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若初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269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7721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6
套装数量:1
字数: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 读懂了梦,就读懂了人性。人的意识不到1/3的部分被人准确感知,读懂了梦,就读懂了我们的另外2/3。
◎本书是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已被世人誉之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具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美国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内容简介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zui为重要、知名的作品之一,书中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阐述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性格的影响。本书不仅为人类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为人类认识自己确立了里程碑,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同时,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对文学、哲学、教育等领域具有启示性的观点。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产生三大思想革命的书”。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至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之后从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响不限于心理学史,且遍及哲学、美学、文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

目录

第一章 梦学综述(1900年以前)

第一节 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第二节 梦的素材:梦中记忆
第三节 梦的刺激和来源
第四节 我们醒后为什么会遗忘梦
第五节 梦的心理学特征
第六节 梦中的道德感 / 53
第七节 各派理论和梦的功能
第八节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第三章 梦是欲望的满足

第四章 梦 的 改 装

第五章 造梦素材及其来源

第一节 梦中的近期琐事和无关紧要的材料
第二节 梦的来源——儿时经历入梦
第三节 梦的来源——躯体刺激入梦
第四节 典型梦

第六章 造 梦 机 制

第一节 凝 缩 机 制
第二节 移 置 作 用
第三节 逻辑关系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表现力的考虑
第五节 梦的符号象征:其他典型梦
第六节 几个案例:梦中的语言和数字
第七节 荒诞梦:梦中的理性活动
第八节 梦中的情绪
第九节 润 饰 作 用

第七章 梦过程的心理学

第一节 梦 的 遗 忘
第二节 回溯
第三节 欲望的满足
第四节 梦的功能:从噩梦中惊醒
第五节 原初过程和继发过程——潜抑
第六节 潜意识、意识、哪个更真?

