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看就懂:让客户掏心掏肺又掏钱的90招销售秘诀-图文并茂,一看就懂,招招实用,让你轻松成为销售达人
原价:29.80元
作者:林琇琬著,瓦楞 绘图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212059361
字数:160000
页码: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1. 文字简洁、解读透彻,配以经典的案例故事分析,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2. 精选90招销售秘诀,并对顾客进行分门别类,让招法更有针对性,更具实用性。
内容提要
好话说尽还是不被客户认同?百依百顺仍无法成交?机会上门却老是把握不住?本书揭穿各种魔鬼客户、刺猬买家在心理战中惯用的小伎俩,针对10种不同顾客型态,传授90招应对技巧与顶尖业务创造销售巅峰的秘诀。全书彩色图表搭配俏皮的交互式情境漫画,清楚的流程图,破解与各种难缠客户的相处原则,帮助读者精准命中客户的死穴,圆满成交。
目录
第一种顾客类型:
蘑菇大半天就是不肯买
典型特征1: 蘑菇大半天就是不肯买
典型特征2: 杀价杀不停
典型特征3: 频频对产品挑毛病
典型特征4: 感慨自己非买产品不可
典型特征5: 爱看说明书,追根究底
典型特征6: 一直夸其他公司产品有多好
典型特征7: 任凭你口沫横飞,他只是自言自语
典型特征8: 死盯产品却不买
典型特征9: 不付钱却狂问购买的好处
第二种顾客类型:
嘴巴超坏,骂个不停
典型特征1: 一进门就狂抱怨
典型特征2: 不跟着骂产品,就连你都骂进去
典型特征3: 逼你说自己不愉快的购买经验
典型特征4: 边骂边拿免费赠品
典型特征5: 嘴巴超坏还要你说他是好顾客032开
典型特征6: 硬要承诺给折扣才肯离开
典型特征7: 一直要你跟着骂公司产品
典型特征8: 骂人还要求你来安抚情绪
典型特征9: 自以为是、频频挑剔,还以为自己受欢迎
第三种顾客类型:
没有分寸,一黏上就甩不掉的捕蝇纸型顾客
典型特征1: 隔三差五就爱打电话来瞎聊
典型特征2: 节日硬要找你陪
典型特征3: 没有说尽好话就不购买
典型特征4: 每次上门就当自己家,硬要贪小便宜
典型特征5: 硬要去零头才肯成交
典型特征6: 不熟装熟,每次都要勾肩搭背,强调自己是朋友
典型特征7: 晚餐时间自己上门要来用餐
典型特征8: 硬要你买和他一样的衣服或东西
典型特征9: 不问产品细节,却爱问私人问题
第四种顾客类型:
不拍马屁就不理你
典型特征1: 不夸张的赞美就不购买
典型特征2: 爱听反话的夸张称赞才要购买
典型特征3: 强调自己只买好东西,买到不好的就要你负责
典型特征4: 自以为高级还爱嫌你不够高级
典型特征5: 没品味却总爱装高级
典型特征6: 爱被拍马屁还嫌你说得不够好
典型特征7: 强迫要你拍和产品有多搭配的瞎马屁
典型特征8: 不但要拍马屁,还指定你要拍哪种马屁
典型特征9: 不但要你拍马屁,还要求你要真心
第五种顾客类型:
不断自夸,净聊些跟产品无关的丰功伟业
典型特征1: 自说自话,不让你插得上话
典型特征2: 只顾自己说话,还要你闭嘴听
典型特征3: 自己上门演半天,不管你在一旁的介绍
典型特征4: 不论你说什么,都要你说重点
典型特征5: 一直讽刺你没资格卖东西
典型特征6: 自己在说多爱产品,还要你附和
典型特征7: 自我优越感十足,自以为是专家级
典型特征8: 爱糟蹋人还要求你要感谢他
典型特征9: 爱买不买地嫌半天,还要强调他肯买是你的荣幸
第六种顾客类型:
狗眼看人,只想和主管打交道
典型特征1: 强调你没资格和他说话,硬要找主管出来
典型特征2: 只想要主管出来给折扣
典型特征3: 一来就说要等主管,要你去自己忙自己的
典型特征4: 自以为是大顾客,要主管出来接见
典型特征5: 只听主管说的话,把你的话当屁话
典型特征6: 没有主管就把你当空气
典型特征7: 一进门就先说话糟蹋你到底,直到知道你是主管才住嘴
典型特征8: 不说是主管授意的,就不跟你说半句话
典型特征9: 主管说好话就愿意购买,你一说话就没好脸色
第七种顾客类型:
贪小便宜,杀价杀到底
典型特征1: 只买一样还硬要批发价
典型特征2: 杀价杀到没有利润空间,还坚持你赚太多
典型特征3: 不管价钱合不合理,就是要买,还不管你卖不卖
典型特征4: 不但要杀价,连下次还没买的都先要求折扣
典型特征5: 把折价券当礼券用,不付现金还非常烦132开
典型特征6: 没有公司的打折卡,还硬要求打折
典型特征7: 没有特价的产品也要求要特价
典型特征8: 九折产品硬要求打到一折
典型特征9: 爱贪小便宜,还硬要说自己不在乎钱
第八种顾客类型:
不会还要装会,不知道自己很讨人厌
典型特征1: 爱吹牛到说错了,还不自知
典型特征2: 顾左右而言他,其实是不会装会
典型特征3: 讲半天只是要给同业价
典型特征4: 用吹牛来武装自己是有尊严的
典型特征5: 要你和他站同一边,把他说的都说成是你讲的
典型特征6: 讲错专业用语,还自鸣得意
