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

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俄罗斯] 德米特里·贝科夫 著,王嘎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575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057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两次购买原著版权,历时六年精心翻译。
  一部深入认识和研究帕斯捷尔纳克全新的专业译作,为分析当时的历史事件、解开诸多历史谜团、了解其同时代作家复杂和鲜为人知的背景,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

内容简介

  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之一,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个人命运与时代翻覆相互交错,阅尽人世间的悲苦与欢欣。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界点上,以艺术家的心灵感知这一切,并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在现实生活中chaoyue现实,在非自由中见证自由。
  与复杂艰辛的人生历程相对应,帕斯捷尔纳克的诗学风格也经历了由混沌到明澈、由繁复到简白、由嘈杂到和谐的过程。他用数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漫长的艺术成熟期,他的《日瓦戈医生》即是这种生命与艺术的传奇共同造就的独特结果。
  2005年,俄罗斯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推出了诗人德米特里·贝科夫撰写的《帕斯捷尔纳克传》。这部作品不仅一举摘得俄罗斯2006年度热销书奖和“大书奖”金奖,而且一版再版,影响力经久不衰。有评论人士指出,“这是关于诗歌与散文自身的履历”;“创作分析与诗人作为个体的分析相得益彰,使德米特里·贝科夫的著作成为传记文学中极其罕见、极为出色的现象。”阅读这部作品,如同重温一场期待已久的对话。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贝科夫,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诗人,也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1967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84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攻读文学批评专业。大学期间,已有诗作入选多种诗集。1991年大学毕业后,贝科夫在著名诗人、也是帕斯捷尔纳克生前忘年交和唯一“私淑弟子”沃兹涅先斯基举荐下加入苏联作家协会。
  贝科夫是一位创造力旺盛、极其高产的作家,主要作品包括诗集《寄语青少年》(1994)、《军事政变》(1996)、《应征公民》(2003)、《最后的时代》(2007)、《事实上》(2011)、《极乐》(2013),以及历史和哲学题材的长篇小说《辩护》(2001)、《正字法》(2003)、《疏散人员》(2005)、《ЖД》(2006)、《奥斯特洛莫夫,或魔法师门徒》(2010)、《爱克斯》 (2012)等,获得多种文学奖项。此外,他还著有关于帕斯捷尔纳克、奥库贾瓦、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文化名人的多部传记,其中广为流传的便是《帕斯捷尔纳克传》(2005),这部作品荣获了俄罗斯2006年度畅销书奖和现今zui重要的文学奖之一“大书奖”(金奖),并且一版再版,在读者中间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精彩书评

  

  1、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是刹那间幸福的刺痛。
  ——德米特里·贝科夫
  
  2、他,把自己比作马的眼睛,/斜晲着,观望着,注视着,分辨着。
  ——安娜·阿赫玛托娃
  
  3、在二十世纪的半途中,俄国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又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一样回来打扰我们了。这就是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在我们也即他的首批欧洲读者中引起的感觉。
  ——伊塔洛·卡尔维诺
  
  4、他对生活怀着异教徒式的狂喜,以泛神论的态度热爱大自然,又具有基督徒的灵性和博爱,这就是他的整个人生观……他的诗歌可以被看作为集古典的传统、象征派的音乐感、未来派的口语倾向和超现实主义的意象之大成。
  ——马克·斯洛宁
  
  5、他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所谓“白银时代”最后一位也是其中伟大的一位代表。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很难再想出一位在天赋、活力、无可动摇的正直品性、道德勇气和坚定不移方面可与之相比的人。
  ——以赛亚·伯林
  
  

金雁(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帕斯捷尔纳克是宏大历史变迁当之无愧的见证者,他把个人经历与艺术的探索结合起来,转化为独具魅力的诗意,从中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翻覆之下的顺服与奋争、哀恸与喜乐;他与周围同时代人构成了一个色彩丰富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故而也具有显著的思想史意义。有理由相信,这部长达百万字的传记将给中国读者带来新的启悟。

萧瀚(学者,社会评论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这部《帕斯捷尔纳克传》以我个人阅读之见,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材料详实、宏富,考证细密,可信度高,内容广阔、深刻,观点持平,不溢美不偏狭。二是文字异常优美,富有诗意和想象力,与传主身份与成就之间存在着十分般配的气质,这在一般传记中可能是十分罕见的,至少是我读过的传记中文字优美的。三是本书的译者特别认真,倾六年之漫长时光打磨,确实做到了精益求精,我不懂俄语,没有资格评价是否翻译得准确,但至少从中文角度让我感受到高超的语言能力,是我见过的喜欢的俄语翻译文字,仅以中文而言,超过我之前一直喜欢的其他诸多杰出俄语翻译家的中文文字。

