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西方文论史》集作者多年在西方文学理论史领域的教学研究之心得,由点到面详尽勾画了从古希腊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全史,展现出西方文学理论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赓续性。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西方文论史》是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数所高校共同使用的西方文学理论史教材。作者以浅明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欧洲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20世纪的文学理论发展状况,内容丰富而能提纲挈领,是一本适合普通高校本科生教学的教材。
作者简介
朱志荣,男,1961年生,安徽省天长市人,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原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目录
绪论
一 什么是西方文论
二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论
三 怎样学习西方文论
第一章 古希腊
第一节 概述
一 社会背景
二 文化背景
三 文学概貌
四 文论综述
第二节 柏拉图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摹仿说
三 灵感论
四 文艺的社会功用
五 柏拉图学说的影响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科学方法论
三 摹仿论
四 文艺的基本特征
五 悲剧的定义
六 悲剧的因素:情节中心说
七 悲剧的缘由:过失说
八 悲剧的效果:净化说
九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第二章 古罗马
第一节 概述
一 社会背景
二 文化背景
三 文学概貌
四 文论综述
第二节 贺拉斯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古典主义原则
三 恰到好处的合式原则
四 理性
五 天才与技巧
六 诗歌的社会功能一寓教于乐
七 贺拉斯《诗艺》的影响
第三节 朗吉诺斯的《论崇高}}
一 扑朔迷离的作者及其时代
二 崇高的涵义
三 崇高风格的五个要素
第四节 普罗提诺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基本美学思想
三 艺术的摹仿与独创
第三章 中世纪
第一节 概述
一 社会背景
二 文化背景
三 文学概貌
四 文论综述
第二节 圣·奥古斯丁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反对世俗文艺
三 文艺为基督教服务
第三节 阿伯拉尔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艺术的独立性
第四章 文艺复兴
第五章 古典主义
第六章 启蒙运动
第七章 德国古典时期
第八章 浪漫主义
第九章 现实主义
第十章 唯意志论
第十一章 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
第十三章 俄苏形式主义
第十四章 新批评
第十五章 结构主义
第十六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第十七章 诠释学与接受理论
第十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十九章 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
后记
精彩书摘
《西方文论史》:
巴特主张,一方面应该建立文学的科学,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则可以公开、冒险地给作品以特殊的意义。尽管人们阅读和评论作品都同样面对作品,但批评乃是通过语言的中介进行批评的书写,而阅读则直接面对作品。于是,巴特又直接从文学的科学化、批评和阅读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文学作品,从而“环绕作品编织一个语言的冠冕。”对于文学的科学化问题,巴特认为,过去只有文学史,而没有文学科学,这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文学作为书写对象的本质。“文学的科学模式,显然是属于语言学类型的。”在文学科学的对象上,作家与作品是分析的起点,而其终极目的则应该是语言。因此,文学应该是一种“话语的科学”。作为文学的科学,所感兴趣的足作品生成意义的变异。它不是诠释象征,而是指出象征的多方面功能。文学的客观性是一种象征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可理解性上的。这就不是作品字面的实义,而是虚义。批评家应该把语言学的“假设的描写模式”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浯言学可以把一个“生成的模式”给予文学。他甚至认为文学科学是一种话语语言学。他反对等待作家去世以后才能客观地处理作品的说法,认为这是荒谬的,“用轶事的真实去印证象征的真实是徒劳无功的。”
……
西方文论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