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全解》是以《电路分析基础》为主讲教材而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全书共七章,每章内容分为重点内容与学习指导、典型例题解析、思考与练习解答及考研试题解析等四个部分。
《电路分析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全解》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或“电路”课程教辅教材,也可供教师教学、考研人员考前复习及作为其它专业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1 重点内容 学习指导
一、集总假设,电路,电路模型
二、电路变量
三、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及功率
四、电路元件
五、电路的基本定律
1.2 典型例题解析
1.3 思考与练习解答
1.4 考研试题解析
第2章 电阻电路分析
2.1 重点内容 学习指导
一、电路的等效变换
二、电路方程法分析
三、电路的基本定理
2.2 典型例题解析
2.3 思考与练习解答
2.4 考研试题解析
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3.1 重点内容 学习指导
一、动态元件的特性
二、过渡过程
三、二阶电路
3.2 典型例题解析
3.3 思考与练习解答
3.4考研试题分析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4.1 重点内容 学习指导
一、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二、相量模型
三、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四、三相电路
4.2 典型例题解析
4.3 思考与练习解答
4.4 考研试题解析
第5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5.1 重点内容 学习指导
5.1.1 耦合电感元件
5.1.2 空心变压器电路
5.1.3 理想变压器
5.2 典型例题解析
5.3 思考与练习答案
5.4 考研试题解析
第6章 线性电路的频率特性
6.1 重点内容 学习指导
6.1.1 网络函数
6.1.2 选频电路
6.1.3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特图
6.2 典型例题解析
6.3 思考与练习答案
6.4 考研试题解析
第7章 双口网络
7.1 重点内容 学习指导
7.1.1 双口网络
7.1.2 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的分析
7.1.3 复合双口网络
7.2 典型例题解析
7.3 思考与练习答案
7.4 考研题解析
前言/序言
“电路分析基础”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学习后续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的数学知识相对较多,并有广泛的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在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时只有注重学、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方法。
要学好这门课,首先要对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基本分析方法有较好的把握,它不仅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深入思考,反复领会,更需要做大量的习题。解题的过程就是进一步领悟的过程,深入理解的过程。为配合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以陈长兴等编著的《电路分析基础》教材为基础编写了本书,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提高课程的学习水平,并能满足考研人员考前复习的需求。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每章给出章节的重点内容与学习指导,便于学生总体把握学习内容。典型例题解析为学生提供了范例。
(2)习题的解析方法与教材中各章节讲述的内容密切配合,主要用当节所讲述的内容及已学内容作解,以方便读者深化和掌握该章节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3)每题给出的解析方法力求概念清晰、数据准确、简洁明了、附图齐全。
(4)所用公式及解题格式与教材基本保持一致。
愿本书对您学习电路分析基础有所裨益,在考研时能助您一臂之力。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全军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协作联席会及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的支持与指导。在此对给予热情帮助的空军工程大学同事和国防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电路分析: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电路分析学习路径。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的基石,理解其基本原理对于掌握各类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等至关重要。本书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逐步引导读者理解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电路的组成、分析方法以及重要定律。 第一部分:电路基础概念与元件(Chapter 1-3) 第一章:电荷、电流与电压 本章将深入探讨电荷的本质,包括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以及电荷的守恒定律。 我们将详细介绍电流的定义,包括电流的方向、大小以及测量方法。读者将学习到电流与电荷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理解恒定电流与瞬时电流的区别。 电压的概念也将被透彻解析,包括其作为电势差的本质,以及对电荷移动的驱动作用。我们将讨论电压的极性、测量方法,并介绍电压源的类型,如理想电压源和实际电压源。 此外,本章还将引入电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功率的计算公式。读者将学习到功率的单位及其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第二章:电阻与欧姆定律 本章的核心是电阻,我们将详细介绍电阻的定义、单位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我们将深入讲解欧姆定律,这是电路分析中最 fundamental 的定律之一。读者将学习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掌握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阻电路问题。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推导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计算公式,并分析不同连接方式下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本章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阻类型,如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等,并阐述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第三章:电路的基本组成与电路图符号 本章将引导读者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负载、导线以及开关等。 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电路元件的标准图示符号,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等的符号及其含义。熟练掌握这些符号是阅读和绘制电路图的基础。 电路图的绘制规则和规范也将被详细阐述,帮助读者清晰、准确地表达电路结构。 本章还将介绍一些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联电路,并初步分析它们的特点。 第二部分:电路分析基本定律(Chapter 4-6) 第四章:基尔霍夫定律 本章将着重介绍电路分析的两个基本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KCL 表述了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揭示了电荷守恒的原理。读者将学习如何应用KCL分析电路中的节点电流。 