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一点通(第2版)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一点通(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流耘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元器件
  • 元器件识别
  • 元器件检测
  • 电路分析
  • 电子技术
  • 实操指南
  • 维修
  • DIY
  • 电子入门
  • 第2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8495
版次:2
商品编码:1187660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子技术入门一点通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4864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是一本通俗、新颖、实用的科普读物,适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电工及广大青少年、电子爱好者阅读,可作为电子技校、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也可供中小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将难懂部分配有简练流畅、合辙押韵的要诀,琅琅上口,易懂好记。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分别介绍了电阻器、电位器、敏感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扬声器与蜂鸣器、耳机与耳塞、传声器、传感器、集成电路、磁控管和LED数码显示管的基本特性、内部结构与主要参数,以及用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DT9205(BM9205)型数字式万用表检测其性能好坏。

作者简介

  流耘,1966年攸县一中高中毕业,文革后知青下放在本县黄丰桥镇大圹村陈虎岭组,后转到本县菜花坪镇东联村尹家组。1972年元月到菜花坪镇广播放大站工作,1979年元月调县广播事业局,先后在局外线队、事业股、技术股、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县电视转播台与有线电视台工作,曾任攸县广播电台副台长,攸县有线电视台技术台长、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目录

第1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1)
1.1 电阻器 (1)
1.1.1 电阻器的符号、作用与种类 (1)
1.1.2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
1.1.3 电阻器的检测 (6)
1.2 电位器 (9)
1.2.1 电位器的符号与作用 (9)
1.2.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10)
1.2.3 电位器的检测 (11)
第2章敏感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5)
2.1 热敏电阻器 (15)
2.1.1 热敏电阻器的符号与作用 (15)
2.1.2 热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17)
2.1.3 热敏电阻器的检测 (17)
2.2 压敏电阻器 (18)
2.2.1 压敏电阻器的符号与作用 (19)
2.2.2 压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0)
2.2.3 压敏电阻器的检测 (21)
2.3 光敏电阻器 (22)
2.3.1 光敏电阻器的符号与作用 (22)
2.3.2 光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3)
2.3.3 光敏电阻器的检测 (24)
2.4 湿敏电阻器 (26)
2.4.1 湿敏电阻器的符号与作用 (26)
2.4.2 湿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7)
2.4.3 湿敏电阻器的检测 (28)
第3章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29)
3.1 普通电容器 (29)
3.1.1 电容器的符号与作用 (29)
3.1.2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31)
3.1.3 无极性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34)
3.2 电解电容器 (36)
3.2.1 电解电容器的种类 (36)
3.2.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38)
3.3 可变电容器 (41)
3.3.1 可变电容器的种类 (41)
3.3.2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43)
第4章电感器和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45)
4.1 电感器 (45)
4.1.1 电感器的符号、种类与作用 (45)
4.1.2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47)
4.1.3 电感器的检测 (51)
4.2 变压器 (52)
4.2.1 变压器的符号、作用与种类 (52)
4.2.2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54)
4.2.3 变压器的检测 (55)
第5章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59)
5.1 普通二极管 (59)
5.1.1 半导体二极管的符号、种类与作用 (59)
5.1.2 普通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61)
5.1.3 普通二极管的检测 (62)
5.2 稳压二极管 (64)
5.2.1 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65)
5.2.2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66)
5.3 发光二极管 (69)
5.3.1 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69)
5.3.2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71)
5.4 变容二极管 (74)
5.4.1 变容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74)
5.4.2 变容二极管的检测 (75)
5.5 光电二极管 (78)
5.5.1 光电二极管的符号、种类与作用 (78)

