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历史建筑是社会文明和发展历程的文化载体,也是整个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建筑更是风格多样,饱经沧桑。
《武汉历史文化风貌丛书:武汉历史建筑图志》以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方式,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武汉市的很好历史建筑。具体为:居住建筑、工业建筑、金融建筑、洋行和公司建筑、宾馆建筑、领事馆建筑、文教建筑以及宗教建筑。历经1911年阳夏保卫战,1931年汉口大水,1938年武汉会战,1945年汉口轰炸,保留至今的建筑因其历史文化内涵而更加瑰丽多彩。
作者简介
丁援 ,建筑学博士,城市规划博士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共享遗产委员会专家委员,世界遗产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汉近现代建筑遗产研究,文化线路研究。现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规划师。2008年荣获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杰出贡献奖”。
刘建林,国家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理事。曾任国家发改委国储设计院特聘摄影师。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第一章 武汉历史建筑概况
第二章 住居建筑
第一节 传统民居
第二节 公馆建筑
第三节 公寓建筑
第三章 工业建筑
第一节 外国资本工业建筑
第二节 国家资本工业建筑
第三节 私人资本工业建筑
第四章 商业建筑
第一节 银行建筑
第二节 商行建筑
第三节 商铺建筑
第五章 公共服务建筑
第一节 领事馆建筑
第二节 机关建筑
第三节 医疗建筑
第四节 文教建筑
第五节 其他公共建筑
第六章 宗教建筑
第一节 佛教建筑
第二节 道教建筑
第三节 伊斯兰教建筑
第四节 天主教建筑
第五节 基督教建筑
第六节 东正教建筑
后记
前言/序言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一页风云,见证一段文明的演进轨迹。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抹风情,彰显一方水土的气质神韵。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武汉就像一叶扁舟,划出了一道又一道年轮,一划就是煌煌三千五百载。两江三镇,是她的自然身份;白云黄鹤,是她的诗意化身;凤舞九天,是她的精神图腾;楚风汉韵,是她的厚重底色;人才辈出,是她的耀世光芒。伴随着长江汉水的潮起潮落,武汉的人文历史亘古流传,恰如穿城而过的两江之水,奔流向东,绵绵不息。
品味武汉,这里有道不尽的岁月沧桑、历史悠长。从商代盘龙城开启城市文明之光,到三国夏口城构筑武昌古城之始;从明末汉口镇跻身“天下四大名镇”之列,到清末汉口港享有“东方茶港”之誉;从辛亥首义之城到全民抗战中心;从我国近代工业重要发祥地,到新世纪享誉世界的中国光谷……
品鉴武汉,这里有赏不够的名胜古迹、文物璀璨。漫步三镇,徜徉武昌昙华林、汉阳古琴台、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或以古朴清幽而著称,或因异域风情而惊艳,传递的是悠远凝重的城市历史,演绎的是绚丽多彩的汉派文化。归元佛刹、汉阳铁厂、八七会址、江汉关大楼……如同珠玉般镶嵌在江城,或浓缩一段历史,或诉说一则往事,衬托出城市的古韵流芳。
品读武汉,这里有吟不完的诗词歌赋、文采风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武汉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借两江春水,汇百里风光,咏千古诗章。屈原的“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每一句都是脍炙人口的绝唱,每一首都是永恒传世的经典,闪耀文学光芒,绽放城市华章。更有一代伟人毛泽东,留下了“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不朽诗句,写尽了大武汉气吞山河的雄浑气势。
历史需要铭记,文脉自当传承。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守护先人的馈赠、延续城市记忆、彰显武汉魅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武汉人民有责任呵护城市历史文化基因,护其貌、扬其韵、传其神、铸其魂,推动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和谐共生。
怀古以励志,掩卷当奋发。让我们追寻历史脚步,走进岁月深处,激扬家国情怀,书写大武汉未来。
武汉历史文化风貌丛书:武汉历史建筑图志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