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真理/“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约翰·卡普托 著,贝小戎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01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9346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6
字数:126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后现代情境下,什么是真理?
  没有大写的真理,只有许多相互竞争的真理?从当代的日常情境入手,探讨人人皆有兴趣的哲学问题,辅以生动诙谐的笔法,卡普托此书堪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典范通俗读本。

内容简介

  卡普托一直积极地尝试以解构的方式来重新探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他倡导一种流动而非静止的思考事物的方式。此部《真理》沿袭了他一贯的做法,作者首先从真理在后现代状况下的境遇入手,之后向前追溯真理观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前现代的上帝即真理,到启蒙时代的理性判断,再到后现代的作为事件的真理(在这里上帝和理性都不享有骄傲的地位)。在生动诙谐的文字背后,卡普托力图阐明:任何一种静止的、稳固的思想理论体系都是被建构出来的,它并不能真实、生动、全面地解释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真理”同样如此。

作者简介

  约翰·卡普托(John D. Caputo),1940年出生,意大利裔美国教授,天主教徒。自1968年起先后于美国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与雪城大学(Syracuse)出任哲学教授与宗教与人文学教授。当代诠释学领域的专家,对后现代语境中的宗教与哲学问题抱有浓厚兴趣。

精彩书评

  卡普托对后现代主义者如何接近真理和现实作了细致的厘清和界定,他的可读性很强并具有雄辩力量的书是欧洲大陆哲学观的一个*佳指南。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与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大陆哲学家拐弯抹角的表述不同,卡普托的写作是坦率直接并且易读的。然而这表面的清晰是具有欺骗性的:在其核心,《真理》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探寻的具有极度不确定性的书。
  ——《展望》

  卡普托是一个具有三重威胁的哲学家,并且一切均在此书中得到展示:富有才气、风趣、充满人情味。在此书中你能感受到一位哲学家跳动的心脏,充满激情和希望。
  ——特里普·富勒

  卡普托相信,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可以帮助基督徒思考他们在文化和哲学的历史中的特殊时刻,并反思改革的激进步伐。
  ——《基督教世纪》

目录

致谢
序言:行进中的真理
第1章 现代性和真理的衰退
第2章 我们该如何应对宗教真理?
第3章 不要去管真理:奥古斯丁、德里达和后现代转向
第4章 启蒙运动及其批评者:一部简史
第5章 后现代预言家
第6章 后现代情境下的真理
第7章 真理的未来
第8章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精彩书摘

