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藏书:传习录

中华经典藏书:传习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明] 王阳明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978754428121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774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精心译注,文白对照,精装珍藏,古为今用 无障碍阅读 精辟透彻。

  ★阳明心学经典 儒家传世之作,深入诠释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心学圣经”!

  ★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等高度称赞!毛泽东、章太炎、梁启超等一致推崇!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百部,精心筛选,倾力打造,全译全注、简体横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原汁原味的阳明心学。

  

  《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从立项到出版,历时三年,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倾力打造。所收书目是传统国学中很经典的著作,以经典版本为核校底本,进行注释和翻译,认真研究,精雕细琢。

  【足本定本精心译注】

  本书为精装珍藏版,参照国内的原版古籍书,能做足本的绝不删除,尽量做到全面,准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版本。

  【无障碍阅读通俗易懂】

  原版古籍书生涩难懂,对原文做了准确的翻译,并对每一个难读的字词和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和点评。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本书的特点是不但对原书做了译注,还以史为鉴,延伸阅读,古今结合,把很多观点引用到现代的生活工作中,让读者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印刷精美高端大气】

  本书封面采用进口高端冰白纸,并做了烫金工艺;内文为了让读者阅读更舒服,保护读者视力,采用太阳高端本白胶版纸;内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无异味,又充满书香。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著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精彩书评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明史·王守仁传》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目录

上 卷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1512年)至正德十三年(1518年)的王阳明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

《传习录》上卷是王阳明讲学的语录,由徐爱、陆澄和薛侃所辑并经王阳明本人审阅而成,主要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为物及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

一、心即是理——徐爱录

1.徐爱引言 5

2.亲民与新民 7

3.寻找至善的两个歧途 9

4.求孝道于内 10

5.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12

6.知行合一 13

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15

8.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17

9.尽心即是尽性 19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 20

11.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21

12.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22

13.“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23

14.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24

15.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 25

16.敦本尚实,反朴还淳 28

17.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 31

18.事即道,道即事 33

19.孔子删《诗经》 34

20.结语——徐爱跋 35

二、格物无动静之分——陆澄录

1.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37

2.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38

3.相下得益,相上则损 39

4.人心天理浑然,固有所不能传 40

5.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 40

6.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42

7.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43

8.“上达”只在“下学”里 43

9.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45

10.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46

11.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47

12.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 48

13.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 49

14.心即性,性即理 50

15.理不容分析,又何须凑合 52

1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53

17.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54

18.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 55

19.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56

20.定者,心之本体 57

21.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 58

22.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60

23.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 61

24.阳明释易经 62

25.圣人不消说“夜气” 62

26.动静无端,岂有向邪 63

27.圣道广大中正,无所谓上下 64

28.仁者恻隐心怀 66

29.权变之道,须是因时制宜 67

30.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 68

精彩书摘

  一、心即是理——徐爱录

  徐爱(1488~1518),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杭人,王阳明的妹夫,也是王阳明的第一位学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阳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

  1.徐爱引言

  原文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①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②。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③,处困养静,精一之功④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或先怀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注释

  ①先儒:指程颢、程颐和朱熹。

  ②“断断乎”句:意为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世也不会有疑惑。出自《礼记·中庸》。

  ③居夷三载: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上疏抗辩,获罪下狱,后贬谪到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前后三年。龙场当时尚未开化,所以称“夷”。

  ④精一之功:为精纯的功夫的意思。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译文

  王阳明对于《大学》当中“格物”等观点,全以郑玄作注、孔颖达作疏的《礼记·大学》为准,即朱熹等大儒们认为是误本的那一版本。开始听说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并且对先生的学说抱有怀疑。后来,我用尽心力,综合起来后进行参照对比,再向先生本人请教。最后我才明白先生的学说像水之寒冷,又像火之热烈。正如《中庸》中所说的,后世出现的圣人也不会怀疑它的正确。先生的睿智与生俱来,并且他为人和蔼、坦荡、平易近人、不修边幅。人们只知道先生年轻时豪迈不羁,曾经热衷于诗词文章的修习,受过佛、道两家学说的熏陶,乍一听到他的学说,都把它视为标新立异、荒诞不经的言论,不再深加探究。孰知先生在贬居贵州的三年当中,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环境,修身静虑,精纯的功夫已经超凡入圣,进入了绝妙的境界,归入中正之旨。

