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有故事的人寫有故事的事,生物學背景作者半夏曆時多年關注,記述博物學傢劉華傑的博物人生。
2.有關博物學傢劉華傑的本博物生存傳記,200幅彩圖全情呈現。
3.傳主不僅是北大教授,也是“拈花惹草”的東北漢子,博物人生展示瞭他可愛可敬的一麵,季羨林欣賞他,許智宏偏愛他,洛剋醫囑執行人贈他照片。
4.傳主劉華傑用理性的方法行跡萬裏,感性的思考與草木結緣。
5.傳主劉華傑說文解字“博物”理念。(BoWu),Beauty 【天地大美】Observation 【感受洞察】Wonder 【赤子情懷】Understanding 【理解萬物】,作傢阿來作序,田鬆、江曉原、劉兵 吳國盛、單之薔、李元勝傾情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博物學傢劉華傑博物人生的全景呈現和記述。作者半夏具有生物學背景,曆時多年對傳主劉華傑的關注和財富,透視瞭傳主的學術生涯。傳主劉華傑 是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也是一個荒野逐花人;他認識數韆種植物,20餘年不遺餘力倡導博物學文化;他要我們反省現代性邏輯,欣賞自然之美,接續傳統,從無用而美好齣發,重塑我們質樸的心靈;他對大地的感情,他對野花的熱愛,他的博物路徑與真誠自在的人生,通過作傢半夏以訪談及內心關照的筆法,以及200餘張珍貴的圖片,給予瞭全景記錄和再現。通過這本書你會發現,劉華傑堪稱當代中國的梭羅,他的博物生存理念,如何救贖我們今天的世界。
作者簡介
半夏,女,原名楊鴻雁,1966年鞦齣生於雲南會澤鉛鋅礦。雲南大學生物係畢業,供職於媒體,高級編輯,業餘緻力於長篇小說和自然隨筆的寫作。魯院第七期研修班學員,中國作協會員。齣版有長篇小說《心上蟲草》《活色餘歡》《潦草的痛》《忘川之花》《鉛灰暗紅》等。作者認為作傢要有能力傾聽來自生活內部的嘆息,也要有能力凝視生活的真相,並懷著對世間一切生命的悲憫,在深心的曠野裏高唱自己的歌;寫作終是迴到人本身,迴到人的處境。2014年夏天,作者開始野外拍蟲子拍花草,寫作形成“在野閱微”係列文字。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阿來 001
前言007
章 荒野逐花人 025
荒野逐花人的多重身份 026
一本書引領的傳奇 072
情傾燕園的一草一木084
第二章 重新發現博物學 114
重讀盧梭後的新發現 116
博物者的情懷,去遠方還是居於本土? 126
第三章 吹皺一池春水135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136
博物學的春天及其凸顯的麯綫救國意義 144
人類並非是一個有道德的物種 152
不必追逐現代性的時尚170
第四章 人類新感性 176
從一堂大課開始,進入博物生存製式 178
反思現代性對我們的挾持和壓迫 188
被評說的劉華傑 202
後記217
博物者自在 田鬆 223
劉華傑博物書譜254
前言/序言
序 愛花人說識花人
阿來
十多年前瞭吧,讀過一本有意思的書:《一點二階立場》。書是齣版社送的。眼下是一個書太多的時代,又是一個有意思的書很少的時代。用時下的流行語說,這是一本“開腦洞”的書,從此對著者劉華傑這個名字留下瞭印象。後來知道他是北大的哲學教授,願意如先賢的教言,“多識花鳥魚蟲之名”,不僅認識,還上升到一種人生的方法論,深入探究人與世界有趣的連接。以後,遇到劉華傑網上、紙上的文字都會認真學習。人的經驗世界本是開放豐富的,但受製於狹窄的世界觀和即時兌現的功利心,也會變得相當狹隘。我們這個社會中的人,日益夾纏於人與人,人與事的種種糾結,即便天天狂吞國際、國內的海量信息,也隻是日益深陷於一個簡單的經驗社會,而失去瞭一個更廣闊的關涉天地的生命世界。
更早幾年的十多年前,雲南的文化記者楊鴻雁(半夏),采訪過我。不是因為博物學,不是因為自然界,而是文學。以後,再去雲南,在有關文學的活動上都能見到,又有過采訪或交談,也都不是有關博物學的。當下的中國的文學,特彆是敘事文學,隻糾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某方麵的現實。中國社會,日益陷於功利的考量,隻是著力於人與人關係的文學便日益深入社會的黑暗與人性的卑劣而無法自拔。中國文學本是有親近自然傳統的,但似乎都集中在詩歌與散文,一入小說,便陷入功利與權術瞭。近些年來,我覺得把自然作為一個重要角色引入敘事文學,看見美麗,發現生命自在超拔的本性,或許是條拯救之道。當然,我不知道一位文化記者也會關注如此之類的問題,自己在這方麵的興趣也從未在采訪中提起過。隻是每次去昆明,得空總要到離城還有些距離的植物園走走,看看。見瞭久聞其名的花與樹,將稱名與實體對應上瞭,自己欣喜一番。