  但是现代性改变了一切。在现代,如康德所说,人性终于长大了,成熟了,而且就像我们刚刚看到的,到了可以拿驾照的年纪了。现代性意味着现代公民自由和现代科学这对双胞胎开创的时代,它们促进了自由探索,它还是新教改革开创的时代,它促进了个人责任的观念。它始于16世纪的西欧,最终用宗教、政治生活、个人行为和批判性探寻方面的现代民主自由取代了教会和国王、传统和迷信的霸权,这些都可以缩到一句话中,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意味着把真理之光照射到我们迄今为止黑暗的环境中。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没人反对其中任何一点。但是要注意,现在真理之光的意思是理性之光,而不是上帝之光。之前上帝做的大量工作现在由理性来担任。在它新的、不那么受人尊敬的工作描述中,真不再跟善和美一起,像它对奥古斯丁和古人来说那样,构成一个总括性的地平线或者生命的要素(对它的爱就是智慧),真变成了论断和命题的特征。古代人当然清楚关于真论断的一切。是他们最早把这些理论化了。他们发明了关于有效论断(逻辑学)的研究,创造了最终带来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思维习惯。但是他们也清楚,智慧比逻辑大,他们看到和听到了真理这个词中发生的更多的东西,对它们来说,这比单纯的真论断要高深、神秘得多。
  到了现代,在古代上帝和真理所做的大部分重活都转向了理性,这肯定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不会再期盼任何别的东西!我们想站立在我们自己的双脚上,为我们自己而看,而不是相信别人的话。宗教以新教改革的形式,在这一转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强调个人直接面对《圣经》中上帝的话,消除了中间人(教士们)。这为个人自由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它还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不只是尊重个人的良心、推广人人识字。路德的圣经学意味着人们要学会读书,《圣经》要翻译成人们真正在说的各种语言。这又提高了拥抱新教的各个国家中识字的中产阶级的增长,这为接下来工业和商业生活的增长做了准备,而天主教国家使自己处于劣势,一直威胁要分裂为识字的懂拉丁语的教士和占主导地位的不识字的普通信徒(或者在法国,分裂为天主教君主政体和主要的启蒙思想家之间的冲突)。
  但是所有这些自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以真理和智慧为代价。用古典的术语来说,理性从智慧中脱离出来,理性最终变成了愚蠢,而真理失去了它的范围、幅度和魅力。理性获得了它自己的生命,跟其他一切不成比例,这正是尼采对苏格拉底的批评。尼采没有闪烁其词,他说苏格拉底式的理性是一个“恶魔”;某一部分过分、失控的生长损害了整体。但我们可以问,我们以理性而非智慧或真理为基础赞同事物,这会有什么区别吗?
  简单的回答时,一旦理性接管下来,就会发生一种影响深远的反转:真理不再是一个对我们做出的主张,而是变成了我们代表我们的论断做出的主张。也就是说,现代性吹嘘的“自主的个人”登场了,它是真论断的作者,真理也不再是太阳了,不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总括的地平线,一种激发我们的爱和渴求的东西。在现代,理性这一功能开始像最高法院一样起作用,在它面前,其他一切都要是为了被断定为理性的或真实的,而不是非理性的、虚幻的甚至疯狂的。理性判断一个主张是真的还是假的,就像法官一样。在所有东西取暖的真理的太阳所在的地方,现代性给出了好奇的人类照亮事物的理性之光。显然,在后现代境况下,真理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它不再配得上某种永恒、神圣的东西的荣誉,也不再被当作上帝的名字,虽然作为彻底的民主派,我们不会阻止特定的宗教群体那么说。对这个世界我们已经看得足够了,知道做到睿智有多种方式,有多种生活方式,有许多语言、地形,许多次、许多地方,我们制定得很完美的计划有许多出错的方式,所以我们不会接受单数的、大写的真理和智慧——如果我们认为真理可以发生于任何地方,并且可能根本不会发生。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围绕上帝或大写的理性组织我们的真理观,该怎么办呢?这就靠事件的作用了,而事件需要一个重复理论。如果这种更宽泛的、更开放的真理是在四处奔走的真理,我们要问的问题就是,它是怎样走的?如果真理是一个事件,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我的回答是重复。在20世纪,启蒙运动这辆公交车的轮子掉了。这个世纪见证了一系列左派和右派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专制主义政治令人不安地与绝对真理的理论结伴——还有核武器竞赛致命的边缘政策,没人有心情聆听什么历史是大写的真理、上帝的生命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展开,或者事物受到纯粹理性的原则的指引。那不可能是真的。任何曾经冒险出过大门的人都知道,生活显然比这危险得多,其中有更多的因素,因此我们称作真理的东西是一种更加难以捉摸的东西。这些事件带来的震惊,动摇了20世纪的政治,同样震惊了艺术和文学界。所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它把大西洋两岸的哲学家送回了画板前。在此之后,哲学家们不太可能把现实理解为在铁轨上平稳运行的火车,或者嵌在深处的真理的展开,不管它是上帝还是理性的规则。跟他们更加合拍的是不规则而非规则,是非连续而非线性的,是混合而非纯粹,是独特而非普遍,是边缘而非主流,是阴影、混杂而非明朗、清楚,他们更愿意承认事物一直能够,也确实会出错。无论如何,这并不等于要抛弃真理这个概念。这意味着要使它复杂化,用不那么渴望的、理想化的词来重新描述它,敏锐地欣赏真理会发生的变形和转向,以经常反讽、戏仿的、偶像破坏的方式来呈现它。这才是后现代该采用的语调,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生活在一个飞速的电子沟通、全球市场和全球旅行、不停地运动和搬迁、多任务和超链接的世界。
  ……

