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日本小说读者,外国文学爱好者,大江健三郎读者、研究学者 《冲绳札记》是大江健三郎作家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在中译本序中写道:“论述了我一生的主题的,则是《冲绳札记》。”
内容简介
《冲绳札记》是大江健三郎作家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在中译本序中写道:“论述了我一生的主题的,则是《冲绳札记》。”
作为储藏美军核武器的前沿基地,冲绳也是朝鲜战争直至越南战争的战场。冲绳一直被日本和日本人的置之不顾,那里的人们痛苦而执著地斗争着。大江健三郎通过多次访问冲绳,彻底重新追问:什么是日本人?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
这种“黯淡的内省”却被日本右翼势力批判为“自虐”史观。《冲绳札记》和大江甚至因此被推上被告席。
作者简介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作家。就读东京大学期间开始写小说。1958年凭借《饲育》获得芥川奖。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有《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同时代游戏》、《新人啊醒醒吧》、《燃烧的绿树》等。评论有《广岛札记》、《冲绳札记》、《暧昧的日本的我》、《来自日本的“我”的信》等。
目录
中文版序言——最期待的翻译
序章 愤怒于死者的愤怒而哀悼
Ⅰ 日本属于冲绳
Ⅱ 《八重山民谣志》
Ⅲ 面向多样性
Ⅳ 内部琉球处分
Ⅴ 苦 世
Ⅵ 接受抗议
Ⅶ 战后一代的坚持
Ⅷ 日本的民众意识
Ⅸ “本土”实际并不存在
译后记:当内心的法庭遭遇世俗的法庭
精彩书摘
我为什么去冲绳?这个从我自身内部发出的声音,与那来自冲绳的拒绝声“你为什么来冲绳?”互相啮咬着,要将我撕裂。你简直是个废物!饭桶!两个声音同时在说。就那样去(来)冲绳容易吗?诘问不断。我暗自思量,不,对我来说去冲绳是不容易的。我日益强烈地感受到,每次去冲绳,都会遭到从那里疯狂袭来的理应拒绝我的压力。形成那拒绝的压力的,是历史,是现状,是人,是事物,是明天的全部。而压力的焦点,则是在多次冲绳旅行时我所领承的最爱的人绝对的友善以及与之交织在一起的强烈的拒绝。问题因此棘手起来。
我是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他们而去冲绳的。然而,所谓的更深刻地了解他们,也就是近乎绝望地清楚地意识到,他们会很友善并且断然地拒绝我。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去冲绳。我时常感到,我能够用完全客观的视野捕捉到自己,就像我能用自己的眼睛来眺望那个落荒而逃的自己的背影。这个废物、饭桶——我冷静地观察——很可怜,很寒酸,赤手空拳,我没有什么渊博的学问,也没有依靠行动来超越现实壁垒的经验,我只是患了热病而渐趋衰弱,却像是受了什么驱使一般,还是要钻牛角尖,奔走不息,苦思不断: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那家伙活像一只早早地从自己的势力范围里跳出去的水老鼠,或许会有失体面地瘫倒在广场中心吧?真是可笑。但是那个家伙自己折腾着自己,把那算好了的账单统统记入他的名下,并摇摇晃晃地跑来跑去。正因为如此,尽管他脑袋中的命题有多么不自量力、夸大其辞,那也都是那个废物、那个饭桶的自由。
实际上这些年,特别是最近一年间,我发现自己就像是无能的胆小鬼,露着瘦削多毛的小腿,虚张声势,苦苦思索着: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如果那个时候对着镜子窥视自己,那里一定会出现一副贫血的面孔,是因为衰弱而非亢奋,被发烧弄得神志不清,那么这个时候我大概会从镜子前悄然离开吧。有时觉察到自己在茫然地、或者是黯然地思索着“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这些问题时,不禁露出连自己都会感到讨厌的冷笑。某天凌晨,古坚氏突然死去。他生于冲绳、长于冲绳,他的死也清晰地昭示了冲绳。接到他死讯的那天凌晨,我想到自身的死亡问题,想到袭向友人的死有可能也正伺机袭向我,那如死亡的恐惧一样的恐惧、无力感、孤立感和悲观情绪扼住我的喉咙,让我不顾体面地流着泪水:在死亡来临之前,对“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这样的命题,我能交出自己的答案吗?
