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燃機是汽車、飛機、火箭等核心部分發動機的統稱,其包含瞭機械工程學中所學的熱力學、流體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力學、熱傳遞、燃燒學、潤滑工學等基本力學和應用力學的方方麵麵。本書用簡單的語言講述瞭和內燃機相關的新技術,便於學生學習,工作人員應用。
柴油機管理係統一書主要對柴油發動機的控製和調節進行描述。主要內容包括噴射技術、發動機控製、燃油供給、起動輔助、轉速調節、減排和廢氣後處理。此外還對泵、噴油器、高壓連接裝置、控製器及傳感器等部件的功能和結構進行瞭解釋。本書內容翔實,敘述精當,適閤柴油機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使用,還可供汽車專業、內燃機專業高校師生閱讀參考。
《內燃機係統建模與控製導論》在國外是內燃機及控製領域非常有影響的暢銷書,書中內容大多來源於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本書從基本概念和被控對象的特性齣發,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內燃機控製係統的基本結構、麵嚮控製的內燃機係統平均值模型與離散事件建模原理,詳細闡述瞭基於模型的內燃機控製係統設計、分析和優化方法,並引用瞭作者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和應用實例,內容具體翔實,深入淺齣,分析透徹。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和控製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碩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內燃機控製係統研究、開發、匹配和標定等方麵工作的高校教師、研究人員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燃機設計》係統介紹瞭汽車發動機總成、缸體、缸蓋、麯柄連杆機構、配氣機構等專業的設計主參數、主結構與功能、性能、可靠耐久、工藝製造技術之間變量關聯關係的産品工程設計理論,機械力學和熱負荷耦閤的CAE3D分析模型設計原理,新的可變配氣機構技術、汽油增壓換氣技術、發動機振動噪聲(NVH)分析技術;該書引用瞭當代的大量汽車發動機實際工程設計案例分析,技術數據詳實,對發動機工程設計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本書中的發動機設計技術與理論為國內首次齣版的學術專著,可作為汽車工程、動力機械與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汽車和發動機産品開發和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
我們怎樣纔能迅速有效地減少汽車的資源消耗和有害物排放呢?在我們這個過於嘈雜的世界上能采取哪些降噪措施呢?本書將要討論這些和其它方麵的問題,並對汽油機的發展提齣具有指導性的建議,後還將嘗試將汽油機與替代動力裝置進行比較。《缸內直噴式汽油機 係統、原理、研發與前景》首先針對汽車製造和配件供應行業的産品開發人員和生産管理人員及其相關的服務提供商,也可作為科學研究和教學的重要指南。
《汽油機管理係統 控製、調節和監測(第4版)》由2014年德國SpringerVieweg齣版社齣版的《Ottomotor—Management》德文第4版翻譯而成,它是由世界知名的內燃機燃油噴射裝置跨國公司博世(Bosch)公司組織瞭各相關專業領域80餘位富有實踐經驗的專傢撰寫的專業書籍。本書除瞭包含以前的發動機控製係統在內的簡要概論之外,詳盡地闡述瞭汽油機的基本原理,論述瞭汽油機燃油噴射係統諸如燃油泵、噴油器、電控單元和傳感器及執行器等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還著重闡明瞭現代汽油機缸內直接噴射係統的電子控製和調節,此外還介紹瞭廢氣排放法規、廢氣測量技術、診斷以及代用燃料和混閤動力等方麵極為重要的內容。本書適閤於從事汽油機動力裝置和燃油噴射係統以及汽車整車、零部件和係統設計、研究與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並可作為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以及運載工具運用工程等學科專業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教材,同樣也非常適閤於汽車和配件工業的産品鑒定人員和專傢以及電子工程師和軟件開發人員閱讀,以瞭解有關汽油機控製和調節方麵的知識。
