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有了思想者,才有理想国!
《西方百年学术经典: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也是第一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这是一部跨越宗教、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献,堪称心理学的“圣经”。它与《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并列为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著作。
《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勇敢尝试。
——荣格
内容简介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被后人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本书开创了“梦的解析”理论,作者称其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惑、恐惧、忧愁的旧有观念,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意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奥地利犹太人,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西方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人类心灵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弗洛伊德开创了潜意识心理学说、精神分析治疗方法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灵深层隐秘王国的揭示,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心理防御机制”等新概念,为心理学研究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并广泛运用在人文历史、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著有《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自我与本我》等。
目录
第一版序 / 001
第二(德文)版序 / 003
第三(德文)版序 / 005
第一章 有关梦的科学文献(1900年) / 007
附录 1909年 / 097
附录 1914年 / 100
第二章 析梦的方法 / 101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实现 / 127
第四章 梦的伪装 / 138
第五章 梦的素材与来源 / 165
第六章 梦的工作 / 270
第七章 梦过程的心理学 / 458
精彩书摘
四、为何睡醒后,梦会被遗忘
众所周知,梦会在早上渐渐退去。当然,梦境是能够被回忆起的。我们都知道,只有在醒来后,才能够回忆起梦境。但我们通常会认为,回忆起的梦境并不完整,夜里梦见的远比回忆起的要多。我们能够观察到,清晨生动的梦境记忆,在一天中如何逐渐消散,只剩下一些毫无意义的记忆碎片。人们往往意识到自己做梦了,却不知道梦见了什么。对于梦很容易被遗忘这一事实,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了。而做了一夜的梦,早上醒来后,却完全想不起来梦的内容,甚至根本不记得自己做过梦。这看似荒诞,但我们都乐于接受。另一方面,梦隐匿于我们记忆中的能力,往往异常惊人。我曾经分析过部分患者的梦例:他们竟然梦见二十五年前或更早以前的事。我也想起自己曾经梦见至少三十七年以前的事情,而且对它一直记忆犹新。这些例子都非常特别,至今依旧无法解释。
斯顿培尔对梦的遗忘问题分析得最为透彻。显然,梦的遗忘现象极为复杂,斯顿培尔认为,其诱因并非单一,而是多重的。
首先,所有在清醒状态下引发遗忘的因素,也同样会引发对梦的遗忘。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许多感觉和想法过于琐碎,或是根本无法带动我们的情绪,因此很快就会被遗忘。许多梦的影像也是如此。由于这些影像太过微弱,当周遭更强有力的画面被记起时,它们就会被遗忘。然而,梦中影像自身的强度,并非画面能否保存于记忆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斯顿培尔以及其他学者(卡尔金斯)认为,梦中的影像不管多么栩栩如生,都可能在醒后被迅速遗忘。而残留于记忆中的影像,可能既模糊又毫无意义。另外,清醒时,我们往往容易遗忘那些只发生过一次的事,而更乐于记住反复出现的画面。但多数梦境却是只出现过一次的独特经历,这一特性会导致所有的梦全都走向被遗忘的结局。导致梦被遗忘的第三个原因更为重要。感觉、意象、想法这类事物要被牢记,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们不能孤立地存在,相互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把一首诗里某些诗句的词打乱,再随机排序,那么这首诗就会变得非常难记了。“放置的位置合适,排序具有一定意义,词与词之间相互关联,整首诗就具有意义,轻易便能被记住,并且经久不衰地保存于脑海中。通常,杂乱无序的内容和无意义的内容一样,都是难以被记住的。”梦在多数情况下都不具意义,也毫无次序可言。就梦的本质而言,是否被记得对其自身结构并无影响。一般来说,梦会随时消失,因而容易被遗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结论与拉德斯托克的观测并非完全一致。拉德斯托克认为,最容易被记住的梦通常是那些最奇特的梦。
