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漁業資源的資深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圖文的形式重點記述瞭隸屬於18目73科137屬的222種海洋硬骨魚類魚卵、仔稚魚的發育形態,其中,隸屬於16目62科122屬的178個種類鑒定到種這一分類階元;受參考資料所限,還有41個種類僅能鑒定到屬以及3個種類僅能鑒定到科。概述種或屬的早期生活史研究概況,介紹某些相關種類的早期發育形態。書中包括86幅魚卵和600幅仔稚魚的發育形態圖以及17幅相關種類的插圖,涉及各個種類以及相關種類的發育生物學和生態學等信息,同時記錄瞭所記述種類的分布海域以及樣品的采集海區與采集時間。部分種類的早期發育形態信息為我國的首次記述。
作者簡介
萬瑞景,男,1955年7月齣生。研究員。大連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與煙颱大學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海洋魚類早期生活史及生態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傢和部級項目專題、國傢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5項;作為學術骨乾參加國傢的級彆項目2項、基金重大和麵上項目3項、國傢的級彆項目和專項專題4項以及省部級項目8項。目前在研的項目有3項,發錶論文40餘篇、參編專著8部。
前言/序言
魚類生活史中,魚卵(fish eggs)和仔稚魚(fish larvae)發育過程是魚類生命周期中兩個非常短暫、形態學、生理學和生態學等特性變化明顯的過渡時期(趙傳絪和張仁齋, 等, 1985);是魚類生命周期中數量最多、死亡率最高的脆弱時期(殷名稱, 1991)。魚卵和仔稚魚隨海流的漂移性和對海洋環境變化的敏感性,海洋環境因素的細微變化將對其存活、發育和生長産生強烈的影響,海洋食物網中,魚卵和仔稚魚又是主要的被捕食者之一,在海洋生態係統中,魚卵和仔稚魚發育階段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瞭種群的早期補充,決定瞭世代的強弱(Van der Veer et al., 1990; Hovenkamp, 1992; Ellis and Nash, 1997),對資源量的波動以及魚類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著深遠的影響(Hjort, 1914; Chambers and Trippel, 1997)。因此,開展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是魚類資源調查、早期補充機製和種群數量變動、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漁業生物多樣性與資源養護、漁業管理比如當前擬進行的配額製捕撈管理以及魚類增、養殖學等研究的重要基礎工作,對闡明魚類早期補充以及資源變動與可持續産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生態補償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趙傳絪和張仁齋, 等, 1985)。
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的理念更新主要體現在:1)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始對魚卵和仔稚魚形態特徵觀察和種類鑒彆(趙傳絪和張仁齋, 等, 1985);2)Hjort(1914,1926)提齣魚類資源的數量變動與仔稚魚的數量有關,特彆是與卵黃完全被吸收後不久的後期仔魚死亡率的關係更為密切,而卵黃被吸收後的後期仔魚的存活率取決於海區中適閤仔魚攝食的天然餌料的多少,而不單純決定於親魚産卵量多少的論斷,確立瞭魚類早期生活史階段死亡過程對資源補充變動的驅動作用的理念;3)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利用魚卵、仔稚魚調查資料估算魚類資源量的研究以及圍繞著決定魚卵、仔稚魚發育、生長的生態學因子所展開的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殷名稱, 1991; Lasker, 1975; Cury and Roy, 1989),且已逐漸發展成為研究魚類早期生命現象及其規律的水産科學的一個新領域——魚類早期發育生物學;4)近十幾年來,全球海洋生態係統動力學研究計劃(GLOBEC)中將陸架區生物地球化學與動力學之間的耦閤對重要的經濟資源産卵場的形成和變化的影響以及海洋生態係統中關鍵種類的早期補充過程研究列為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唐啓升等, 2005a; 2005b);目前,圍繞國傢對近海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以及麵臨的漁業生境退化和漁業資源衰退等問題,相關的國傢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近海環境變化對漁業種群補充過程的影響及其資源效應(2015CB453300)”(973項目)正開展關鍵棲息地的形成和變遷過程與機理、關鍵資源補充過程與機理、漁業種群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效應等研究,闡釋種群早期生活史生境的變遷特徵及其驅動基礎、關鍵資源補充過程與重要海洋生物-物理過程的耦閤機製、補充群體的分散輸運過程和動力學基礎、攝食策略和餌料生物種群變動與飢餓死亡過程、早期生長和存活過程、逃避敵害策略和被捕食死亡過程的環境驅動基礎、種群生活史對生境變化的適應性響應機製,探究近海漁業種群早期生活史生境修復和資源養護的理論基礎和科學途徑(金顯仕等,2015)。
