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拳种的产生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汗水。历经风霜雪雨、千锤百炼,中华武术以其独特的风貌享誉世界而惠及众生。人们在体验和感悟其技理技法的同时,也期望探究其理论根基。这正是武术文化的魅力所在。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少林武当”“峨眉昆仑”,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构成了千姿百态的武术文化。拳种套路之众多,可谓“博大”,技术理论之丰厚,可谓“精深”。武术文化领域仍有许多处女地亟待探研与开发,以使其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大众而发扬光大。
武术拳种起源多含神话传说,其故事的叙事性无不引人入胜。在一定历史阶段,这些神话起到了相应的社会效应,为民间武术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科学与民主昌明的今天,其自身感召力已远不如从前。那么,如何认识其合理性,认清其功利性,分辨其真实性,也就成为了当今武术爱好者自修的功课。理性看待神话传说,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拳种的本质特征。武术需要神话,但传奇的武术、多样的拳种并不神秘。
地域文化和宗法制度是拳种风格形成的主要动因,其保持了拳种的独特性。然而,如何趋利避害是值得传承者慎重思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探明,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多达129个。时至今日,相当部分拳种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某些拳种其发源地已然消失。这究竟是社会原因所致,还是文化转型造成,或者其他因素使然,恐怕难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简单概括,而其中原委值得深思。现实也一再证明,哪些拳种传承人思想开放、勇于传播,哪些拳种发展的程度就越好越快。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以现在人的目光回顾过去,以开放者的心态展望未来,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因此,参与创编人员多选择于相应拳种专家学者,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也具备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写作方式力图实现融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和普及性于一体。内容包括拳种的起源、发展、传承、风格以及技术特点与演练诀窍,并尽可能涵盖很多拳种,以引领读者感受武术文化盛宴带来的欣喜与愉悦。
为有助于阅读与鉴赏,本套丛书基本上均配有相应拳种的拳械经典套路DVD演示光盘,用专家或传人的精湛技艺显示该拳种的风格特点。诚望这套文武相映、动静相宜的读物能够成为读者研习武术的良师益友和得力助手。
作者简介
王开文,山东青岛人,1963年7月出生于烟台,硕士,教授。
自幼习武,多次参加省市武术比赛,曾获烟台地区少年武术比赛多个单项冠军。
先后就读于山东体育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1987年于烟台大学任教至今。1991年率队参加山东省第8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96年应邀赴意大利米兰参加“中国奖”国际武术节,获表演金奖,并作短期讲学访问。曾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军事历史》《中华武术》《Inside Kung-fu》等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有《中外武技研究》《齐鲁武术》专著,参编《Chinese Physical Exercises and Heath Care》《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剑术》《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螳螂拳》《中国武术通用教程》等多部教材。
现任山东省武术协会委员,山东省高校武术协会委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国家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螳螂(拳)起源众家说
第一节 螳螂拳起源时代
一、西汉之说
二、南北朝之说
三、宋代之说
四、明末清初之说
第二节 螳螂拳起源地域
一、陕西之说
二、山西之说
三、四川之说
四、山东之说
第二章 一孔之见我静观
第一节 螳螂拳创始人
一、王郎——螳螂拳的精神偶像
二、升霄道人或为李秉霄
三、李秉霄与螳螂拳
第二节 螳螂拳创始年代
第三节 螳螂拳发源地
第四节 螳螂拳产生与形成的文化基础
第三章 源流有序纵横谈
第一节 纵向传播谈师承
一、梅花螳螂拳师承
二、七星螳螂拳师承
三、六合螳螂拳及其他流派
第二节 横向发展话地域
一、初始阶段限莱海
二、周边扩散随形势
三、新中国成立后靠政府
第四章 体系形成渐演进
第一节 技术初步形成
第二节 体系逐步充实
第三节 理论更加丰富
第五章 风格独特析拳理
第一节 螳螂拳中的美女形象与动作技法例举
第二节 螳螂拳仿生势名与动作技法例举
第三节 螳螂拳腿法例举
第四节 螳螂拳跌法例举
第五节 螳螂拳擒拿捆法例举
第六节 螳螂拳“八短”技法例举
第七节 螳螂拳“十二柔”技法例举
第八节 螳螂拳连手技法例举
第九节 “螳螂之打”例举
第十节 螳螂拳功力技法例举
第十一节 螳螂拳器械技艺例举——从六合棍术说起
第十二节 螳螂拳“三回九转罗汉功”
第六章 梨乡访谈寻踪影
第一节 螳螂拳故乡行有感——昨日黄花与待琢的璞玉
第二节 残灯夜话螳螂拳
第三节 梨乡再觅螳螂拳
第四节 莱阳国术馆始末
第五节 螳螂拳与莱阳地趟拳可是姊妹艺术吗
第六节 螳螂拳与莱阳长拳有关吗
第七节 六合螳螂拳访谈——姚黄魏紫竞芳菲
……
第七章 拾遗补缺螳螂拳
第八章 名家演练供鉴赏
附录:历代螳螂拳谱荟萃
前言/序言
中华武术园地,拳种繁多,内涵宏富,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拳种流派中,螳螂拳有如一朵奇葩绽放出绚丽风彩。作为传统武术宝库中的一员,螳螂拳约有二百年的发展历史进程。经过几代先师的不懈努力,技术理论体系逐步充实,形成了一个内容结构丰富、技术体系全面、练功方法独特、理论体系完备、流传范围广泛的相对年轻的拳种。大致于清末民初,螳螂拳衍生出“梅花”“七星”两大流派,由胶东逐步流传至华北、东北和南方,后又传至香港、澳门、台湾及周边国家日本、韩国、俄罗斯,乃至远播东南亚及欧美诸国,名振寰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海内外广大螳螂拳爱好者前来螳螂拳发祥地——烟台,寻根问祖、拜师求艺者络绎不绝。形式多样的螳螂拳交流比赛更是好戏连台。然而,较之螳螂拳技术传播与发展的趋势,其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仍是薄弱环节,处于明显滞后状态。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研究院已将其列入了首批系统研究的九大拳种之一,然就目前状况而言,尚未尽如人意。真正能够引经据典对螳螂拳的起始渊源、师承流变、派别风格、技术演进、传播发展等方面内容详加考证者实不多见。所以,对螳螂拳的来龙去脉做一全面考察势在必行,以使之合于“著名拳种”的社会声望。
20世纪80年代初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查明了螳螂拳的流派、师承关系和传播范围。由于受到史料证据缺乏、地方传闻纷纭、现有史料未有公开面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螳螂拳的研究未能深入进行下去。螳螂拳起源问题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海外华人及国外螳螂拳传承者,刻苦钻研螳螂拳技,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对螳螂拳起源问题深加探讨。有些国外传承者信从国内某些不确言论,发表文章,以讹传讹;有人则求真务实,追根溯源,如俄美传统螳螂拳研究总会马永光(IlyaProfatilov)先生亲自深入民间,到莱阳、海阳等地考察访问,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包括散落于民间的螳螂拳谱,且有论著发表,卓有建树。可见,国外人士对螳螂拳的研究成果已不容忽视,而国内的研究必须深入进行下去,以便在学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经典名拳博学系列·一拳一传奇:螳螂拳(附光盘)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