典型特征7: 乱找根据,瞎凑一堆,还自以为很厉害
典型特征8: 不懂产品,说错特性,还自以为没有破绽
典型特征9: 连基本常识都说错,还要你大力地赞同
第九种顾客类型:
完全没概念,一问三不知还非常烦
典型特征1: 连自己要买什么都说不出来,却坚持要购买和推荐
典型特征2: 一直说要买,却又神经质地怕自己被骗和买错
典型特征3: 一再地要你保证他买的是好东西,才愿意购买
典型特征4: 要你做很多问题问他,他才能肯定自己的购买是对的
典型特征5: 要你不断地和他讨论,他才能下定决心要购买
典型特征6: 不知要买什么,又怕跟不上流行
典型特征7: 想要买最好的,又怕自己买太贵
典型特征8: 讲老半天,只说下次再买
典型特征9: 口中一直说不知要买什么,看到广告产品,就要买
第十种顾客类型:
防御心强,不信任人,像观察小偷一样地观察你说话
典型特征1: 不说半句话,表情超级严肃
典型特征2: 不说半句话,一堆表情要你来猜测
典型特征3: 要你不断推荐,却用怀疑的眼神一直看你
典型特征4: 把你的推荐当表演,一直观察你
典型特征5: 任你说半天话,就是不想和你有互动
典型特征6: 硬要你来找出购买原因,不然就是不理你
典型特征7: 自顾自地看产品介绍,不把你当一回事
典型特征8: 说得天花乱坠口沫横飞,还是不为所动
典型特征9: 只活在自己的世界,把你当空气
作者介绍
林琇琬,北京中欧泰克管理顾问公司培训师,经营管理咨询顾问。现长期担任负责培训领导能力的进修课程讲师。曾出版《走出谷底——梦工场》。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牌局心理学》这本由中国法制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力作,其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稳而专业的格调,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多时候都像是一场精妙的牌局,充满了试探、博弈和策略。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其在各种场合的应用都至关重要。这本书将心理学与牌局这一具体的场景相结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学习人类互动规律的独特视角。我一直觉得,真正的赢家,不仅仅是牌技好,更是心理素质过硬,能够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并准确地把握住微妙的心理变化。这本书如果真的能揭示“稳赢”的“超级心理战术”,那它的价值就不仅仅体现在牌桌上,更可能对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谈判、竞争以及人际交往中提供深刻的启示。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不易被察觉的心理现象,并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方法论,帮助读者在牌局,乃至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占据心理优势。
评分我对于《牌局心理学》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我对“心理战术”这个词的联想。在我看来,一场精彩的牌局,绝非仅仅是手中牌的点数高低决定胜负,更是一场智慧与心理的较量。那些在牌桌上游刃有余的高手,往往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他们能够洞察人心,并且善于利用对手的心理弱点。这本书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这本身就赋予了我一种信任感,我知道它不会是那种哗众取宠、内容空洞的读物。相反,我更倾向于认为它会提供一些基于心理学原理,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析在不同牌局情境下,如何去识别和利用对手的“破绽”,比如他们不自觉的微表情、肢体语言,甚至是他们习惯性的出牌模式。同时,我也很想知道,作者会如何阐述“稳赢”的策略,是否意味着这本书会提供一套完整的体系,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心理防御和进攻机制,从而在牌局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这本书,在我看来,或许是一本能够颠覆我对牌局认知的宝典。