……
前言/序言
最期待的翻译
大江健三郎
《冲绳札记》中译本的出版,我期待已久。当我听说该书已经译完的时候,内心满是喜悦。
首先,《冲绳札记》中译本是最早的外语版本。而这又是一本对我非常重要的书。在还很年轻的时候,我就开始写小说了。那时,我还没有下定决心要把文学与自己的一生联系起来。
少年时期,母亲送给我一些书,我从中发现了小说。即便是孩子,也能感受到那不仅仅是娱乐之物。鲁迅的短篇让我理解了对人性的敬重。而我在大学开始学习法语的时候,以阅读让?保罗?萨特为主,也日益坚定了社会介入之心。
虽说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写小说了,然而我实在不能把握:通过自己的阅读学到的所谓“文学”和“文学家”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在将来的工作中践行。而立将至之年,智力残障的长子诞生了。我打算与他共生,也决意去思考到那时为止自己作为小说家的生活意义。
于是就有了《个人的体验》这样的小说;接下来创作了《广岛札记》和《冲绳札记》这样的长篇随笔。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人类制造了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核武器,并且供以使用,也就是说,人类第一次面临灭绝的危机。但是我相信,在遭受原子弹轰炸的人们趋于康复的生活方式中,以及在人类存续的未来,仍有希望的出路。我就写下了这种想法。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废除核武器有多大的可能一直是我评论活动的主题。
而其中论述了我的一生的主题的,则是《冲绳札记》。我在书中试图思考的问题是:所谓“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成立的?它果真强大吗?近代化的结果让它在世界、特别是在近邻诸国中居于怎样的存在?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悲惨教训了吗?
于是我将焦点转向冲绳。在近代日本成立之际,那个一直处于特殊状态的独立国家琉球是如何被纳入日本这个国家的?在最初的情况调查中,我还接触到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在中国的名字叫林世功,在琉球则被称为名城里之子亲云上)。
在这本书里,我写了日本近代化历史中冲绳和冲绳县民与日本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中,作为唯一地面战战场的冲绳遭到美军袭击的冲绳战;我还论述了作为美军基地的冲绳,以及由美国返还施政权的冲绳县民在战后的生存状态。
而我也常常把“何谓日本人?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这种“黯淡的内省”作为人的主题来追问,然而却被日本政治右翼批判为“自虐”史观,这也是事实。不过,《冲绳札记》的写作与历经大约四十年的被阅读,使我超越了自我批判,构筑了积极的亚洲观、世界观,这同样是事实。我打算扎根在自己的文学之中、作为文学家来走完自己的人生。
五年前,《冲绳札记》被上述的日本政治右翼推上审判庭。在一审和二审中,我都胜诉了。现在在等待最高法院的判决(就因为在等待,我迟迟没写这篇序言,给译者和出版社带来了很大麻烦,我表示由衷的歉意)。
判决的论争围绕本书中所涉及的被日军强制集体自杀事件展开。很多幸存者的证言向忘记(或者不了解)事实的日本市民传达了真相。在高等法院的二审中,有证言说,当时在场的少年耳闻目睹岛上那位可怜的审判长命令岛民说:你们不能死!审判长断定那是谎言。但是,怂恿作伪证的协力者们编纂的教科书今年重新被几所学校采用,这也是日本的现状。
我希望学习这种教科书的中学生们通过课堂讨论,能够去思考:在日本,以及在面对亚洲、面对世界的时候,将来如何成为不靠说谎去生活的日本人。而我也相信这样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这就是我现在的日本观和日本人观。在五年审判期间,法庭内有勇敢而诚实的证言,法庭外则对这些勇敢而诚实的证言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就是我被赋予信心的根据。
2009年8月
冲绳札记/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 [沖縄ノー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