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本书从世界格局和全球秩序变动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入研究2010年以来中东大变局的进展、影响因素、地区格局效应,美国奥巴马政府的相应政策,以及这些变化对亚太格局和中国—中东关系的影响。
高祖贵,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战略与安全、中国对外战略、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中东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参与过有关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国家形象、国家软实力、中国共产党对外信息传播等重大课题研究,著有《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全球变局:美国与伊拉克》《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译著)等多部著作,在《求是》《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兼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专家库专家、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等。
第一章中东大变局的演进()
一、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四国政权更替()
二、叙利亚陷入全面内战()
第二章中东大变局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效应发酵()
二、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急剧恶化发作()
三、互联网“大规模动员武器”作用推波助澜()
四、教派、民族、部落矛盾深刻导致社会容易裂变破碎()
五、城市化过快发展累积严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第三章中东大变局的地缘政治格局效应()
一、伊斯兰主义力量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迅速崛起()
二、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影响力上升()
三、地区格局呈现“东升西降”态势()
四、逊尼派与什叶派矛盾持续加剧()
五、地区力量格局牵动力增大()
第四章大变局背景下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
一、美国在中东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
二、美国重大战略利益遭受挑战()
三、美国对中东有限干预和离岸平衡趋势突出()
第五章中东大变局背景下亚洲的整体性崛起()
一、美国“再平衡”中东与亚太()
二、海湾合作委员会“向东看”拉近西亚与东亚()
三、亚太内部联动持续增强()
四、地区格局盘整错综复杂性显著增加()
第六章大变局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关系发展()
一、中国与中东相互战略需求上升()
二、中国建设性参与解决中东热点难点问题()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关系新进展()
全球大变局下的中东与美国第一章中东大变局的演进第一章中东大变局的演进
2010年12月17日,中东大变局从北非的突尼斯开始,迅速席卷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然后向西亚的巴林、也门、叙利亚等国蔓延,进而荡涤整个中东地区。尽管起初各国局势的动荡均从民众街头抗议示威和政府强力弹压开始,但之后局势的演变就因有关当事国的历史、民族、教派、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政府的应对之策而呈现不同路径和特点,至今的结局也各有差异。
一、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四国
政权更替从整个地区范围内来看,经过6年多的演变,这场大变局已经导致四个国家的政权发生更替,但更替的方式却是三种,局势发展也各有特点。
(一)第一种模式:突尼斯和埃及模式
这种模式是政府在全国民众大规模游行抗议示威的巨大压力下垮台,过渡政府组织制定新宪法并进行民主选举,获胜党派组建新政府,开启新的政治进程。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军队的关键作用。军队坚守“中立”,没有参与镇压民众,这是军人出身的“威权”领导人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和平移交权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国后来的政局演变过程中,军队的政治倾向始终是左右局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1�蓖荒崴贡�·阿里政府被更替
突尼斯的变局始于2010年12月17日,西迪布吉德市的失业青年自焚引发全国民众游行抗议示威,示威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29天之后即2011年1月14日,执政长达24年的本·阿里总统(1936年出生,1987年上台)弃国逃往沙特避难,其政府垮台,其本人之后经两次缺席审判共被判处长达51年的监禁。2011年10月23日,“伊斯兰复兴党”在突尼斯制宪议会选举中赢得超过41%的选票,成为第一大党;“保卫共和大会”和“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依次成为第二大党和第三大党。三党达成协议,联合推举“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主席本·加法尔为制宪议会议长候选人、“保卫共和大会”主席马祖吉为总统候选人,“伊斯兰复兴党”总书记哈马迪·杰巴利为政府总理候选人。11月22日,制宪议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加法尔当选议长。