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3
了解中国文化精华,从阅读这套书开始!
200部国学经典名著,30卷全部囊括!
李敖耗时多年亲自点评批注!
人生必读经典,书架必藏良品!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全部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李敖精编:老子·论语·列子·庄子》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4”选录了李耳的《老子》、孔丘的《论语》、列御寇的《列子》、庄周的《庄子》、荀况的《荀子》和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老子》一书行文古奥,造句离奇,许多高深的哲理,都蕴藏在这种古奥与离奇之内。《论语》主要是记录孔丘言行的一部书,也附带记录他的弟子的言行。在《列子》里面,有先秦各家的思想、有秦汉时代的名物,甚至还有一点儿佛书故事,很是驳杂,但它的主调还是老庄思路。《庄子》哲学的特色是它的“出世主义”; 就文体而言,《庄子》的文字极为优美波谲,是古文中的珍品。《荀子》是记录荀子思想的主要著作,全书一共32篇。《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的食客为他编的书,有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万字,内容是把先秦各家的思想综合,变成一套拼盘式的学说系统。
《李敖精编:墨子·孟子·春秋繁露》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4”选录了墨翟的《墨子》、公孙龙的《公孙龙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吕坤的《呻吟语》、孟轲的《孟子》、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韩愈的《韩昌黎集》。《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他以“白马非马”论和“离坚白”而知名,这是公孙龙名辨思想的核心内容。《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李敖精编:淮南子·论衡·柳宗元集》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5”选录了刘安的《淮南子》、扬雄的《太玄》、桓谭的《新论》、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和柳宗元的《柳宗元集》。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个学问很好的人,“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他和他的门客著了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就是《淮南鸿烈》,就是后来的《淮南子》。《太玄》是古代汉族哲学著作,扬雄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新论》中的二十九篇失传了,《形神》是非常难得的一篇劫余,其中讨论“人死如灯灭”的哲理。《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潜夫论》共三十六篇,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少数也涉及哲学问题。仲长统的著作有《昌言》三十四篇,十多万字,可是大部分失传了。他的思想主要在“人事为本,天道为末”。《柳宗元集》包括诗、赋等柳宗元的著作。
《李敖精编:朱子语类·太平经·抱朴子》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5”选录了朱熹的《朱子语类》、僧祐的《弘明集》、慧能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葛洪的《太平经》、佚名《抱朴子》。《朱子语类》包括了朱熹的著作文字。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博学多识,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弘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护法弘教的文献汇编,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材料。《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记载了慧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李敖精编:孙子·孙膑兵法·尉缭子》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9”选录了孙武的《孙子》、孙膑的《孙膑兵法》、尉缭的《尉缭子》。《孙子》是中国现存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膑兵法》是《孙子》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的治国思想。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李敖精编:老子.论语.列子.庄子》
《李敖精编:墨子.孟子.春秋繁露》
《李敖精编:淮南子.论衡.柳宗元集》
《李敖精编:朱子语类.太平经.抱朴子》
《李敖精编:孙子.孙膑兵法.尉缭子》
《李敖精编:老子.论语·列.庄子》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为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 文】
事物还稳定时,它的稳定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显出变化的迹象时,容易打主意;事物还脆弱时,容易消融;事物还微细时,容易打散;要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先做安排;要在事情还未混乱之前,进行治理。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萌芽产生;九层的高台,从一堆泥土筑起;千里的远行,在脚下第一步开始。谁勉强,谁就把事情搞坏;谁把持,谁就遭到损失。因此,“圣人”“无为”,所以不会把事情搞坏;不把持,所以不会遭到损失。人们所做的事,经常是在快成功的时候搞坏的。若结束时的慎重能像开始,就没有败事。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不欲,不重视稀有的货物。〔“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不犯众人所犯的过错。〔“圣人”〕辅助万物自然发展,不敢勉强去做。
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 文】
从来善于为“道”的人,不是用“道”来教人聪明,而是用“道”来教人淳朴。人民所以难统治,因为他们知识太多。所以用才智治国,是国家的灾害;不用才智治国,是国家的福气。认识这两者(用智和不用智)也还是一个公式。经常认识这一公式,就叫作深远的“德”。这深远的“德”,又深,又远,与一般事物的性质相反,然后得到最大的通顺。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 文】
