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海杰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1220814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290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3
套装数量: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屏幕生存 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是影像批评家海杰立足于中国当代摄影研究的第三本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以艺术创作中的问题意识为主要切口,引入跨学科视角,从现实排演、权利审读、新伤痕、中国风景、游走中国、身体书写、身份重构、新知物语、都市游击、屏幕生产等十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的创作实践进行分类解析。作者共选取了50多个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案例,结合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语境,做出解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中国当代摄影在特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丰富面貌和话语结构。

作者简介

  海杰,独立策展人、影像批评家、作家,现供职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任集团旗下杂志《289艺术风尚》主笔。成功策划和运作“不一样的风景”大型全国巡展、“自助餐”2014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等大型项目。曾连任三届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推荐委员会委员;2012、2014、2016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学术主持;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摄影组初评评委,2013第三届成都纵目摄影双年展学术主持,2013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爆名展策展人,2014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实验展单元策展人;2014瑞象馆“瑞象校园系列讲座”特邀主讲嘉宾;2015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策展人。另主持微信公众平台“海杰视界观”。

  著有《照镜子的人:16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录》(中国青年出版社)、《表态:与十四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对话》(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p001

现实排演 p004

权力审读 p026

新伤痕 p062

中国风景 p092

游走中国 p132

身体书写 p162

身份重构 p202

新知物语 p236

都市游击 p272

屏幕生产 p300

后记 p325

前言/序言

  自序

  这本书的框架雏形是源于2013年本人入围“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的写作提纲,2014年,设在上海的影像研究平台瑞象馆推出“瑞象馆校园系列讲座”,邀请到12位各领域的讲者参加,我有幸忝列其中,得以重新调整这个写作方案,并付诸于讲座。作为最后一位演讲者,我的讲座在厦门大学完成。

  书的副题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这是一个具体的命题。之所以选择2000年以后,是为了建立一个便于操作和可供言说的时间区间,而不是试图去就中国当代摄影进行“史”的书写,即便这样,也不能避免人们固有的对于权力的想象,但它不是我的本意和重心,更何况,它们还没有形成历史,只是处于一种“临时状态”;这次对于“中国当代摄影”的写作,一方面是立足于中国当下社会生活和普遍的生存状态,以每个以摄影为主体语言的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实践进行全方位的关切,另一方面是基于摄影作为当代艺术的媒介手段,对跨媒介的艺术家们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艺术实践做出分析解读。而“切面”之说,是因为从个人的视角出发,我只是取样举例说明,并没有试图去给2000年以来的当代摄影艺术家下一个结论。正因为带着“切面”的视角,所以肯定会有很多优秀的摄影艺术家不能被提及,这是由于本书结构导致的遗漏,在此,必须得跟这些优秀艺术家致歉。

  2000年以来的当代摄影切面,这个叙述所蕴含的时间和空间本身就强化了它的背景和语境。在这次写作中,我坚信语境必须存在,且是问题的河床,文本解析的密码。

  当时间来到2000年这个千年之交时,恐慌和焦虑才刚刚开始,电脑千年虫恐慌症,编码与解码的黑客先知,BBS、博客、开心网交友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形态推进的一系列关系演变势如破竹,技术美学进入日常政治领域,而图像也从精英主义的RAW格式里逃离出来,先是成为JPG,接着开始进入GIF的图像政治学:廉价、粗劣、调侃、交换、重组、发送,数字虚拟程序和3D打印催生的“后人类”是对现实人类的俯视,我们作为基于屏幕的新的大众文化族群,不得不进入屏幕化生存。

  具体到艺术领域,表现为终结性的仪式焦虑和艺术史焦虑,即当代艺术还能走向何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行为艺术家大同大张(原名张盛泉),选择在2000年1月1日在家中自杀,完成了他被艺术界认定的最后一个行为艺术;无独有偶,同样美籍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完成了他的一个“十三年计划”项目,也就是从1986—1999年只做作品而不发表。而在2000年1月1日这一天,他选择了在美国纽约的约翰逊纪念教堂宣布他的“复活”。这个“复活”意味着他从此以后不做艺术了,他以这种方式宣判了作为一种可以延伸的艺术史的死亡。山西大同大张选择世纪之交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位当代艺术的殉道者,“世纪”这个由宗教主导的时间议题被他强化,甚至他那耶稣一般的形象在符号学意义上也就此得到了强化,这为世纪之交提供了一种既安魂壮美又使人无比焦虑的图像。这种古典主义的祭仪图像,被放置在了当代艺术的剧场之中,犹如灵光消逝后的图景。

  灵光消逝,意味着图像的祭仪价值也失去,古典主义以剧本的方式被收留和保护,同时也被挟持和压榨,因而我们至今还可以看到大量的具有祭仪属性的图像,以及附着其上的古典主义的号令,只是这断然不是当初那个具有主体性的祭仪图像,而是被大众推出去示众的祭仪图像,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祭仪的图像一样。

  大同大张的自我即艺术形象,它们同在,因此他的结束是整体性完结,而谢德庆只是剥离,将自我与艺术形象剥离,自我变成作者的观望者。这种终结性的艺术行为在艺术界到底是一个代表性的个案,还是一个杜尚式的观念的尽头,或者是一个新的杜尚式的牢笼?又或者说,多种维度向度凌乱的当代艺术以这种方式对重视“进步”说的现代主义线性叙事投下否决票?