前言/序言

  序言:行进中的真理
  早上乘车去上班已经变得很平常。但那不是步行,因为我们没有走路。但它已经变得很常见。我们去哪儿都是乘车。医生们和公共卫生官员们恳求我们出去走走,锻炼一下,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坐着的时间越来越长。但另一方面,久坐并不意味着我们待在同一个地方。相反,久坐意味着我们即使不是坐在电脑前,即使我们在路上,我们仍然是坐着的——坐在汽车、火车、飞机上——膝盖上摆着笔记本电脑。过去人们住的地方距离他们工作的农田都在步行的距离范围内,或者他们在跟家里相连的商店上班。现在我们都是乘车去上班,几乎去哪儿都要乘车,我们一直在行进。这好像没什么害处,肯定也不需要哲学家的指导。但是,说真的,它为我们对真理的理解造成了一场危机。
  过去,哲学家跟所有人一样,往往都待在家附近。人们都知道,在18世纪,伊曼纽尔?康德(一个会出现在所有人的伟大的哲学家短名单上的名字)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这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让他以为其他地方像或者应该像哥尼斯堡一样做事,如果有什么差异的话,这些差异也只不过是这位男性德国哲学家认为是正确的做法的调整。康德阅读那个年代的游记作品、船长日记,但他从未看过一艘船的内部。他还是启蒙运动的一位领袖,这场运动强调纯粹理性的普遍标准。但康德的问题是,“普遍的”会萎缩为欧洲的,而“纯粹的”往往等于没遇到过其他人。
  如今我们不再需要住在距工作地点步行的距离范围内,只要有旅费,我们几乎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们可以像鸟一样飞翔,去访问其他国家,穿越大海,更不用说我们通过媒体和网络所做的大量旅行,即使我们待在家里,媒体和网络也能把其他人和其他地方带到我们跟前。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到达任何地方,旅程越快越好。即时信息已经成为理想:在一眨眼的工夫以思想的速度到达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像那些声称知道这些事情的人所说的那样,这实际上是天使在天上旅行的情形。我们在《圣经》中读到,在上帝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和智能手机之前,天使们为上帝传递即时信息。即时信息、即时旅行、即食餐——最后会延伸到哪里?我们在走向何方?有谁知道最后一站的名字吗,或者最后一站前面一站的名字,好让我们有一些警示?有人知道如何走下这列火车吗?
  这些好像都跟真理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没有终点的旅行给我们最珍贵的真理带来了一场危机。当代生活的特点是拥有现代交通体系,我们可以利用它去任何地方,还有现代信息系统,通过它任何东西都可以到我们这里来,现代生活比过去的生活更加多元。我们会更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人也会更多地受到我们的影响。我们强烈地感觉到生活不仅局限于哥尼斯堡或者堪萨斯,感觉到世界是一个非常多样、多元的地方。这带来了这样一种观念:文化是没有限度、五彩缤纷的,而不是单一的、纯粹的。但它也带来了麻烦。一方面它造成了社会冲突,因为追求更好生活的人涌入更富有的国家,更富有的国家在全球市场上剥削贫穷的国家。康德预见到了这种情形,称之为世界主义,把外来者当作宇宙或世界公民,这是一个很杰出的观点,尤其是因为它出自一个不怎么外出的人。另一方面,当代生活为哲学家创造了难题,因为当谈到真理时,这种多元主义会造成真正的眩晕,这种眩晕被称为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文化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的、高科技的世界。我们几乎可以去任何地方,在电视或笔记本电脑上看到任何东西,不离开座位就能看见世界另一端的人、跟他们谈话——如果说它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它正在逐渐在全球扩展。这造成了一种跟在哥尼斯堡或堪萨斯度过一生时不同的心灵模式。在高科技世界,不停地接触当代旅行者看到、访问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或者接触来访问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就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差异感。对后现代性来说,差异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就像对现代性来说,普遍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我会用现代性来表示启蒙运动和理性的年代,它最先出现于17和18世纪的欧洲,随后决定了当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和公民自由。普遍是一种现代主题,差异则是后现代的主题。现代主义者往往认为整体是一个被核心力量统一的体系(如果你还去教堂,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上帝,如果你不去教堂了,它就是自然),在这个整体中所有的钟表和列车都很准时。后现代主义者往往认为,事物是横向地挂在一起的,像一张网一样联系起来,一个世界那样广大的网,对它来说谈论谁在控制甚至它始于何处、止于何处都是没意义的。你怎样才能到达万维网的终点?现代主义者更喜欢谷歌地图抽象的线段;后现代主义者更喜欢谷歌地球松弛的地形。现代主义者认为事物是遵守规则的、精确的;后现代主义者欣赏不规则和“混乱宇宙”,借自詹姆斯?乔伊斯创造的一个很贴切的词,表示混乱和宇宙明智的混合。后现代的理想是“混乱世界主义”。这种后现代效果甚至出现在了物理学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悖论取代了牛顿理论的规律性,它还出现在了数学中,1931年库尔特?哥德尔用他的不确定性定理使经典数学家们感到烦忧。
