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收载简易名方,乃由4味及4味以下中药组成,是药物组成精简,配伍含义丰富,临床应用广泛,疗效久经考验,对后世影响大的经典方剂。全书介绍简易名方116首,其中战国简易名方3首,东汉简易名方55首,唐代简易名方3首,宋代简易名方19首,金元简易名方14首,明代简易名方10首,清代简易名方12首。每方一般分原文辑录、药物组成、功效主治、方义解析、临床报道、治验选粹、临证备考、评述指要等栏目予以撰述。《简易名方临证备要》体例新颖,条分缕析,内容丰厚,信息量大,或梳理方剂源流,或归纳化裁新方,或展示名医治验,或畅谈作者心得,或指出临证要点,或提醒注意事项。全书理论实践结合,传承创新并举,整理研究深入,评论视角独特,帮助启迪思路,切合临床应用,对增强辨证论治能力,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厚实中医文化底蕴大有裨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是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案头不可或缺的参考用书,也是中医药科研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和自学中医者的重要读物。
目录
战国简易名方
半夏秫米汤
四乌鲗骨一藘茹丸
生铁落饮
东汉简易名方
芍药甘草汤
甘草干姜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桂枝甘草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栀子豉汤
抵当汤
大陷胸汤
小陷胸汤
十枣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瓜蒂散
黄芩汤
白虎汤
调胃承气汤
大承气汤
茵陈蒿汤
吴茱萸汤
栀子柏皮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桃花汤
桔梗汤
半夏散及汤
白通汤
四逆汤
白头翁汤
理中丸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甘草附子汤
百合地黄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
橘枳姜汤
厚朴三物汤
大建中汤
大黄附子汤
大乌头煎
当归生姜羊肉汤
木防己汤
泽泻汤
小半夏汤
己椒苈黄丸
柏叶汤
大半夏汤
大黄甘草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当归贝母苦参丸
下瘀血汤
甘麦大枣汤
三物备急丸
小承气汤
唐代简易名方
苇茎汤
驻车丸
黄连解毒汤
宋代简易名方
四君子汤
四物汤
三拗汤
二陈汤
平胃散
香薷散
半硫丸
香连丸
失笑散
导赤散
泻白散
槐花散
水陆二仙丹
牵正散
四生丸
缩泉丸
参附汤
四磨汤
苍耳散
金元简易名方
生脉散
金铃子散
清震汤
三化汤
六一散
三才丸
枳术丸
当归补血汤
通关丸
独参汤
玉屏风散
左金丸
二妙散
礞石滚痰丸
明代简易名方
三子养亲汤
交泰丸
四苓散
白金丸
四制香附丸
升降散
痛泻要方
理阴煎
贞元饮
二辛煎
清代简易名方
二至丸
二冬膏
丁香柿蒂汤
银花甘草汤
消瘰丸
……
附:古今度量衡对照
方名索引
精彩书摘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
【治验选粹】
便秘 虞恒德治一妇,年五十余,身材瘦小,得大便燥结不通,饮食少进,小腹作痛。虞诊之,六脉皆沉伏而结涩,作血虚治,用四物汤,加桃仁、麻仁、煨大黄等药,数服不通,反加满闷。与东垣枳实导滞丸及备急大黄丸等药,下咽片时即吐出。盖胃气虚而不能久留性速之药耳。遂以备急大黄丸,外用黄蜡包之,又以细针穿一窍,令服三丸。盖以蜡匮者,制其不犯胃气,故得出幽门,达大小肠也。明日,下燥屎一升许。继以四物汤加减,煎吞润肠丸。如此调理月余,得大便如常,饮食进而安。(《名医类案》)