江海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河流的领袖,因为它善于处在一切小河流的下游,所以能做一切小河流的领袖。因此,要统治人民,必先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虚;要领导人民,必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因此,“圣人”在人民之上统治,而人民不感到有负担;在人民之前领导,而人民不认为有妨碍。因此,天下人民对他爱戴而不厌弃。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赢他。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李敖精编:墨子·孟子·春秋繁露》
性命
正命者,完却正理,全却初气,未尝以我害之,虽桎梏而死,不害其为正命。若初气凿丧,正理不完,即正寝告终,恐非正命也。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大段。收敛沉着人,怕含糊,怕深险。浅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德之器也。
或问:“人将死而见鬼神,真耶?幻耶?”曰:“人寤则为真见,梦则为妄见。魂游而不附体,故随所之而见物,此外妄也;神与心离合而不安定,故随所交而成景,此内妄也。故至人无梦,愚人无梦,无妄念也。人之将死如梦然,魂飞扬而神乱于目,气浮散而邪客于心,故所见皆妄,非真有也。或有将死而见人拘系者,尤妄也。异端之语,入人骨髓,将死而惧,故常若有见。若死必有召之者,则牛羊蚊蚁之死,果亦有召之者耶?大抵草木之生枯,土石之凝散,人与众动之死生、始终、有无,只是一理,更无他说。万一有之,亦怪异也。”
气,无终尽之时;形,无不毁之理。
真机真味,要涵蓄,休点破,其妙无穷,不可言喻,所以圣人无言。一犯口颊,穷年说不尽。又离披浇漓,无一些咀嚼处矣。
性分不可使亏欠,故其取数也常多。曰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神,曰致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赢余,故其取数也常少。曰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食、寡嗜欲。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六合原是个情世界,故万物以之相苦乐,而至人圣人不与焉。
凡人光明博大,浑厚含蓄,是天地之气。温煦和平,是阳春之气。宽纵任物,是长夏之气。严凝敛约,喜刑好杀,是秋之气。沉藏固啬,是冬之气。暴怒,是震雷之气。狂肆,是疾风之气。昏惑,是霾雾之气。隐恨留连,是积阴之气。从容温润,是和风甘雨之气。聪明洞达,是青天朗月之气。有所钟者,必有所似。
先天之气,发泄处不过毫厘;后天之气,扩充之,必极分量。其实分量极处,原是毫厘中有底,若毫厘中合下原无,便是一些增不去。万物之形色才情,种种可验也。
蜗藏于壳,烈日经年而不枯,必有所以不枯者在也,此之谓以神用先天造物命脉处。
兰以火而香,亦以火而灭。膏以火而明,亦以火而竭。炮以火而声,亦以火而泄。阴者所以存也,阳者所以亡也,岂独声色气味然哉!世知郁者之为足,是谓万年之烛。
火性发扬,水性流动,木性条畅,金性坚刚,土性重厚,其生物也亦然。
一则见性,两则生情。人未有偶而能静者,物未有偶而无声者。
声无形色,寄之于器。火无体质,寄之于薪。色无着落,寄之草木。故五行惟火无体,而用不穷。
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古者四十仕,六十、七十致仕,盖审之矣!人亦有少年退缩不任事,厌厌若泉下人者。亦有衰年狂躁,妄动喜事者。皆非常理。若乃以见事风生之少年为任事,以念头灰冷之衰夫为老成,则误矣。邓禹沉毅,马援矍铄,古诚有之,岂多得哉?
命本在天,君子之命在我,小人之命亦在我。君子以义处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命不足道也。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而必欲得之,命不肯受也。但君子谓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小人谓命在我,幸气数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
性者,理气之总名,无不善之理,无皆善之气。论“性善”者,纯以理言也,论“性恶”与“善恶混”者,兼气而言也。故经传言性,各各不同,惟孔子无病。
气、习,学者之二障也。仁者与义者相非,礼者与信者相左,皆气质障也。高髻而笑低髽,长裾而讥短袂,皆习见障也。大道明,率天下气质而归之,即不能归,不敢以所偏者病人矣;王制一,齐天下趋向而同之,即不能同,不敢以所狃者病人矣。哀哉!兹谁任之?
《李敖精编:淮南子·论衡·柳宗元集》
问?孔
【原 文】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沈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借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
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①。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
孟懿子问孝,子曰:“毋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问曰:孔子之言毋违,毋违者,礼也。孝子亦当先意承志,不当违亲之欲。孔子言毋违,不言违礼,懿子听孔子之言,独不为嫌于毋违志乎?樊迟问何谓,孔子乃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使樊迟不问,毋违之说,遂不可知也。懿子之才,不过樊迟,故《论语》篇中,不见言行,樊迟不晓,懿子必能晓哉?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武伯忧亲,懿子违礼,攻其短,答武伯云“父母唯其疾之忧”,对懿子亦宜言“唯水火之变乃违礼”。周公告小材敕,大材略。子游之大材也,孔子告之敕;懿子,小材也,告之反略;违周公之志,攻懿子之短,失道理之宜,弟子不难,何哉?如以懿子权尊,不敢极言,则其对武伯,亦宜但言毋忧而已。俱孟氏子也,权尊钧同,敕武伯而略懿子,未晓其故也。使孔子对懿子极言毋违礼,何害之有?专鲁莫过季氏,讥八佾之舞庭②,刺太山之旅祭③,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且问孝者非一,皆有御者,对懿子言,不但心服臆肯,故告樊迟④。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此言人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当守节安贫,不当妄去也。
夫言不以其道得富贵不居,可也;不以其道得贫贱,如何?富贵顾可去,去贫贱何之?去贫贱,得富贵也,不得富贵,不去贫贱。如谓富贵不以其道则不去贫贱邪?则所得富贵,不得贫贱也。贫贱何故当言“得之”?顾当言“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则不去也。”当言“去”,不当言“得”。“得”者,施于得之也,今“去”之,安得言“得”乎?独富贵当言“得”耳。何者?得富贵乃去贫贱也。
是则以道去贫贱如何?修身行道,仕得爵禄富贵,得爵禄富贵则去贫贱矣。不以其道去贫贱如何?毒苦贫贱,起为奸盗,积聚货财,擅相官秩,是为不以其道。
七十子既不问,世之学者亦不知难,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吐辞也。使此言意结,文又不解,是孔子相示未形悉也。弟子不问,世俗不难,何哉?
