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鲁迅博物馆提供大量珍贵图片,杰出鲁迅专家撰写极具真实性的鲁迅传记。
★表里如一的细致与精美,可做小型博物馆之用,特别适宜收藏。
★援引各个时期的宝贵影像,破除一些片面与误解,呈现出一个真实生动的鲁迅。
★不为人所知、却异常生动,异常有人情味。
内容简介
本书由鲁迅博物馆授权提供500多张图片,由杰出鲁迅专家李文儒先生执笔,精心描写出鲁迅生平和过往的点点滴滴,编纂成一部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书画”作品。献给热爱鲁迅,热爱中化文化的人们
作者简介
李文儒,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总编辑,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著作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
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
要冒这一切伟大的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茅盾
目录
前 言
在绍兴1881.9—1898.5
鉴湖越台名士乡 / 3
绍兴的石、水、船 / 6
翰林梦的破灭 / 9
书香子孙 / 13
桂树下 / 16
“女吊”与“无常” / 19
百草园 / 22
三味书屋 / 25
从小康坠入困顿 / 28
在乡下的外婆家 / 32
走异路 逃异地 / 37
在南京 1898.5—1902.3
从子曰诗云到ABCD / 43
吃辣椒看《天演论》 / 46
文章得失不由天 / 50
在东京 1902.4---—1909.8
到外国去 / 55
我以我血荐轩辕 / 59
国民性问题 / 64
科学之光 / 67
弃医从文 / 72
母亲送的“礼物” / 80
首在立人 / 84
域外小说 始入华土 / 91
在杭州、在绍兴、在南京 1909.8—1912.5
假辫子 / 97
新政府 旧人物 / 102
在北京 1912.5—1926.8
北 上 / 109
在教育部内 / 112
沉入古代去 / 120
“铁屋”里的“呐喊” / 128
救救孩子…… / 133
一发而不可收 / 138
聚居八道湾 / 141
阿Q,阿Q…… / 144
开创中国现代小说之路 / 149
注重翻译 / 154
兄弟失和 / 160
“老虎尾巴” / 165
荷戟独彷徨 / 170
野草之歌 / 175
讲 学 / 179
西安行 / 182
现代小说家的古代小说史 / 184
无意做导师的导师 / 188
“风子是我的爱” / 195
在女师大风潮中 / 200
控告章士钊 / 203
出离愤怒的祭奠 / 208
悲喜时节的歌哭 / 212
在厦门 1926.9—1927.1
南 下 / 217
坐在厦门的坟中间 / 222
在广州 1927.1—1927.9
去留迎送 / 231
中山大学的大忙人 / 235
老调子已经唱完 / 240
愤而辞职 / 244
朝花夕拾白云楼 / 249
在上海1927.10—1936.10
梦醒后的选择 / 257
旧友新朋话上海 / 260
景云深处是吾家 / 265
诗赠“邬其山” / 270
“论争”与“窃火” / 274
无情未必真豪杰 / 278
“左”“右”之间 / 285
“资本家的乏走狗” / 290
怒向刀丛觅小诗 / 296
铁木艺术 / 301
拿来主义 / 308
以文会友 / 313
斗士诚坚共抗流 / 316
北平五讲 / 320
又为斯民哭健儿 / 324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328
有朋自远方来 / 332
“且介亭” / 335
出卖文章为买书 / 339
伪自由谈 / 342
喜笑怒骂皆文章 / 347
故事的新编 / 351
此中甘苦两心知 / 355
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 / 359
从《毁灭》到《死魂灵》 / 364
统一战线 / 367
论时事不留面子 / 371
赶快做 / 374
伟人之死 / 377
民族魂 / 386
鲁迅年表
精彩书摘
《鲁迅画传 精装 附赠巨幅鲁迅海报》:
绍兴的石、水、船
绍兴让人印象最深的,最能牵扯缕缕思绪的,大约莫过于石,莫过于水,莫过于船了。
虽说城乡巨变,现代建筑和新修的道路把往昔的小桥流水人家挤到了不显眼的角落,但是早已流传极广的鲁迅的描写,老人的回忆,与尚存的依稀旧景相互印证,尚可复原鲁迅诞生时江南水乡特别的风情:
绍兴的大街小巷是大块大块的石板铺成的,绍兴的大桥小桥是石块石条砌成的,绍兴的大山小山是石头凝结成的。
绍兴的石头粗粝,绍兴的石头坚硬,绍兴的石头有棱有角。走在绍兴的石板路上,有一种格外踏实的感觉。
1881年9月25日,鲁迅降生在绍兴城内都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大院中石板铺地的房子里。
鲁迅在厚实的石板上站立起来。
鲁迅在坚硬的石板上迈开人生的第一步。