5.5.2 光电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80)
5.5.3 光电二极管的检测 (82)
5.6 整流桥堆 (84)
5.6.1 整流桥堆的作用与符号 (84)
5.6.2 整流桥堆的检测 (85)
5.7 快恢复二极管 (88)
5.7.1 快恢复二极管的结构、作用与参数 (88)
5.7.2 快恢复二极管的检测 (90)
5.8 肖特基二极管 (93)
5.8.1 肖特基二极管的结构、作用与参数 (93)
5.8.2 肖特基二极管的检测 (95)
第6章半导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98)
6.1 普通三极管 (98)
6.1.1 三极管的符号、种类与作用 (98)
6.1.2 普通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01)
6.1.3 普通三极管的检测 (103)
6.2 光电三极管 (109)
6.2.1 光电三极管的符号与作用 (109)
6.2.2 光电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11)
6.2.3 光电三极管的检测 (113)
6.3 达林顿三极管 (114)
6.3.1 达林顿三极管的结构与分类 (115)
6.3.2 达林顿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16)
6.3.3 达林顿三极管的检测 (116)
第7章场效应管的识别与检测 (119)
7.1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119)
7.1.1 场效应管与半导体三极管的区别 (119)
7.1.2 场效应管的种类 (120)
7.1.3 场效应管的符号与作用 (120)
7.1.4 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121)
7.2 结型场效应管 (122)
7.2.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3)
7.2.2 结型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124)
7.2.3 结型场效应管的检测 (125)
7.3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129)
7.3.1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129)
7.3.2 VMOS场效应管的结构 (131)
7.3.3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132)
7.3.4 VMOS场效应管的检测 (133)
7.4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137)
7.4.1 IGBT管的结构 (137)
7.4.2 IGBT管的符号与应用 (138)
7.4.3 IGBT管的主要参数 (140)
7.4.4 IGBT管的检测 (141)
第8章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145)
8.1 晶闸管的基础知识 (145)
8.1.1 晶闸管的符号与作用 (145)
8.1.2 晶闸管的种类 (146)
8.1.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47)
8.2 单向晶闸管 (149)
8.2.1 单向晶闸管的结构 (149)
8.2.2 单向晶闸管的特性曲线 (149)
8.2.3 单向晶闸管的检测 (150)
8.3 双向晶闸管 (155)
8.3.1 双向晶闸管的结构 (155)
8.3.2 双向晶闸管的特性曲线 (156)
8.3.3 双向晶闸管的检测 (157)
8.4 其他晶闸管简介 (161)
8.4.1 可关断晶闸管(GTO) (162)
8.4.2 逆导晶闸管(RCT) (163)
8.4.3 光控晶闸管(LTT) (165)
8.4.4 快速晶闸管(FST) (166)
第9章电声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167)
9.1 扬声器 (167)
9.1.1 扬声器的符号与作用 (167)
9.1.2 扬声器的主要参数 (169)

9.1.3 扬声器的检测 (171)
9.2 耳机与耳塞 (173)
9.2.1 耳机与耳塞的符号与作用 (174)
9.2.2 耳机与耳塞的主要参数 (175)
9.2.3 耳机与耳塞的检测 (176)
9.3 蜂鸣器与压电陶瓷片 (177)
9.3.1 蜂鸣器的作用、符号与分类 (178)
9.3.2 压电陶瓷片的作用与符号 (179)
9.3.3 压电陶瓷片的工作原理 (179)
9.3.4 压电陶瓷片的检测 (180)
9.3.5 电磁式蜂鸣器的检测 (181)
9.4 传声器 (182)
9.4.1 传声器的符号与作用 (182)
9.4.2 传声器的主要参数 (185)
9.4.3 传声器的检测 (187)
第10章传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189)
10.1 传感器的基础知识 (189)
10.1.1 传感器的定义与作用 (189)
10.1.2 传感器的分类 (190)
10.1.3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91)
10.2 霍尔传感器 (192)
10.2.1 霍尔传感器的识别 (192)
10.2.2 霍尔传感器的检测 (193)
10.3 气敏传感器 (196)
10.3.1 气敏传感器的组成 (196)
10.3.2 气敏传感器的检测 (197)
10.4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199)
10.4.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识别 (199)
10.4.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 (200)
10.5 温度传感器 (202)
10.5.1 常见温度传感器的类型 (202)
10.5.2 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检测 (205)
10.5.3 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LM35D的检测 (207)
第11章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209)
11.1 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 (209)
11.1.1 集成电路的符号与分类 (209)
11.1.2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 (210)
11.1.3 集成电路的引脚分布规律及识别 (213)
11.1.4 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 (215)
11.2 三端集成稳压器 (216)
11.2.1 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 (216)
11.2.2 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的主要参数 (218)
11.2.3 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219)
11.2.4 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 (221)
11.2.5 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222)
11.3 开关电源控制集成电路 (224)
11.3.1 VIPer22A的内部结构与引脚功能 (224)
11.3.2 VIPer22A的主要参数 (225)
11.3.3 VIPer22A的检测 (226)
11.3.4 UC3842的内部结构与引脚功能 (227)
11.3.5 UC3842的主要参数 (228)
11.3.6 UC3842的检测 (229)
11.4 TL431精密电压基准集成电路 (230)
11.4.1 TL431的符号与作用 (231)
11.4.2 TL431的主要参数 (232)
11.4.3 TL431的检测 (232)
11.5 555时基集成电路 (233)
11.5.1 555时基集成电路工作模式与引脚作用 (233)
11.5.2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 (235)
11.5.3 555时基集成电路的检测 (237)
第12章其他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240)
12.1 电子管 (240)
12.1.1 电子管的符号与作用 (240)
12.1.2 电子管的主要参数 (242)
12.1.3 电子管的检测 (243)
12.2 继电器 (246)

