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郝寿义 著,陈昕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224810
版次:2
商品编码:1191475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8
字数:5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区域经济学研究人员,在校相关专业师生

本书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特色且能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提出了均质和非均质空间对立统一的观点,并合理吸收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研究成果,它从区位到区域形成作为理论框架构建的核心,并努力使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演绎了从区位到区域的路径和内在机理。此外,本书还初步构建了具有时空结合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循环发展规律的研究使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同时本书还结合中国实际,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要素适宜度概念,试图打破传统区域经济不平衡转向平衡发展的研究范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作者简介

郝寿义,担任南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国家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目录

1 导论

2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分析
2.1 空间问题与经济学
2.2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含义
2.3 传统空间分析路径的特征与局限
2.4 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对立统一

3 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3.1 斯密的要素禀赋观
3.2 要素和要素禀赋
3.3 要素禀赋与空间分析

4 区位
4.1 区位与区位理论
4.2 基于要素禀赋的区位内涵和特征
4.3 要素禀赋与区位变迁
4.4 区位差异与区位主体偏好

5 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
5.1 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的演绎分析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微观基础
5.2 均质空间下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实现的路径
5.3 聚集经济的微观机理——一个非均质空间下的区位选择假说

6 聚集经济、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
6.1 经济功能区
6.2 要素禀赋、聚集与经济功能区
6.3 经济区域形成
6.4 经济功能区裂变与经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
6.5 经济区域特征及其边界

7 经济区域形成理论的实证分析——以中国特殊经济区为例
7.1 中国特殊经济区的内涵
7.2 中国经济特区的演进过程
7.3 中国特殊经济区形成与演变的理论分析

8 区域经济发展
8.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8.2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动力机制
8.3 区域经济发展模型
8.4 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规律


9 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
9.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概念、特征与衡量
9.2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内在动因
9.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的窘境与思考
9.4 要素适宜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0 要素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
10.1 主体功能区
10.2 要素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演进机制
10.3 要素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协调测度

11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基于厂商和居民的分析
11.1 区域主体及其特征
11.2 区位主体与区域主体
11.3 区域主体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基于厂商和居民的分析
11.4 空间经济自组织诱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12 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基于地方政府的分析
12.1 福利型地方政府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12.2 经济人地方政府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12.3 双目标地方政府与空间经济自组织

13 区域经济政策
13.1 区域经济政策概述
13.2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分类
13.3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与评价
13.4 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14 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
14.1 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组织
14.2 区域治理
14.3 区域治理系统要件
14.4 区域治理的运行分析
14.5 发达国家区域治理的制度框架

15 中国的区域治理分析
15.1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15.2 中国区域治理的特色和模式
15.3 中国区域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5.4 完善中国区域治理模式的思考

