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2
昆曲被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已历十几个春秋,期间昆曲界演绎了哪些恩恩怨怨?为复兴昆曲,各文化团体又做了哪些努力?当代艺人们又该如何坚守艺术节操?《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将为大家抽丝剥茧、一一答疑……
昆曲溯源际上进北京已经有五百多年了,在此期间也曾几经兴衰而立于不败之地,这都是因当时儒家治国的封建社会体制所造成。具有儒家思想的文人们,他们创作的那些传奇文本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而后则是不受儒家以及封建社会的制约时代,昆曲的振兴也就自然无力回天,现仅凭剧作者或艺人的努力,是不能改变它衰亡的命运?…… 续编还在与昆曲有关的艺术边缘作些介绍,特别是对昆曲是礼乐文明的延续做出总结,这些观点也是对昆曲美学上的新突破。面对儒学艺术教育,作为昆曲研究者的张卫东先生也是不断实践,有些对读古书吟诵的文章深入浅出,道出民间教育与当代社会需走的一条中庸之道。
张卫东,自幼向吴鸿迈、周铨庵、樊伯炎习古文诵唸、琴曲、昆曲等,为朱家溍入室弟子。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1993年获“北京青年戏曲大赛表演奖、集体奖”、1994年获“北京新创作表演奖”、“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汇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首届全国昆剧节汇演个人表演奖”、2006年获“台湾新竹市推动文化基层建设奖”、2006年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论文作品《单弦中的昆曲曲牌》、《北京子弟书中的昆曲传奇》、《正宗昆曲 大厦将倾》、《今日京城古戏台》、《中国戏曲故事中的珍宝》及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民俗类丛书《喜庆堂会》(合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昆曲艺术课教程》、新世界出版社出版音像光碟《张卫东演唱说戏牡丹亭》、人民大学出版社音像光碟《昆曲在北京》等
第一编
002 不懂昆曲的才宣扬创新
005 传承昆曲不能改雅为俗
011 按古人审美观念去理解昆曲
019 昆曲是礼乐文明的延续
048 昆曲何时来北京
056 明朝宫廷的昆曲演唱
063 明清喜爱昆曲的皇帝
070 不可忽视的太监昆曲艺术家
073 何为“京昆不分家”
076 盛世元韵 大雅正声
097 昆曲的行当家门与表演风格
108 明清昆曲传奇中的珍宝故事
112 而今吟诵的表里
121 虚怀若谷 梨园人瑞
134 育化幽兰 曲传雅韵
第二编
148 《宝剑记·夜奔》表演传承始末
173 赏花有时 度曲有道
206 从“依附权贵”到“傲视权贵”
227 中庸之道与当代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267 附:经史为本 诗曲为末
附录
294 快乐的带菌者
快乐的带菌者
徐晋如
2009年的12月,我师张卫东先生受华南师范大学邀,遂翩然来粵。其时我方新履深圳大学教席,开设《京剧文化导论》课,自来京昆不分家,卫东师不顾旅次辛劳,主动提出,要代我给学生授一节课。当日下午,我先到广州接怹和师母来深,谁知大巴车在高速路上堵了近二小时,卫东师赶到深大时,马上就要打上课铃了,怹连水都不及喝上一口,就直奔课堂,开始了怹的又一次传道之旅。
卫东师君子气象,重威仪,怹不用张口,光是站在讲台前,台下立时鸦雀无声。怹不用麦克,但那清亮的功夫嗓子却极具穿透力,不止最后一排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多年之后,很多同学还在怀念那一节课,因为卫东师的声音浸入了他们的灵魂。短短的八十分钟里,卫东师以其深厚的学殖、精彩绝伦的范唱,把同学们引入幽奇渊雅的昆曲意境中去。下课后,我陪卫东师和师母吃饭,经过有深大心脏之称的文山湖——那是为了纪念“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卫东师停住不走了,怹从布袋中掏出笛子,开始吹奏,我和师母伴着悠扬的笛声,曼声唱着《牡丹亭》中的名段,整个湖面,仿佛都嵌进了“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的图卷当中。
卫东师当传道之时,总是这样浑然忘却现世,仿佛是从历史中走来的一位古人。犹记初从卫东师游,是在1996年我刚转学去北大,第一次参加北大京昆社的活动时。我以为北大京昆社像清华的京剧协会一样,是一个可以让我过戏瘾的票房,没想到跑去湖心亭,没有胡琴,没有文武场,只有一位年青的却又相貌奇古的先生,手执檀板,面前摊着曲谱,在教学生唱《游园惊梦》。这便是卫东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我说:“《游园惊梦》啊?我听过张继青唱的……”卫东师立即打断我的话:“那你就跟张卫东学学看!”我在北大时,以长衫为常服,那日也不例外,我明显感觉到卫东师对我颇存青眼,后来知怹是旗人,也就明白怹对我最初的好感之所由来了。