附录 弗洛伊德心理防卫机制

精彩书摘

一次,他梦到自己正走在去耶路撒冷(或麦加)朝圣的路上,在经历了旅途冒险后,他无意间发现化学家佩尔蒂埃正与自己同行,陪伴着他,二人一阵热聊后,后者给了他一把镀锌的铲子,这把铲子到了梦的后半部分变为一把大腰刀。另一次,他梦见自己正在大路上流连忘返,读着里程碑上的公里数,一回头发现自己身处一家杂货店,店里有一架很大的天平,一个男人把砝码放上天平打算为莫里测体重。杂货商对他说:“你不是在巴黎,而是在济罗罗岛。”随后他的梦中又出现了许多其他景象的片断,他看到了洛比利花,接着是洛佩兹将军(他两天前才获悉将军之死),zui后,他玩了一把乐透赌牌游戏。
我们清楚地知道,将梦的精神活动贬得一文不值,曾招致来自各个方面的反对之声。在对梦中精神活动的价值进行讨论时,矛盾不可调和。斯皮塔作为梦生活的贬低者,试图说服我们相信清醒生活的心理法则在梦中同样有效。而杜加斯的言论则认为:“梦并不违背理性,或者说不完全缺乏理性。”两人在维护这个观点的同时,又鼓吹梦中心理功能的无序错乱,同时又拿不出能将两种观点协调统一的证据。这两人的说辞是如此自相矛盾,这可能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似乎被其他人找到了解决方案,或许,梦的疯狂自有其法则,甚至梦就是一种手段的伪装,就像戏剧表演中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那样,在哈姆雷特的疯狂中可以推演出比清醒时更加清醒的敏锐判断。两位学者不愿从表象(自己的梦境)判断,或许,梦所呈现给他们的表象另有其不同。
  因此,哈夫洛克?萨利并不止步于梦表面的荒诞性,他认为,梦是“充满浩瀚情绪和残破意愿的古老世界”。这个研究结论让我们想起精神进化中的原始阶段。詹姆斯?萨利用更全面更深刻的方式表达了他的观点,他的论断很值得我们关注,他比其他心理学家更相信梦的神秘面纱下必有不可窥探的深意,他说:“人格发展的规律是渐进式的,而梦是保留这些连续性(早期的)人性的一种方式。在睡眠中,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很久以前统治我们的冲动和活动中,回到了像从前一样看待事物、感受事物的老路。”
  思想家德尔贝夫声称(他对自相矛盾的论点没有举证反驳,因此可信度比较小):“在睡眠中,除了感知觉,其他心智机能都基本上蛰伏不动(智力、想象、记忆、意志和道德),这些心智机能只对想象中的诸多物体有效。做梦者是个表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扮演智者或白痴、刀斧手或囚犯、侏儒和巨人、魔鬼或天使。”
  赫维伯爵对丹尼与莫里的观点表示坚决反对,赫维伯爵强烈反对贬低梦中精神功能的作用,二人曾进行过激烈的辩论。我尽zui大的努力搜寻赫维的论文原稿,结果一无所获。莫里对赫维进行反击说:“赫维伯爵认为睡眠中的心智有行动和注意力的完全自由,仿佛睡眠只不过是感官的闭塞,隔绝了与外部世界的连接,除了视觉形式,睡眠中的人和感官关闭的神游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普通思考和梦中思考的唯一差异就是后者的概念是客观的可见形式,看起来是真实的,而记忆呈现的是当下现实。”莫里还补充说:“还有更重要的区别,睡眠者的心理官能不能像清醒时那样保持平衡。”
  瓦歇德提供了赫维著作的全面信息,从中我们发现赫维有关梦不连续的解释:“梦是概念的副本,概念是主体,视像是附属。关键是,如何厘清概念,才能厘清梦的结构。这样,梦的不连贯性就被条分缕析,变得有条理性了,zui奇幻的想法也能变成zui简单zui符合逻辑的事实。……即使zui匪夷所思的梦,一旦有了分析方法,就能轻松地找到完全符合逻辑的解释。”以上当然不是赫维的原话,而是瓦歇德援引赫维著作时有所加工的话。
  约翰?斯塔克请人们注意一个早期学者沃尔夫?戴维森(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这个老学者早在1799年就对梦的不连贯性做出了类似的理论解释:“梦中的奇异跳跃都取决于联想法则,但心智对这种联系非常模糊,所以直接导致了我们在观念上认为梦在跳跃,而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跳跃。”