12.2.1 继电器的符号与作用 (246)
12.2.2 电磁继电器的主要参数 (252)
12.2.3 继电器的检测 (253)
12.3 光电耦合器 (255)
12.3.1 光电耦合器的符号与作用 (256)
12.3.2 光电耦合器的主要参数 (258)
12.3.3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 (259)
12.4 LED数码显示管 (262)
12.4.1 LED数码显示管的结构 (262)
12.4.2 LED数码显示管的检测 (264)
12.5 石英晶体谐振器 (267)
12.5.1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符号与作用 (267)
12.5.2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主要参数 (268)
12.5.3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检测 (270)
12.6 磁控管 (273)
12.6.1 磁控管的符号与作用 (273)
12.6.2 磁控管的主要参数 (274)
12.6.3 磁控管的检测 (275)
附录A 常用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77)
附录B 常用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82)
附录C 常用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286)
附录D 常用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289)
参考文献 (292)

前言/序言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电路和各类电子产品的基本元素,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是学习电子技术的重要步骤。只有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才能正确地检测、合理地选用元器件,从而进一步对电气设备进行装配和维修。为了满足广大电子爱好者学习电子技术的需要,帮助大家尽快地学会和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我们在第1版的基础上,删除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知识,增加了新型元器件、传感器与集成电路的介绍。
  本书在编写时,突出实用性,注重可操作性。在写作上尽力做到由浅入深,语言通俗,图文并茂。为帮助初学者早日步入电子技术之门,书中配有大量电子元器件的实物照片及检测操作图片,并把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技巧编成简练流畅、合辙押韵的要诀,琅琅上口,易懂好记。这种写法是本书区别于同类其他图书的最大特点。另外,在书中穿插了【知识要诀】、【知识链接】、【知识点拨】,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更新的技术与知识。
  全书内容共12章:第1章电阻器和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第2章敏感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第3章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第4章电感器和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第5章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第6章半导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第7章场效应管的识别与检测,第8章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第9章电声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第10章传感器的识别与检测,第11章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第12章其他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书刊杂志和有关资料,并引用其中的一些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书刊和资料的作者以及提供技术资料的单位和技术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由流耘编著,王忠章、周冬桂、刘旭毅、廖惠玲、刘静敏、易国胜、颜爱华、罗志凌等参加了编写。
  本书适合具有初级电子技术基础的爱好者、青少年学生、企事业单位电子技术人员与产品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参考书,以及作为城镇工人和农民工上岗培训的教材。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内容涉及面广,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指评指正。电子邮箱:xygd802@163.com。
  编著者
  2015年3月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一点通(第2版)》是一本为电子爱好者、初学者以及需要快速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技能的从业人员量身打造的实用技术书籍。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系统地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识别方法、检测技巧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上手,自信地应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相关的实际操作。 本书内容亮点与特色: 系统性与全面性: 本书涵盖了电子电路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各类元器件,从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到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MOSFET,再到集成电路(IC)、传感器、连接器等,力求全面覆盖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元器件。每一个类别的元器件,都从其基本原理、内部结构、标识符号、型号命名规则、主要参数、性能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强调实践与应用: 本书的核心在于“识别”与“检测”。对于每一种元器件,都提供了清晰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何从元器件本体上的标识(颜色环、数字、字母代码、丝印等)来判断其类型、规格和参数。同时,针对不同的元器件,详细介绍了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工具进行参数测量和功能检测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书中包含大量来自真实电路板的元器件照片,以及检测过程的实拍图,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认知,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易学易懂的语言风格: 本书摒弃了枯燥晦涩的专业术语,采用大量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力求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即使是没有任何电子基础的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的内容。对于某些关键的技术点,会进行反复强调和不同角度的阐述,确保读者能够真正掌握。 丰富的实例与案例分析: “一点通”之名,在于其案例的实用性。本书搜集了许多电子产品(如家电、电脑、数码产品、通信设备等)中常见元器件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元器件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和连接方式。此外,还选取了部分典型电子故障,通过对故障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读者掌握故障诊断的思路和方法。 实用工具的介绍与使用指南: 除了元器件本身,本书还将重点介绍电子工程师必备的常用工具,如数字万用表、模拟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烙铁等。详细讲解这些工具的结构、功能、操作方法以及在元器件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技巧,帮助读者充分发挥工具的效能。 元器件的选型与替换: 在掌握了识别与检测的基础上,本书还针对一些常见元器件的选型和替换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在维修或DIY过程中,如何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以及在原器件无法获得时,如何选择性能相当的替代品,并说明替换时需要注意的关键参数。 高清彩色插图与版面设计: 为了提升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本书采用了大量的高质量彩色图片,包括元器件的特写、电路板的局部图、检测仪器操作界面图等,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书籍的排版设计也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方便读者快速查阅和理解。 