孔子曰:“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问曰:孔子妻公冶长者,何据见哉?据年三十可妻邪?见其行贤可妻也?如据其年
《李敖精编:朱子语类·太平经·抱朴子》
问?孔
【原 文】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沈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借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
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①。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
孟懿子问孝,子曰:“毋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问曰:孔子之言毋违,毋违者,礼也。孝子亦当先意承志,不当违亲之欲。孔子言毋违,不言违礼,懿子听孔子之言,独不为嫌于毋违志乎?樊迟问何谓,孔子乃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使樊迟不问,毋违之说,遂不可知也。懿子之才,不过樊迟,故《论语》篇中,不见言行,樊迟不晓,懿子必能晓哉?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武伯忧亲,懿子违礼,攻其短,答武伯云“父母唯其疾之忧”,对懿子亦宜言“唯水火之变乃违礼”。周公告小材敕,大材略。子游之大材也,孔子告之敕;懿子,小材也,告之反略;违周公之志,攻懿子之短,失道理之宜,弟子不难,何哉?如以懿子权尊,不敢极言,则其对武伯,亦宜但言毋忧而已。俱孟氏子也,权尊钧同,敕武伯而略懿子,未晓其故也。使孔子对懿子极言毋违礼,何害之有?专鲁莫过季氏,讥八佾之舞庭②,刺太山之旅祭③,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且问孝者非一,皆有御者,对懿子言,不但心服臆肯,故告樊迟④。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此言人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当守节安贫,不当妄去也。
夫言不以其道得富贵不居,可也;不以其道得贫贱,如何?富贵顾可去,去贫贱何之?去贫贱,得富贵也,不得富贵,不去贫贱。如谓富贵不以其道则不去贫贱邪?则所得富贵,不得贫贱也。贫贱何故当言“得之”?顾当言“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则不去也。”当言“去”,不当言“得”。“得”者,施于得之也,今“去”之,安得言“得”乎?独富贵当言“得”耳。何者?得富贵乃去贫贱也。
是则以道去贫贱如何?修身行道,仕得爵禄富贵,得爵禄富贵则去贫贱矣。不以其道去贫贱如何?毒苦贫贱,起为奸盗,积聚货财,擅相官秩,是为不以其道。
七十子既不问,世之学者亦不知难,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吐辞也。使此言意结,文又不解,是孔子相示未形悉也。弟子不问,世俗不难,何哉?
孔子曰:“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问曰:孔子妻公冶长者,何据见哉?据年三十可妻邪?见其行贤可妻也?如据其年三十,不宜称在缧绁;如见其行贤,亦不宜称在缧绁。何则?诸入孔子门者,皆有善行,故称备徒役;徒役之中,无妻则妻之耳,不须称也。如徒役之中多无妻,公冶长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缧绁也。何则?世间强受非辜者多,未必尽贤人也。恒人见枉,众多非一;必以非 李敖主编国学经典名著:思想哲学篇1 精装(套装共5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李敖主编国学经典名著:思想哲学篇1 精装(套装共5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李敖主编国学经典名著:思想哲学篇1 精装(套装共5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没想到这么厚实,内容也很丰富。挺好的
评分字有点小,看起来比较累,译文还可以,通俗易懂。
评分李敖先生的逝世,是我们人类的一大损失,最起码很多人不会挨骂了.......
评分国学的经典,李敖主编,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评分我的生活里只有学习 学习令我快乐
评分人最宝贵的财富有两样,一是「时间」,二是「才华」。人的一生,差不多可以说是用时间换取才华的过程。如果时间减少了,才华却没有增加,就是虚度。愿你精雕细琢,将自己刻画成想要的样子。因为你此生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所以要多读书。
评分东西很不错 价格也便宜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书很好,价格也实惠,而且选材独特,与一般选本并不重合。购书只选京东
李敖主编国学经典名著:思想哲学篇1 精装(套装共5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