  梦作为一种具有精神价值的产物,在同类文献中关于梦的观点分歧很大,从我们熟知的极端贬低,到极端过高估计(认为梦的能力远超于清醒时),以及预言声称尚待发现的价值暗示。我们知道,希尔德布兰特对梦的心理学特征进行总结时,将其归纳为三对矛盾,在这一价值的两极引入第三对矛盾:“这个矛盾就是,一方面是抬高,精神活动的加强而潜力无限,叹为观止。一方面贬到极致,精神生活的墮落和衰弱,倒退到动物本能。对于前者,哪个敢说他没有经历过这个事实,梦以它精巧的创作编织出情感的深度,那一种温柔细腻,柔情似水;那一种洞察入微,入木三分;那一种敏捷的智慧,在清醒时无法望其项背。梦中有隽永的诗意,恰到好处的比喻,无可比拟的幽默和罕见的调侃。梦中的世界沉浸在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幻觉中,通过它对现实登峰造极的华丽解读,增强了梦现象的效用。梦以天国之光映照出尘世zui本质的美丑,我们在这无上的至尊面前敬畏它的威严。梦也向我们展示出狰狞的一面,使我们知道真正的现实埋伏着不敢直视的恐怖;荒唐的现实变为拙劣不堪的笑料。有时,我们醒来后仍久久地回味着梦中发生的一切,回味着那些耐人寻味的感觉,回味着那些在现实中从未体验过的景象。”
  说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上文援引的那些毫不手软的贬低,那些满腔热忱的褒扬,所言之事指的都是同一现象吗?为什么有的学者对其愚不可及之处视而不见,而另一些则忽略了深刻而微妙的梦呢?如果梦同时兼具两种性质,褒扬贬抑一并兼收,那么,对梦的心理学特征孜孜以求,探寻梦的真相的作为岂不是白费功夫,吃饱了撑的?只要认为,梦中一切皆有可能,从精神活动的垫底到清醒时无法飞越的九霄,那一切不都解释清楚了吗?且慢,这个说法虽然简单方便,但反对之声会滔滔不绝:在所有寻求解决梦的问题的努力背后,我们能够感觉到某种潜在的可能;正是梦普遍存在的有效特征,足以一笔抹平所有的矛盾。
  过去,人们受制于哲学思辨的思维方式而非精确的自然科学,梦的精神成果得到普遍认同,人们很乐意接受梦的心理能力,视其为zui亲切的启蒙先知。舒伯特等人宣称,梦是精神摆脱外界影响获得的解放,是灵魂挣脱了感官世界的锁链。小费希特等人的观点也与此类似,认为梦是精神生活的升级版,现在我们很难想象这些论断对梦的推崇之美,今天,只有奉行神秘主义的人和虔诚的人才会对这个观点顶礼膜拜。科学修正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对梦重新评价的解析已经逆动。医学学者普遍喜欢低估梦中的精神活动,他们倾向于梦中的精神活动微不足道的观点。而哲学家和业余心理学者对这一领域的贡献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他们的思辨结果大部分与流行信念相符,对梦的精神价值有充分的尊重。而那些喜欢贬低梦的精神活动的人,则把躯体刺激作用归纳为梦的起源,那些承认梦保留了大部分清醒功能的人,当然没有理由否认引发梦的刺激来自内在刺激本身。
  经过冷静比较,我们发现,记忆增强是梦zui令人叹服的高级技能之一,前面我们已经长篇大论地详述并证明了梦的这种优越性。在一些老学者的观点中,他们还津津乐道另一优势:梦可以玩穿越时空隧道的游戏,但有人对这一事实熟视无睹,持相反调子,对其嗤之以鼻,轻易下结论说是有毛病。希尔德布兰特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梦确实可以玩穿越,但清醒状态下的思维同样可以超越时空,二者是同一回事。其实,人们普遍认为梦在时间上有绝对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梦是不受时间先后顺序摆布的。比如,莫里的梦例说明,梦可以把感知内容浓缩到弹丸大小间,大大超过清醒时精神的活动能力。但这些结论仍然不足以说服那些反对派。洛兰和埃格关于梦的系列论文《梦境表面的持续时间》曾掀起过长期而有趣的讨论,但zui终好像也没有争论出结果,这个微妙而深奥的命题至今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梦能继续清醒时的智力活动,将白天无法得到的结论放到了夜间的梦象中,打开一些疑惑的结。在诗人和作曲家的眼里,梦是一个精灵,是他们灵感的泉源。查巴尼克斯编纂的案例中,大量的案例支持了这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其解读方式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遭到其他学科的质疑。
zui后,围绕梦的预见性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很多人信服。