  那么作为一种思维模式而非文化,后现代是什么呢?首先,“后”不是反现代或对现代性做出的进步的反动,也不是某种徒劳地、怀旧地逃回前现代的努力。思考后现代思想最好的方式是把它视为一种风格,而不是一套学说;它是一种调整或改变,是现代性事业的延续,但是是用其他的方式来延续。现代性认为存在着纯粹的规则和缜密的方法——在科学上以及伦理学上——后现代性则建议灵活性和适应性。现代性认为事物可以分成严谨的独立的类型,如理性和情绪,后现代性则认为这些边界是可渗透的,每一侧都会渗透到另一侧。现代主义者寻找能够涵盖所有现象的一个宏大故事,如人类历史,后现代主义者表达利奥塔(1924-1998)所说的“对元叙事的怀疑”,它成了人们最熟悉的对后现代主义的定义。1这意味着拒绝被宏大的、包罗万象的叙事欺骗,就好像关于人类的行为(性、权力、上帝等)只有一个真正宏大的故事可讲。现代性更喜欢普遍性,后现代主义者则尽情享受单一和独特的东西。现代主义者不欢迎他们的规则的例外;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例外是创新的引擎,是系统重新发明自身的机遇。现代主义者追求确定性,后现代主义者则看到了健康的怀疑论的好处。以语言为例,后现代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就爆发于此,“结构主义者”(现代主义者)潜心设计统治一切可能语言的普遍法则的深层语法,而比喻和借喻等现象以无法预料、无法编程的方式延伸和歪曲了这些规则,从而俘获了“后结构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的心。
  所以如果你问后现代主义者,什么是真理?他们可能会斜着眼睛说:“那要看情况。”后现代主义者往往不相信有一种叫真理的东西,永远到处都一样,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存在许多不同的真理,根据你是谁、你在哪里而定;他们倾向于散漫。问题就来了。对待真理散漫的态度被称为相对主义——我们要一直记住这一点。相对主义意味着没有大写的真理,只有许多相互竞争的真理,依你的语言、文化、性别、宗教、需求、趣味等而定,每一个都跟其他一样好。谁能说什么是真的?谁有权威宣称这一点?所以批评后现代主义的人担心会出现最糟糕的情况:相对主义、怀疑论、虚无主义、直率的无政府主义。而且,说真的,许多后现代哲学家制造了这一印象,因为他们一直努力抽空大写的真理。在19世纪晚期,尼采(后现代主义的守护神之一)说,大写的真理是各种虚构和比喻的集合,我们已经忘记了它们是虚构和比喻。最近,很有影响的哲学家理查德?罗蒂(1931-2007)说,真理只是当事情符合我们的信念时,我们队自己的赞美。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他是美国人、一位实用主义者。经典哲学家,尤其是德国人,喜欢大写的真理(德国人当然是把所有的名词都大写),而后现代主义者一般避免大写字母。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乘车去上班!所以,我们的交通技术不只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它们还是后现代主义重要的比喻工具。实际上,这些工具不只是后现代主义的比喻;它们也是后现代世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当代交通体系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还会堵塞我们的真理观。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这一事实引诱我们认为,怎么做都行。“怎么做都行”,这句话浓缩了后现代思维带来的威胁,它是后现代交通和信息体系带来的诱惑。后现代境况是去情境化的、连根拔起的、在路上的。每次我们搭乘火车、飞机,或者在电脑上对远方作视觉之旅,我们都会引发真理危机。如简?奥斯丁所说,真理应该是“被普遍承认的”。但今天,我们唯一认可的普遍性是多元性。我们唯一的共识是,我们都是不一样的。今天如果有人祈求理性的力量,后现代主义者会皱起眉头问:“谁的理性?何种合理性?”如果有人说“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会问“哪个我们?”是的,这取决于你是谁、你要去哪里。所以问题就来了——这是一个可以在长途旅行中看的好问题——在后现代世界何谓“普遍”,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每个人的真理都有权享有它阳光下的15分钟时(注释2),何谓“真理”?
  相对主义是后现代主义者对真理形成的主要威胁,就像绝对主义是现代性形成的主要威胁。接下来我希望能够避免这两种威胁,我认为它们都是死胡同。我要提出,绝对主义是智识上的一种威胁,而相对主义被广泛误认为是后现代真理理论,但实际上并未提出什么理论。相对主义导致我们不能说任何东西是错的,但绝对主义把我们跟上帝弄混了。不加约束的相对主义意味着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当作是真的,我们就站在站台上,提着一个袋子上面写着“怎样都行”。这不是混乱宇宙,这完全只是混乱。如果怎样都行,你怎么能说任何东西是错的?为什么不只是说事情是不同的?2+2=5可以吗?你怎么能反对撒谎和欺骗?那些骗取老人养老金的人呢?这个清单可以一直列下去。所以,我们喜欢到处旅行,但“怎样都行”是一个我们不想去的地方。