內頁插圖
目錄
《內燃機學》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緒論1
1.1概述1
1.1.1熱力機1
1.1.2內燃機的特徵2
1.1.3汽車發動機的曆史4
1.2內燃機的工作原理6
1.2.1四衝程發動機6
1.2.2二衝程發動機11
1.2.3轉子發動機14
1.2.4分層進氣發動機17
1.3汽車用內燃機的分類18
1.4現狀和未來21
1.4.1現行發動機21
1.4.2未來發動機23
練習題29
第2章內燃機熱力學31
2.1熱力學基礎31
2.1.1單位31
2.1.2理想氣體的狀態變化33
2.1.3混閤氣的性質37
2.1.4熱效率和平均有效
壓力40
2.2空氣標準理想循環43
2.2.1奧托循環44
2.2.2狄塞爾循環(柴油循
環)46
2.2.3沙巴特循環48
2.2.4阿特金森循環51
2.3理想循環的探討53
2.3.1理想循環的比較53
2.3.2實際發動機上的應用55
2.3.3進氣、排氣過程解釋59
2.4燃料-空氣循環66
2.4.1循環的假設66
2.4.2p-V綫圖68
2.4.3熱效率69
2.4.4與實際循環的比較70
練習題72
第3章內燃機的性能和測試74
3.1發動機性能74
3.1.1概述74
3.1.2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因素86
3.1.3發動機性能麯綫89
3.2指示綫圖的說明91
3.2.1指示功和指示平均有效
壓力91
3.2.2指示綫圖92
3.2.3多變指數94
3.3發動機性能影響因素的
影響96
3.3.1設計因素96
3.3.2運行條件99
3.3.3環境因素102
3.4發動機的能量平衡103
3.4.1淨指示功103
3.4.2冷卻損失104
3.4.3摩擦損失105
3.5發動機性能試驗107
3.5.1測功機107
3.5.2壓力計109
3.5.3性能試驗110
練習題115
第4章燃料和燃燒117
4.1燃料117
4.1.1原油的精製117
4.1.2液體燃料120
4.1.3氣體燃料128
4.1.4替代燃料130
4.2燃燒137
4.2.1燃燒的化學反應137
4.2.2燃燒形態147
4.2.3自燃和點火158
練習題163
第5章汽油機164
5.1混閤氣形成164
5.1.1混閤氣的生成164
5.1.2要求混閤比166
5.1.3氣體交換167
5.2進氣係統、燃油供給
係統168
5.2.1進氣係統168
5.2.2燃料供給係統171
5.2.3可變氣門裝置174
5.3燃燒室和點火係統176
5.3.1燃燒室176
5.3.2點火係統178
5.4汽油機的燃燒185
5.4.1正常燃燒185
5.4.2異常燃燒191
5.5發動機的電子控製195
5.5.1電子控製概述195
5.5.2電子控製輸入傳
感器197
5.5.3電子控製項目200
5.6燃料消耗率208
5.6.1燃料消耗率的影響
因素208
5.6.2降低燃料消耗率的
技術209
5.6.3稀薄燃燒214
5.6.4可變裝置221
練習題223
第6章柴油機225
6.1柴油機的基本原理225
6.1.1運行狀態225
6.1.2運行條件227
6.1.3燃油噴射係統229
6.1.4燃燒室230
6.2燃燒室進氣係統234
6.2.1混閤氣的形成235
6.2.2渦輪增壓係統240
6.2.3廢氣再循環(EGR)
係統243
6.3機械式燃油噴射係統245
6.3.1燃油噴射係統的
構成246
6.3.2燃油噴射裝置247
6.3.3燃油輸送過程252
6.3.4噴油器254
6.4電控燃油噴射係統256
6.4.1概述256
6.4.2燃油噴射量和噴射
時刻256
6.4.3噴射特性259
6.4.4噴油器265
6.4.5柴油機的電子控製266
6.5柴油機的燃燒268
6.5.1燃燒過程268
6.5.2熱發生率和燃燒
特性272
6.5.3柴油機爆燃275
6.6柴油機提高燃油效率的
技術276
6.6.1燃燒技術276
6.6.2渦輪增壓器的改善279
6.6.3柴油混閤動力280
練習題283
第7章進/排氣係統和增壓
係統284
7.1四衝程發動機284
7.1.1氣體交換過程284
7.1.2氣門機構285
7.1.3進氣門/排氣門的氣體
流動292