斯顿培尔认为,源于梦与清醒间联系的其他因素,进一步促进了我们对梦的遗忘。梦在醒来后被遗忘的现象正是说明了这点。也就是说,梦很难从清醒意识中获取有次序的记忆,只能搜寻一些记忆的碎片,这就背离了我们清醒时的惯常记忆了。因此,梦这一成分在我们整个心灵中并未占据一席之地,也没有提供任何记忆辅助元素。“梦以这样一种方式,从心灵的底层逐渐上升,然后犹如天空中的浮云般,在心灵间飘荡。当第一阵苏醒的微风吹来,就立即烟消云散。”醒来后,五光十色的感官世界立即吸引了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几乎没有梦的影像能够抵挡得住。于是,它们犹如不见日光的点点繁星,在旭日初升时,便悄然退去。
最后,我们别忘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关注梦,这也加剧了人们对梦的遗忘。若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坚持观测梦,或是对梦特别感兴趣,那么这段时间,他会比别人做更多的梦,也更经常、更容易记起这些梦。
波拉特列在斯顿培尔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导致梦被遗忘的因素(班里尼引述),这上文已经列举过,即:
(1)梦里梦外一般官感的差异不利于相互的重现;
(2)梦中素材的无序排列,使得梦难以解释。或者说,在清醒意识下难以对梦进行解释。
因此,根据斯顿培尔的观测,即便存在上述这些导致梦被遗忘的因素,但对于特别的梦境,依然会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不懈努力,力图找到梦的记忆法则,但最后都只能承认,梦的记忆仍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梦中某些特别的影像,会引起人们迟来的注意。例如,早晨醒来已被遗忘的梦,在一天中的某些时候,当某件事情突然触碰到已被遗忘的梦境时,这些场景便又会被忆起(拉德斯托克,蒂茜)。但有关梦的记忆理论却惹来了非议,舆论极大地贬低其价值。他们质疑记忆是否把梦中的许多内容都删除了,存在脑海中的也许只是假象,而并非梦境。
对于梦境记忆的精确性,斯顿培尔这样说道:“清醒意识很可能会不自觉地篡改记忆中梦境的许多细节。一个人所回忆起的梦境细节,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在梦中出现过。”
杰森也强烈支持这一观点: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一个迄今都不为人所察觉的细节:当我们回忆一个梦的时候,对其所做的观测和解释往往都偏离实际。我们会不自觉地填补未被忆起的空白,使整个梦看起来有条理、有逻辑。但实际上,梦很少或者说完全不会像我们所记忆的那样具有连贯性。甚至连最信奉真理的人在描述梦境时,也免不了会进行一定的夸大,或者添油加醋。人类的大脑总是喜欢对事物进行联想,因此面对不合逻辑的梦时,总会设法在一定程度上将遗落的线索填补上。”
虽然埃格尔斯肯定是独立进行研究的,但其观点却像是对杰森理论的解说:
“……L’observation des reves a ses difficultes speciales et le seul moyen d’eviter toute erreur en pareille matiere est de confier au papier sans le moindre retard ce que l’on vient d’eprouver et de remarquer; sinon,l’oubli vient vite ou total ou partiel; l’oubli total est sans gravite; mais l’oubli partiel est perfide: car si l’on se met ensuite a raconter ce que l’on n’a pas oublie,on est expose a completer par imagination les fragments incoherents et disjoints fourni par la memoire…… on devient artiste a son insu,et le recit,periodiquement repete s’impose a la creance de son auteur,qui,de bonne foi,le presente comme un fait authentique,dument etabli selon les bonnes methodes……”
斯皮塔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尝试将梦境重现,才有可能重新整合散落四处的梦元素,使其变得连贯有序:“让相互平行的梦元素变得连贯,填补梦中欠缺的逻辑联系。”
既然我们只能依靠客观依据对记忆的可靠性进行检测,而梦是我们个人的经历,因此无法对其进行检测。但记忆又是再现梦的唯一方法,那么对梦进行回忆又有什么价值呢?