针对不同读者群体: 电子爱好者与DIYer: 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操作电路板,为您的电子制作项目提供坚实的基础。 电子专业学生: 作为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补充读物,加深对元器件的感性认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电子产品维修人员: 提供快速识别和检测元器件的实用方法,提高维修效率,缩短故障排除时间。 初入电子行业的新人: 帮助您快速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为进入电子技术领域打下良好基础。 具体内容章节预告( illustrative examples, actual content may vary): 第一章 导论: 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电子电路基础概念回顾,本书的学习目标与阅读指南。 第二章 通用电子元器件: 电阻器: 种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功率电阻等)、标识方法(色环、数字代码)、检测方法(阻值测量)、常见故障及分析。 电容器: 种类(电解电容、陶瓷电容、薄膜电容等)、标识方法、检测方法(容量测量、漏电检测)、极性判断。 电感器: 种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标识方法、检测方法(电感量测量)、绕线电感与磁芯电感的区别。 第三章 半导体分立器件: 二极管: 种类(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正反向特性、检测方法、PN结的形成与作用。 三极管(BJT): NPN型与PNP型、基极、集电极、发射极、放大作用、检测方法(判别电极、测量放大倍数)。 场效应管(FET): N沟道与P沟道、MOSFET与JFET的区别、栅极、漏极、源极、检测方法。 第四章 集成电路(IC): IC基础知识: 封装形式、引脚定义、集成度分类。 常见IC类型: 运算放大器、逻辑门电路、稳压器、定时器(如555)、微控制器(MCU)等。 IC的识别与初步检测: 阅读型号、查找资料、判断功能、简单通路测试。 第五章 其他常用电子元器件: 晶体振荡器与晶体谐振器: 作用、识别、简单测试。 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基本原理与识别。 连接器与开关: 各种类型连接器的识别与功能。 变压器与继电器: 原理、线圈识别、基本检测。 第六章 电子元器件的通用检测技巧与仪器使用: 数字万用表: 档位选择、测量方法(电压、电流、电阻、二极管、晶体管)、常见误操作。 示波器: 基本操作、观察波形、触发设置、用于检测动态信号。 其他辅助工具: 烙铁、吸锡器、镊子、放大镜等在元器件检测中的应用。 第七章 电子元器件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判断: 元器件损坏的常见原因: 过压、过流、过热、静电、机械损伤等。 根据电路现象判断故障元器件: 烧毁、漏液、开路、短路等直观判断。 案例分析: 针对具体故障案例,演示如何一步步定位和检测损坏的元器件。 附录: 常用电子元器件符号对照表、电子元器件命名规则汇总、常见问题解答。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一点通(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陪伴您在电子世界里探索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初次接触电子技术,还是有一定基础想要提升实操能力,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让您在电子元器件的世界里游刃有余,从“看懂”到“看透”,轻松掌握识别与检测的精髓。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最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电子元器件的书籍实在太多了,良莠不齐。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全面性”。它几乎涵盖了所有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电子元器件,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到更复杂的集成电路、传感器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而且,对于每一种元器件,它都从多个维度进行了阐述,包括它的外观特征、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选型注意事项以及最关键的检测方法。这种系统性的讲解,让我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一下子提升了一个档次。我之前总是对一些特殊的元器件感到困惑,比如各种类型的MOS管、IGBT等等,看完这本书,我对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另外,这本书在“检测”方面的实操性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列举了检测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甚至还配有一些图示,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跟着去做。我用书里介绍的方法,成功地修复了好几个之前束手无策的电子设备,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真的体现出来了。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书,而是真正能指导我们动手实践的书,这种“落地”的感觉,是我非常看重的。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认识和修理电子产品。它的内容非常实用,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技巧和方法。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识别”部分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元器件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会通过各种特征,比如外形、标注、封装等,来帮助你准确地识别它。而且,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元器件,比如不同型号的电容,它也会告诉你如何区分它们的特性和适用场合。这一点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找到合适的替换件非常有帮助。而“检测”部分,更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它提供的检测方法非常多样,并且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于初学者,它有万用表基础检测;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它则提供了更深入的动态检测和故障判断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常见故障分析”的部分,它通过列举很多实际的故障案例,来引导读者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检测和维修建议。这种“以案说法”的方式,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很多实用的经验。这本书的语言也很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电子领域的初学者,也能够轻松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拥有的电子元器件学习书籍,它能够帮助你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深度”和“实操性”的完美结合。很多关于电子元器件的书籍,要么流于表面,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外观和基本功能,要么就是过于深入,充斥着大量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对于实际应用帮助不大。这本书恰好在这两方面取得了平衡。在“识别”层面,它不仅仅告诉你这是什么元器件,更深入地讲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以及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让你真正理解为什么它会这样工作,为什么需要这样设计。这对于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非常有帮助。而在“检测”层面,它提供的各种方法都非常贴合实际生产和维修的需求。从最基本的万用表检测,到一些更精密的仪器测试,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附带了大量的实例,让你能够看到实际应用的效果。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思路,它不仅仅是给出一些故障现象,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去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检测步骤。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直接告诉你答案更有价值。读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学习,他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做”。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电子元器件学习的宝典。