精彩书摘

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理论渊源历史悠久。古典经济学、古典区位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经济学、地理学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理论和分析工具。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众多世界性问题的不断出现,区域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而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其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实践领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带来了更多、更为复杂的区域经济问题,同时也对已有的区域经济基础理论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发展中的中国,其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着经济转型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任务,区域经济问题更为突出和复杂,这为中国乃至世界区域经济研究学者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学长期未能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研究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至少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区域经济分析的逻辑前提问题。区域经济是经济学和地理学共同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经济学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通常以“均质空间”为逻辑前提,主要探索均质空间上要素的分布规律及经济主体的空间行为问题;地理学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则以“空间差异”为逻辑前提,主要分析非均质空间上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分布。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逻辑前提应该是的“均质空间”还是“非均质空间”呢?
第二,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问题。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以区位理论为基石,更多的讨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规划问题以及区域政策问题等。但是对于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学者们则大多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分析问题的需要进行定义。区位、区域这两个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共识。
第三,区位理论与区域理论的关系问题。区位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却无法真正的融入到区域经济学并名副其实的成为其基石。在现有的大量区域经济学文献中,对于如何处理区位理论与区域理论之间的关系,尚没有形成一个相应稳定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研究架构。
第四,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理应构成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但是,目前的区域经济学分析中,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讨论,往往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时间维度上”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和“空间维度上”的区域空间结构问题。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问题,大多以宏观经济的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来加以解释;而对于区域空间结构问题,则大多以地理空间结构理论来进行说明。那么,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有没有自己特有的理论呢?
第五,区域经济主体问题。经济学的分析强调主体行为的分析,但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分析则很少研究区域主体问题。主体问题研究的缺失,使得已有的区域经济理论解释力不足。其实,区域主体和区域主体行为的研究涉及区域经济学的主要领域,区域主体行为理论更强调区域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突出主体间经济行为的联系分析,理应成为区域经济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六,区域治理问题。对于区域经济问题的解决,以往主要强调区域政策层面的分析。其实,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区域主体的空间自组织行为,通常这种空间自组织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但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这种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市场失灵会导致空间经济自组织在空间上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表现为空间失灵。对于这种由市场失灵而导致的空间失灵,为政府提供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以及和现实需求,但政府机制这只“公平之手”同样也会存在失灵的情况,即产生政府政策失灵,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一种区域协调机制来加以解决。区域治理则是与空间经济自组织相适应的自主协调机制。因而迫切需要研究区域治理问题。
在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区域经济学分析框架。融合、借鉴经济学、地理学对于空间问题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以空间的均质与非均质对立统一为分析的逻辑起点,从要素与要素禀赋出发,构建了区位理论与区域理论相统一的区域形成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区域主体和主体行为理论、区域经济政策与 治理理论,这些构成了本书的研究主线和主要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上述体系的每个理论都有专门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在一定意义上说该书是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浓缩。
具体来说,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研究的逻辑前提及“均质与非均质统一”的分析思路。区域经济学是研究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因此,区域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对要素及要素禀赋的理解。这一部分,我们从亚当·斯密对于要素的理解出发,回顾了经济学、地理学对于要素及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提出自己对于要素及要素禀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要素分析的“均质与非均质统一”的空间分析方法,为后面对于区域经济分析提供一个分析思路和框架。
第二部分,经济区域形成理论。以往的区域经济研究,对于区域概念的理解因人而异,对于区域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其边界问题,探讨很少。在这一部分,我们试图作出两个尝试。第一,对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概念——区位、经济功能区和经济区域,逐一进行界定;第二,从区位理论出发,推导出经济区域形成,说明经济区域的性质,进而建立区位理论与区域理论有机融合的一体化理论体系,使得区位理论名副其实的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
第三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该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经济区域形成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经济区域的动态演化机理和规律,主要包括:(1)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结合”的内在动力模型;(2)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规律及周期发展理论;(3)阐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机理,提出“要素适宜度”概念,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第四部分,区域主体和主体行为理论。与成熟的主流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研究一直以来对于“主体”问题的探讨较少,这是区域经济学不成熟的主要表现之一。该部分对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和主体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从经济区域主体行为出发,探索空间的自组织理论,使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更有解释力。
第五部分,区域政策与 治理理论。较为系统的探讨区域政策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从区域治理的视角,探索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和管理问题。
本书的主要观点有:
一、要素分布规律及空间的均质与非均质统一
区域经济学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要素有效配置及其空间结构问题。我们在这里强调区域经济学的分析应该从要素与要素禀赋概念出发,进而探讨空间的均质与非均质问题。
本书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对于要素及要素禀赋的理解出发,寻求要素与要素禀赋理论内涵。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源状况。对于要素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则有不同的界定。本书中,我们创新性地提出要素可以分为经济要素与经济性要素。经济要素是指直接影响经济行为的要素,其包括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知识、制度等,这些要素都是决定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要素和地理特征状况等非经济要素同样会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经济影响。后天的经济要素和先天的自然要素和地理特征状况等非经济要素共同构成了经济性要素。从经济性要素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角度来看,经济性要素影响或者决定经济活动和行为,而经济活动同时影响经济性要素,特别是其中的后天经济要素。经济性要素是动态的。随着经济性要素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经济性要素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总量和质量。