泄泻 吴九宜,每早晨腹痛泄泻者半年,粪色青,腹臌胀。咸谓脾胃泻,为灸关元三十壮,服补脾肾之药,皆不效。自亦知医,谓尺寸俱无脉,惟两关沉滑,大以为忧,疑久泻而六脉皆绝也。孙诊之日:毋恐,此中焦食积痰泻也。积胶于中,故尺寸隐伏不见,法当下去其积,而反用补,误矣。以丹溪保和丸二钱,加备急丸三粒,五更服之,巳刻下稠积半桶,胀痛随愈。次日六脉齐见,再以东垣木香化滞汤,调理而安。(《续名医类案》)
伤食 罗谦甫治博儿赤马刺,因猎得兔以火炙食过多,抵暮困倦,渴饮潼乳斗余。是夜腹胀如鼓,疼痛闷乱,吐泻不得,躁扰欲死。其脉气口大二倍于人迎,右关尤有力,盖炙肉干燥,多食以致发渴,畅饮潼乳,肉得湿而胀滂,肠胃俱填塞,无更虚更实传化之理。《内经》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今因饮食太过,使阴气躁乱,神不能藏,死在旦夕矣。若非峻急之剂,岂能斩关夺门。遂以备急丸十粒,分二次服。又与无忧散五钱。须臾大吐大下,约去二斗余,腹中渐空快。次日,以粥调理而愈。(《古今医案按》)
肠梗阻 名老中医谢作仙治刘某,男,18岁。因腹胀、腹痛、呕吐而于某医院诊断为肠梗阻,经胃肠减压,服用大承气汤治疗2天不仅疗效未显,其症反重,医院建议手术。1999年4月9日会诊。诊见:面色青黯,痛苦面容,坐卧不宁,腹部压痛,拒按,大便10天未解,脉沉紧,苔白滑不糙。治以攻逐寒积,予三物备急丸。此药为叔父平日自备,瓷罐密贮。一次服绿豆大9粒,香附煎汤送服,服后约半时许腹中雷鸣,自觉窜动,旋解稀便夹黏液约500毫升,无臭味,腹痛立释,腹柔软。至此告愈。
术后肠麻痹 某男,60岁。因胃溃疡穿孔伴腹膜炎行胃大部切除腹腔冲洗引流术后,第4天体温正常,引流管内无脓液,胃管内胃液量日达600毫升,未排气,腹胀明显,但无肌紧张,听诊肠鸣音弱。考虑因年龄大及腹膜炎,手术刺激引起术后功能性肠麻痹。为帮助早日恢复肠功能,给三物备急丸加减水煎成药液500毫升,进行结肠保留灌肠。用药后半小时肠药液排出,随之感肠蠕动及阵发腹痛,肠鸣音明显增强,晚间重复用药1次后,开始排气,夜间排便2次,腹胀消失,第2天拔除胃管,进流汁无不适。
严重胃肠功能障碍某 男,12岁。于2003年9月10日因触电倒地后意识不清,家属呼120后送医院,当时心音听不到、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面色发绀,意识不清,双侧瞳孔散大约5毫米、光反射消失。诊断:电击伤,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患儿出现心室颤动,用200瓦秒非同步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同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脑复苏等措施,病情稳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但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胃肠蠕动、无肠鸣音。用肥皂水灌肠2次,促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5毫克,每日3次。大黄30克,煎后分次胃管内注入均未见效。又采取针灸、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的方法也未能奏效,腹部听诊胃肠道仍寂静无声。西医诊断为“严重胃肠功能障碍”。于2003年9月26日请中医诊治,诊见:神昏目合,口开舌吐,四肢强直,饮食不化,瞳神散大,苔白水滑,属脱证。元气衰败,胃气也无,但双目微有神,脉虽弱而缓,神气尚存。给予参附注射液4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三物备急丸1剂[巴豆2个(去皮),生大黄、干姜各3克]共研细末,加水调至50毫升胃管内注入。患儿第2天出现腹泻6次,水样便1500毫升。大便潜血阴性。可闻及微弱肠呜音。2003年9月27日中医辨证腑气已通,再用温补脾胃、理气化痰,佐以开窍之法治疗,前后近1个月,肠蠕动及肠鸣音完全恢复正常,每日鼻饲饮食,二便正常至今。除神志未恢复外,各脏器功能正常。
……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