12月12日,制宪议会选举“保卫共和大会”主席蒙塞夫·马祖吉为总统。13日马祖吉宣誓就职,“伊斯兰复兴党”总书记哈马迪·杰巴利出任政府总理。突尼斯政权更替完成,转入国家重建进程。从2012年到2014年,整个重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政治层面通过重新制定宪法,各党派和政治力量实现权力重新分配,确立新的政治运行机制;经济层面重新规划经济发展,促进旅游发展以及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增加就业;社会层面打击恐怖势力和犯罪集团,改善治安状况。在此过程中,反对派领导人、“统一民主爱国党”总书记肖克里·贝莱德(ChokriBelaid)2013年2月6日被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杀害,这引起世俗力量对宗教力量的警惕。2014年10月,突尼斯举行本·阿里政府被推翻以来的首次国民代表大会选举,以取代政府更替之后选举产生的制宪议会。由10余个政党组成世俗联盟“呼声运动”赢得议会217个席位中的85席,领先第二位的“伊斯兰复兴运动”16个席位,成为国民代表大会中的第一大政党。美国皮尤中心在选举之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突尼斯人48%认为民主是最好的执政方式,62%认为不民主但稳定的政府远比不稳定但民主的政府重要得多,59%更倾向于一个强权领导者。2014年12月,突尼斯总统选举结果揭晓,世俗政党“呼声党”领导人、88岁高龄的埃塞卜西赢得选举,成为本·阿里政权被更替之后的首位民选总统。随后,由劳工总联合会、工业贸易手工艺联合会、人权联盟、全国律师协会四个团体组成的“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组织推动全国22个政党,通过对话组成联合政府。为此,2015年10月9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该年度和平奖授予“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由此,突尼斯政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卑<澳掳屠�克政府被更迭
埃及大变局始于2011年1月25日青年组织“四·六运动”发起的“警察日游行”。青年发起的游行开始之后,30多个党派组成的改革派力量(后来组成“全国拯救阵线”)、“穆斯林兄弟会”(后来组建“自由与正义党”)和“萨拉菲派”(代表为“光明党”)等主要政治力量,加上以改善民生为诉求的劳工和农民等广大中下层民众,在追求“自由、正义、民生、就业”的旗号下,共同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所代表的军方选择放弃穆巴拉克而站到“穆斯林兄弟会”和民众一边。2月10日,穆巴拉克将总统权力移交给迫于各方压力刚刚任命10天的副总统苏莱曼,但民众抗议示威继续。2月11日,军方临时接管政权,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政府(1981—2011年)被更替。2011年4月30日,“穆斯林兄弟会”宣布组建“完全的世俗政党”即“自由和正义党”,参与政治角逐。在“革命”后举行的首次人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中,“自由与正义党”领导的由47个党派组成的“民主联盟”赢得235个席位(占总席位的47��2%),成为第一大政治力量。在2012年1月23日举行的人民议会首次会议上,“自由与正义党”总书记卡塔特尼当选为议长。在协商会议(议会上院,立法咨询机构)选举中,该联盟赢得全部180个参选席位中的106个(占59%),同样是第一大政治力量。2012年6月,“穆斯林兄弟会”等联合推举的候选人穆尔西在第二轮投票中赢得总统选举,进而组建新政府。穆巴拉克政府被推翻之后的第一个新政府开始执政。埃及由此开启了从威权政治向选举政治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此进程中,伊斯兰主义力量、埃及军方和“全国拯救阵线”代表的改革派力量之间围绕政治权力展开激烈角逐。2012年6月,穆尔西总统所代表的伊斯兰主义力量凭借多数民众的支持,不顾军方的反对,坚决推出新宪法草案,并在全民公投中赢得多数人的支持。新宪法草案颠覆了此前军方所提出的强化“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地位的宪法修正案,不允许军方对议会决议拥有否决权,不允许军方享有凌驾于民选政府之上的权力,使得军方的权力和利益受到明显挤压。新宪法草案通过之后,穆尔西总统在2012年8月任命塞西出任国防部长,让原“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国防部长坦塔维以及总参谋长阿南转任总统顾问,迫使军方妥协让步,在与军方的博弈中赢得优势。
然而,经过穆尔西总统一年的执政,埃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形势的发展使得其他政治派别的不满增加。在政治上,穆尔西总统改组内阁,强化“穆斯林兄弟会”及其本人的主导地位。这使得改革派担心宗教势力对埃及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甚至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方向发展。与改革派的担心相反,比“穆斯林兄弟会”更为保守的“萨拉菲派”则认为,穆尔西总统至今没有使“沙里亚法”(伊斯兰教法)在埃及得以施行,同样感到越来越不满。军方领导人把穆尔西总统强化对军队的掌控视为威胁,感到过去“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掌控国防部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担心军方在埃及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利益进一步受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穆尔西总统领导下的政府未能改变穆巴拉克下台前后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局面,使得埃及经济社会发展多项经济指标继续持续恶化趋势。