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纵观史籍,在唐宋时期,许多著名的人物画家都参与过寺庙中壁画的创作。《历代名画记》记载了唐代画圣吴道子在长安诸多寺观中所画壁画的经历;《东京梦华录》《圣朝名画评》(宋朝名画评)则生动地描述了宋代画家武宗元在开封、洛阳等寺院中作画的情景。但在文人画兴起之后,绘画的形式与内容出现了变异。在文人墨客的推动下,轻人物题材、重山水表现,轻职业工匠、重文人墨戏,一时间成为绘画的主流。与此同时,人物画逐渐走向民间。而山西宋元以来的壁画正是来自民间的珍贵遗存,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篇章,同时也助推了传统壁画的发展与传承。
作者简介
行龙,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西大学副校长,兼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山西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著有《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1992)、《走向田野与社会》(2007)、《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2008)、《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2010)、《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合著,2011),主编《社会史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武晓梅,笔名晓楳。198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该院中国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太原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工笔画会副主席。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言
一、丹青绘古圣
1.土沃乡交口村舜帝庙清代壁画
2.固县乡南庄村汤帝庙清代壁画
3.结语
二、关公佑乡民
1.中村镇白桦村西沟关帝庙清代壁画
2.固县乡南山村佛爷庙清代壁画
3.柿庄镇应郭村关帝庙正殿清代壁画
4.结语
三、佛光照沁河
1.郑庄镇石室村佛庙清代壁画
2.嘉峰镇武安村惠济寺明代壁画
3.结语
四、意匠写朝元
1.端氏镇坪上村玉皇庙明代壁画
2.郑村镇王街村老母掌玉皇庙清代壁画
3.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沁河风韵”系列丛书就要付梓了。我作为这套丛书的作者之一,同时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分子,乐意受诸位作者之托写下一点感想,权且充序,既就教于作者诸位,也就教于读者大众。
“沁河风韵”是一套31本的系列丛书,又是一个学术团队的集体成果。31本著作,一律聚焦沁河流域,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生态、旅游、城镇、教育、灾害、民俗、考古、方言、艺术、体育等多方面,林林总总,蔚为大观。可以说,这是迄今有关沁河流域学术研究最具规模的成果展现,也是一次集中多学科专家学者比肩而事、“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
说到“协同创新”,是要费一点笔墨的。带有学究式的“协同创新”概念大意是这样:协同创新是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情。教育部2011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提出,要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具体做法上又提出“四个面向”: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业产业、面向区域发展。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2014年春天,山西大学成立了“八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一个是由我主持的“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在2013年11月山西大学与晋城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在征求校内外多位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集中校内外多学科同人对沁河流域进行集体考察研究的计划,“沁河风韵学术工作坊”由此诞生。
风韵是那前代流传至今的风尚和韵致。词有流风余韵,风韵犹存。
沁河是山西境内仅次于汾河的第二条大河,也是山西的一条母亲河。沁河流域有其特有的风尚和韵致:这里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孵化器;这里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过渡带;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北方城堡”;这里有相当丰厚的煤铁资源;这里有山水环绕的地理环境;这里更有那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风貌。
横穿山西中部盆地的汾河流域以晋商大院那样的符号已为世人所熟识,太行山间的沁河流域却似乎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与时俱进,与日俱新,沁河流域在滚滚前行的社会大潮中也在波涛翻涌。由此,我们注目沁河流域,我们走向沁河流域。
沁河风韵系列丛书:沁河流域古代壁画撷英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