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互动仪式链》是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1941—)积多年研究新推出的一部社会学理论力作。在此书中,他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柯林斯把微观分析又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柯林斯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他也澄清了社会学传统研究一直忽视情感的问题。因此,本书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理论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兰德尔•柯林斯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是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他曾先后在加州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等校任教。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冲突、社会分层、文化、宗教、情感等。柯林斯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成果,如《冲突社会学:关于一门解释性的科学》(1975年)、《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1979年)、《韦伯的社会学理论》(1986年)、《理论社会学》(1988年)、《四个社会学传统》(1994年)、《哲学社会学:一种全球知识分子变迁理论》(1998年)等。
目录
序言
鸣谢
第一部分 激进的微观社会学
第一章 互动仪式理论纲领
情境而不是个体作为出发点
相冲突的术语
仪式分析的传统
潜认知仪式主义
功能主义的仪式主义
戈夫曼的互动仪式
准则探寻纲领
文化转向
IR理论在涂尔干宗教社会学中的经典起源
互动仪式对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意义
第二章 相互关注/情感连带模型
仪式的组成要素、过程和结果
正式仪式与自然仪式
失败的仪式、空洞的仪式、强迫的仪式
亲身在场是必要的吗?
自然仪式中集体连带的微观过程
交谈的会话交替充当有节奏的连带
关于有节奏合作和情感连带的实验性与微观观察证据
共同关注成为发展共享符号的关键
团结在符号中的持续与储备
9·11事件中团结符号的创造
分解符号的规则
第三章 情感能量与短暂情感
分裂的情感与长期的情感,或激烈的情感与情感能量
互动仪式作为情感的变压器
分层的互动仪式
权力仪式
地位仪式
对长期情感的影响:情感能量
情感竞争和冲突情境
短期的或激烈的情感
从短期情感到长期情感能量的转换
情感能量的分层
附:测量情感能量及其前提
第四章 互动市场与物质市场
理性的成本-收益模型的问题
……
第二部分 应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书摘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互动仪式链》:
互动仪式对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意义
涂尔干的模型提出了社会理论的主要问题;而且它对拓展所有当代微观社会学的边角领域都有意义。它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因素使社会结合在一起?它用社会仪式的机制回答了此问题。此外,它回答此问题时还使用了强度变化不同的机制:社会被结合在一起,是由于仪式被有效地执行的结果,而在这期间,这些仪式的作用是刷新人们的头脑和焕发他们的情感。社会在有些时候比在其他时候更强烈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被结合在一起的这个“社会”,不是抽象的社会系统体,而是这样的人群,他们聚集在某些具体地点,通过仪式参与和仪式赋予的符号的作用,他们彼此会感觉是团结的。法国的,或美国的,或任何其他地方的所有人群,人们都可去分析其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团结状况。人们偶尔可能会受到民族团结浪潮的冲击,但这些是特殊和相当独特的仪式性事件,跟更局部性的团结形式一样,它们具有同样的仪式动员过程。
这意味着,涂尔干的模型整个地与关于分层和群体冲突的观点是一致的。的确,它提供了分层和冲突是如何运作的关键机制。对此问题重新表述就是,什么因素使社会结合成为分层和冲突群体的模式?答案是社会仪式,它们操纵着形成和维持这些群体内的团结。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更复杂具体的答复,后面的章节将做详述。其中的一些复杂性表现在:某些群体比其他群体拥有更多的举行他们仪式的资源,因此一些群体有更多团结,因而可以支配那些有较少团结的群体;那些在仪式方面有优越性的群体,具有更威严的符号,并给予其成员更多的情感能量。我们可以分析分层的更细微的过程:深入到通过参与一项仪式而形成的群体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个体比其他人更为优越,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接近仪式的中心。因此仪式具有双重的分层作用:在仪式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分层;也在仪式内部,在仪式的领导者和仪式追随者之间分层。仪式因而是关键性的机制,而且我们也可以说,是冲突和支配过程中的关键武器。
涂尔干的著名观点是,生活的功利性、经济性方面不是根本的,它们取决于前契约性团结;仪式为社会信任和共有的符号意义的情境提供了基础,由此才可能进行经济交换。这里我关于社会冲突提出的一个相似的观点是:冲突不是社会生活的原本情况,不是所有人都对立的霍布斯战争,而是社会团结的分析上的衍生物。也就是说,若无社会仪式机制,有效的冲突实际是不可能的,仪式会形成党派联盟和力量,也会在控制他人时提供最有效的武器。而冲突的目标,人们为之战斗的东西,是由这些社会仪式模式形成的。冲突的爆发点,引起斗争的事件,几乎总是来自符号的优先次序问题和它们所体现的社会思想情感。
……
前言/序言
《互动仪式链》是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积多年研究新推出的一部社会学理论力作。在此书中,他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
柯林斯通过提出所谓的“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chains)理论,试图把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学统一起来。他认为,社会学应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的一切社会现象,但微观现象是基础,宏观过程是由微观过程构成的。而在微观过程中,互动仪式(IR)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点。他指出,小范围的、即时即地发生的面对面互动,是行动的场景和社会行动者的基点。它也将揭开大规模宏观社会变迁的一些秘密。故认为微观社会学旨在分析微观情境的结构及其向宏观结构的转变。
因此,柯林斯提出,微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情境结构及其动力学。人们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其中至少包括由两个人组成的际遇(encounter)。故局部情境是社会学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但柯林斯指出,微观情境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是经由个人所形成的社会关联或网络。因此,其理论的出发点之一是研究情境而不是个体,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所构成的。而且,每一个人都生活于局部环境中;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看法,我们所积累的一切素材也都来自于这种情境。故柯林斯强调,“微观社会学解释的核心不是个体而是情境”,“互动仪式和互动仪式链理论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
柯林斯还提出,宏观社会现象可以看做是由一层层微观情境构成的;微观情境的相互关联形成了宏观模式。即宏观过程来自于互动网络关系的发展,来自于局部际遇所形成的链条关系——互动仪式链。
具体来说,柯林斯认为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互动仪式链”。他提出,这一互动链在时间上经由具体情境中的个人之间的不断接触而延伸,从而形成了互动的结构;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际遇过程,并使这些际遇发生的自然空间扩展之后,社会结构就变得更为宏观了。
柯林斯指出:整个社会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由此人们从一种际遇流动到另一种际遇。或者说,一切社会生活都是由人们所构成的生态学,人们不断组合与改变着景观。人们不同水平的际遇形成了不同的互动仪式。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在不同情境下所形成的团结性有多大;将会建立起什么类型的象征符号以及它们如何跟特定的人群相关联。当具有一定符号资本和情感能量的互动者离开一种际遇后,将会产生出进一步互动的社会动机流。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互动仪式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