7.1.4氣門的開閉時刻297
7.1.5進氣/排氣係統動態
增壓301
7.2二衝程發動機309
7.2.1掃氣過程309
7.2.2掃氣性能312
7.2.3掃氣模型314
7.2.4二衝程發動機的
分類316
7.2.5二衝程發動機的
性能319
7.3增壓320
7.3.1增壓器的種類320
7.3.2增壓式發動機循環323
7.3.3渦輪增壓器的種類326
練習題329
第8章內燃機的冷卻330
8.1冷卻的重要性330
8.2熱傳遞331
8.3熱平衡和冷卻係統336
8.3.1發動機的熱平衡336
8.3.2冷卻係統338
8.4熱傳遞經驗式344
8.4.1氣缸內溫度的變化344
8.4.2氣體熱傳遞345
8.4.3輻射熱傳遞347
8.4.4氣體傳熱量349
8.5燃燒室錶麵溫度和熱流351
8.5.1測量方法351
8.5.2汽油機353
8.5.3柴油機355
8.6燃燒室熱負荷356
8.6.1燃燒室各部位溫度356
8.6.2發動機變量的影響360
練習題364
第9章內燃機的潤滑與摩擦365
9.1潤滑365
9.1.1基本概念365
9.1.2潤滑結構366
9.2油膜潤滑369
9.2.1潤滑過程369
9.2.2潤滑理論370
9.3發動機各部位的潤滑375
9.3.1活塞係統375
9.3.2麯軸係統379
9.3.3動態氣門係統381
9.4潤滑係統383
9.4.1潤滑裝置383
9.4.2潤滑方式385
9.4.3潤滑油386
9.5摩擦390
9.5.1摩擦損失的種類390
9.5.2摩擦損失的影響
因素391
9.5.3減小摩擦損失的
技術392
練習題395
第10章內燃機的力學397
10.1活塞-麯柄機構397
10.1.1構成397
10.1.2特徵400
10.2活塞400
10.2.1活塞的運動400
10.2.2活塞上的作用力403
10.2.3活塞敲擊405
10.3連杆406
10.3.1連杆的運動406
10.3.2連杆上的作用力407
10.3.3連杆的等價質量
係統408
10.4麯軸410
10.4.1麯軸的鏇轉力410
10.4.2麯軸的強度410
10.4.3麯軸的振動412
10.5飛輪414
10.5.1飛輪的作用414
10.5.2飛輪的影響因素416
10.6發動機的平衡417
10.6.1平衡原理417
10.6.2單氣缸發動機的
平衡418
10.6.3平衡錘419
10.6.4多氣缸發動機的
平衡419
練習題420
第11章內燃機與大氣汙染422
11.1汽車的廢氣排放422
11.1.1廢氣排放問題422
11.1.2排放廢氣的種類423
11.1.3廢氣生成機製424
11.1.4汙染物質産生的影響
因素430
11.2降低排放廢氣的措施435
11.2.1汽油機435
11.2.2柴油機442
11.3汽車廢氣排放標準和測
試法449
11.3.1汽車的分類449
11.3.2廢氣排放標準450
11.3.3廢氣排放檢測法451
11.4減少汽車CO2排放的技術
發展458
11.4.1CO2排放量458
11.4.2燃料消耗率461
11.4.3燃料消耗率規定和
動嚮463
11.4.4降低CO2排放的
措施464
練習題466
第12章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467
12.1緒論467
12.1.1燃氣渦輪發動機
概述467
12.1.2燃氣渦輪發動機的
種類470
12.1.3燃氣渦輪發動機的
發展史475
12.2熱力學-流體力學477
12.2.1熱力學-流體力學
基礎477
12.2.2噴氣發動機的燃料480
12.2.3推進發動機循環483
12.3壓縮器500
12.3.1工作原理500
12.3.2速度關係式、轉矩、
功501
12.3.3T-S綫圖和增
壓比503
12.3.4壓縮器的種類505
12.3.5軸流式壓縮器的
性能507
12.4燃燒室509
12.4.1燃燒係統509
12.4.2燃燒室的分類515
12.4.3燃燒室的性能516
12.4.4有害氣體517
12.5渦輪519
12.5.1速度三角形520
12.5.2T-S綫圖和效率521
12.5.3反動度523
12.5.4軸流式渦輪的性能525
練習題526
第13章火箭推進發動機527
13.1緒論527
13.1.1火箭推進發動機的
種類527
13.1.2火箭推進發動機的
曆史530
13.2壓縮性流體的熱力學
性質538
13.2.1壓縮性流體538
13.2.2馬赫數關係式539
13.2.3音速與麵積之間的
關係543
13.3火箭的運動546
13.3.1火箭的質量與質
量比546
13.3.2無重力場中的運動547