魚類早期生活史的研究在國際上受到瞭高度重視,1968年聯閤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根據聯閤國糧農組織海洋資源研究顧問委員會(FAO Advisory Committee on Marine Resources Research, FAO ACMRR)第四、五次會議的推薦,設立瞭魚卵和仔稚魚調查工作組(A Working Party on Fish Egg and Larval Surveys)並圍繞魚卵、仔稚魚調查技術規範和研究方法展開瞭一係列的調研和研討,1977年FAO頒布瞭第175號漁業技術文件——Standard Techniques for Pelagic Fish Egg and Larva Surveys並將“魚卵、仔稚魚”統一簡稱為“Ichthyoplankton”(Smith and Richardson, 1977)。國際海洋考察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ea,ICES)曾舉辦瞭三次國際學術研討會,Moser 和Mariliave也分彆主持召開瞭國際研討會,革新瞭漁業種群補充機製及數量變動研究的相關理念(Blaxter, 1974; Lasker and Sherman, 1981; Blaxter et al., 1989; Moser et al., 1984; Kendall and Marliave, 1985)。從1977年起美國漁業學會(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AFS)每年舉辦一次仔魚學術年會(Annual Larval Fish Conference),展示和交流國際上相關研究成果和動態,到2015年共召開瞭39屆會議。近幾屆的年會分彆將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海洋漁業種群的産卵生態,仔魚的分散輸運與種群連通性,攝食、生長和存活策略,仔魚食物網與捕食者-被捕食者相互作用,早期生活史階段不同死亡過程對資源補充影響的評估分析,早期生活史階段死亡過程對資源補充變動的驅動作用以及種群的適應性響應和資源數量變動等科學問題列為重要的議題之一(Browman and Skiftesvik, 2014,www. larvalfishcon.org,www.elhs.cmast.ncsu.edu)。在2014年召開的第38屆年會上,舉行瞭Hjort(1914)關於魚類早期生活史階段死亡過程對資源補充變動驅動作用的臨界期假設(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創立一百周年的專題研討——“Hjort 100th anniversary session on the contribution of mortality during early life in driving recruitment variability”,2014年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期刊第71捲第8期齣版瞭“Fluctuations in the great fisheries of northern Europe - Commemorating 100 years since Hjort's 1914 treatise”的專刊,專刊收錄瞭32篇文章,圍繞“Where we have been”和“Where we are”兩個方麵,緬懷Johan Hjort教授對“魚類早期生活史階段死亡過程對資源補充變動驅動作用”的非凡貢獻,並提齣瞭今後的努力方嚮——“Where we are going”。
一個多世紀以來,對魚類早期生活史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如下:(1)形態觀察與種類鑒彆。形態觀察包括直觀的,如魚卵、仔稚魚外部形態以及不同發育時期的個體形態和組織、器官以及係統發育特徵等層次的觀察、描述(沙學紳, 1962; 沖山宗雄, 1988; Blaxter et al., 1989),以及微觀的,如掃描電鏡觀察魚卵卵膜錶麵及受精孔(micropyle)的細微構造(卞曉東, 2008; Riehl, 1993; Breining and Britz, 2000; Bian et al., 2010),進而展開其種類的分類和鑒定工作。這一方麵的研究是以認識魚類早期個體發育階段生命現象的切入點,是開展魚類資源調查、研究魚類種群數量變動和早期補充機製以及魚類人工繁育技術的重要基礎。(2)早期發育階段的生態學研究。在形態特徵觀察與種類鑒彆的基礎上,主要研究魚卵、仔稚魚(包括當年的幼魚)的種類組成、數量分布;魚類早期發育階段不同發育時期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包括溫度、鹽度、透明度等物理因素和溶解氧、氨氮、重金屬離子等化因素以及餌料組成、餌料密度、敵害生物等生物因素(蔣玫和陳蓮芳, 2003; Sachiko and Tseuneo, 1995; Hirakawa et al., 1997)。(3)早期發育階段實驗生物學和生理學研究。主要針對單魚種開展相關的實驗與研究,研究魚類早期生活史階段的生物學和生理學特徵及其變化規律,例如,授精機製、胚胎發育規律、仔稚魚發育時期的巡遊模式、攝食節律及生長率、化學組成、消化酶活性的消長、飢餓與營養狀況(單秀娟和竇碩增, 2008; Hunter, 1976; Yin and Craik, 1992)。(4)早期補充機製及其種群數量變動研究。這方麵的研究多數圍繞産卵場産卵場中魚卵和仔稚幼魚的豐度及其分布、産卵場的形成條件以及關鍵物理過程、生物過程對個體發育、生長、存活、分散輸運和補充影響的研究(王 榮等, 2002; Lasker, 1975; Cury and Roy, 1989; Veer et al., 1990; Leggett and Deblois, 1994; Zhang et al., 2002)。(5)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魚卵、仔稚魚種類鑒彆上的應用。近年來,利用綫粒體基因序列比對進行魚卵和仔稚魚種類鑒彆取得瞭一定的進展(施宏澤, 2002; Perez et al., 2005; Pegg et al., 2006)。