  我非常喜欢旅行,但同时我想确保我们不会偏离路线。我将为真理的多义、含混、不可编程性辩护,但也要维护说某个东西不只是不一样、它就是错的权利,而且不会接受错误的绝对主义。所以让我在旅途的开始就表明我的观点。我忠实于启蒙运动所做的突破。它把我们从教会、迷信和权威的皇室血统中解放了出来,代之以公民自由、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我没兴趣单纯地反对启蒙运动。但我确实认为,过去的启蒙运动已经做了它要做的所有好事,现在我们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不是反启蒙运动,而是一场新启蒙运动。我们必须踏上通往下一站的列车,以其他方式继续启蒙运动——去认识更加不可编程的、模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种想法不是去扑灭启蒙运动的光芒,而是拿出新的修订版,用影子、阴影、灰色、黑洞和其他意想不到的玄妙、复杂的东西使它纯粹的光芒复杂起来。这甚至需要抛弃我的书名Truth,向读者传递一个坏消息:不存在什么真理。相反,存在的是truths,复数的、小写的真理。不存在Reason(大写的理性,至少不存在启蒙运动理解的大写的理性),但存在好的理由(reasons)和坏的理由。我想为这些观点辩护,又不能掉进相对主义者“怎样都行”的沟里,这是一个挑战。
  问题是,当说到真理时,这场运动带来的是一种晕动症(晕车等)。生活变得越移动,我们越有可能怀疑以前被当做真理的只是地方性的,它们让人回想起我们长大的地方,是我们发源地的地方色彩的一部分,我们越移动它们越会“相对化”。你可能会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开始欣赏时间的进程,欣赏不停移动的事物,这里的事物我指的是一切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都是静止的,除非有东西移动它们。牛顿认为,一切都是在运动的,除非有东西阻止它们。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万物都在去往某处。万物都在旅途中——一直都是。
  过去,每个人都住在距离工作场所步行的范围内,人们过着安定的生活,相对来说总是待在同一个地方,认为地球是一个坚土,被稳稳地安放在宇宙的中心。确实,在相距遥远的地方之间有贸易路线和信息交流,但是非常缓慢、艰难。如今我们意识到地球在动,即使我们一动不动地站着,或者躺着,我们也在搭乘地球这个宇宙飞船,随着它绕着太阳旋转以及绕着它自己的轴旋转。当科幻小说家还在想象前往非常非常遥远的星系时,我们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使“好奇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了,让卫星绕着地球转。这还只是开始。地平线在以不断增长的数量级不停地扩展,不仅在我们的想象中,而且在数学计算上。根据当代物理学的研究,当我们乘着地球这一宇宙飞船(它只是宇宙灰尘中的一个微粒)穿越太空时,宇宙的一切都在日益加快的速度快速离开我们,最终会导致无穷的扩展,到最后生命耗尽,变成寒冷、黑暗、死掉的宇宙。那是最后一站。
  最终,我们都生活在无法想象的比例的爆炸之中。根据物理学家的说法,真正的宏大的旅行,一切旅行的旅行,始于140亿年前的大爆炸,一个无法想象的能量集中的点爆炸,然后开始剧烈扩张,直到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宇宙将到达熵消散的最后一站。那将使一切相对化!那将使堪萨斯、哥尼斯堡、我们整个的文明、地球飞船、太阳系都变成纯粹地方性的、短暂的现象。宇宙尺度的“地方性”。到那时像真理这样美好的词对我们还有什么用呢?我们所说的真理将像是黄花;今天还在,第二天就没了。我们说的都是死去的语言,我们的人生到了尽头。
  从长期来说,非常长的长期,你今天上午想去哪里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放不下这个问题,你就没法继续生活了。如果你思考它思考得足够长,你会发现早上你都没法起床去某个地方。如果我还想继续移动,我需要得到尽可能多的帮助。为此我会召 真理/“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真理/“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真理/“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真理/“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看了非常有意思,特价促销活动买的,京东物流配送服务就是好

评分

何为是长大,也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

评分

一开始没注意,当成是寻常书买的。接到后一看,原来是1895年豪华插图版,William Strang这一版插图颇有名。纸墨晶莹,令人爱不释手。

评分

这名字让人以为是童书……

评分

  《“地铁上的哲学”丛书:自我》作者以“空间传送”可能性的探讨作为贯穿始终的索引,为我们梳理了自笛卡尔开始,历史上各个阶段关于自我不同的哲学观点。作者在解析哲学观点的过程中列举引用了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使读者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一场关于自我的冒险之旅。

评分

书是经典,京东服务很好,发货很快,书的质量也很好,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

评分

齐泽克的书,结合时势与哲学,这种写法可以学习。

评分

不要对别人的喜好说长道短,因为兴趣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自己喜欢那就干吧。一如既往地支持京东。喜欢京东物流的速度。

评分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绿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真理/“地铁上的哲学”丛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