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第2版)》共2篇22章。第一篇为总论,主要阐述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简史、医院感染概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微生物学的作用、医院感染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与经济学损失、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道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控。第二篇为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详细地介绍了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信息化建设、常见医院感染及其预防与控制、常见感染临床标本收集方法与注意事项、隔离预防技术与感染控制、疫苗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与消毒灭菌、医院环境与医院感染、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与评价、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质量控制和医院感染PBL一情境,模拟综合案例分析。《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第2版)》将医院感染知识融合于各章节中,具有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第2版)》为现有学历教育课程规划教材,是一本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理论及实际工作组织编写的系统介绍医院感染知识的教科书,适合各高等院校医院感染课程授课使用。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简史
第一节 国外医院感染管理简介
第二节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简史与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医院感染发展的展望
第二章 医院感染概述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 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微生物学的作用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源与特点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布
第三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第五章 医院感染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与经济学损失
第六章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道德
第七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控
第一节 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的调查与控制
第二节 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管控
第二篇 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
第八章 医院感染监测
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第三节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第四节 医院消毒药械效能监测
第五节 环境卫生学监测
第六节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
第九章 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信息化建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信息化系统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
第三节 信息化系统在医院感染管控中的应用
第十章 常见医院感染及其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呼吸系统感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控制
第三节 泌尿系统感染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第四节 血流感染与血管内留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第五节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六节 消化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七节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八节 其他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一章 常见感染临床标本收集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一节 总则
第二节 常见部位采样方法
第三节 主动筛查
第四节 厌氧培养标本的采集
第十二章 隔离预防技术与感染控制
第一节 隔离预防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隔离预防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隔离预防技术
第四节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第五节 手卫生
第十三章 疫苗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第一节 麻疹的疫苗预防
第二节 流感的疫苗预防
第三节 乙肝的疫苗预防
第十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一节 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其职责
第二节 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其职责
第三节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
第四节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第十五章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第一节 门诊和急诊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第二节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
第三节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
第四节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第五节 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
第六节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
第七节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第八节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
第九节 产房、母婴、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
第十节 传染科医院感染管理
……
精彩书摘
《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第2版)》:
选择分型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错误的结果不仅不能帮助调查,甚至还会妨碍感染暴发的调查。例如,试剂的污染产生错误的结果,如聚合酶链反应。
对细菌的分型一般是从最简单的做起,例如,在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中,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生物型和噬菌体分型及质粒分析可以做,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择为计划的第一步,因为它是简单、价廉、易行的方法。尽管大多数新方法更多地用于研究,只在那些日常、花费不多的方法失败时应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仪器设备与试剂的普及,它们在感染暴发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将会逐渐增多。
(3)与输液、输血反应有关的微生物学检验
1)输血反应后血制品的培养:怀疑感染引起的输血反应通常是由于能在较低温度下生长的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检查所输的血液及输血装置。若肯定是血制品的细菌污染,应对存放血制品的冰箱、冰箱所在的房间及其他可疑环节进行监测,另外也应同时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做培养。
2)输液器材及液体的培养:对与菌血症有关的输液反应,应对输液治疗所用的头皮针、留置针、血管导管、输液器、输注液体、瓶塞及某些接头部分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还需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某些感染是因输液产品污染造成的,因此在病案中和实验室的记录中都应记载其产品批号、厂家等有关资料。
六、及时报告实验室资料和参与医院感染监测
1.监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记录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资料来源,但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仅表明培养物中存在某种微生物,感染控制及临床专家、流行病学家必须结合临床资料来判定该微生物是感染病原菌抑或是定植菌;定植菌对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意义不大,但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不仅能提供流行线索,还可帮助拟定控制传播的方法。
即使在不存在感染暴发的情况下,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报告亦可以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始。这些调查常常需要一些信息,诸如患者的特点、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诊疗过程等情况,当患者仍在医院住院治疗时,获得这些非实验室资料比较容易;反之,正确的实验室结果报告亦有利于这些信息的收集。
2.结果报告当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初步分离、鉴定后,应该给临床医师或感染控制人员一个及时适当的报告;这些病原体包括:有流行意义的耐药菌株;脑膜炎双球菌;大便中培养出沙门菌或志贺痢疾杆菌;不论是来源于患者或是工作人员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涂片或培养结果;新生儿病灶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殊耐药菌株等,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而不必等最后结果。因为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常常是根据最初的这些实验室资料进行追踪调查的。同时,对以上情况的发现也不要过早地渲染,以免引起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必要的负担。必要时实验室结果应电话或书面向感染控制委员会报告以引起充分注意,否则只在感染控制人员到实验室进行日常工作时交流。
3.实验室记录感染控制人员常常要分析不同时期内实验室资料,在实验室报告中应记录包括标本的来源、收集时间、患者诊断、住院号、病房和病原体(来源于住院或非住院患者)的鉴定结果,以及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暴发时还可增加细菌的特殊生化反应及分型资料。
上述结果常常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但亦可使用简单的记录保存,按照标本的主要类型(血、伤口、皮肤、脑脊液、尿、便、痰等)或其他分类装订成册,这种方法保存资料既省钱又有逻辑性且易寻找,但应注意备份和妥善保管。
记录的保留时间:记录保存的时间长短应依医院大小、实验室工作量、储存量的大小及感染控制的需要而定。因此,保存时间应由实验室工作人员与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协商后决定,一般认为普通资料至少应保存18个月,有条件时应保存更长时间或长期保存,以便研究感染病原、流行特征、耐药性的变化之需。
医院感染病原体耐药性的经常性检测对于原因不明的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均有指导意义。对其他生长较慢或者要求进行特殊试验的细菌也应检测及做药物敏感试验,以便了解其药敏特征。
与感染控制委员会联系时,实验室应定期做出细菌敏感类型的总结,列表的方法常常很有效,内容包括某一部位感染的不同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或某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这些资料可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医院药学部门协作可以列出一份目前常用抗菌药物价格表,包括常用药物对不同细菌的敏感性,这些措施对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费用有一定帮助。
……
前言/序言
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