KVL 表述了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揭示了能量守恒的原理。读者将学习如何应用KVL分析电路中的节点电压。 我们将通过大量实例,展示如何联合运用KCL和KVL来建立电路的方程组,从而求解未知量。 第五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将系统介绍几种求解复杂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节点电压法:本章将详细讲解节点电压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选择参考节点,列写节点方程,求解各节点电压,进而得到各支路电流。 网孔电流法:与之对应,本章也将深入讲解网孔电流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引入假想的网孔电流,列写网孔方程,求解各网孔电流,进而得到各支路电流。 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将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 第六章:电路的等效变换 为了简化电路分析,本章将介绍各种等效变换的方法。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读者将学习如何将复杂的线性电阻网络等效为一个简单的电压源和串联电阻(戴维宁等效电路),或一个简单的电流源和并联电阻(诺顿等效电路)。这两个定理在分析线性电路方面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理想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讲解理想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以及它们与等效电阻之间的变换关系,为简化电路结构提供便利。 Y-Δ变换(星形-三角形变换):介绍Y形联接和Δ形联接之间的相互等效变换,这在分析三相电路和一些特殊结构电路时非常有用。 第三部分:暂态分析(Chapter 7-8) 第七章:电容与电感元件 本章将介绍两种重要的动态储能元件: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深入讲解电容器的结构、原理,以及其存储电荷和电能的能力。我们将介绍电容的定义、单位,以及电压与电荷、电流与电荷的关系。电容器的串并联计算也将被详细讲解。 电感器:解析电感器的原理,即其通过电流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能力。我们将介绍电感系数、单位,以及电压与电流变化率的关系。电感器的串并联计算也将被深入阐述。 第八章: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本章是电路分析的重要进阶部分,将聚焦于含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电路在换路瞬间的响应,即暂态分析。 RC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我们将分析电路在直流电源作用下,包含电阻和电容的电路的充放电过程。读者将学习到时间常数 $ au = RC$ 的概念,以及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指数规律。 RL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类似地,我们将分析电路在直流电源作用下,包含电阻和电感器电路的电流变化过程。读者将学习到时间常数 $ au = L/R$ 的概念,以及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指数规律。 二阶电路(RLC 电路)的暂态分析:对于包含电阻、电容和电感器的二阶电路,其暂态响应会更加复杂,可能出现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等情况。本章将介绍求解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方法,并分析不同阻尼状态下的响应特性。 第四部分:正弦稳态分析(Chapter 9-11) 第九章: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本章将引入正弦稳态分析的概念,这是分析周期性交变电路的基础。 我们将详细介绍正弦量的基本概念,包括周期、频率、角频率、幅值、相位等。 读者将学习到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 本章还将介绍正弦量的有效值(RMS 值)和平均值,以及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意义。 第十章:复数与相量 为了简化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本章将介绍复数和相量法。 复数运算:回顾和讲解复数的表示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复数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为后续相量运算打下基础。 相量:将正弦量转换为相量,相量是一种复数表示,可以同时包含正弦量的幅值和相位信息。读者将学习如何将时域的正弦函数转换为频域的相量形式。 阻抗与导纳:本章将引入阻抗(Impedance)和导纳(Admittance)的概念。阻抗是交流电路中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复数表示,它不仅包含电阻,还包含电抗(感抗和容抗)。导纳是阻抗的倒数。我们将分析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元件的阻抗和导纳。 第十一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本章将运用前面介绍的复数和相量法,来分析正弦稳态电路。 基尔霍夫定律在相量域的应用:读者将学习如何直接在相量域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写相量方程组,求解电路中的相量电压和相量电流。 RLC 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分析:将详细分析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和电流、电压的计算,以及谐振现象的产生和条件。 功率分析:本章还将深入讲解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概念,包括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 第五部分:高级电路分析技术(Chapter 12-14) 第十二章:互感与耦合电路 本章将探讨两个或多个线圈之间由于磁场耦合而产生的相互感应现象。 互感:定义互感,讲解互感系数的含义,以及耦合系数 K 的取值范围和意义。 耦合电路的数学模型:建立含互感元件的电路的电路方程,并分析串联和并联耦合电感的等效电路。 变压器:以变压器为例,深入讲解互感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包括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第十三章:三相电路 三相电路是电力系统中普遍应用的一种电路形式。 三相电源:介绍三相电源的产生方式,包括三相不对称和对称电源,以及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关系。 三相负载的连接:讲解三相负载的 Y 形连接和 Δ 形连接,以及它们在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关系。 三相功率计算:推导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讨论功率因数。 第十四章:非线性电路与电路的近似分析 本章将触及一些更复杂的电路分析内容。 非线性元件的特性:介绍二极管、晶体管等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并讲解它们与线性元件的区别。 分段线性近似:对于某些非线性元件,可以通过分段线性函数来近似其特性,从而简化分析。 图解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图解法来求解非线性电路的工作点。 寄生参数与参数的近似:在实际电路中,元件存在寄生电阻、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这些参数可能影响电路的性能,本章将讨论这些参数的近似分析方法。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每个章节的讲解之后,都将提供精选的例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读者独立解决问题。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严谨、清晰,同时避免过于生涩的术语,旨在让更多有志于电路分析的学习者能够轻松入门并深入掌握。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扎实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为后续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