评分《牌局心理学》这本书,单凭书名就让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关于策略和智慧的画面。中国法制出版社的名字,则让我对这本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充满了信心。我相信,真正的“赢”往往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胜利,更是心理层面的征服。我一直认为,在任何形式的竞争中,能够洞察人性、把握心理,就已经占据了先机。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探讨“打牌稳赢的超级心理战术”,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些角度来解析心理战术?是关于如何解读对手的微小动作,从他们的眼神、手势中捕捉信息?还是关于如何运用语言和气氛来影响他人的决策,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步入自己设计的“圈套”?甚至,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在牌局中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所左右,从而做出更理智的判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指南,让我能够真正掌握在牌局中运筹帷幄的心理秘诀,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享受那种掌控全局的乐趣。
评分拿到《牌局心理学》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严谨的气息。中国法制出版社的出版背景,让我预设了这本书的内容会是扎实的,并且可能带有一些研究的深度。虽然我不是一个热衷于赌博的人,但我对人类行为的心理动因总是充满了好奇。牌局,尤其是那些充满博弈性质的牌局,无疑是观察和分析人性最直接的场所之一。人们在牌桌上往往会卸下一些日常的伪装,更真实地展现出他们的贪婪、恐惧、自信、犹豫等等情绪。这本书如果能将这些心理学原理与牌局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并且能够提炼出“超级心理战术”,那么它所带来的价值将是巨大的。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从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识别他人的情绪,到如何运用心理暗示、认知偏差等原理来影响牌局走向。甚至,它可能还会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策略,比如如何通过制造假象来迷惑对手,或者如何利用概率和统计来辅助自己的心理判断。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武林秘籍,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牌局背后的“内功心法”。
评分刚拿到这本《牌局心理学》,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看书名和作者以及出版社,就充满了期待。我知道,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通常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和内容的把关,质量上有所保证。而且“牌局心理学”这个主题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毕竟,谁不想在牌桌上更胜一筹呢?我平时也挺喜欢跟朋友们玩几把扑克,虽然不是专业的赌徒,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牌友,他们似乎总能洞察先机,让人难以招架。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或许能为我指点迷津,让我不再仅仅依赖运气,而是能通过更深层次的心理博弈来提升自己的牌局表现。我尤其好奇,“超级心理战术”这个说法,究竟会包含哪些具体的技巧和方法?是关于如何读懂对手的表情、肢体语言,还是关于如何运用言语和情绪来影响对方?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而且,这本书的定位是“打牌稳赢”,听起来就非常实用,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的策略,让我能够在未来的牌局中,少输多赢,甚至赢得漂亮。我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解锁那些“看不见的”牌局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