  另外由于全球化的全方位渗透,走向“国际化”产生的后殖民话语成为身份确认的阴影,而一度自我殖民也成了病征,进入局部,或者说返身自我内部成为全球化并发症的临时解药。2015年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就定了一个迫切而应景的主题“陌生的亚洲”,也是有意触及这个后殖民话语下的亚洲影像及其所提示的内容,而该双年展由于作品主体与主题偏离太大未能构成有效的支撑。信息技术主导下的文化杂交自不待言,但如何调用各种资源对当下自己所处的文化困境有所回应,也在成为重要而迫切的议题。

  在社会学领域,消费主义奇观对我们而言,是迟到的,但胃口和吸收是大跃进式的,一顿恶补,天亮之后,被子揭开,全是消费主义,小清新如雨后春笋。货币变成数字流,淘宝美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并进一步塑造我们。

  前文所说的新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完美的技术支持,并衍生出全新的生活哲学,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人人都在进入一种屏幕化生存。它的发展,既触动了人们认识民主化的创作媒介的欲望,的确每个人都可以使用,都在使用,而且对它的使用表现出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全民化媒介图像景观。但同时又塑造了一种民主神话,那种人人都可以进入艺术家序列的谵妄症般的大好形势——一种艺术大跃进图景。

  在这个大的语境下生长的中国当代摄影近15年发生的变化值得更多的人去研究和书写。尤其是核心概念有所裂变,从“摄影”走向“图像”,中国当代摄影完成了令诸多摄影实践者猝不及防的主体转向——不管是图像生产方式(从快门的唯一车间走向基于图像挪用的意义再生产),还是媒介的地位迁移(从摄影的“能指”本体走向图像的“所指”协作),抑或是生产关系(从主体尊贵的原创出发到挪用、拼贴、仿制等动作所具有的去中心行为),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创作实践正在危及惯常意义上的图像的主体地位,而将它变成一个艺术家创作过程或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机制里的意义触发装置。艺术家,在此刻,调用各种媒介来与图像谈判,并进而像巫师一样对图像与其他媒介进行图像语言与跨界内容上的衔接和转换。图像的主体地位因此消失了。附着其上的被动观看行为也不得不成为一次次调整姿势的行动。图像具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意义诱发者”,它的绝对权力被分解。

  放置在具体的实践中,由直接拍摄变为图像“拓扑”装置,由图像与文字信息位置互换而生成新的语境,甚至图像被评论、被涂写,成为文本或素描,并延展到它之前本身不具备的社会学指向。甚至,图像在某种程度上与新的大众文化的关系要比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更为贴切。

  总体上,本书以“问题意识”为切口,着力于在以下维度来进行中国当代摄影的作品和案例分析——

  语言学面向:比如说材料、媒介等构成的意义生产;符号学面向:关注图像在传播过程中引发的权力、文化关系及形态变化;

  图像学面向:从膜拜偶像(塑像)到消费偶像(造像),再到成为偶像(自拍),基于图像的凝视,变身为行动,偶像的边界与主体地位开始消失;

  心理学面向:摄影本来就是一个观看行为,满足窥探的欲望和开放隐私的竞演,也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大众文化热点,同时,基于拍摄这一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治疗功能;

  社会学面向:比如消费、身体、身份等议题;

  政治经济学面向,比如权力和资本及其个体消化终端。

  而这些交汇起来,就形成了中国当代摄影的新形象,比如说前文所述的摄影概念在生产关系上向图像概念演变,当代摄影的话语构建和介入行为,图像与符号之间的链接与游戏,社会学指涉与后网络的诗意建构等等。

  并且,我将就以上背景和维度的中国当代摄影从现实排演、权力审读、新伤痕、中国风景、游走中国、身体书写、身份重构、新知物语、都市游击、屏幕生产等10个切面来进行分析。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海杰新作哎,支持一下。选的艺术家还挺有代表性的,访谈以及作品解读都很独到以及老道。

评分

挺好的,买了很久才来评价

评分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评分

东西很好,我很喜欢。快递给力。么么么么

评分

海杰新作哎,支持一下。选的艺术家还挺有代表性的,访谈以及作品解读都很独到以及老道。

评分

喜欢

评分

挺好的,买了很久才来评价

评分

东西很好,我很喜欢。快递给力。么么么么

评分

喜欢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