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可獲得更多形態學無法得到的分類特徵,對産卵場相互交疊和産卵期相互交差、形態特徵近似、形態學分類比較睏難的疑難種類的分類以及形態學分類上存有疑問種類的驗證提供瞭新的方法和手段。然而,基因序列比方法耗時費力,而且需要事先建立龐大的DNA數據庫、也得在形態學上分齣大類的基礎上纔方便後續比對工作的進行,因此,基因序列比方法不大適用於大範圍海域生態調查樣品的分析與鑒定(Shao et al., 2002),是形態學分類的輔助手段之一。
我國近海海域遼闊,地處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特點獨特,近海生態係統中魚類資源豐富,在我國近海生態係統中,硬骨魚類的種類數量達1 519種(劉效舜等,1990),約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邵廣昭等,2001),一年四季在沿岸和近海海域都有硬骨魚類進行産卵繁殖(趙傳絪等,1985)。
大多數海産硬骨魚類産浮性卵。浮性卵子(包括其初孵仔魚)在海洋中隨波逐流,不像少數由雄性或雌性親體守巢、護卵的種類,可以直接由護卵親體認識其卵子和初孵仔魚那樣去認識它們,而且它們的發育時間短暫、形態特徵變化顯著,與成魚形態差異懸殊,形態學分類比較睏難,有些種類的卵子和仔稚魚形態特徵極為相似,如鯡科(Clupeidae)、鑽光魚科(Gonostomidae)、燈籠魚目(Myctophiformes)等,僅能鑒定到科,如鯡科、鑽光魚科、鯵科(Carangidae)、石首魚科(Sciaenidae)、鰕虎魚科(Gobiidae)和鮃科(Bothidae)等,甚至僅能鑒定到目分類階元,如燈籠魚目、鰻鱺目(Anguilliformes)、鮋形目(Scropaeniformes)、魨形目(Tetraodontiformes)等,還有些種類不能識彆或者在分類上存有疑問(蔣玫和陳蓮芳, 2003; 萬瑞景, 2005; 萬瑞景和孫珊, 2006; 王金輝等, 2007; 鍾俊生等, 2007; Wan et al., 2010; 萬瑞景等, 2014)。目前已鑒定的仔稚魚種類數量僅是現存魚種的十分之一,而已鑒定的魚卵種數又約為仔稚魚種數的十分之一(邵廣昭等, 2001)。魚卵、仔稚魚種類的分類鑒定工作嚴重滯後,談不上全麵掌握魚卵、仔稚魚的種類構成、認識和瞭解魚類的早期補充狀況,製約瞭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深入發展。
當前我國近海魚類資源衰退,漁業生産由捕撈天然資源逐漸嚮放流增殖優良種群和人工養殖方嚮發展。開展增、養殖漁業及繁殖保護是改善和發展近海漁業生産的有效措施之一。而魚卵和仔稚魚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研究是發展增、養殖事業和開展種群養護工作的重要基礎。在魚類養殖的苗種培育過程中,也離不開對魚類發育生物學的研究,當前成功地正在進行的半滑舌鰨、大菱鮃、圓斑星鰈(國傢863計劃)、真鯛、褐牙鮃和東方魨等種類的大規模苗種培育生産,正是在多年來對其個體發育和種群繁殖等生物學和生態學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綜上所述,魚卵和仔稚魚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研究對海洋生態係統的研究以及促進增殖和養殖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在當前魚類資源齣現衰退現象,生物多樣性減少的背景下,幾十年來我們積纍瞭珍貴的我國近海海域與黑潮流域、太平洋西部熱帶水域的魚卵和仔稚魚調查資料。
當前我國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的科研力量相當薄弱,在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專著方麵,迄今為止僅齣版一本《中國近海魚卵與仔魚》(趙傳絪和張仁齋, 等, 1985),遠遠落後於我國的颱灣地區與日本和歐美等國際上的研究同行,與國際研究同行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距,迫切盼望有新的研究成果問世,促進我國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發展,縮小與國際研究同行之間的差距,提高我國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
針對上述各學科發展的需要以及目前我國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的現狀,本書繼“中國近海魚卵與仔魚”(趙傳絪和張仁齋,等,1985)一書之後,對我們幾十年來曆次海洋生態調查所積纍的難能可貴的資料進行係統整理而寫成,為我國第二本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專著。由於受所掌握的參考文獻的限製,種或屬早期生活史研究概況的概述可能不夠全麵,同時由於我們的水平有限,難免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同仁多加諒解和批評指正。
本書得到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31272667)與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2013FY110700)的共同資助,寫作過程中始終得到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科研處處長莊誌猛研究員的熱情鼓勵、鼎力支持和幫助,在此深錶謝意。
著者 2015年9月於青島
中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魚卵與仔稚魚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