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947年,國民黨政府在這一年間由強者轉化為弱者,共産黨的情形則剛好相反。這個曆史性的轉摺是怎麼發生的?本書迴溯曆史源頭,簡略迴顧瞭從抗戰勝利到1946年底一年多的經過,而後全方位審視1947一年間風雲變幻,廣引各方文獻,目的即是想讓讀者對事實得到比較完整的瞭解,以便自己來思考和做齣判斷。
內容簡介
看到《轉摺年代——中國的1947年》這個書名,讀者可能會提齣一個問題:拿20世紀40年代後半期的中國來說,幾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發生,例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1946年全麵內戰爆發,1948年國民黨統治區財政經濟的全麵崩潰、人民解放軍發動三大戰略決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些都是對近代中國的曆史産生巨大影響的事件,為什麼偏偏要挑齣1947年這一年來寫呢?
當然,前麵說到的那此年,都可以而且值得寫一本研究專著;而1947年在這個曆史進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這一年,中國大地上發生瞭一個曆史性的轉摺:二十年來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國民黨從優勢轉變為劣勢,在內戰戰場上從進攻轉變為被動挨打,由強者變成弱者;反過來,中國共産黨卻從劣勢轉變為優勢,在戰場上從防禦轉變為進攻,由弱者變成強者。雙方力量對比在一年內發生的這種巨大變化直接影響並支配著此後中國的走嚮。本書書名中所用“轉摺年代”,正是在這意義上說的。發生瞭這樣的轉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個曆史性巨變的到來,便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瞭。
將1947年史冊的*頁和*後一頁進行對照,可以感受到這種轉摺造成的強烈反差。這裏,我想先把國共雙方的主要領導人蔣介石和毛澤東在這年前後的言論及其反映齣來的各自心態比較一下,可以給我們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象。這也許比列舉種種具體事實更容易說明問題。
蔣介石在這一年將要到來的時候,剛剛攻占解放區在華北和華東的兩大政治中心——張傢口和淮陰,單方麵召開國民大會,把和談的大門關死。他那時候真是趾高氣揚,躊躇滿誌,以為隻需要三個月或半年時間就可以消滅中國共産黨。他在這年2月所做的《對於*近社會經濟軍事情勢之分析》的講演中得意洋洋地說:
“一年餘以來,政府要收復什麼地方,就收復什麼地方,長春如此,張傢口也是如此,而*關重要的要算收復蘇北和魯南,因為蘇北湖沼縱橫,魯南丘陵起伏,交通不易恢復,*便於匪軍的藏匿和逃竄而終於被國軍所收復,這是前方將士英勇奮鬥的成績。政府於去年計劃在五個月內收復蘇北,直至今年1月底正式將共産黨驅逐時為上,比預定期間,也不過隻超過瞭一個月。*近共産黨在魯南如果完全失敗,則黃河以南便不復有容身之地。所以在這種交通和軍事情勢之下,共産黨*不能流竄幸存。現在共産黨還想把政府拖倒,這無異是一個幻夢,不料某報反而替他們宣傳,真是可笑之至!”
*受蔣介石信任的參謀總長陳誠,1946年10月17日在攻下張傢口後在記者招待會上斬釘截鐵地錶示:“如用軍事,三、五月內可以告一段落。任何一條鐵路,兩星期內可以打通。”1947年初他又一再重申這個看法。這反映齣他們那時多麼地充滿自信。
但到這年12月,蔣介石再也沒有年初那股神氣瞭。當講到一年多來的戰場形勢時,他說:
“他們(注:指解放軍)並沒有我們這樣好的武器,也沒有我們這樣多受過嚴格訓練的官兵,更沒有什麼軍需資源的經濟基礎,這些條件我們都遠勝過他們,而為什麼我們不能剿滅他們?並且較之初期,匪區更擴大,匪勢更囂張,我們曾有許多將領被俘虜,許多部隊被消滅,成為我們國民革命軍有史以來的大恥辱!過去我們無論是東徵、北伐以至抗戰,沒有一次戰爭不是光榮勝利的,現在剿匪,匪是愈剿愈多,我們卻是愈戰愈挫,這是我們從來沒有受過的恥辱!”
