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滇缅会战是1942年2月至1945年3月间,中国远征军在美、英盟军的协同下,在云南省西部和缅甸北部对侵华、侵缅日军发动的战役,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彻底粉碎了日军从西南方向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滇缅会战首次将中国的抗战纳入世界范围中,中国军队成为中印缅战区盟军的主力,阻止了日本南进的步伐,粉碎了德日意法西斯会师中东的迷梦,使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二战后联合国四大国之一。《滇缅会战》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林建英,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馆员。参与《北洋政府档案》《抗战中的蒋介石》《南京百年城市史·人物卷》《日本侵华图志》等著作的编写,在《民国档案》等刊物发表论文近十篇。
目录
重要人物表
第一章 中美英联手抗日
大同盟与小算盘
入缅的犹豫与拖延
第二章 中国军队入缅救援
远征军入缅
同古固守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溃败
死伤累累的撤退
第三章 反攻前的相持
滇西的对抗
反攻计划的酝酿
为反攻雪耻备战
第四章 中国驻印军的反攻
胡康河谷的战斗
孟拱河谷的推进
围攻密支那
第五章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
反攻策略的达成
腾冲攻坚战
血战松山
三攻龙陵
收复芒市、畹盯
第六章 X+Y=V:最后的胜利
密支那整军
缅北的最后之战
胜利会师
精彩书摘
《滇缅会战》:
蒋介石终于等来了盟军
蒋介石听闻珍珠港的炮声后,兴奋异常,他苦盼多年的抗日同盟军终于被日军亲自送来了。参加庆祝的国人涌上各大城市的街头,仿佛胜利已然提前到来。一位目睹了重庆街头欢庆场面的美国人评论道:“在美国发生珍珠港事件的那一天,这里就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休战庆祝一样①。”蒋介石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元旦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中这样评价他的敌人:“日寇这次发动太平洋战争,正用得着我国一句古话——所谓饮鸩止渴。这就是说,他拿烈性的毒酒,来求片刻的兴奋,而实际上是自寻绝灭。’
蒋介石的兴奋是有原因的。早在中国抗战爆发之初,蒋介石就认定中日战争的最后结束只能是在国际范围内得以解决。对于坚持抗战,“蒋介石的坚定,并不是由于他相信中国自身能够聚集起足够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去。而是由于他确信日本迟早会卷入与某个或某几个大国的纠纷中②。”他认定非要有国际抗日同盟军的帮助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从中国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就在推行“隔岸观火”的政策,并未对中国抵抗侵略的正义行为给予实际帮助。究其原因,无非是害怕仗义执言会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英国张伯伦内阁出于对德国在欧洲势力膨胀的严重担忧,以及“防苏”反共政策的需要。对日本在华的侵略行径一味妥协。尽管日本人在中国横冲直撞,也损害了英国在华的外交和经济权益,甚至还发生了包括炸伤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在内的大小三四百起日英直接冲突,但英方仍然“忍辱负重”,甚至不惜低三下四地向日本承诺保证不援助中国,以求能够保住他在中国及远东地区的殖民利益。与此同时,身居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暂时放弃了他们一贯标榜的所谓“公正”“正义”立场,对日本的侵略利益“不予承认”,但同时又宣布对日本侵华保持“中立”。美国人此时对日本最感兴趣的是与日方进行战略原料的物资贸易,从中牟取商业暴利。资料表明,直至1939年1-8月,美国对日军品出口额与两国全部贸易额的比率,较1937年、1938年两年同期的数额仍有增加①。如果把1939年1-8月间美日贸易总额视为100,那么其军品贸易额则为71.28,而其中又多为石油及其产成品、钢铁废料、金属加工机械、铜、汽车及配件、飞机及其零部件等军品原料。这些恰恰又都是日本维持侵略战争所必需的。从这一点来看,美国人实际上是在资助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英美对日本的妥协、退让乃至放纵并没有得到日方的回报,他们企图引导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设计也被无情的事实所粉碎。当德意法西斯在欧洲大打出手之后,日本军队的魔掌也同时伸向了英美。1939年2月,日军攻占了海南岛;3月31日,日军又攻占了南沙群岛。当太阳旗插上了这一位于新加坡与马尼拉之间的岛屿时,英美一些政军人士才终于有所醒悟。正如曾任英国驻华公使的卡多根在1938年11月29日的一份备忘录里所说的那样:“我们用讨好日本的办法将最终得不到任何东西。如果他们赢得了所有的目标,他们仍然会抛弃我们,并且赶走我们②。”然而十分可惜的是,英美当局都依然没有对日本的南进野心及时进行有效的遏制。1940年6月,日本又趁德意横行欧洲之机向英国提出了新的“必须尊重的要求”。
……
前言/序言
滇缅会战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