要素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体现了聚集与扩散的规律。具体来说:
从时间维度来看,要素禀赋可分为原始要素禀赋、初始要素禀赋、现时要素禀赋和预期要素禀赋。所谓原始要素禀赋是指特定的地域空间在未有人类活动干预的情况下,各种要素的赋存状态,既特定地域空间纯自然状态下的要素禀赋。原始要素禀赋决定人们最早的区位选择和区域选择行为。初始要素禀赋是指特定的地域空间在给定时点的要素赋存状态。由于不同地域空间的要素禀赋条件的差异,人类经济活动开始的时点不同,始于不同时点的要素禀赋之间往往不具有比较意义。因而,初始要素禀赋是进行不同空间要素禀赋比较研究的基础。现时要素禀赋是指特定的地域空间在当前时点下要素的赋存状态,我们通常讲的要素禀赋即指现时要素禀赋,现时要素禀赋是进行区域经济研究的最直接的依据。预期要素禀赋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对特定地域空间未来时点要素赋存状态的预测或估计,预期要素禀赋对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选择和区域选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现时要素禀赋和预期要素禀赋是经济活动主体进行区位与区域选择决策的主要依据。
从空间维度上来看,空间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载体,任何经济活动都不能离开空间而存在。由于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不同空间点满足人类经济活动的要素禀赋条件不同,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主体的必然选择。单个经济活动主体选择的对象是区位,其经济活动的过程使与其经济活动相关的要素在特定区位上聚集,形成区位要素聚集;在聚集动力的作用下,与占据优势区位经济活动主体具有密切关联或具有共同的要素需求的经济活动主体将选择与之毗邻的区位,其结果是在特定的空间上由具有共同的要素需求或密切关联的经济活动主体所形成的经济功能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单一经济功能区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在特定的经济功能区周边将形成与其功能互补、具有有机联系的其他类型的经济功能区,由多个经济功能区组成功能互补和完善的经济区域。
因此,对于区域经济的分析,我们强调既要考虑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又要考虑在一定范围内要素的相对均质分布。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完整的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经济区域是一个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既要分析均质空间的形成规律及其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又要分析非均质空间的形成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二、经济区域形成理论
区域经济学一直就被缺乏微观基础而困惑着,区位选择理论象是微观经济学的分支,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分布则又像宏观经济学。这种窘境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被打破。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对于经济聚集和区域空间的分异进行了微观分析,为探寻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对区域主体行为的微观分析。
这里,我们尝试构建从区位到区域的一体化理论体系。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区位理论往往只是作为区域经济分析的背景理论,难以发挥其空间经济学基石的作用。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本书从区位概念的重新界定入手,探讨非均质空间条件下的区位选择模型,进而分析区位主体行为导致的区位聚集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和发展了“经济功能区”的概念,“经济功能区”将能够有效地搭建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之间的桥梁。
(一) 区位的理解。
长期以来,区位理论与经济聚集之间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断沟,人们关注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也分析聚集经济问题,但是由区位选择如何形成空间聚集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基础理论与核心问题的断裂以及区域经济学缺少微观分析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困境。从国内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看,经济区域的形成常被认为是先验的存在,而这种区域又是通过宏观视野来界定,经济区域的先验存在也暗含了聚集经济的存在。于是,对于聚集经济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效应和特征上,而很少涉及聚集经济形成的微观机理。这样,区位选择强调微观主体的空间行为,而区域经济理论则更像宏观经济理论,区位选择理论和区域经济的其它理论形不成有机联系,区域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这个微观基础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从区位选择到聚集经济路径的阻塞。
基于此,我们在探索经济区域形成理论的开始,首先对区位进行分析和重新解释。在本书中,区位被理解为一种经济空间场。“区位是依托于土地的特定经济空间场的自我维系系统。区位的本质是对经济空间场所承载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应该被所有相关的经济行为主体所感知,但是重要性会因人而异,有所差别。这样,区位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经济行为主体的区位选择,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的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区位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要素存在,其产出规律不同于一般要素,具有很强的报酬递增效应。
由于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造成了不同区位之间的客观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不同区位对于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经济行为主体根据其自身的约束条件和区位的客观差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这种区位选择的结果与客观的区位之间相互结合,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功能区。
(二)区位选择、聚集与经济功能区
本书在回顾均质空间条件下聚集的内在机理的各种路径基础上,提出非均质空间条件下的区位选择导致聚集的基本模型,认为在区位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对区位这一要素的使用,也存在权衡和机会成本的问题,这种对区位要素的权衡与机会成本的选择导致了初始聚集的空间差异,同时构成了后续聚集的空间约束条件。
在这种对区位选择与聚集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经济功能区概念。亦即,经济功能区是由同类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连片分布形成的空间区域。这种功能区一般是以某种经济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由于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的地域空间。而地域空间因其附着的要素的差异而表现为异质性,因此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各种经济功能区的形成。
(三)经济区域的形成
在经济功能区的分析基础上,本书提出“同能性的经济功能区存在着等级网络结构,形成经济功能区之间的纵向分解网络结构;而不同能性、相对同等级的经济功能区则通过部门分工、地域分工,形成横向联合网络结构。这种纵向的分解网络结构与横向的联合网络结构是彼此并存,相互重叠的,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经济区域”。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区域概念强调的是一种空间,而近年来一些经济学者(特别是一些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者)的概念则强调是一种经济组织。我们认为,这种将区域抽象为一种经济组织,有其科学性和逻辑上的可接受性。但是,却丢失了区域(或经济区域)的概念本身所蕴含的特有的空间内涵。我们不能因为空间内涵不便于清晰的表述,就舍弃这一核心。因为不管怎么说,区域的概念脱离不了“空间”。区域概念不可能,也不应该像“企业”概念那样被无限度的抽象为制度或组织。但是,上述学者对于区域的概念的定义,给我们两点重要的启发。第一,经济学,特别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应该是市场自发形成的经济区域;第二,区域经济学所研究区域具有网络结构和网络性质。
因此,经济区域是由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具有较强自组织能力、相对独立却高度开放的经济功能区,彼此之间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网络特征的经济空间。
在这一定义中,居住区可能是一种经济功能区;商业区可能是一种经济功能区;农村地区也可能归类于一种经济功能区。而且这些功能区可能有其自身的等级性。一方面,每一类经济功能区不同等级构成一种网络结构;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经济功能区之间彼此联系,形成另一种网络结构。正是这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彼此之间的叠加,才形成了相应的经济空间。
这部分对于从区位到区域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推导,形成了经济区域形成理论,为后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区域主体与主体行为理论、区域治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在经济区域形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从动态研究的角度,从时间、空间及区域间的交互作用等多个层面,探索始于要素禀赋,动力源于要素聚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和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
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有别于一般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如下本质特征:
1.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
所谓区域经济增长是指特定区域商品和劳务的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特征是数量化和模型化,即利用数学计量手段将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变量联系起来,构造模型,并以此来推导结论、预测未来。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剑桥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