他甚至感覺到:自己也好,國民黨的統治也好,已經處在“生死成敗的關頭”。這年的*後一天,他在日記中寫道:“本月憂患*深,尤以*後十日,各方告急與失敗之報,幾如雪片飛來,蓐食宵衣,兢兢業業,未敢或懈,自省俯仰無愧,信道益篤,成敗利鈍,一惟聽天命而已。”
再看毛澤東,他的態度一直是冷靜而從容的。1946年11月21日,麵對國民黨軍隊氣勢洶洶的大舉進攻,他在中共中央的會議上說:前一段時間,在中國人民中間以及我們黨內部存在著內戰打不打得起來的問題,人們部希望國共不打仗,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瞭,剩下的便是我們能不能勝利的問題瞭。要勝利就要搞好統一戰綫,就要使我們的人多一些,就要孤立敵人。在軍事上,我們還是用襲擊的辦法,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解決土地問題,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他強調指齣:“我們隻要熬過明年一年,後年就會好轉。”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通過《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的黨內指示。毛澤東在對這個文件作說明時指齣:“根據*近的形勢來看,高潮是確定地快要到來瞭。凡是齣現革命高潮,總是敵人有弱點,給我們可乘之機,否則就很難。”“這次革命的動力是兩條戰綫,就是解放區和蔣管區的人民運動,而以解放區為主。”對革命勝利的時間,他做齣這樣的判斷“少則三年到五年,多則十年到十五年。假如以少則三年到五年來說,那末,從日本投降時算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半瞭,,即一年半瞭,但*後的睏難我們還要估計到。”
毛澤東在1946年底所說“我們隻要熬過明年一年,後年就會好轉”,用瞭一個“熬”字,是十分貼切的。對中國共産黨來說,1947年這一年確實很不容易熬過,而在這一年裏把整個局麵扭轉過來就更不容易瞭。毛澤東在十九年後還對外國朋友說起:蔣介石打我們的時候,要算1947年上半年是*睏難的時候,很多重要的根據地被它占去瞭,比如延安就被占去瞭,陝北它都走遍瞭。隻是整個局勢的好轉,來得比毛澤東原來預計的更早。
到這年年底,情況已經發生根本的變化。毛澤東認為可以斷言勝利已經在望。12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於陝北米脂縣楊傢溝召開的會議上做《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報告一開始便說:
“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瞭一個轉摺點。這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打退瞭美國走狗蔣介石的數百萬反動軍隊的進攻,並使自己轉入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中國這一塊土地上扭轉瞭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匪幫的反革命車輪,使之走嚮覆滅的道路。這是一個曆史的轉摺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摺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
為什麼在短短一年時間裏,竟會齣現如此巨大的轉摺?看起來似乎是個奇跡,其實,根本的原因在於人心的嚮背,在於誰能得到中國*多數民眾的支持。人心嚮背,是*終能左右一切的決定性力量。當然,主觀的指導方針是否正確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指導方針不正確,即便有良好的客觀機遇仍會白白地喪失掉。具體說來,這個變化是由解放區和國民黨統治區人民運動這兩條戰綫的發展所造成,而以前者為主。無論兩者中哪一個方麵,走過的都不是平坦的道路,而是經曆過一個艱難的發展過程。正是在這樣一個曆史轉摺年代,各種矛盾衝突錶現得比平時更加錯綜復雜,更加尖銳激烈,因而使這段曆史的內容異常豐富。
這本書所要考察和探討的是:這個轉摺究竟是如何到來的,它一步一步地經曆瞭怎樣的發展過程,力求把這個波瀾壯闊的曆史場麵重新呈現在讀者麵前。至於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這一點,隻能有待於讀者的批評。
作者簡介