前幾天,應北大中文係的邀請,去跟學生談談文學經驗,過未名湖,還在想,某一株樹是不是就是劉華傑寫過或拍攝過的。恰在此時,接到楊鴻雁一通電話,說,寫瞭一本博物學傢的傳記,說知道我也願意瞭解一些自然界的具體知識,願意多認識一些花草樹木,所以,希望我看看這些文字,然後寫篇叫作序的文字。寫序我是不敢的。但這書所寫的事是我有濃厚興趣的,所寫的人和寫這個人的人,也是我知道,我稱許,我認識的。所以,願意寫一些感想在這裏。
我在植物分類方麵的知識遠沒有傳主那麼專業係統,更遑論還在此基礎上生發齣那些哲理性的思考,但他博物學興趣生發的起點,倒跟我多少有些相同之處。他齣生在一個小山村,我齣生的村子更小,山更大,可以說從小就生活在大自然中間。樹、野菜、草藥、蘑菇都跟生活息息相關,都是熟稔而親切的。隻是那種鄉村式的認識目的,與稱名方法與係統的植物分類學相去甚遠。但總歸是引起瞭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認識到人的生活和這個世界的更廣大的關聯。
而且,對這些草與樹在植物學係統中較為規範的分類和稱名,初的發現也和傳主一樣,來自一本紅塑料皮的手冊。隻是遇到這“紅寶書”,比起劉華傑教授就晚多瞭。那已經是20世紀80年代瞭。我去若爾蓋草原上尋訪一位有學問的前喇嘛。這位喇嘛還俗後將寺院中習得的關於人的醫學知識,轉嚮摸索研究獸病的防治。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還開班在牧民中培訓獸醫,各種教材也由他自己親手編寫。其中一本高原藥用植物手冊,就成瞭我重新認知青藏高原植物的初指引。由此可見,文化的事功與影響,有時並不在那些高深的論文和高蹈的講章,而是與人的境遇的契閤。劉華傑學地質齣身,我1977年考中專時,所有誌願都是地質學校。如果他們錄取瞭我。我想,今天我肯定不會以寫作為業。
除此之外,我和傳主的成就相差就太大瞭。藉用他一點二階這個錶述,我對植物學的愛好,隻是在初階上長久徘徊。遠不如他來得那樣專業。我也曾去夏威夷大學訪學。進校天,專事研究環太平洋地區文學的弗蘭剋教授說知道我喜歡觀賞植物,便緻送一本夏威夷本土植物畫冊,作我在海邊島上遇見植物時的指引。劉華傑教授去一趟夏威夷,帶迴來的就是幾本自己寫成的植物考察專著。更不要說如他那樣坐而起行,由己及人,在總體上缺乏自然認知的中國人群中努力推廣親近與理解自然的博物學——作為一種與自然更友好的生活方式,作為一種現代人早該具備的素養與觀念。
博物學不隻是積纍一些有關自然的知識,不隻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方式,更是一種世界觀。一般而言,中國人關注的通常隻是人與人的關係,也就是馬剋思所說的社會關係,而對更廣大的共生於地球的其他生命沒有關照與關懷。佛經裏說的天下眾生不隻是眾人之眾,而是所有的生命。佛經裏說,這些生命和人類都是“一雲所雨”,“一雨所孕”的結果。共存共榮,這纔是真的眾生平等,這纔是一個真正的世界。超越人的社會的更廣大更美麗的世界。佛學中當然有許多無稽之談,但這種整體性的世界觀在今天來說還是有相當意義的。我想,美國人利奧波德所倡導的“荒野倫理”也庶幾近之瞭。
因為這樣一些緣由與認知,我也願意如博物學提倡的那樣深入自然,親近自然;願意在自己寫作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願意嚮劉華傑教授、楊鴻雁女士這樣有更豐富的植物學、生態學知識,又有誌於在公眾中倡導一種與自然平等和諧倫理觀的先進們學習。因此之故,與其說這些文字是一篇序,倒不如說是一種呼應,一種支持更為恰當。
2016年 12月 22日
看花是種世界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這本書還沒空看
評分
☆☆☆☆☆
這本書還沒空看
評分
☆☆☆☆☆
京東配送挺快。我所說的問題跟京東沒關係,隻是這本書寫的真的不怎麼樣,劉老師屬於反科學的一派,對於我這樣的工科齣身,很多觀點不能接受,大傢買的時候不要被書裏的配圖欺騙,圖跟書的關係很小,書的內容全是對劉老師的采訪,不建議購買,請謹慎。
評分
☆☆☆☆☆
2
評分
☆☆☆☆☆
2
評分
☆☆☆☆☆
京東配送挺快。我所說的問題跟京東沒關係,隻是這本書寫的真的不怎麼樣,劉老師屬於反科學的一派,對於我這樣的工科齣身,很多觀點不能接受,大傢買的時候不要被書裏的配圖欺騙,圖跟書的關係很小,書的內容全是對劉老師的采訪,不建議購買,請謹慎。
評分
☆☆☆☆☆
很好看很值得
評分
☆☆☆☆☆
京東配送挺快。我所說的問題跟京東沒關係,隻是這本書寫的真的不怎麼樣,劉老師屬於反科學的一派,對於我這樣的工科齣身,很多觀點不能接受,大傢買的時候不要被書裏的配圖欺騙,圖跟書的關係很小,書的內容全是對劉老師的采訪,不建議購買,請謹慎。
評分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