前言/序言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深入人的潜意识的心理学家,也是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影响zui为广泛和深远的心理学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原名西格斯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生于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省弗赖堡镇(现捷克共和国的普莱博尔市)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个犹太呢绒商,为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弗洛伊德4岁时,父亲在摩拉维亚破产,尔后带着第二任妻子举家迁往莱比锡,后又迁往维也纳。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一直生活到1938年。后来,纳粹入侵奥地利,作为一个犹太学者,弗洛伊德难逃厄运,以82岁的高龄逃往英国伦敦避难。在全家的8个孩子当中,弗洛伊德从小就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智力,据说他出生时带出了胞衣,按照传统的说法,这是孩子幸运的象征,以至于他后来常以这个为豪,认为自己从母亲身上获得了难以估量的益处。他这样说: “一个母亲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充满身为征服者的勇气,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 弗洛伊德出生时,他的父亲41岁,而母亲才21岁,这对老夫少妻生下弗洛伊德时,弗洛伊德上头已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就在同年,父亲同时也做了祖父,而母亲则正好与父亲前妻的次子同岁。在这个奇特的家庭结构中,弗洛伊德是母亲所生的6个孩子中的长子,因而他特别受到母亲的宠爱,正是
基于此,弗洛伊德与母亲之间建立了相当深厚的依恋关系。
弗洛伊德与父亲的关系和与母亲的关系恰好是一个反差。母亲爱他,赞许他,允许他在兄弟姐妹当中扮演孩子王的角色。而父亲却从来不偏袒他,对他有意无意间表示出冷淡和粗暴,当他犯了孩子们常见的错误时,甚至招来父亲武断的断言:“这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两极反差的评价,使他从小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对父亲的潜在的叛逆心理。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他后来成为精神分析学家之后,他说:“我从自己身上发现我对母亲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妒。现在,我可以确定此乃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
儿童时期的弗洛伊德,由于超凡的智力,家里给了他特别的照顾和支持。当时,他的卧室里有一盏油灯,以利他学习之用,这是全家唯一有油灯的房间,而其他家庭成员则只能用烛光照明。维也纳作为奥地利zui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古典音乐氛围浓厚,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美称。而生活在音乐之乡,这个家庭为了培养弗洛伊德,禁止家里的孩子学习音乐,以免他们妨碍弗洛伊德的学习。
中学时代的弗洛伊德,出类拔萃,连续7年名列前茅,因此获得许多特权,被保送到大学学习。大学期间的弗洛伊德十分痴迷歌德和莎士比亚,几乎走火入魔。这个时期的弗洛伊德,表现出了非凡的语言天才,他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熟练地掌握了法文和英文,此外他还自学了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对希伯来文也相当熟悉,他日后成为公认的德语大师。1930年,由于弗洛伊德的文学修养和优美的文体,他获得了“歌德文学奖”。广泛的语言基础使他在大学期间得以广泛地钻研各种文体的哲学,得到了许多可贵的收获,他和当时的许多同学一样在哲学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弗洛伊德曾在1879年应征入伍(当时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弗洛伊德在短期的服役期间,把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著作译成德文,他由此接触到了柏拉图哲学,从他后来的著述生涯中,可以看出柏拉图对他产生的深远影响。
弗洛伊德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大学预科。这是弗洛伊德求知欲望zui旺盛的时期,他的兴趣相当广泛,在选择未来专业的时候,他受一位同学的影响,差点选择去做一名律师,后来经过一圈评估,zui后敲定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这个选择有两个原因:其一,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歌德的自然科学著作,使他对了解生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二,他必须要获得从事专门科学研究的训练机会,而医学院可以为他提供一切研究的必要条件。从1873年起,弗洛伊德在医学院度过了8个春秋。他zui初关注的是生物学,他解剖了大量雄鳝来进行睾丸结构的研究,这也是他从事性学研究的第一步。随后,他的兴趣转向生理学,他有幸遇到了一位严谨的导师———布吕克,他在布吕克主持的生理研究所干了6年多时间,布吕克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他,使他一生受益匪浅。在布吕克的研究室工作期间,他研究了鱼类的脊髓,他写下的第一篇论文就是证明低级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相同。在1885年至1886年间,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为高级神经组织的理论做出了贡献。