金衝及,1930年齣生,男,上海市人。中共黨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專傢,原中國史學會會長。194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曆任復旦大學團委書記、教務部副主任、教學科學部副主任,文物齣版社總編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研究員,國傢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谘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目錄
前言
一、中國是怎樣進入1947年的
二、新年前後的抗議美軍暴行怒潮
三、主戰場上第一迴閤的較量
四、從進攻延安到孟良崮戰役
五、席捲全國的反飢餓、反內戰風暴
六、局勢急轉直下的巨大震撼
七、美國政府的兩難處境
八、攔腰突破挺進大彆山
九、品字形陣勢的形成
十、北綫戰局相繼變化
十一、農村土地製度的大變動
十二、中間派政治力量的新抉擇
十三、南京政府越來越孤立
十四、曆史的轉摺點
附錄:抗日戰爭後期中國政局的重要動嚮——論1944年大後方的人心劇變和“聯閤政府”主張的提齣
徵引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揭開1947年中國曆史的第一頁,國民黨報紙上宣傳得十分熱鬧的,是在1月1口這一天公布“國民大會”所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和《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蔣介石在同一天主持舉行隆重的謁陵典禮,並發錶告全國軍民同胞書,說:“今天政府頒布中華民國憲法,國傢即已進入民主憲政的坦途,從此全國同胞要認真行使民權,善盡義務,這是民國成立以來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同蔣介石那樣興奮的口氣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國民黨統治區的老百姓對這部《憲法》的公布也好,對當局宣布進入“憲政”時期也好,普遍反應極為冷淡,沒有覺得這是什麼“大事”,更談不上“劃時代的大事”瞭。葉聖陶在1946年12月26日的日記中說得很坦率:“國民大會已閉幕,憲草已議定,此原是國傢大事,而以基礎之不穩固,操縱者之彆有用心,人皆以玩戲視之。”在1947年1月1日的日記中又寫道:“今日起放假三日,算是功令,名義為慶祝憲法完成。實則此次憲法,一般民眾固未措意,有識之士多不與承認。”此刻最吸引人們注意力的,卻是因駐華美軍在北平強行奸汙北京大學先修班的女生激起的抗議美軍暴行運動正以迅猛之勢席捲全國。
《觀察》特約南京通信中作瞭這樣的鮮明對比:“三十六年(注:即1947年)的首都,以兩個不同的遊行來開始。元旦天氣晴朗,國旗飛揚,街蔔增加廠不少‘普天同慶’的彩牌樓,隻有在各大學中似乎並不欣賞這三天慶祝假期,偏[遍]川占瞭抗議美軍暴行、要求美軍退齣的提議、文告、宣言、標語、漫畫、剪報,幾乎是每五分鍾貼一批,每一小時開一次會。”這種簡單明瞭的用事實來比較,也許比韆言萬語的評論更能使人清楚地瞭解當時的民眾情緒,瞭解中國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進入1947年的。
抗議美軍暴行運動,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能夠以這樣的聲勢席捲全國決不是偶然的,因為這個問題正觸及到億萬中國人心靈深處最為敏感的痛處。中華民族在一個多世紀以來受盡瞭外國列強的欺壓和侮辱,傷透瞭中國人的心,特彆是經過八年浴血抗戰,終於打敗長期騎在中國人頭上作威作福的日本侵略者以後,每個中國人都覺得揚眉吐氣,可以抬起頭來做人瞭。他們最無法忍受的,是重新看到外國列強義以徵服者的姿態,無視中國的主權,無視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在中國國土上耀武揚威地為所欲為,甚至任意殺害和汙辱中國的同胞。這使每個有愛國心的中國人,都會立刻聯想起一百多年來民族的屈辱和苦難,都會抑製不住滿腔熱血的沸騰,奮不顧身地起來抗爭。
抗日戰爭期間,不少美國軍人、特彆是空軍人員來到中國的大後方。他們的人數不多。在中國人看來,他們是盟軍,是來幫助中國抗戰的,因此對他們懷著一種親近的感情。當美國軍人乘坐軍車經過街道時,人們常常友好地伸齣大拇指嚮他們喊道“頂好!”
但戰後這種情況很快發生瞭變化。著名的白山主義知識分子儲安平多少帶有傷感地寫道“在戰爭時期,中國人對於美國都懷有一種廣泛的好感。這種感情,包含著感激和敬佩兩種成分。”“但是這種感情在過去短短幾個月中,已經起瞭很大的變化。”“這誠然是一個不幸的變化,不幸豐這又竟然是一個不可否認的變化。的確,中國人對美國的感情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發生瞭很大的變化,是誰也是無法否認的。這種變化,是事實教育的結果。
……
轉摺年代(新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