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4��6%持续下滑到2012年的1��1%;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从2010年的9%持续下滑到2012年的12��5%;政府财政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8%上升到2011年的11%,2012—2013财政年度(终止于2013年6月30日)甚至高到13��8%“埃及2012—2013财年财政赤字率达13��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眃rcnet�眂om�眂n/eDRCnet�眂ommon�眞eb/docview�盿spx?chnid=1012&leafid;=9&docid;=3337804&uid;=0302&version;=edu。;国内公共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60%上升到2012年的70%;国家外汇储备从2010年的350亿美元,减少到2012年的150亿美元;腐败问题日趋严重,在“透明国际”发布的国际腐败指数排名从2010年的第98位下滑到2011年的第112位和2012年的第118位。HafezGhanem,“CanEgypt�餾TransitionandEconomyBeSaved?”,May1,2013,http://www�眀rookings�眅du/research/opinions/2013/05/01-egypt——economy�瞭ransition�瞘hanem�泵娑圆欢霞又氐木�济社会发展形势,在首次“革命”中同“穆斯林兄弟会”一起推翻穆巴拉克政府的中下层民众以及占失业人群95%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人对穆尔西政府的执政也越来越不满。根据美国皮尤中心发表的调查数据,70%的埃及人对经济发展状况不满,33%的人认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49%的人认为经济发展好比民主发展好更加重要。HafezGhanem,“CanEgypt�餾TransitionandEconomyBeSaved?”,May1,2013,http://www�眀rookings�眅du/research/opinions/2013/05/01-egypt——economy�瞭ransition�瞘hanem�痹诙酝夤叵瞪希�尽管穆尔西政府继续与以色列保持和平,对美国保持友好,但其积极改善与伊朗的关系,强化对非政府组织尤其是与西方国家有密切联系的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使得国内改革派和西方国家对埃及的政治和外交走向担忧上升。
在此情况下,穆尔西政府逐步陷入孤立。2013年6月30日,在穆尔西总统执政一周年之际,反对“穆斯林兄弟会”执政联盟的力量发动了号称有140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游行,引发穆尔西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街头对峙。在此背景下,由国防部长塞西领导的埃及军方利用各派权力分化斗争带来的机会,以及部分政治势力和民众希望军方出面稳定政局的期待,罢黜穆尔西总统。于2013年7月4日罢黜民选总统穆尔西,推出由最高法院院长曼苏尔担任临时总统的政府,并展开全国和解对话、重新制定宪法和为举行新的总统选举做准备。“穆斯林兄弟会”、“萨拉菲派”等政治力量拒绝参加过渡政府,穆尔西的支持者走上街头与军方支持的政府及其支持者进行长时间和大规模的对峙,一些地方多次爆发暴力流血冲突。随后,“穆斯林兄弟会”被宣布为恐怖组织并取缔,包括其最高决策机构指导局前主席巴迪亚等在内的多名领导人被捕,或被处决,或被判终身监禁。“正义与发展党”于2013年10月被正式解散。尽管美国和欧盟等不断进行斡旋,甚至部分暂停与埃及的的军事和经济合作,力图推动埃及军方释放被关押的民选总统穆尔西,以尽快实现政治过渡,但塞西领导的埃及军方始终没有做出让步。
穆尔西被废黜之后,国防部长塞西代表军方宣布了“三步走”的政治路线图。第一步,2014年1月14—15日,全民公投以98��1%的支持率通过新宪法。新宪法淡化宗教色彩,规定政党不得建立在宗教基础上;强化军队的权威,军事法庭可以审判对军方造成危害的平民。第二步,2014年5月26—27日,举行穆巴拉克政府被推翻之后的第二次总统选举,投票率为47��5%。国防部长塞西辞去所有政府和军方职务之后参选,获得96��9%的选票支持,成为继穆尔西之后的第二位民选总统。6月8日,塞西就任总统。第三步,根据2014年1月通过的新宪法,议会从两院制改为一院制,并于2015年12月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议会选举投票,组建596个议席(包括448个无党派独立议席、120个各党派、28个总统直接任命议席)构成的新议会。在“穆斯林兄弟会”被宣布为恐怖组织的情况下,新当选议员几乎都是塞西政府的支持者。“三步走”政治路线图的完成,标志着埃及政局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在竞选总统过程中,塞西公开表示,埃及的内外债总额已经高达240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3%;经济增长从之前的2��5%下降为1%;官方公布失业率从之前的8%升至13%,物价上涨15%;曾经是埃及第一大国民收入来源的旅游业一蹶不振,游客寥寥;外国投资者信心不足。因此,他公开承诺,两年之内要让埃及实现真正进步,为此提出了涉及基建、农业、教育、就业等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计划以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西奈和上埃及地区,准备修建兴建26个旅游城市、22个矿业城市、8座新机场和大量的道路、桥梁等;要开垦荒漠、拓宽尼罗河谷,争取新增400万费丹(相当于168万公顷)耕地,并修建配套水力设施;要大规模推广节能等和开发利用太阳能,争取节省4000兆瓦生活用电(目前埃及生活耗电为6000兆瓦,但实际电力产能只有3000兆瓦);要修建1000所学校。