五、梦的心理特征
我们在对梦进行科学观测时,首先会假设梦是一种心理意识活动现象。但一个完整的梦对我们来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我们对其来源了解甚少,只会说“我做梦了”“我梦见……”对梦的这种“心理陌生感”从何而来?根据对梦源的解释,我们认为,进入梦中的那些素材,并非引发梦的因素。因为无论在梦里还是梦外,这些素材都是最普通的部分。我们可能会问自己,梦中的影像是否是由梦中心理意识活动的改变引发的?甚至还会认为,这一变化正是梦的心理特质。
费希纳对于梦里梦外基本差异的研究最为透彻,这一点无人能及。其总结出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相关的研究收录在其著作《心理物理学纲要》中(第二部分,520页)。他认为:“无论是沉寂至临界点以下有意识的心理意识活动,抑或完全不受外界影响的涣散状态,都不足以解析梦中世界异于梦外世界的种种特征。”更确切地说,他认为,在我们的脑海中,梦境与现实占据着不同的区域。“如果无论熟睡抑或清醒,心理意识活动在脑海中占据着相同的区域,那么我认为,梦就只是梦外意念的弱度延续,只能作为梦外素材的形式存在。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费希纳一直没能够透彻分析这一心理位置变化的理论,而且据我所知,也没有其他人愿意追随他的脚步。该理论肯定不是大脑生理定位意义上的解剖学解释,也不是大脑皮层组织学分层理论。但如果该理论是把梦视为“一系列连贯相关的系统所构成的心理机能”,这一理论则颇具创意,而且定会有所成效。
其他学者都喜欢突出强调梦这样或者那样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甚至将此作为进一步析梦的起点。
公平地说,梦的这些主要特征甚至在刚入睡时就会出现,可被定义为睡眠预示现象。希勒尔玛卡认为,心理意识活动以意念而非影像的形式出现,这是清醒状态清晰可辨的特征。但梦却以可视影像的形式出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睡眠的到来,自主意识会被部分阻碍,以非自主意识的形态出现,后者就属于这类影像。可自主控制的意识逐渐变弱,与之相关的可视影像渐渐出现——这便是梦的两个固有特征。而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我们得承认,这是梦的两个基本特征。至于睡前幻觉,我们已经知道,其在内容上与梦的影像完全一致。
梦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通过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但这并非唯一的形式,梦同时也会利用听觉影像以及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利用其他感官影像。另外,许多事物在梦中与在梦外一样,只通过简单的思维或想象表现出来(也可能借助残余的语言形式)。然而梦的特征只是那些表现得像影像的元素,即更类似感知的非记忆意象。如果抛开幻觉的本质不讨论(这一论题对所有心理学家来说,都不陌生),可以说,所有权威的学者都会认为,是梦产生了幻觉。也就是说,梦利用幻觉代替思考。在这点上,视觉影像与听觉影像的表现完全一样。研究发现,我们入睡时听到的音符,会在我们睡着后转化为同一旋律的幻觉。一旦醒来,这一幻觉便让位于模糊的、不同性质的记忆意象。而当我们再次打瞌睡时,幻觉便又再出现。
从意念到幻觉的转化,并非梦境对于或多或少与之相应的清醒思维的唯一背离。在这些意象中,梦创造了一个情景,它代表着某些现实中的事物,用斯皮塔的话说,即梦将意念戏剧化。通常情况下(例外的情况需要特别验证),我们不承认自己做梦时是在思考,而是觉得在经历某些场景。也就是说,我们非常相信梦中的幻觉。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够完全看清梦的这一独特特征。有评论认为,我们在梦中并没有经历任何事情,只是以“梦”这一独特的方式进行思考,并且只有当我们醒来后才会想起。正是这一特征使得真正的梦与白日梦区分开来,因为白日梦从来都不会与现实混淆。
梦的特征迄今已由布达赫概括如下:“对于梦的特征,我们认为:(1)由于我们能够感知幻想的产物,并把它们都视为感官活动。因此,心理的主观活动便以客观的形式出现。(2)睡眠终止了我们的自主性活动。因此,入睡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一种被动状态……当我们的自主意识力逐渐薄弱时,梦中的画面就出现了。”