肖开愚(诗人,学者):在种种陡峭的变故中始终找得到本色的诗人,其经历挖不胜挖,其传记广开生面,也给阅读者留下了凝神而见人的空间。

席亚兵(诗人,诗评家《世界博览》杂志主编):几首非常杰出的诗就能感觉到一个诗人伟大的气息。仅凭很少的作品和无限猜测,我感觉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有古典深邃的民族文化气质,光晕也发散得远。他出色胜任了诗人的岗位,身影在俄苏诗人中也可能配得上他们疆土和时代的广度。

王家新(诗人,翻译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是刹那间幸福的刺痛”,《帕斯捷尔纳克传》开篇的这一句,再一次闪电般击中我。多年来,这个名字一直和我心目中的“诗人”和“诗歌精神”联系在一起。这个名字所代表的诗歌品质及其命运,对我来说几乎具有某种神话般的力量。而这部传记,我相信,会再次从我们心中唤起对一位伟大的诗性生命的哀歌兼赞歌。

蒋浩(诗人):我觉得我从未真正读懂并受教于俄罗斯诗歌。他们普遍强烈、饱满、直接的个人抒情带有某种沙文主义倾向的ji致放大或缩小,很好地拒绝了像我这样内心虚弱的读者。但帕斯捷尔纳克的《马堡》却反复感动我。

汪剑钊(诗人,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本书传主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在诗歌、小说和翻译领域均作出了贡献的文化人物。他的创作发端于群星璀璨的白银时代,由于在抒情诗和叙事文学中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获得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晚年依然作为一面艺术和人格的旗帜飘扬于俄语文学的上空。作者贝科夫是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诗人,其在本书的材料梳理和文字表达上均显示了独特的个性,因此,这部著作堪称一个文学晚辈对自己前辈所表达的一份好的敬意。更值得一提的是,译者王嘎有很好的艺术感觉,且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出色的语言能力。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部值得期待的译著。

陈舸(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心灵是稀罕的激情和睿智、奇崛和明澈的混合体,洞察抓捕的自然色彩和社会线条,融糅绘制了焕新的世界图样,斑驳深邃,紧迫体贴,统一于谨严的韵律。在自我的拓宕和传统的滋润里囊括幽微广阔,他是一个癯劲绵延的诗人,神经末梢般的语言触激时代不可抑遏的轰响。
  