1882年6月,弗洛伊德和玛莎?伯奈斯订婚。1885年8月,在布吕克教授的推荐下,弗洛伊德获得了一笔为数可观的留学奖学金,前往巴黎萨彼里埃医院学习,师从著名的神经学家沙柯,这是弗洛伊德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沙柯致力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他甚至断言“某些病人的障碍具有性的基础”,这一启发性的断言使弗洛伊德得到某种暗示,在日后的研究中,弗洛伊德尤其关注性的暗示。1886年2月,弗洛伊德返回维也纳。1886年春,弗洛伊德开始以神经病医师身份在维也纳开业行医,同年9月,他与由于经济拮据而拖延了4年之久的未婚妻举行了婚礼。
弗洛伊德的婚姻生活很美满,但在结婚的头几年,常因为手头拮据靠借债或典当度日。他们一共育有6个孩子,3男3女,zui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一名出色的精神分析学家,特别在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卓有建树。
在1895年以前,有两件事情对弗洛伊德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件是他师从沙柯时受到的影响。沙柯的理论成功地将弗洛伊德的注意力从肉体转向了心理方面,从脑神经方面转向精神方面。另一件事情是,弗洛伊德的朋友布劳尔医生的病人安娜的病例,使弗洛伊德从中受到启发。安娜在催眠状态下可以清晰地回忆起某些症态的特殊经历,更奇的是,她一谈起这些经验,她的病症似乎就消失了。布劳尔指出,这是疗效所产生的“移置” 作用,安娜把对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了布劳尔身上,从而得到安慰。这种启发性的思考使弗洛伊德在3年后得出了“压抑” 的概念。1895年,标志精神分析学诞生的著作《歇斯底里研究》问世,这是弗洛伊德和布劳尔医生友谊的结晶,同时又成为两人友谊破裂的开端,两人后来在理论中产生的分歧使他们zui后分道扬镳。
1889年夏,弗洛伊德到法国南锡向伯恩海姆学习,同时他还说服了一名女病人与他一同前往南锡接受催眠治疗。在为这位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与法国医生本汉在讨论后得出一个重要结果,催眠疗法的作用很受限制,而且很多病人并不适用催眠疗法。弗洛伊德开始对催眠疗法产生质疑,认为这不是根除病因的办法,病人在复诊时往往出现另外的症状。于是他的“自由联想”法开始临床应用,即启发病人即兴谈话,任意而为,想到哪说到哪,不管谈话内容多么荒诞,或者多么琐碎甚至羞于启齿,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病人释放压抑,把引起异常行为的事情有意识地回忆起来。从临床经验的观察中,弗洛伊德发现这些病因都始于病人童年时代的经验,并且与性紧密相关。
1898年,弗洛伊德开始采用“自我分析”的方法,他每天早晨坚持记录自己的梦,对夜里梦见的事实进行自由联想和分析,而且要求学生也这样做。他常常从梦中惊醒便立即着手进行自我分析,如果没有完全搞懂梦的意义决不再睡觉。“自由联想” 和“自我分析”被公认为是载入神经病医疗史上的两大创举。弗洛伊德坚称,某些疾病障碍的根本原因就包含在梦里。两年以后,他的《释梦》(又称《梦的解析》) 出版,但遭到冷遇,销售量屈指可数。但人们zui终发现了它的意义,仅在弗洛伊德生前,这本书就再版了8次。1904年,他出版了《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指出潜意识在正常人的思想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偶尔的失言或“遗忘”实际上暴露出了真正的动机。1905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著作, 《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在书中通过详尽的阐述,分析如何通过梦境提示并治疗神经症的种种症状。《开玩笑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研究了潜意识动机的间接表现形式,《性学三论》证明了婴儿性欲的存在以及性倒错和神经症起因的问题。当时书中表达的观点一时招来了很多冷嘲热讽。1913年,《图腾与禁忌》出版,该书分析了宗教两大要素的图腾和禁忌的心理根源。弗洛伊德晚年时期zui重要的著作是《自我和本我》,
该书发表于1923年,这本书的出版实现了弗洛伊德多年来的愿望。他在这本书中通过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建立起了理解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精神分析学从此不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了。
时至今日,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仍有很大争议。一派学者(主要来自重要的学院以及精神研究领域的医师) 认为,弗氏不过是个江湖郎中;而另一些重量级的学者则十分认同弗氏理论核心:即精神失常并非遗传性病源的单纯脑疾,而由心理疾病的生理构成。弗洛伊德强调大部分精神疾病都与生理构成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癔症”的拉丁词源为“子宫”。在早期发现的诸多案例中,都是女性患者。后来,弗洛伊德声称找到了一个男性案例,但他又拿不出有力证据,提供不了任何原始资料。这在当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争论异常激烈。当时弗洛伊德还很年轻,这个案例很有可能是他杜撰的,如果这样,这涉及一个学术造假问题,但他的说法似乎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很可能来自一个真实的案例,这就是伟大的梅涅特。弗洛伊德曾追随梅涅特,先是受到赏识,后来两人公开敌对。两人曾为男性癔症有过激烈的学术争论,后来梅涅特病危,弗洛伊德前去探望他时,他向弗洛伊德承认说自己是一例典型的男性癔症患者。他真正用杜撰方式写的另一个案例,就是著名的《少女杜拉的故事》,这是 梦的解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梦的解析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梦的解析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梦的解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梦的解析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