  我日夜在先生门下修习,聆听他的教诲,认为先生的学说刚接触时会感觉浅易,而越是深入研究越觉得十分高深。表面粗疏,但认真探究就越发感到精妙。接近时好像浅近,但深造时就觉得无穷无尽。修习十几年来,我自己觉得还没能窥探到它的边缘。当下的学者,有的与先生仅仅有过一面之缘,从没有听过先生的学说,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怀着轻视、偏激的心理,还没有仔细交谈便根据传闻草率地妄加揣度,做下了臆断。这样怎么可能真正理解先生的学说呢?跟随先生的学生们,听了先生的教诲,也是大都遗漏的多而学到的少。就好比相马的时候,仅仅看到了马的性别、颜色等表面情况,却漏掉了识别千里马的关键特征。因此,我把先生平日里的教诲尽悉记录了下来,给同学们传阅,然后共同考核订正,以免辜负先生的谆谆教诲。

  学生徐爱记

  解读

  此段为全文之开篇,首先介绍王阳明的概貌。王阳明乃古代先儒群体中之一员,也是代表性人物,创良知之说,开心学之河,打破了宋以来程朱理学一统儒学的局面。其形象、特性与先哲先贤们一样,既有其共性,亦有其个性。王阳明天资聪慧,是为共性,但却和悦坦诚、不修边幅,亦共性,亦个性,大凡先圣先哲们,其心地祥和,举止随和,处事顺其自然;王阳明年轻时豪迈不羁,又曾广博于诗文,深入研习佛教和道教的典籍,同样既共性,亦个性,孔子十岁即立志于学,王阳明年轻的豪迈亦是一种鸿鹄之志向……总之,王阳明是古代一位既有学术成就,又有君子之德的大儒、醇儒。

  ……

前言/序言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在日本,阳明学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在朝鲜,阳明学也暗中流传,并影响了不少思想家。在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阳明学被奉为精神的范本。后来,其影响又逐渐深入到东南亚诸国、北美洲和欧洲。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流传甚广。“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上卷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等观点,经由王阳明亲自审阅。中卷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以及宗旨。另还附有两篇阐释王阳明教育观点的短文。下卷主要是说致良知,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说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它不仅是王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还完善了王学的体系。

  虽然阳明学是唯心思想,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在朱学衰颓之际,它倡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思想价值是很高的,对后人的启迪是深广的。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它仍然历久弥新,闪现着美妙的光芒。这正是经典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中华经典藏书:传习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华经典藏书:传习录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经典藏书:传习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华经典藏书:传习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还不错,有原文有译文,还有凭借想象作得画,虽然不是很严谨,但是值得一看!快递还是有些暴力,边磕的不好了,希望有所改进!

评分

冈田武彥先生的大作《王阳明大传》和这本《传习录》,已经买了好几次了,首先是自己从2015年开始读,后来断续介绍给朋友们,这次也是买来送朋友的,收货时朋友不在家,快递没打电话就直接把书放她家门口后离开了。幸好朋友随时留意进度,因一直没人来电就让我查货到哪了;我一看显示已签收但看不到快递电话,立即反馈给京东客服跟进处理。同时朋友远程打开监控,看到有个包裹放在门口,就让附近亲友赶去帮着收。这样的京东小哥我还是第1次见到,至少应该放到快递代收点、丰巢吧?放完后,至少该通知收件一声吧?否则,遗失由谁承担损失???不想指责,希望改进。

评分

评分

       深刻体验到一种无限存在和光明,内心极度安宁!

评分

  ★《小王子》目前已被译成160余种语言,在全世界已销售8000万册,仅在法国的销量就达到1100万册。

评分

评分

评分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评分

第五:不用担心东西被搞坏,因为京东物流和顺丰物流都是自己企业的人员,如果发现有损坏第一时间就能解决。如今物流工作量大,就怕师傅不当搞东西,瞎扔损坏了,这样是巨大的社会成本的浪费。然而选京东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华经典藏书:传习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