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瓷器由商代原始瓷发展到东汉成熟的青瓷,至唐、宋、元、明、清各代,历经了原料配制由粗到精、坯胎由不透明到半透明、釉色由单色到多色、烧成温度由低到高、工艺技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不断进步,装饰艺术由“素瓷”到“彩瓷”、单彩到多彩、釉下彩瓷到釉上彩瓷的长期演变,展现出中国陶瓷一万多年绵延不断的发展经历。
内页插图
目录
汝窑
(宋代)汝窑盏托
(宋代)汝窑水仙盆
(宋代)汝窑花口碗一对
(宋代)汝窑把碗
(宋代)汝窑玉壶春瓶
(宋代)汝窑弦纹瓶
龙泉窑
(宋代)龙泉窑八角砚
(宋代)龙泉窑碗
(宋代)龙泉窑碗
(宋代)龙泉窑外刻莲瓣龙泉碗
(宋代)龙泉窑钵
(宋代)龙泉窑刻花葵口大盘
(宋代)龙泉窑花边刻花盘
(宋代)龙泉窑刻花盘
……
前言/序言
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造了象征着东方灿烂文化的中国瓷器。远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制陶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
中国瓷器由商代原始瓷发展到东汉成熟的青瓷,至唐、宋、元、明、清各代,历经了原料配制由粗到精、坯胎由不透明到半透明、釉色由单色到多色、烧成温度由低到高、工艺技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不断进步,装饰艺术由“素瓷”到“彩瓷”、单彩到多彩、釉下彩瓷到釉上彩瓷的长期演变,展现出中国陶瓷一万多年绵延不断的发展经历。
今将藏家收藏的500多件陶瓷,在聘请专家鉴定和梳理后,从中遴选出200多件上品集辑出版,供陶瓷爱好者鉴赏学习。主要包括汝瓷、钧瓷、龙泉青瓷、景德镇的青花瓷和粉彩瓷等。这些陶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
汝瓷因产自河南省汝州而得名。汝瓷形成于北宋前期,繁荣于北宋后期,是专门为皇室烧制的产品,传世汝瓷稀少,仅有70余件。汝瓷有四大特色:一是汝瓷的烧制多采用“裹足支烧”,器物的外底多留有六到八个细小的支钉痕,俗称“芝麻支钉釉满足”,技艺精良:二是裂纹绝,一般釉是直裂,而汝瓷釉是斜裂,状如蝇翅、蝉翼纹;三是汝瓷以釉色取胜,难见纹样装饰,且多使用内含玛瑙的釉料,釉面呈现奇特的天青色,色泽冷暖适应,和谐优雅,汝瓷釉色伴随光线强弱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色调变化,这在其他瓷品中是少有的;四是汝瓷的造型精美别致,造型丰富多变。
钧瓷因产自河南省禹州钧台而得名。钧瓷始烧于唐晚期,盛于北宋。钧瓷以瑰丽异常的铜红窑变釉而闻名天下,这种釉系在青釉上施铜红釉料,因铜红釉料中还混杂其他着色金属氧化物,故烧成后釉色变化丰富,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有明快的流动感。钧瓷的釉色,各不相同,有的一器一色,有的一器多色,找不到两件色彩完全相同的产品,有“钧瓷无双”之说。窑变是钧瓷的最大特色。
龙泉青瓷产自浙江省龙泉。始烧于五代,盛于南宋和元朝,衰落于明朝,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历史。龙泉青瓷胎中铁的含量高达3.5%-5%,用还原焰烧成,所以瓷胎灰黑如铁,通称“铁骨”。同时器物口沿因釉层较薄,呈紫褐色,而圈足底端无釉处在烧成后呈现黑褐色,俗称“紫口铁足”。龙泉青瓷采用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工艺,釉层丰厚,滋润如玉,内外两面釉层的厚度有时超过胎的厚度,追求“釉色如玉”之美。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大类,哥窑是釉面开片瓷,即釉面有像裂痕的纹路,这种片纹是因胎体膨胀系数大于釉的膨胀系数,在烧窑冷却时出现的,本是一种缺陷,却产生“金丝铁线”的特殊装饰效果。弟窑是釉面不开片的,有粉青釉、梅子青釉和米黄釉等。
人间偏爱此琉霞:私家藏瓷鉴赏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