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电子科学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的梳理。
评分我是一名对科学研究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对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领域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在选择入门书籍时,我非常看重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前沿性。《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第3版)》这本书,从内容上看,它似乎能够很好地满足我的需求。我浏览了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最基础的电磁场理论,到半导体器件的物理特性,再到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这种体系化的知识结构,对于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基础理论的阐述是否严谨,以及对前沿技术的介绍是否及时。从我初步翻阅的章节来看,书中在介绍一些核心概念时,并没有回避必要的数学工具,但同时也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些工具在物理世界中的意义,这对于一个希望深入理解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我也注意到书中提到了量子效应在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以及一些新兴的电子材料,这表明这本书并非仅仅局限于经典理论,而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够为我打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大门,并为我未来的学术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着金色的电子元件图案,给人一种既严谨又充满科技感的视觉冲击。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它很有分量,厚度适中,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的时候不会有廉价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只是大致翻阅了一下目录和一些章节的开头,但从初步的印象来看,内容编排上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章节标题的设置,比如“微观世界的奥秘”或者“信息传递的艺术”,都很有引导性,能够激发读者对电子科学初步的好奇心。而且,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插图和图表,这些对于理解抽象的电子概念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毕竟很多时候“一图胜千言”。对于我这样刚踏入这个领域的新手来说,能够有如此直观的辅助材料,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基础元器件的介绍,比如那些电阻、电容、晶体管,它们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这部分内容我准备重点啃一下。整体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有条理,并且注重细节,这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打下坚实基础的教材。《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第3版)》这本书,我从教学的角度进行了评估。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初学者,清晰、简洁,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便是一些复杂的概念,也通过类比和实例的方式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释。我在翻阅的时候,甚至能想象到自己站在讲台上,如何用书中的例子去引导学生理解。其次,书中对知识点的组织非常有逻辑性,从基础的电学原理,到半导体器件,再到复杂的集成电路和系统,层层递进,符合认知规律。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公式和理论,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和物理意义的解释,这一点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认知至关重要。另外,书后的习题设计也很有代表性,既有巩固基础的计算题,也有启发思考的应用题,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科技前沿”栏目,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科学的最新发展,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未来研究的兴趣。总体而言,这本书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语言的易懂性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入门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