鲁迅跨过石门槛,走出石门,走在石板路上,走向外面的世界。绍兴的路是水,绍兴的路是船。绍兴在水上,绍兴人在船中。绍兴人的梦诞生在船里。
周家大院的后面是一条河,周家台门的前面也是一条河。河岸是石头砌起来的。河水轻轻拍击着石头。石缝中有活着的青苔和死去的荒草。水面上永远有落叶漂荡。水中永远有乌瓦粉墙木门窗的枕水人家的参差倒影。河水托起了乌篷船、白篷船。船系在石岸石阶的石桩上、石洞里。
鲁迅一次次走过石板路,走下石台阶,跨入船舱中。鲁迅一次次离乡远行,一次次去寻求自己的梦。绍兴城内无数的石板、石条、石块、石柱、石础,统统来自城外的石山。至少从大禹时代开始,千秋百世,绍兴人祖祖辈辈开山凿坑取石。绍兴的山小了,绍兴的城大了。一座座石山分解成无穷无尽的石板石条,随着绍兴的水,源源不绝地流动变化着。人斧神工,人与自然的较量与合作,不仅建成了城镇村落、河堤地堰,也造出了势夺天工的石景奇观。
凿痕累累的石湖石洞,峻峻峭拔的石山石峰,深不可测的石潭石凼,拔地而起的云骨石,横空出世的棋盘石,都是绍兴人一锤一锤打凿出来的,是他们建造自己家园时无意间创造出来的艺术品。这使每一个外来人叹为观止,使每一个绍兴人引以为豪。绍兴的每一块石头上,都蕴含着石头磨砺出来的比石头还坚硬还刚强的意志的力量一人的伟大力量。绍兴的石与水最普通也最耐人寻味。石与水相生相依,是大自然最坚硬与最柔韧的完美组合。石为骨骼,水为血脉。骨骼挺立,血脉贯通,就有了灵性,有了生命。水有石的围护,水格外的清冽、纯净、深沉、丰盈、饱满,独具生命活力的涌动和流畅。石有水的环绕,石格外的冷峻、峭拔、孤傲、雄健、强硬、狂放,独具生命意志的坚定和刚正。
鲁迅诞生成长在绍兴的石与水之中,鲁迅的足迹身影留在绍兴的石与水之中。鲁迅后来虽然离开了绍兴,但他的生命之源在绍兴的石与水之中。孕育鲁迅的稽山镜水,赋予了他石与水的秉性。
……
前言/序言
中国的20世纪是需要伟人,也产生了伟人的时代。鲁迅无疑是20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伟人。
在即将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鲁迅在他的“遗嘱”中写道,“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却隆重地祭奠他,并特制一面题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覆盖在他的灵柩上为他送行。
“民族魂”与民族同在,与人民同在。希望速朽的鲁迅最终得到的是不朽。
自从鲁迅对我们的社会和人生产生影响以来,近百年文化的筛选,完全证明了鲁迅留给我们的上千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经典。渗透和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鲁迅的学识、智慧、思想、人格、精神,早已成为值得后人学习和弘扬的中国现代文化的优秀传统。
经典文化的品格在于经得起历史的淘汰,经典文化的意义在于对民族的成长、人类的进步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鲁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鲁迅的著作和思想,是永远给予人们智慧和力量,永远激励人们从事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鲁迅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鲁迅的永存则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几十年来,人们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对鲁迅的崇敬和爱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建立的第一个博物馆就是鲁迅博物馆。在绍兴,在厦门,在广州,在上海,在鲁迅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都有纪念他的场所。
当然,阅读他的著作是纪念他、学习他、弘扬他的精神的最主要的途径,而通过他的手稿、照片等文献资料,追寻他上下求索的人生踪迹,则更容易走近他、感知他、了解他,更容易走进这位思想文化伟人的心灵世界。
北京鲁迅博物馆珍藏着数万件鲁迅文物。我们特从鲁迅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中精选500多件(份)制成图片,精心撰写描述鲁迅生平、研究鲁迅业绩的文字,尽可能将两者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力图编纂成一部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鲁迅画传》,以此,献给热爱鲁迅、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们。
鲁迅画传 精装 附赠巨幅鲁迅海报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