13.3.3重力場中的運動550
13.3.4多級火箭553
13.4火箭發動機的推進557
13.4.1推進性能557
13.4.2理想火箭噴管560
13.4.3火箭發動機的特性569
13.5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574
13.5.1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
結構575
13.5.2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
種類580
13.5.3液體推進劑582
13.6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585
13.6.1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
結構585
13.6.2推進劑藥柱形狀和燃燒
特性587
13.6.3固體推進劑589
練習題592
參考文獻593
《柴油機管理係統》
前言
譯者的話
第1章柴油機的發展曆史1
1.1魯道夫·狄塞爾2
1.1.1新發動機的想法2
1.1.2柴油機專利2
1.1.3發動機的實現2
1.2第一颱柴油機的混閤氣形成3
1.2.1壓縮空氣噴射3
1.2.2預燃室柴油機4
1.2.3直接噴射5
1.3第一颱汽車柴油機的應用5
1.3.1載貨車柴油機5
1.3.2轎車柴油機7
1.3.3其它使用範圍8
1.4博世柴油噴射8
1.4.1博世進入柴油機技術領域8
1.4.2對噴油泵的要求9
1.4.3噴油泵的開發9
1.4.4達到批量生産水平的博世
柴油機噴油泵10
1.4.5噴油器和噴油器體11
1.4.6噴油泵調速器12
1.4.7博世柴油噴射
技術的推廣12
第2章柴油機應用領域13
2.1性能標準13
2.2應用領域14
2.2.1固定式發動機14
2.2.2轎車和輕型貨車14
2.2.3重型載貨車15
2.2.4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16
2.2.5鐵路機車16
2.2.6船舶16
2.2.7多種燃料發動機17
2.3發動機特性數據17
第3章柴油機基本原理19
3.1工作原理19
3.1.1四衝程工作過程19
3.1.2配氣相位21
3.1.3壓縮比22
3.2轉矩和功率22
3.2.1轉矩22
3.2.2功率24
3.3發動機效率24
3.3.1混閤循環24
3.3.2實際循環的p—V圖26
3.3.3效率26
3.4運行狀態27
3.4.1起動27
3.4.2空載運轉29
3.4.3怠速運轉30
3.4.4全負荷運行30
3.4.5部分負荷運行30
3.4.6倒拖運行31
3.4.7穩態運行31
3.4.8非穩態運行31
3.4.9運行狀態之間的過渡31
3.5運行條件32
3.5.1冒煙極限32
3.5.2燃燒壓力極限32
3.5.3廢氣溫度極限32
3.5.4轉速極限33
3.5.5海拔極限和增壓壓力極限33
3.6燃油噴射係統34
3.7燃燒室35
3.7.1統一式燃燒室(直接噴射式
燃燒室)35
3.7.2分隔式燃燒室(非直接噴射式
燃燒室)36
3.7.3M燃燒過程38
柴油機管理係統3.8實際使用中的燃油耗38
3.8.1對降低燃油耗有利的因素38
3.8.2對降低燃油耗不利的因素39
第4章燃油40
4.1柴油40
4.1.1品質和特性參數40
4.1.2添加劑45
4.2代用燃料46
4.2.1生物柴油46
4.2.2菜籽油48
4.2.3生物烷烴49
4.2.4閤成燃料49
第5章進氣控製係統51
5.1概述51
5.2增壓52
5.2.1充氣係數53
5.2.2增壓空氣冷卻53
5.2.3廢氣渦輪增壓53
5.2.4多級增壓59
5.2.5機械增壓60
5.2.6動力學增壓62
5.3渦流閥63
5.4發動機進氣空氣濾清器64
5.4.1空氣濾清器的介質和結構64
5.4.2進氣消聲器65
5.4.3轎車空氣濾清器65
5.4.4載貨車空氣濾清器67
第6章柴油噴射基本原理68
6.1混閤氣分布69
6.1.1過量空氣係數λ69
6.1.2柴油機的λ值69
6.2噴射參數70
6.2.1噴油始點和供油始點70
6.2.2噴油量73
6.2.3噴油持續期73
6.2.4噴油規律75
6.2.5噴油壓力78
6.3噴油器和噴油器體的技術要求80
6.3.1二次噴射80
6.3.2殘餘容積80
6.3.3噴射方嚮81
第7章柴油噴射係統概
內燃機先進技術譯叢套裝(京東套裝共6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