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9
在新材料和新理論的推動下,中古中國研究的論域與視角日益呈現多元化態勢,中外學者運用文獻、考古、藝術相結閤的方法,不斷開拓新學境,創獲甚豐。而本書以中古中國知識-信仰-製度整體研究作為把握中古時代基本曆史脈絡,構建“世界圖式中的中古中國景象”,並藉此對中古時代的文明和氣質進行博觀與省思。
本書為餘欣主編的《中古中國研究》的第一捲,收錄瞭來自中、日、美、法等多個國傢學者的13篇論文。其內容涉及廣泛,包括政治、思想、宗教、美術、社會生活等眾多領域。既不乏對當前學界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的成果,也有以往關注較少的比如曆學方麵的研究。從論文集中也可一窺當代學者對中古史研究的新思路與新想法以及中外學者選擇研究對象的不同偏好。
餘欣,1974年生,浙江黃岩人,現任復旦大學曆史學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敦煌學、中國古代博物學、中古宗教社會史、寫本文化與知識社會史。
從西郊到圓丘——《文館詞林?後魏孝文帝祭圓丘大赦詔》所見孝文帝的祭天禮儀(佐川英治)
“開皇”年號與道教“劫運”思想(劉屹)
How to Stop Eating: Natural and Intentional Approaches in the Taiping jing, Laozi Xiang’er zhu and Xiandao jing (Stephen Eskildsen)
Local Daoism:the Community of the Northern Wei Dao-Buddhist Stelae (Gil Raz)
道教造像與地域社會:四川綿陽玉女泉隋至初唐道教摩崖造像(林聖智)
中古時期中國的佛鉢崇拜(李建欣)
拈花的鬍人——由北齊青州佛衣鬍人畫像管窺中古絲綢之路上的粟特商隊(邱忠鳴)
傳統保持 文化守護——敦煌吐蕃期洞窟“重構”現象原因再探(沙武田)
論武則天稱帝的輿論營造(孟憲實)
政治的錶達與實踐:田氏魏博的個案研究(仇鹿鳴)
9至10世紀曆日中的行事——以身體關注為例(華瀾)
敦煌文獻與傳世文獻之間——以唐代醫藥書《新修本草》和《韆金方》為中心(岩本篤誌)
Audiences and Aims of Mid-Tang Muzhiming: A Preliminary Study (Alexei Ditter)
“開皇”年號與道教“劫運”思想
劉屹
一引言
1957年,芮沃壽(ArthurF.Wright)先生在討論隋文帝治國的意識形態時,認為隋朝的第一個年號“開皇”,有可能是文帝受道士張賓的影響而采用的道教術語。周一良先生亦認為“開皇乃道傢語”,“蓋楊堅取周而代之,故多方製造輿論,援引道傢之說亦大有可能。”李剛先生進而坐實其論,認為“開皇”是隋取材自道教神仙係統的年號,以此作為隋文帝力用道教大作宣傳,為其政權閤理性尋找依據的例證之一。多年來,學界持有類似觀點的論述還有很多,當然也有並不強調此年號是來自道教的觀點,在此無需一一列舉。總之,這似乎仍然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而無論對“開皇”年號取自道教的觀點是否認可,學者們所依據的都是有限的史傢記述,一直缺乏從道教教義角度齣發的觀照。
例如,論及“開皇”年號時,被引用最多的是《隋書?經籍誌?道經序》的相關記述:
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衝虛寜遠,莫知其極。所以說天地淪壞,劫數終盡,略與佛經同。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龍漢、開皇,是其年號。其間相去經四十一億萬載。
這段話中關於道教“劫數”的論述,應是本自魏收的《魏書?釋老誌》:
又稱劫數,頗類佛經。其延康、龍漢、赤明、開皇之屬,皆其名也。及其劫終,稱天地俱壞。
兩相比較,還是能看齣些許的差彆。例如,《魏誌》認為延康、龍漢、赤明、開皇都是“劫數”之“名”,《隋誌》認為延康、赤明、龍漢、開皇,都是元始天尊“開劫”的“年號”。這就引齣瞭新問題:如果道經中的“開皇”是元始天尊“開劫”時所使用過的年號,那麼楊堅是為要模仿元始天尊的“開劫”纔使用“開皇”年號嗎?但他為什麼不選擇其它三個同樣是元始天尊“開劫”的年號?
實際上,《魏誌》和《隋誌》對所謂道教“劫數”的論說,並不能與道教經典教義完全符閤。無論是魏收,還是《道經序》的作者,對道教相關理論都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這提醒我們在利用《魏誌》和《隋誌》來解說中古道教時,應持謹慎的態度。我們當然應該不滿足於僅憑這兩份來自史傢的記述來做齣判定,而應去追溯道教方麵有關“開皇”的“劫數”理論,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概念?這纔是判斷楊堅究竟是不是在瞭解和接受道教“劫數”概念的前提下而采用“開皇”年號的一個重要條件。這是我想在本文中要解決的一個具體事例。而在這一事例的探討過程中,還想關注一個或許更重要的問題:在道教內部曆經多次反復後,在經典文本中建構起來的某種新的理論或知識體係,在實際中又能夠對中古時期的道教內外産生怎樣的影響?從中又可反映齣經教道教與中國古代社會存在怎樣的一種互動關聯?
弁言
在新材料和新理論的推動下,中古中國研究的論域與視角日益呈現多元化態勢,中外學者運用文獻、考古、藝術相結閤的方法,鎔鑠古今,會通東西,不斷開拓新學境,創獲甚豐。然而,我們是否可以在認識並揭示製度與社會變遷進程與趨嚮外,更為活性化地探求中國曆史深層波瀾之源和天數世道潛運默移之故?在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史研究範式所構建的“大印象”之外,是否可以嘗試更真切地觸摸感知時代的氣息和脈動?在中國史研究逐漸被納入世界史敘事的今天,如何在與國際漢學的對話中發現中國學術內在理路與精神?換言之,重繪中古中國的時代格,是否可能?如何進行?前景何在?亟須海內外學界共同構築新基盤。有鑒於斯,我們創辦《中古中國研究》,以期為學術與思想的激發,埋下一顆新的燧石(Firestone)。
以中古中國知識—信仰—製度整體研究作為把握中古時代基本曆史脈絡,構建“世界圖式中的中古中國景象”,並藉此對中古時代的文明和氣質進行博觀與省思,是論叢的基本理念。盡管論叢發起者“復旦大學中古中國研究班”主要成員多為曆史學者,但這並不是一個校內同仁刊物,也不以史學研究為限,而是開放給所有跨界“遊牧者”的新天地。
“梯山航海訪收儲,要為天朝補石渠。故園猿鶴應笑我,難將身跡混樵漁。”內藤湖南於驚濤駭浪裏作《航歐舟中》,慷慨意氣,揮斥八極。夫豈不懷,高山仰止,懸於捲首,以明心誌。
中古中國研究(第一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古中國研究(第一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這個東東不錯,挺實用的。很喜歡!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hh
評分這個東東不錯,挺實用的。很喜歡!
評分專業性強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很好的書 內容深刻 喜歡
評分很好的書 內容深刻 喜歡
中古中國研究(第一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