目录

序幕
第一章 幸福的人
第一部 六月 姐妹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爱慕
第四章 镜中人:奥丽嘉?弗莱登伯格
第五章 文学小组“谢尔达尔达”
第六章 哲学研究
第七章 探索之路
第八章 “离心机”。《跨越障碍》。乌拉尔
第九章 《生活,我的姐妹》
第十章 1918—1921:《柳维尔斯的童年》 《主题与变奏曲》
第十一章 1921—1923:叶甫盖尼雅?卢里耶
第十二章 1923—1928:《崇高的疾病》 动乱时期的写照
第十三章 《空中道路》
第十四章 1923—1925年
第十五章 1926—1927:《施密特中尉》 春天与苦役的广度
第十六章 镜中人:马雅可夫斯基
第十七章 镜中人:茨维塔耶娃
第十八章 《斯佩克托尔斯基》 《中篇故事》
第十九章 镜中人:勃洛克
第二十章 《斯佩克托尔斯基》 《中篇故事》 结局
第二十一章 《安全保护证》 诗人的最后一年
第二部 七月 诱惑
第二十二章 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降生》
第二十四章 时代的音调
第二十五章 “诗人的空缺”
第二十六章 镜中人:曼德尔施塔姆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代表大会 《格鲁吉亚抒情曲》
第二十八章 镜中人:斯大林
第二十九章 1935:非创作危机
第三十章 别列捷尔金诺
第三十一章 《日乌利特笔记》
第三十二章 《哈姆雷特》 恐怖剧
第三十三章 魔怪圆舞曲
第三部 八月 变容
第三十四章 战争
第三十五章 此时
第三十六章 契斯托波尔
第三十七章 《霞光》 胜利
第三十八章 沉寂的时刻
第三十九章 奥丽嘉?伊文斯卡娅
第四十章 《浮士德》
第四十一章 第六次降生
第四十二章 《日瓦戈医生》
第四十三章 解冻
第四十四章 1956:拒绝选择
第四十五章 迫害
第四十六章 镜中人:阿赫玛托娃
第四十七章 镜中人:沃兹涅先斯基
第四十八章 《雨霁》
第四十九章 《盲美人》
第五十章 告别
尾声 死后的生命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生平与创作年表
原著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幸福的人
  1
  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是刹那间幸福的刺痛。道出这种感受的人,阅历与信念各不相同——从脸膛红润的共青团员,到功成名就的异见人士,从执着的乐天派,到清高的厌世者。帕斯捷尔纳克的人生,尤其在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的映衬下,仿佛凯旋一般,这并非因为他死于天年,而后重新成为苏联作协会员——1989年的那场表决,正如三十一年前他被扫地出门,同样是一致的赞成。问题不在于正义的完胜。俄罗斯文学不习惯追认一个人身后的名誉。像自己的作品一样,帕斯捷尔纳克的生平也是和谐的奇迹,他置身其外,并为之骄傲。对天命的顺服与高于自我意识的创作意识,正是帕斯捷尔纳克世界观的基础:“你攥住我,/像攥住一件制品,/你收存时,像把戒指放回匣子。”一件成功的制品。帕斯捷尔纳克没有妨碍那造物主。
  “生命美好”,临终前,诸病缠身的他在病痛来袭时如是说。当时他正躺在别列捷尔金诺,孤绝无助:救护车无法驶出莫斯科城外,而政府医院和作家医院也不再收治他。“想做的事,我都做过了。”去世前三天,例行的输血暂时给了他力量。“假如就这样死去,也没什么可怕的”,他说道。即便在弥留之际,他怀着伤恸,承认自己被人世间的庸俗所战胜,却仍然对妻子说:“我快乐。”说完这句话,他神志清醒地离去了。