评分

拿到这本书,简直是开启了我电子世界的新大门!之前我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停留在“好像有好多奇怪的小零件”的模糊阶段,真正遇到需要维修或者DIY的时候,简直是抓瞎。这本书的名字起得太对了,“一点通”,我就是需要这种能够快速上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它的优点在于,不光是告诉你这个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认识、如何去判断。比如,我之前看到那些电阻、电容,总是分不清大小、也搞不懂它们的颜色代码代表什么意思,看了这本书,那些五颜六色的色环瞬间变得有意义起来,我能根据颜色就能大概知道它的阻值或者容值,这种成就感简直是无与伦比。而且,书里还介绍了各种元器件的常用检测方法,即使我手上没有昂贵的专业仪器,也能用万用表简单地测量出一些基本的好坏,这对于我这样业余爱好者来说,太实用了。不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直击核心,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把我从“小白”推向“小懂”。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安排也很合理,从基础的元器件识别,到进阶的检测技巧,循序渐进,不会让人觉得一下子信息量太大而消化不了。我特别喜欢书里那些配图,清晰明了,能让我更直观地看到元器件的样子和内部结构,这比纯文字的描述要有效得多。总之,如果你和我一样,想真正理解电子元器件,想摆脱“看天吃饭”的维修命运,这本书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选择,它会让你的电子学习之旅事半功倍。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简直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实在”的技术书籍了。之前也翻过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总觉得要么太理论,要么太零散,不成体系。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真的把“识别”和“检测”这两个核心点做得非常扎实。识别部分,不仅仅是列举元器件的名称和图片,更深入地讲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让你不仅仅是“认识”,而是“理解”。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想要深入学习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而检测部分,更是我一直以来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本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检测方法,从最基础的目视检查,到使用万用表进行静态和动态检测,再到一些常见故障的判断,都讲解得非常详细。它会告诉你,遇到一个损坏的元器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入手检查,有哪些可能的故障现象,以及如何通过测量来验证。这一点对于实际操作帮助太大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排查思路,它不仅仅是给出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逻辑性很强,读起来不会感到混乱。而且,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一定是对读者群体有很深入的了解,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实际应用,不会让人觉得生涩难懂。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真正地解决了电子元器件识别和检测中的痛点,对于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爱好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