AbdelAaderRamadan,”Al�睸isi�餾ElectoralPlatformProposesNewAdministrative,InvestmentMaps”,http://www�眃ailynewsegypt�眂om/2014/05/20/ai�瞫isi�瞖lectoral�瞤latform�瞤roposes�瞡ew�瞐dministrative�瞚nvestment�瞞aps/,转引自廖百智:“埃及新总统塞西”,《国际研究参考》,2014年第7期,第48页和第46页。最后,塞西在选举投票率比较低的情况下以高支持率当选总统。在军队迅速扩张成为恢复政治秩序的决定力量和恢复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同时也成为未来经济改革的重要障碍和政治动荡的潜在隐患的背景下,塞西又紧紧依靠军队的支持。关于军队在埃及政局转换中的作用,参阅王建:“军队在埃及政治和经济秩序重建中的作用”,载于《阿拉伯世界研究》,2016年11月第6期,第89—101页。他能否通过政治安排弥合各派分歧,能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民众的诉求,能否通过比较平衡的外交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能否解决在埃及社会中影响广泛的“穆斯林兄弟会”相关问题,这些都是塞西执政和埃及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第二种模式:利比亚模式
这种模式是反对派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特别是军事干预的帮助下推翻政府,之后由“过渡政府”组织进行民主选举,获胜党派组建新政府,开启新的政治进程。在这种模式中,西方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是扭转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2011年2月15日,在突尼斯和埃及“革命”成功的示范作用下,利比亚东部最重要的城市班加西发生游行抗议示威,1969年被卡扎菲通过政变推翻的前国王的后裔和人权活动人士等力量所领导的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很快升级并演化为武装对抗。同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0号决议,授权对卡扎菲政权实施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并将其暴力镇压平民一事提交国际刑事法院。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1号决议,敦促卡扎菲政府与反对派停火,并授权设立禁飞区,可采取除派地面部队进入之外的任何必要手段保护利比亚平民。3月19日,北约开始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并不断突破安理会决议的限制,对卡扎菲的力量进行长达212天的狂轰滥炸。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俘并遭受虐待殴打,之后被当众射杀,其在利比亚长达42年(1969—2011年)的统治宣告结束。2011年10月31日北约宣布结束战争,反对派宣布“解放”利比亚全境。2012年7月,利比亚举行议会选举,原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领导的“全国力量联盟”在国民议会中得票名列第一,穆斯林兄弟会组建的“公正与建设党”得票名列第二,伊斯兰战斗组织指挥官贝勒哈吉领导的“祖国党”(也被译为“全国阵线党”)得票名列第三。2012年10月31日,经过两次努力,利比亚正式政府终于成功组建,政局演变进入新的阶段。
但在随后的重建中,民间武器泛滥,武装力量割据,不同部族和派别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2013年5月,民兵组织包围外交部和司法部大楼长达两周,迫使议会通过“政治隔离法案”,禁止卡扎菲政府时期的官员在新政府中任职。2014年6月,利比亚举行新的议会选举。主张国家沿着世俗化方向发展的政治力量在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宣布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取代之前的“国民议会”,并任命了临时政府总理。以“公正与建设党”为代表的宗教背景的政治力量在选举中失败,不接受选举结果,其所主导的“国民议会”拒绝向新产生的“国民代表大会”移交权力。8月25日,“国民议会”复会,投票选举产生新的总理。“国民代表大会”对此不予以承认。于是,利比亚出现了两个议会、两个总理的对立局面,两派各自的支持武装在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最大城市班加西等地展开激战,陷入全面内战边缘。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面对曾经在他们支持下推翻卡扎菲政府的“反对派”陷入分裂,只是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利比亚冲突与暴力持续升级,并称对利实施外部干预会加剧利分裂,破坏利民主过渡进程;与此同时,纷纷开始关闭驻利使馆,撤离人员。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与冲突双方进行接触磋商,呼吁停火,谴责暴力冲突。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别代表贝尔纳迪诺·莱昂前往斡旋,力图推动实现由联合国牵头、利比亚冲突各方参加的对话。利比亚政局继续在冲突、碰撞和磨合中探索前行。
2015年12月17日,经过联合国特别代表的多次斡旋,利比亚对立的两个议会代表团达成政治协议,同意结束分裂,共同组建民族团结政府。2016年1月19日,由9人组成的总理委员会、32名部长组成的内阁正式组建。由于占据首都的黎波里的武装力量仍然反对执行该政治协议,新组建的民族团结政府在邻国突尼斯开始办公。卡扎菲政府被推翻之后的利比亚政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全球大变局下的中东与美国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全球大变局下的中东与美国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全球大变局下的中东与美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