  “多么精彩的葬礼!”听到别人讲述送别帕斯捷尔纳克时的情形,阿赫玛托娃说道。她自己未能与他道别,由于心肌梗塞,她还躺在医院里。利季娅?金兹堡这位回忆录作者的记述,道出了“对一个幸福之人最终的幸福所怀有的妒意。”作为虔诚的教徒,阿赫玛托娃不能不赞赏葬礼的妥善安排。帕斯捷尔纳克下葬那天,正值明媚的初夏时节,盛开着苹果花、丁香花以及他喜爱的野花;八个帕斯捷尔纳克的“男孩”——他晚年的朋友与对话者,抬着灵柩,而他则漂在人群之上,其中没有偶遇的路人。后来,众人才蜂拥而至,他们的争相参与使葬礼更像某种示威而不仅是追荐仪式。不过,也就在此时,与帕斯捷尔纳克的道别才最具纯净的动机,不是为了制造骚乱,而只为悼念他。人们感觉像是参加一出神秘剧的最后一幕,在这出戏剧中,诗人的生命发生了蜕变;1960年6月2日,别列捷尔金诺带给人的万端感触,远远超乎一位天才文学家的生平履历。毋庸赘言,这是一个幸福之人最终的幸福。
  这样的幸福伴随他整个一生。诚然,任何人的一生,假如不是病得无可救药或者生来背负着枷锁,都不妨称之为幸福的人生;问题取决于关注的视角。梦幻般的机遇和眩目的成功曾经不止一次降临于阿赫玛托娃,但自始至终的悲剧情结更符合她的气质:每每遭遇新的挫折,她便念念有词:“是我命该如此。”相形之下,帕斯捷尔纳克的一生似乎毫不缺乏悲剧色彩:同父母的离散、妻子的疾病与继子的夭亡、情人的被捕、日复一日苦役般的劳作、严酷的迫害。然而,他却有另一种情怀:他全身心向往着幸福,向往着节日,他的生命之花绽放在众人的爱戴中,对于不幸,则报之以平静的忍耐。正因如此,个人经历中那些伤感的纠葛,无论在1917、1930还是1947年,他一律视若在所难免的“意外事件”,而勃洛克也曾经声称要将它们消除殆尽。然而,如果说这种心绪对勃洛克实属罕见——在他一贯的忧郁情怀中,不过是偶然现象而已(“善与光的产儿”是多么奇妙!),那么帕斯捷尔纳克则为幸福而沉醉,并且与之融为一体:
  落在床前的一缕微光,
  为我带来甜美的感知:
  我和我的命运,
  皆为你无价的恩赐!
  别忘了这是病中的诗行,当大面积的心肌梗塞发作之后,构思于“恶心及呕吐的间隙,”地点是鲍特金医院的走廊——病房里找不到空位。在他最后一次患病期间为他治病的大夫们,仍然记得七十岁的帕斯捷尔纳克“健美的肌肉组织”和“富有弹性的皮肤”,不必说四十四岁的帕斯捷尔纳克,如何满怀诗意的激情,用双手托起肥胖的格鲁吉亚客人;也不必说五十岁的他,如何饶有兴致地在田园耕锄:
  我甩掉衣衫,
  在地里干活。
  热浪冲刷我的脊背,
  如同灼烤着陶土。
  哪儿酷热难耐,阳光刺目,
  我就站在哪儿,
  从头到脚
  裹上烧陶的釉彩。
  如果说他在五十岁甚至六十岁的年纪依然显得像是一个青年,关于二十七岁的帕斯捷尔纳克以及少年帕斯捷尔纳克,我们又能说些什么:
  青春随幸福漂流,有如
  童年的微鼾中
  一只睡瘪的枕套。
  这种幸福的元素也会传递给读者,对他们来说,帕斯捷尔纳克的抒情,好比节日的礼单、璀璨的烟花和涌溅着奇思妙想的瀑布;从普希金时代起,还没有一位俄罗斯诗人(或许除了费特之外。但费特哪能有帕斯捷尔纳克式的陶醉!)放散出如此单纯质朴的快乐。有关仁爱、馈赠和献礼的主题,在帕斯捷尔纳克那里——是透明的:
  生命终究只是一瞬,
  唯有把我们自己
  融化于他人,才算是
  对于他们的惠赠。
  他预先做好了迎接幸福的准备,命运果真报之以慷慨的馈赠:在自己的时代的一连串噩梦中,他安然无损,既没有被帝国战争吞噬,也没有在国内战争中受伤……他平生持久而幸福地爱过三次,对方也一样爱着他。最终,充斥着迫害、国家监控与人人彼此撕咬的时代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被阿赫玛托娃及后来许多人所称的“素食主义”时代……
  ……