从1996年转学去北大,到1999年毕业,我断断续续跟卫东师学完了《游园》一折,《惊梦》始终未学。其时北京曲社在宽街小学每周曲会,主事者是已故的著名文物专家朱季黄先生。我有时也去观摩,很多曲友都是卫东师教出来的,我看他们唱曲兼擅南北,十分羡慕,也很感惭愧,后来却因生计诸事,丛脞纷来,没怎么去。但每周六北方昆曲剧院在湖广会馆的演出,我工作后还去听过多次,卫东师的《祭姬》、《草诏》、《贩马记》等本工戏,都是这个时候听的。怹演得最好的一出戏,我认为是《草诏》,怹演活了方孝孺忠烈浩然的形象。我想,这可能因为卫东师的灵魂,与方孝孺本就是契合的。卫东师对于传统文化所抱有的孤臣孽子之心,正与方孝孺之耿介孤忠沆瀸相通。
对于近几十年来戏曲的改革,卫东师痛心疾首。然而怹并没有止于批判、抨击,而是把全部的激情投入到昆曲教育事业中去。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经历了文化断层之后,世人普遍浅薄,无能分辨艺术的精粗美恶,这就需要有真玩艺儿的艺术家,告诉大家什么才是大雅元音。卫东师所做的,便是这样的正本清源的工作。从1992年到2007年,卫东师坚持每周五晚从北京城东南角的垂杨柳,赶到西北角的北大,义务教戏,用怹的话说,是“替祖师爷传道”。在卫东师悉心的、不厌其烦的指导下,很多学戏的同学真正进入了古典戏曲之门,他们再也不会去听什么《曹操与杨修》、《青春版牡丹亭》,对于真正懂得古典艺术的心灵而言,那些趋时媚俗,强名革新之作,显得何等地卑琐可笑!卫东师就像孔子课徒,“循循善诱”,一步步让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古典,什么是真正的高雅。
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说有人讲,余秋雨越来越像个演员,马兰倒越来越像个学者。其实余秋雨对中国的学问完全外行,没有任何立得住的学术成果可言。认为余秋雨是学者,是外行才会有的浅见。而卫东师却是一位当世罕见的优秀学者。近百年来,由于受王国维、胡适所开创的所谓“现代学术体系”的影响,治诗词者不会作诗填词,研究曲学者张不了口,却能在核心期刊洋洋洒洒,著其“不值一杯水”之“万言”,然而此终非古人之学。《大学》有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学记》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卫东师的学问,是把舞台实践与昆曲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典范,怹做的是与生命成长密切相关的真学问。怹对昆曲理解得愈深,整个人生的境界也就愈高。不止于艺的,是卫东师对昆曲之“道”的阐发。他石破天惊地提出“昆曲不是戏”的学术观点,认为昆曲属于士大夫文化的范畴,与作为民间文化的综合表现的戏曲乃决然两途。这一观点,是针对余秋雨说昆曲是中国戏曲最高典范的谬论而发,很多人无法接受,然而我认为,随着高校中愈来愈多的青年人学唱昆曲,终有一天,卫东师的观点会成为学术界的不刊之论。
卫东师授徒,一般不教身段。怹常说,清曲是士大夫的音乐课,习身段就是往演员方面发展了。怹所要传授的,不止是昆曲的唱法,更是昆曲背后的士大夫文化。他希望作育的,不是会拍曲的玩家、票友,而是有道的担当、具有高贵人格的当代士大夫。可是,在一个士大夫阶层已被连根铲除的时代,卫东师无疑高估了人性的善,很多从怹那儿受到教益的学生,转脸就在外面骂卫东师偏激保守,而原因不过是接受不了卫东师所固守的、自周孔颜曾一路传下来的道。向下容易向上难,人性很难说本来是“善”的,在现代社会,诱人堕落易于反掌,而引导人心向上却往往难如登天。然而卫东师从未气馁,怹不再给北大教戏后,却开拓了更多的阵地,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跟他学习昆曲,学习他一以贯之的道。
蓦然记起2007年11月,我受邀与卫东师一道,跟芒果台谈合作,卫东师对在场的企业家和芒果台的制片人说:“我和晋如都是传统文化的带菌者,现在,我们是把传统文化的益生菌传染给你们。”这句话,我铭记于心,不敢或忘。我出去做公益讲座,总是拿卫东师这话句自勖。我常想:卫东师在面对整个世界的平庸与浅俗时,一定有过绝望、有过颓唐,然而,怹从未放弃对高贵和高雅的信仰,从未放弃传道的努力。
卫东师一定是快乐的,因为充盈着信仰的心,不能再容纳痛苦。
(2010年8月5日)
……
赏花有时 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续编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赏花有时 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续编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评分张老师是很让人敬重的,正续两册都买了,值得一读
赏花有时 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续编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