接下来要解释一个问题:我们的大脑为何如此轻易便相信只在自主性活动终止以后才出现的梦幻觉。斯顿培尔称,关于这一点,心理表现正确无误,并且与其机制协调一致。梦的元素不仅仅是一种意象,而且是真切的心理体验,类似清醒意识下的感官体验。不同的是,在清醒意识下,大脑利用语言或其意象进行思考和想象。而在梦中,则以真实的感知影像进行思考和想象。另外,梦具有空间意识。在梦中与在清醒状态下一样,感官与画面仍与外界来往无碍。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对于梦中的画面与感知,我们也抱着与清醒时相同的态度。但如果熟睡后的大脑脱离了分辨梦里梦外感官认知的标准,从而使梦形成了错误的画面和感知,那么则无法对梦中的影像进行测试,以证实其客观性。另外,在梦中可任意互换的影像与不可任意互换的影像间的区分被忽略了。造成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无法将因果法则运用于梦的内容中。简单来说,正是心灵对于外部世界的疏远,导致了其对于主观的梦中世界的信赖。
德尔贝夫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认为,我们在熟睡时相信梦中画面的真实性,是因为我们与外界完全隔离了,因而没有其他画面作为参照。而并非因为我们在熟睡时,无法验证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幻觉。梦令我们觉得,梦中的一切能够被验证——虽然是在做梦,但在梦里,我们能够触摸,能够开口说话,还能看见鲜红的玫瑰……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德尔贝夫认为,除非醒过来(这是最好的办法),否则,并没有一个衡量是梦是真的有效标准。“当我醒来后,发现自己正赤裸地躺在床上时,就可以肯定,入睡与醒来时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在熟睡时,我认为梦中的画面是真实的。这是因为在未入睡时,我习惯性地假想了一个可对照自我的外部世界。”
如果说脱离外界正是梦的种种最显著特征的决定性因素,那么我们就得停下来,好好考虑一下布达赫的细微观测了。其研究点燃了睡眠心理状态及外部世界间的联系,同时又使我们不至于过高估计上述推论的重要性。布达赫说:“睡眠只能在大脑不受感官刺激的情况下产生……但感官刺激又不至于低至大脑对其毫无兴趣的程度。一些感官影像甚至需要被用来镇定大脑。例如,磨坊主只有听着磨坊的咔嗒声,才能入睡。而习惯夜里点灯防贼的人,在黑暗中则无法入睡。”
“在睡眠中,心灵与外界相隔绝,并退出与外界的接触层……尽管如此,二者间的联系依然存在。如果一个人在熟睡时,没有听觉和感觉,只在醒来后才能听得见、感觉得到,那么他肯定永远不会再醒过来。以下这一事例清楚地说明了何谓感官连续性:唤醒我们力量的并非只是感官影像,还有感官与心灵之间的联系。一个无关重要的词不能唤醒梦者,但如果呼唤梦者的名字,他则会醒过来……因此可以说,甚至在熟睡时,各感官间也存在着心灵差异……一个人可能被已消失的感官刺激唤醒,只要这与意念中重要之事相关即可。在上述例子中,当男人点亮的灯灭了后,他便会醒过来;当磨坊停止转动时,磨坊主就醒了。也就是说,感官活动的停止致使梦者醒来。并且可以这么推断,这些感官活动早已存在于梦者的脑海中,只是其作用微乎其微,或者说让人放心,因而从未干扰大脑而已。”
这些反对意见绝非儿戏,即便置之不顾,也必须承认,迄今为止所考虑的梦的特征,都被认为因脱离了外部世界而无法完整地解析梦的独特性。否则,就能够把梦中的幻觉恢复成心理图像,把梦境恢复成思想,由此完成梦的解释工作。醒后将记忆中的梦重现,这正是我们目前所做的事。无论梦的重译工作最终是全部完成,抑或部分完成,梦依旧神秘。
梦的解析(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读传统经典,品百味人生,优惠力度也很大,感谢京东(?´ω`?)。
评分
☆☆☆☆☆
书还是不错的,就是书的封面灰太脏
评分
☆☆☆☆☆
理论相比但比较强,实例稍微偏少,但是看起来能明白一些东西,好评。
评分
☆☆☆☆☆
好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
理论相比但比较强,实例稍微偏少,但是看起来能明白一些东西,好评。
评分
☆☆☆☆☆
书很好加入群高效和快速阅读群 182166669 讨论下吧。
评分
☆☆☆☆☆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
评分
☆☆☆☆☆
心理学经典著作,里程碑式……台海出版社的书,质量不错。
评分
☆☆☆☆☆
这时候会读《圣经》的荣格却觉得并非这样。因为上帝既然全知全能和至善,在他创造了世间万物和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并让他们住进伊甸园后,何以还要创造出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禁果而导致人的堕落并从此背上了原罪重担的蛇呢?上帝也并不是至善的,有时甚至是可怕地横暴和恶毒:他要亚伯拉罕杀了自己的儿子以撒作献祭,以此来考验他的诚心;他甚至让大洪水淹没这个世界来祸害人类等。但是父亲告诉他,信仰是不能加以怀疑的,这使荣格感到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