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农地流转风险问题研究》先明确了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介绍农地流转风险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流转政策的演进,归纳了其演进的基本规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对农地流转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性分析。接着分析各种农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机制,并运用“角色-利益诉求”分析框架对各种模式运行风险进行了分析,再分析农地流转风险形成的原因,先从农地产权制度、产权主体行为、管控主体行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运用实证方法进行了检验。同时阐述了农地流转风险的控制手段,最后提出农地流转市场机制、管理服务机制、激励导向机制、约束机制等的构建,并对规范政府和中介组织行为的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 产权理论
二 行为理论与农户行为理论
三 规模经济理论
四 地租地价理论
五 制度变迁理论
六 非对称信息理论
七 其他理论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 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
三 各种土地流转形式
四 风险
五 风险控制与规避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一节 农地流转相关问题研究
一 国内对农地流转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 国外对农地流转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 农地流转风险控制研究
一 农地流转风险的内容
二 关于农地流转风险的成因
三 关于农地流转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三节 农地流转研究评述
一 农地流转相关问题研究的评述
二 农地流转风险控制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中国农地流转基本情况
第一节 农地流转政策演进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允许自由流转阶段
二 逐步禁止农地流转阶段
三 逐渐放松流转限制阶段
四 通过立法保护和规范农地流转阶段
五 鼓励农地流转阶段
第二节 农地流转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及效果
一 中国农地流转政策演进的逻辑
二 农地流转政策演进的效果评价
第三节 农地流转风险形势分析
一 全国整体风险形势分析:农地流转的宏观考察
二 华北地区形势分析:农地流转的中观考察
三 河北省形势分析:农地流转的微观考察
第四章 农地流转模式运行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农户-农户的农地流转及风险分析
一 农户-农户的农地流转模式运作的一般程序
二 农户-农户的农地流转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三 农户-农户的农地流转风险分析
第二节 农户-专业大户的土地流转及风险分析
一 农户-专业大户的农地流转模式运作的一般程序
二 农户-专业大户的农地流转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三 农户-专业大户的农地流转风险分析
第三节 农户-合作组织的土地流转及风险分析
一 农户-合作组织的农地流转模式运作的一般程序
二 农户-合作组织的农地流转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三 农户-合作组织的农地流转风险分析
第四节 农户-企业的土地流转及风险分析
一 农户-企业的农地流转模式运作的一般程序
二 农户-企业的农地流转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三 农户-企业的农地流转风险分析
第五节 农户-合作组织-企业流转模式
一 农户-合作组织-企业的农地流转模式运作的一般程序
二 农户-合作组织-企业的农地流转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三 农户-合作组织-企业的农地流转风险分析
第五章 农地流转风险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宏观环境对农地流转风险的影响
一 农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二 征地制度的影响
三 非农就业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流转风险的影响
一 集体所有权模糊的影响
二 各项权能边界不清的影响
三 集体成员边界模糊的影响
四 土地承包经营权模糊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行为对农地流转风险的影响
一 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
二 政府行为边界模糊的影响
第四节 农户行为对农地流转风险的影响
一 中国农户的特点
二 农户行为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第五节 农地流转风险形成的实证分析——以粮食安全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为例
一 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二 农地流转对社会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农地流转风险的控制
第一节 农地流转中的制度完善
一 健全制度,规避风险
二 风险控制中相关机制的设计
第二节 农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规范
一 加强学习,严格执行政策法规
二 规范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行为
第三节 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的规范
一 中介组织服务农地流转
二 完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农地流转风险问题研究》:
本书是我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地流转的风险及规避机制研究”(12BJY089)的研究成果。
农地流转是近年来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3年3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承包法》)明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承包法》和《决定》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法律政策依据,为地方政府指明了农地管理和服务的目标。农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新的流转方式不断涌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并存在农地流转风险。
从流转实践来看,农地流转风险主要有:在土地利用方面,流转后的农地出现了非粮化、非农化现象,流人土地的规模经营户,大多发展蔬菜花卉果品等高效设施农业,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安全风险增加;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面,由于农地流转程序不够规范,农户权益难以得到彰显;在地方政府行为方面,有些地方政府为引进种植大户或培育新的经营主体,采用行政手段要求农民流转土地,“越位”“错位”现象明显;在社会稳定方面,由于流转后相关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乡村矛盾逐年增加,农村社会稳定受到影响;等等。
分析农地流转风险表现方式、成因,探索降低或规避这些风险的措施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三个层面展开:在宏观层面,进行全国农地流转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掌握农地流转中存在问题的类型、数量、规模和分布特征,以及可能引发的风险类型;在中观层面,以华北五省(市、区)为分析重点,从多个角度剖析农地流转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微观层面,对河北省农地流转做了百村千户调查,进行农地流转风险的实证分析,重点从农地流转主体角度考量流转风险。
本书研究所依据的资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全国性的经济统计资料、农村经营管理统计资料等;二是相关省份国土和农业等部门资料、期刊论文和相关著作;三是课题组对河北省进行的百村千户调查资料。资料来源广泛,保障了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社会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农地流动中的风险问题,避免了单纯从经济学理论出发进行推演所可能引发的分析研究脱离于社会实践之外。
本书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明确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国法律条文和政府相关文件中多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一概念来表述农地流转,但在农地流转实践中.有些情况下流转的并非承包经营权,而仅仅是使用权或者他项权。第二章介绍农地流转风险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流转政策的演进,归纳了其演进的基本规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对农地流转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第四章分析各种农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机制,并运用“角色一利益诉求”分析框架,对各种模式运行风险进行分析。第五章分析农地流转风险形成的原因,先从农地产权制度、产权主体行为、管控主体行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然后运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第六章阐述农地流转风险的控制手段,提出农地流转市场机制、管理服务机制、激励导向机制、约束机制等的构建,并对规范政府和中介组织行为的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
……
农地流转风险问题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