前言/序言

  序
  本书的责编张福生编审和译者王嘎不约而同地期望笔者能为他们多年心血的结晶写个序,但当我面对这部由俄罗斯著名诗人德米特里?贝科夫撰写的厚重专著时,竟忐忑不安起来。不错,笔者有缘接触过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特别是他的诗,也曾为“集艺术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翻译的难度于一体”的《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写过前言,但那只是从冲破语言的障碍的角度引导读者去“循着独特的艺术逻辑解读帕诗”。如今摆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位俄罗斯诗人洞悉一位天才诗人的心路历程而得的精深感悟,我只是长年沾“与高人为伍”的光对帕诗的难与美略有所感而已,自知不够为如此高端的诗歌论著写序的分量。在我很不自信的关头,福生编审却鼓励我说,这是论俄文诗的专著,也是论俄文诗的译著,期望我凭多年译帕诗的经验能为本书把一把关,王嘎还特地为我提供了一份由他精心翻译的珍贵资料,即俄裔旅美文学评论家伊琳娜?柴科夫斯卡娅对《帕斯捷尔纳克传》的书评《善与光的产儿》(刊载于俄罗斯《海鸥》杂志2006年12月第24期)供我参考,并且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前言在我国诗歌界受到普遍好评,被认为是国内学界对帕诗本体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建议我适当予以引用以飨我国读者。
  笔者拟从借鉴先行者,即伊琳娜?柴科夫斯卡娅的视角切入,先梳理一下她对本书总的评价、对作者研究方法的剖析、对书中独特闪光点的捕捉以及她所看到的不足之处或瑕疵。诚然,伊琳娜?柴科夫斯卡娅凭着她精通作为母语的俄语、俄罗斯文化和历史等学术优势和在本论题上的厚积薄发,值得作为外国研究者的笔者借鉴之处肯定很多;但是,在学术领域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的。何况诗无国界,对于帕氏这样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诗人,各国学者的研究无疑是相得益彰的。“纵观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创作的漫长道路,他以艺术家多维触觉的敏感、普通人的真诚和哲人的深邃毕生遵循着三条艺术逻辑:瞬间中的永恒、变形中的真实和繁复中的单纯。这也就是帕诗的纯诗意境、帕诗的意象结构和帕诗的风格特征,它们共同组成了帕氏与众不同的诗美体系。在这个诗美体系中,瞬间中的永恒是主体,变形中的真实和繁复中的单纯是两翼,两翼是主体衍生出来又为补充主体而不断完善的。……在号称“抒情史诗”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中,如果没有作者对近半个世纪的俄罗斯社会各层面艺术信息海绵般的繁复汲取,怎么可能出现日瓦戈坎坷人生诗情的清泉般的单纯喷涌呢?……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是新的和美的,但不是一目了然的。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是深邃隐晦的,但不是无法解读的。帕斯捷尔纳克的诗美需要通过恰当的解读步骤不断加以发现。所谓恰当的解读步骤,既包括认知诗人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更包括诗人与众不同的形象思维模式,即艺术逻辑。他的诗是思想的诗,更是艺术的诗,是用艺术阐述深刻思想的诗。他的诗是冷峻的诗,更是炽热的诗,他在对世界的各个瞬间感受中不断倾吐对大自然、人类和宇宙的永恒的挚爱”(参见顾蕴璞:《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前言,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伊琳娜?柴科夫斯卡娅在书评一开头先说:“德米特里?贝科夫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字我以前读过……为了完成这部881页的厚重著作,根据标记的日期判断,贝科夫起码耗用了8个月的写作时间,而且据一档电视节目介绍,他把所有材料都放在书中。毋庸置疑,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人公——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值得作者将大好时光消耗在书桌前,正如他在俄罗斯历史衬托之下所呈现的人生起伏和作家的命运,值得人们进行严肃而不失时代感的探讨。”在末尾又说:“在有关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中,德米特里?贝科夫的书将会占据应有的位置。这是一本智慧的、材料丰富的、具有现代感的书。还可以说是一本诗人写的书,其中充满新奇和深邃的隐喻……当古典艺术遇到基督,它便复活了——于是人们称之为‘文艺复兴’。”
  接着,她还说,贝科夫的作品……具有长篇小说与艺术研究相结合的自由文体……从序言到尾声,日期都不连贯——贯穿始终的只有时间的断面。序言截取了1890年1月29日《莫斯科消息报》和1960年5月30日《真理报》上刊登的几则报道。一打开书,读者会惊异于这两个时代的如此不同,如此生疏,甚至相互敌对,而作品的主人公居然就生活在它们的疆界之内。尾声则以“死后的生命”为标题,详尽列举了帕斯捷尔纳克去世之后著作出版的日期、亲友去世的日期、电影开拍及剧作上演的日期、博物馆揭幕的日期等等。主人公的生命,从这些慧眼卓识所发现的时代界线当中倏忽而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生,在贝科夫看来?这个人活着,不顾世道沧桑和它的可怕诱惑,不顾时常出现在周围的难以承受的重压——诗中向往着节日与光明。他善于发现它们,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将它们带给身边的人——不仅通过诗歌和散文,而且还借助于自身在世界的存在。没有田园诗。贝科夫充分展示着诗人的‘苦难历程’,从青年时期的彷徨失措到当局构陷和他身陷其中的绝境,接踵而来的是因肺癌猝然发作而过早降临的死亡。然而,当你在记述中听到帕斯捷尔纳克阅读自己翻译的剧作时发出的笑声,当你读到那位莉季娅?楚科夫斯卡娅对他的回忆——你就会明白,强加于他生命尽头的悲剧角色并非适合于他,也并非出自他的某一剧目……”
  伊琳娜?楚科夫斯卡娅在德米特里?贝科夫所著《帕斯捷尔纳克传》中捕捉到的第一个独特闪光点就是她在自己的书评一开头引用的那句话:“我快乐”——这是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留给世界的最后 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一读。

评分

?

评分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红红火火

评分

塑封没有了包装袋也有点破,其他还好

评分

对帕斯捷尔纳克传感到非常好奇,怎么骨头这么硬

评分

《日瓦戈医生》,永恒的经典

评分

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2005年,俄罗斯久负盛名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杰出人物传记丛书”推出了作家、诗人德米特里·贝科夫撰写的《帕斯捷尔纳克传》。这部作品甫一问世,就非同凡响,不仅一举摘得俄罗斯2006年度畅销书奖和奖金规模世界第二的“大书奖”头名,而且一版再版,迄今为止,印数起码超过六十万册。这的确是一部大书——因为超长甚至显得过剩的篇幅,也因为与篇幅相匹配的内容、思想、对诸多奇迹的演绎和颂赞,借用传主的表述,这部书同样不失为“造书的奇迹”。俄罗斯当代作家弗拉基米尔·齐布利斯基评论说,“这是关于诗歌与散文自身的履历。其余的一切,包括诗人本人的生活,都只是词语诞生前后的种种情形。也正是这些才吸引了作者,并且决定作品能否吸引读者。‘其余的一切,都是文学。’”阅读这部作品,令人“在帕斯捷尔纳克之下得到净化”。2007年,著名文学教育家、深受爱戴的文坛长者尤里·哈尔芬(1929—...

评分

慕名而买,还没看,上下卷好厚呀!!!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汉译传记 帕斯捷尔纳克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